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策反陈瑄
朱棣站在大明湖畔,目光锐利如鹰。
平安训练的水军正在湖面操练。
战船排列整齐,士兵动**调。
陆准站在朱棣身侧,眼中闪过满意之色。
“王爷,时机已到。”
朱棣微微颔首。
“传令众将,即刻议事。”
济南府衙内,将领们齐聚一堂。
朱高煦率先开口:“父王,可是要南下了?”
朱棣环视众将,声音沉稳。
“陆准,你先说说当前形势。”
陆准走到地图前,手指运河沿线。
“江浙水师已至徐州,陈瑄率军驻守江防。”
他顿了顿,看向朱棣。
“臣得到密报,陈瑄对建文帝早有不满。”
朱能立即追问:“此言当真?”
陆准点头,取出一封密信。
“这是陈瑄心腹送来的亲笔信。”
朱棣接过密信,快速浏览。
信中透露陈瑄愿献江防投诚。
朱高煦大喜:“天助父王!”
朱棣却保持冷静。
“陈瑄此人,可信几分?”
陆准早有准备。
“臣已派人核实,建文帝削藩时,曾夺陈瑄兵权。”
“近日又因小事训斥陈瑄,罚俸半年。”
朱棣眼中精光一闪。
“既如此,当速取江防。”
他当即下令。
“平安率水军为先锋。”
“朱能领骑兵沿陆路策应。”
“三日后出发!”
众将领命,各自准备。
陆准单独留下。
“王爷,臣愿先行一步。”
朱棣皱眉:“太危险。”
陆准微笑:“陈瑄既已动摇,当趁热打铁。”
“臣带精干侍卫十人,扮作商队前往。”
朱棣沉思片刻,终于点头。
“务必小心。”
当夜,陆准带着侍卫悄然出发。
五日后,抵达长江北岸。
陈瑄大营就在对岸。
陆准命人送去密信。
约定次日相见。
是夜,江风凛冽。
陆准站在江边,望着一江之隔的南京。
“明日之事,关系天下大势。”
侍卫低声道:“先生,陈瑄会守信吗?”
陆准目光深邃。
“他别无选择。”
次日清晨,江面薄雾弥漫。
一艘小船悄然靠岸。
陈瑄只带两名亲兵,登上北岸。
陆准已在临时帐篷等候。
“陈都督果然守信。”
陈瑄神色复杂。
“陆先生,信中所言当真?”
陆准请陈瑄入座。
“燕王求贤若渴,必不负都督。”
陈瑄沉默片刻。
“建文帝猜忌多疑,非明君之相。”
他抬头直视陆准。
“但我要见燕王亲笔信。”
陆准取出朱棣手书。
陈瑄仔细阅读,神色渐渐缓和。
“燕王答应保留我的兵权?”
陆准点头:“不仅如此,攻下南京后,加封侯爵。”
陈瑄终于下定决心。
“三日后,我会让开水路。”
“但有一事...”
陆准会意:“都督但说无妨。”
陈瑄压低声音。
“水师副将王斌是建文帝心腹。”
“需先除之。”
陆准眼中寒光一闪。
“此事易尔。”
两人密谈半个时辰。
陈瑄匆匆离去。
陆准立即派人送信给朱棣。
“计已成,三日后进军。”
朱棣接到消息,大喜过望。
立即召集众将。
“全军开拔,直取长江!”
燕军水陆并进,声势浩大。
消息传到南京,建文帝大惊。
急令陈瑄死守江防。
陈瑄表面遵旨,暗中布置。
第三日深夜。
长江北岸,燕军大营。
朱棣亲自为先锋将士送行。
“此战关系重大,务必取胜!”
平安率水军率先出发。
战船百艘,悄无声息驶向南岸。
与此同时,陈瑄大营。
王斌察觉有异。
“都督,为何调走西岸守军?”
陈瑄面色不变。
“得到密报,燕军可能从西岸偷袭。”
王斌疑心未消。
“末将愿亲自巡视西岸。”
陈瑄眼中闪过杀机。
“不必了。”
突然出手,长剑直刺王斌心口。
王斌猝不及防,当场毙命。
陈瑄冷声道:“叛逆已除,开营门!”
营门大开,烽火为号。
对岸燕军见到信号,全速前进。
平安一马当先,率军登陆。
南岸守军群龙无首,纷纷投降。
天明时分,燕军已控制整个江防。
朱棣在众将簇拥下登上南岸。
陈瑄跪地迎接。
“末将陈瑄,恭迎燕王殿下!”
朱棣亲手扶起陈瑄。
“陈将军深明大义,功在社稷。”
当即下令。
“封陈瑄为靖难侯,仍领水师!”
众将欢呼,军心大振。
陆准走到朱棣身边。
“王爷,当务之急是巩固江防。”
朱棣点头。
“陈瑄,江浙水师现在何处?”
陈瑄回禀:“距此百里,明日可到。”
朱棣冷笑。
“那就在此以逸待劳。”
燕军立即布防。
平安率水军列阵江面。
朱能在岸上设伏。
陆准与陈瑄商议对策。
“江浙水师统帅徐安,性情急躁。”
陈瑄补充:“可诱其深入,围而歼之。”
计议已定,只待敌军。
次日午时,江浙水师果然到来。
徐安见江防已失,勃然大怒。
“陈瑄叛贼,安敢如此!”
下令全军进攻。
平安佯装败退,诱敌深入。
徐安不知是计,紧追不舍。
进入伏击圈后,朱能率军杀出。
两岸箭如雨下,江面火船齐发。
江浙水师顿时大乱。
徐安见势不妙,欲率亲兵突围。
陈瑄早已等候多时。
“徐将军,大势已去,何不早降?”
徐安怒骂:“叛徒休得多言!”
挺枪来战陈瑄。
不过十合,被陈瑄生擒。
主帅被擒,江浙水师纷纷投降。
此战大获全胜。
朱棣重赏众将。
尤其称赞陆准。
“若非先生深谋远虑,安得此胜?”
陆准谦逊回礼。
“此乃王爷洪福,将士用命。”
当晚,朱棣召集军事会议。
“如今江防已得,南京门户大开。”
朱高煦迫不及待。
“父王,直取南京吧!”
众将纷纷请战。
朱棣却看向陆准。
“先生以为如何?”
陆准沉思片刻。
“王爷,南京城高池深,强攻难免伤亡。”
“臣有一计,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朱棣感兴趣地倾身。
“计将安出?”
陆准走到地图前。
“南京守军多来自各地。”
“可令陈瑄以旧部身份,招降守将。”
“同时散布消息,称各地藩王皆已归顺。”
朱棣拍案叫好。
“妙计!”
立即命陈瑄实施。
三日内,南京城内谣言四起。
守军人心惶惶。
多名守将暗中联系燕军。
建文帝闻讯,又惊又怒。
斩杀数名可疑将领。
结果更失军心。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716/5034700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