02书屋 > 武侠观影灵魂摆渡 > 第7章 告一段落

第7章 告一段落


[一阵铃声响起将吕哲从回忆里拽出来,是文秀的电话。

“她打电话过来就是想让那个女鬼弄死我好跟那个男鬼长相厮守!”吕哲激动的说。

冬青劝说他应该和文秀说清楚,但是吕哲已经听不进去了,嫉妒和恐惧已经冲昏了他的头脑。

看着这样的吕哲冬青提议陪他回去,为了朋友冬青痛快的承认了传闻:“传闻是真的,我不仅能看到鬼,我还能和他们交流。如果真的有女鬼的话,我会帮你们的。”

吕哲回到家里,秀秀立刻起身:“我有话跟你说。”看到跟上来的冬青她疑惑的问“冬青,你怎么来了?”

不等冬青开口他就看到了那个男鬼,男鬼猛的进入到了冬青的身体,冬青身体一僵,直接直挺挺的倒在地上。]

花满楼的眉宇凝起忧色:“冬青终究是太心急了。若事先通知赵吏,何至于被这厉鬼反扑?如今被上身,鬼拥有了冬青的身体,这下怕是麻烦了。”

陆小凤有些疑惑:“这男鬼应该没有去世多久,为什么他能上冬青的身,难不成是因为冬青的灵魂是被赵吏强留在身体里的原因?”

[吕哲和文秀同时惊呼:“冬青”,两人担心的呼喊。

而睁开眼睛的冬青缓缓抬头,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与那个男鬼如出一辙。]

狄云有些着急“糟了!冬青兄弟的身子成了那男鬼的护盾,现在男鬼借着他的身体行动,吕哲若贸然动手,只怕先伤到冬青的身体!”

展昭接话:“就算吕哲不想伤害冬青的身体可也难保男鬼不会借冬青的身体伤害吕哲,只可惜天幕停在这里了,还不知道后面会怎样呢。”

在这关键时刻天幕结束了放映,人们带着疑问等待下一次放映,生活还在继续。

翌日包拯在开封府大堂之上,再次提审丁典。

前些日子私底下包拯派展昭和狄云暗访前往荆州调查。

展昭和狄云多方打探:从旧日凌府下人口中探听到凌小姐深居简出、郁郁寡欢,且房中常年似有药味,并非寻常闺阁女子状态。

并且在江湖上,并未听闻丁典这号人物有任何采花恶名,反而有零星的侠义之举传闻。

最关键的是,展昭查访到凌退思侵夺的那几户良田的原主,证实了凌退思巧取豪夺、构陷入罪的罪行,并找到了部分人证物证。

同时,也侧面了解到凌霜华和丁典的情谊以及凌退思对丁典的莫名仇恨。

包拯这次升堂,看到丁典依旧沉默不语,就不纠缠于难以证实的“采花”案,而是直指丁典身上的严刑拷打之伤。

包拯传原经手此事的差役上堂,厉声质问原荆州府的差役和狱卒:“既然人犯已认罪画押,为何还要动用大刑?所为何事?”

开封府的威严之下,狱卒中意志薄弱者吐露实情,承认是凌退思下令,逼问丁典关于一件“重要物事”的下落,而非采花细节。这与“采花贼”的动机完全不符。

之前狄云私下找到了凌霜华告知她丁典遭受的苦难并且即使在牢狱中丁典仍保护着一朵枯萎的菊花,并且还告诉了她父亲曾经做过的恶事。

听到这些凌霜华百感交集,夹在父亲和爱人中间的凌霜华已做好最后抉择:她深知包青天清正廉明,为了救丁典,她内心经历巨大挣扎。

最终,她对爱情的信仰战胜了对父亲的孝道。她写了一封信,托狱卒上交给包拯。信中说明了一切真相:

其父凌退思如何觊觎丁典的《连城诀》宝藏,如何以她的名节和安危相逼,丁典是为了为保她周全蒙受不白之冤。

“丁典!”惊堂木震碎满堂死寂“你胸前三道烙伤与荆州府刑具完全吻合——凌退思若只为采花案,何须动用水火棍逼问‘物事’下落?”

展昭应声呈上血迹斑斑的刑具记录册

王朝马汉押上瘫软的狱卒。

“说!”包拯声如沉雷“凌知府深夜提审时,嘴里喊的究竟是‘淫贼’还是别的?”

那狱卒磕头如捣蒜:“他…他问的是一个东西。”

此时狄云护送凌霜华的信笺直达公堂

“民女凌霜华泣血谨呈公堂”公孙策朗读数页信纸“家父以女儿名节为锁,以丁郎性命为钥,实为逼问《连城诀》下落…”

最终包拯当堂宣布所谓“采花大盗”纯属子虚乌有,是凌退思为夺取《连城诀》而进行的卑劣构陷。当庭宣布丁典无罪释放。

而涉及凌退思案:其受贿、侵占良田、滥用私刑、构陷良民数罪并罚,虽他已入狱,但包拯会将其罪证整理上报,建议加重刑罚。

而作恶多端的凌退思最终的下场很可能就是秋后问斩,其家产也被抄没部分用于补偿那些受害者。

可是听完判决后丁典却突然跪地不起:“草民恳请与霜华同罪!她为护我遭父囚禁,身体虚弱,病弱不堪,岂堪流徙之苦?!”

包拯看着这一对有情人默然拾起案上枯菊,良久长叹一声:“痴儿。”

“陛下…”翌日殿前,包拯上前一步“凌氏女大义灭亲,丁典舍身护花,此情可鉴日月。臣愿以此案功劳,换她自由身。”

皇帝唤起跪拜的包拯  “爱卿可知舍此功勋,三年内不得晋升?”

皇帝听到两人都爱情故事感其诚意,叹道:“他二人情意深厚,朕十分感念,卿可留此功绩,就当做凌思退从未有一女就是。”言下之意,是愿包拯不必以功劳相抵,默许他就此放手。

包拯却毅然回答:“臣之所求,非为私情,实乃愿见天理之下,亦有人情之温暖。功名虽重,终不抵一双有情人相守之重。”

皇帝其正直与仁心打动,特准以功劳换凌霜华免于流放,与丁典团聚。

“朕准了,并非因功过相抵,而是不忍见青天明月下,再添一对泣血鸳鸯。”

听到这个好消息丁典感激不已,当众发誓愿追随包拯左右,以供驱策,以报恩情:“从今往后,丁某这把骨头,便交给大人您了。”

雨歇云收,天光初绽。

一对历经磨难的有情人终得相见。凌霜华步履踉跄,苍白的脸上泪痕犹湿。丁典迎上前,眼中无限怜惜与痛楚,他手中一朵新采的秋菊犹带清露,轻轻簪于霜华鬓间。

二人相望,万语千言,尽在不言之中。

事情终于告一段落。恶徒伏诛,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彷徨之人寻得了归处,心有所依;离散的眷侣再度携手,终得团圆。

包拯看到这因果圆满,众望所归的结局心生慰藉,不由莞尔。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28/443037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