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 第二十七章:捷报震朝野与帝国工曹

第二十七章:捷报震朝野与帝国工曹


黑山深处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记载着匠作营候李默以五十锐士、大破黑山戎主力、阵斩其酋首的捷报,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如同插上了翅膀,先至九原大将军府,继而飞驰向帝国的心脏——咸阳。

这份捷报,与以往的任何战报都截然不同。

它不仅仅汇报了斩首多少、俘获几何,更着重描述了此战所依赖的全新装备与战术:那能轻易劈断敌军兵刃、斩破皮甲的环首钢刀;那射程与精度皆有提升、箭镞锋锐无比的改进弩箭;以及那在关键时刻决定战局、声若雷霆的“震天雷”。

捷报之中,附上了一柄实物——那柄随李默征战、饮血的“破军”刀,以及数枚新式箭镞。

当这份捷报和实物呈送到蒙恬案头时,即便是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帝国上将,也为之动容良久。他抚摸着那柄寒气逼人、血迹已干却锋芒更盛的“破军”刀,手指划过被斩断的敌酋兵器断口,眼中精光爆射。

“好刀!好一个李默!”蒙恬慨叹,“不仅善工,更晓兵事!此子,真乃天赐我大秦之瑰宝!”

他毫不犹豫,立刻以最紧急的规格,将这份捷报连同“破军”刀样本,以及李默之前呈送的《北疆防御体系构想图》和匠作营近期产出报告,一并密封,以王离为特使,亲自护送,星夜兼程,直送咸阳宫!

咸阳,再次因李默这个名字而震动!

麒麟殿内,秦始皇嬴政高踞帝座,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当内侍用颤抖而激动的声音,朗声宣读来自北疆的捷报,尤其是描述那新式兵器的威力与李默以少胜多的战绩时,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只剩下内侍的声音在回荡。

“……臣蒙恬谨奏:匠作营候李默,天纵奇才,深谙墨家精要……督造新械,锐不可当……率五十死士,深入黑山,破敌巢穴,斩酋首于帐下……其所持钢刀,能断敌刃;其所用雷霆,可裂金石……此非独一将之勇,实乃军械之利,技术之胜也!伏请陛下察之,重赏功臣,广其法于天下,则我大秦锐士,如虎添翼,扫平六合余孽,北定胡尘,指日可待!”

寂静之后,便是轰然的议论声!百官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震惊、难以置信,以及深深的思索。斩将杀敌的功劳固然可喜,但真正让这些帝国精英们感到心悸和兴奋的,是捷报中透露出的技术碾压的力量!

一名侍御史快步上前,将蒙恬随捷报一同送来的“破军”刀和几副被新式箭镞射穿的匈奴皮甲、以及一柄被斩断的弯刀,呈送御前。

嬴政的目光落在那柄造型古朴、却暗藏杀机的环首刀上。他缓缓起身,走下帝座,亲手拿起了那柄“破军”。刀入手,沉甸甸的,一股冰冷的杀伐之气透体而来。他手指轻轻拂过刀锋,感受着那令人心悸的锋利。

“取甲胄来。”皇帝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立刻有郎官取来一副完整的秦军制式铁甲。

嬴政握紧“破军”,并未用力挥舞,只是对着那铁甲的胸甲部位,猛地一刺一拉!

“嗤——咔嚓!”

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撕裂声响起!那精铁打造的甲片,竟被硬生生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边缘卷曲,而“破军”的刀尖,只是微微发暗,丝毫无损!

大殿之上,瞬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官员都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皇帝手中那柄刀和那副被轻易破开的铁甲!这已经不是利器了,这简直是神兵!如果大秦军队普遍装备此等兵刃……那画面,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继而涌起无限的狂热!

嬴政放下刀,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李斯和几位重臣身上:“诸卿以为如何?”

丞相李斯率先出列,他脸色凝重,眼神中却闪烁着精光:“陛下!李默此功,非同小可!其功不仅在斩将搴旗,更在强兵利器!此等军国重器,若能量产装备大军,则我大秦军力,必将冠绝天下,四海宾服!臣以为,当重赏李默,并使其术广布天下工坊,尽快铸就万千神兵!”

他此言一出,不少官员纷纷附和。增强军力,是帝国目前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然而,也有保守持重之辈提出疑虑。一名老臣出列道:“陛下,李默所用之术,闻所未闻,威力惊人,虽名为墨家,然与典籍所载颇有出入。且其人以戍卒之身,骤得高位,掌握此等秘术,若心术不正,或为他人所诱,恐生肘腋之患。不如将其召入咸阳,置于将作少府管辖,严加看管,使其专司营造,其术则由朝廷掌控,方为万全之策。”

这代表了朝中一部分既想得到技术,又对李默本人充满忌惮的势力的看法。

就在这时,此前曾去北疆调查李默的张御史也出列奏道:“陛下,臣前番奉命核查李默,观其行事,虽偶有逾矩,然皆为国谋利,心向大秦。其于匠作营,不仅精研技艺,更善经营,知人用人,非寻常工匠可比。若强行将其召入咸阳,束缚于将作少府旧制之下,恐扼杀其才,反而不美。臣以为,不若因才施用,赋予其更大权责,使其能尽展所长,则于国更利。”

朝堂之上,争论顿起。有主张重赏并推广技术的,有主张严格控制李默本人的,也有主张给予其更大空间的。

嬴政高踞其上,静静听着臣子的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座扶手,深邃的目光无人能懂。

争论持续了许久。最终,嬴政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李默之功,在强军,在固国。其术,乃国之重器,当握于朝廷之手。”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然,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李默,便是此非常之人。”

“传朕旨意!”

内侍立刻躬身聆听。

“擢升匠作营候李默,为帝国工曹丞,秩千石!赐爵左庶长!总揽北疆诸郡军械营造、矿冶、及一应技术革新事宜!原匠作营扩编为北疆工曹府,直属朝廷,一应人员、物料、钱粮,由少府及北疆军团协同供给,优先拨付!”

“准其便宜行事之权,凡有利于军械改良、技术提升之举,可先行后奏!”

“命其将新式炼钢、兵器打造之法,择其可推广者,整理成册,由将作少府派员学习,择机推广于各军工作坊!”

“另,赏其金百斤,帛千匹,以酬其功!”

旨意一下,满朝皆惊!

帝国工曹丞!秩千石!左庶长爵位!总揽北疆技术事宜!便宜行事之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升官赏爵了,这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位高权重的技术官职,将李默从一个边郡的匠作营主管,一举提升到了帝国高级技术官僚的行列,并且赋予了极大的自主权和资源调配能力!其地位和权柄,甚至超过了某些郡守!

这表明了皇帝无比的决心和魄力,要将李默及其所代表的技术力量,彻底纳入帝国体系,并发挥到极致!同时也是一种极高明的驾驭手段,既给予了极大的荣耀和权力,将其与帝国利益深度捆绑,又通过要求其整理技术、推广天下,来逐步化解其技术的独占性和神秘性。

圣旨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北疆。

当传旨的钦差和庞大的赏赐队伍抵达焕然一新的“北疆工曹府”(原匠作营已大规模扩建)时,李默率领所有属官工匠,跪迎旨意。

听着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封赏,感受着周围人投来的敬畏、羡慕、狂热的目光,李默的心潮也难以平静。他知道,自己终于真正踏入了大秦帝国的权力核心圈,拥有了一个足以施展抱负的广阔平台。

“臣,李默,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以报陛下天恩!”

他接过圣旨和印绶,站起身,望向南方咸阳的方向,目光坚定。

帝国工曹丞!这是一个起点,一个将他所掌握的现代知识与这个伟大帝国融合的新起点。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朝堂的明争暗斗、技术的推广阻力、乃至未来的征战杀伐,都不会停止。

但他无所畏惧。

他身后,是轰鸣的水轮,是喷吐烈焰的高炉,是成千上万渴望强大起来的工匠和士卒。

他手中,握着的是能够改变时代的技术和知识。

他的脑海中,还有一个连接着未来、不断提供助力的直播系统。

属于李默和这个钢铁时代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汹涌澎湃地席卷而来。他站在浪潮之巅,即将开启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05/503440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