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泡上维多利亚女王,掌控大英 > 第129章 棉花外交

第129章 棉花外交


林亚瑟的“棉花外交”战略,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明着骂你,暗地帮你。顺便再找个备胎。

简直是把后世“渣男”的那一套,玩到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层面,突出一个“极限拉扯”和“利益最大化”。

第一步:抢占道德高地,公开“谴责”南方。

就在美国南方种植园主们,还在得意洋洋地,等着看英国人因为“棉花断供”的威胁而惊慌失措时。

维多利亚女王,在林亚瑟的“建议”下,突然发表了一场震惊整个欧洲的、措辞极其强硬的“王座演说”。

演说中,她没有提一个字关于“棉花”或“关税”的问题。

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了“白左圣母”光辉的姿态,对美国南方的“奴隶制度”,进行了最严厉、最猛烈的抨击!

“我,大英帝国的女王,维多利亚,在此,以我个人的名义,也以上帝赋予我的神圣职责,向全世界宣告!”

“奴隶制度,是人类文明之耻!是反上帝、反人类的、最邪恶、最丑陋的罪行!”

“任何以肤色来划分人的高低贵贱,并对另一个无辜生命,进行压迫、剥削和奴役的行为,都将受到上帝最严厉的审判!”

“我无法想象,在十九世纪的今天,在一个号称‘自由与民主’的国家,竟然还存在着如此野蛮、如此原始的制度!我为此,感到深深的羞愧与悲哀!”

……

这番充满了“政治正确”的演说,通过《泰晤士报》和狄更斯的《每日镜报》,迅速地传遍了整个英国和欧洲。

一时间,维多利亚女王,被塑造成了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心怀天下黑奴的“圣母”形象。

而在伦敦,那些由林亚瑟悄悄请来的、以威尔伯福斯为首的“废奴主义”议员们,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组织,找到了知音!他们将女王的这番演说,奉为“废奴运动”的最高纲领,天天在议会里,引经据典,大声疾呼,要求政府对美国南方,进行“最严厉的道德制裁”!

这一下,直接把美国南方那帮种植园主们,给彻底搞懵了!

他们本来是想拿“棉花”当武器,来威胁英国人,逼着英国政府在“关税”问题上支持他们。

结果,人家英国人,根本不跟你谈关税,不跟你谈棉花。

人家直接跳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反过来,开始审判你“奴隶制”的原罪了!

你一个奴隶主,还想让我一个“废奴先锋”在外交上支持你?你还要脸吗?

这一下,南方种植园主们,在国际舆论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和孤立。

……

第二步:秘密接触北方,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就在南方佬们被女王的“道德之锤”砸得晕头转向的时候。

林亚瑟,以一个“纯粹的商人”的私人名义,在一家毫不起眼的咖啡馆里,秘密约见了他想见的另一个人——美国驻伦敦大使,安德鲁·史蒂文森。

“大使先生,下午好。”林亚瑟微笑着,亲自为对方倒了一杯咖啡,“我今天请你来,是想谈一笔关于‘粮食’的生意。”

“粮食?”史蒂文森大使有些不解。

“是的。”林亚瑟开门见山,“我听说,你们美国中西部的农民们,因为铁路运输不便,正为他们那堆积如山的、卖不出去的玉米和小麦而发愁,对吗?”

“而我们英国,因为那该死的《谷物法》,人民也正在忍受着高昂的粮价。”

“所以我在想,我们之间,是不是可以进行一次愉快的‘合作’?”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份早已拟好的、充满了诱惑力的贸易协议草案,放在了史蒂文森大使的面前。

协议的核心内容很简单:

由林亚瑟名下的“未来工业集团”,出资,帮助美国北方各州,修建连接中西部产粮区和东海岸港口的“运粮铁路”。

作为交换,美国联邦政府,需要大幅降低对英国工业品的进口关税。

同时,林亚瑟的船队,将以一个“友情价”,包销掉未来十年,美国中西部地区,所有多余的粮食产量!

史蒂文森大使看着这份协议,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停止跳动了!

天上掉馅饼了!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一个金光闪闪的大馅饼,还正好砸在了他的脸上!

北方正愁工业品卖不过英国货,正愁关税不够高。而林亚瑟的这份协议,等于是变相地,用英国的钱和技术,来帮助美国建立自己的铁路系统,还顺便解决了他们最头疼的“农产品过剩”问题!

这哪里是商业合作?这分明就是“精准扶贫”啊!

“殿下……您……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史蒂文森大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林亚瑟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我和我的女王,都坚信,一个统一的、繁荣的、由工业主导的、并且没有奴隶制度的美利坚合众国,才更符合……我们大英帝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至于南边那些,还在靠着压榨黑奴来种棉花的朋友们……”他耸了耸肩,“我个人认为,他们那种落后的生产模式,很快,就将被时代,所淘汰了。”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史蒂文森大使的大脑!

他瞬间就明白了!

这位英国王夫,他根本就没把南方的“棉花威胁”当回事!他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向北方,向联邦政府,表明自己的立场——

我,看好你们!我,要投资你们的未来!

……

第三步:左右逢源,暗中布局“备胎”。

就在史蒂文森大使,带着那份足以改变美国国运的协议,欣喜若狂地返回华盛顿时。

另一边,林亚瑟又通过“皇家促进协会”的秘密渠道,联系上了那些快要被逼疯了的南方棉花大王们。

他派去的密使,带去了一份同样“诚意满满”的“慰问信”。

信中,林亚瑟先是假惺惺地,对他们“被北方佬欺负”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然后,他话锋一转,表示,虽然女王陛下在“废奴”问题上,立场坚定。但他本人,作为一个“务实的商人”,非常理解南方朋友们的“难处”。

“为了帮助各位朋友,渡过眼前的难关,”他在信中写道,“我个人,愿意通过我在瑞士的私人银行账户,向各位提供一笔五百万英镑的、低息的‘农业发展贷款’。”

“当然,这笔钱,你们可以用来做任何你们想做的事情。比如,扩建你们的种植园,或者……购买一些能‘保卫你们生活方式’的小玩意儿。”

这封信,对那些正处在内外交困中的南方种植园主们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他们没想到,在全世界都在骂他们的时候,这位英国的王夫殿下,竟然还愿意“顶风作案”,给他们送来救命的钱!

他们简直快要感动哭了!

他们哪里知道,林亚瑟这笔钱,根本就不是白给的。

他要的,不仅仅是让他们继续为英国提供廉价的棉花。

他更要用这笔钱,来怂恿他们,武装他们,让他们有胆量,也有能力,去和强大的北方,进行一场更持久、更惨烈的……内战!

一个分裂的、内耗的、两败俱伤的美国,才是一个对大英帝国最有利的美国!

……

就这样,一套“明面支持北方,暗地资助南方,顺便再用‘远期利益’拿捏住双方”的、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无耻外交组合拳,被林亚瑟打得是行云流水。

而他,还做了第四件事,一件谁也没有想到的事。

他以女王的名义,下令,让刚刚被收编的“新印度事务部”,立刻,在印度和埃及,以及兰芳国的婆罗洲,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不计成本地,开辟数百万英亩的……新棉花种植园!

他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立起一个完全属于英国自己的、不再受任何人要挟的……全球棉花供应体系!

至此,那场看似足以撼动整个帝国根基的“棉花危机”,被林亚瑟用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轻描淡写地,就给化解了。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这次危机,成功地,将自己的触手,同时伸向了新大陆的南方和北方,以及遥远的印度与南洋。

为他未来主导和干预那场即将到来的“美国内战”,并最终实现“分而治之”的战略目标,埋下了最深、也最关键的伏笔。

首相墨尔本勋爵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那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操作,他只能在自己的日记里,发出一声长长的、充满了敬畏的叹息:

“亚瑟·林。他不只是在下棋。”

“他是在,同时,下着三盘,甚至四盘完全不同的棋。而他自己,就是那个制定所有规则的……棋手。”

与此同时,法兰西的路易·菲利普国王听说维多利亚发表的演说后,气得头脑冒烟……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881/4424198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