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开局我一个兽医给王妃接生? > 第23章 平匪患

第23章 平匪患


匪徒们闻声转头,见漫山遍野的明军手持长枪大刀围拢过来。

方才的嚣张瞬间被惊恐取代,为首的匪徒甚至吓得连手中的大刀都掉在了地上。

朱文奎勒住马缰,目光如炬地扫过众匪,声音冷冽如冰:“尔等劫掠村庄、残害百姓,今日便是尔等的死期!”

话音未落,明军将士便如猛虎下山般冲了上去,与匪徒展开厮杀。

刀光剑影中,匪徒的惨叫声此起彼伏,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冲下山的匪徒便已死伤过半。

剩余的匪徒见势不妙,纷纷丢弃武器,跪地求饶:“王爷饶命!王爷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

朱文奎抬手示意将士们停手,冷声道:“饶你们可以,但你们必须如实交代,卧虎山上还有多少同伙?是谁在背后指使你们作乱?”

一名匪徒战战兢兢地抬起头,颤声道:“王…王爷,山上还有两千多弟兄,是…是前汉王的部将张彪在背后指使我们,他说只要我们扰乱荆州,汉王就会带大军回来救我们!”

朱文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原来这匪患竟是前汉王的余党所为,看来今日必须将卧虎山的匪徒一网打尽,绝不能留下后患。

他当即下令:“将这些投降的匪徒看押起来,稍后再审!李将军、王将军,你们即刻率部从东西两路包抄卧虎山,本王与太傅率中路大军正面进攻,务必在日落前拿下卧虎山!”

李将军和王将军齐声领命,随即率领各自的军队朝着卧虎山的东西两侧疾驰而去。

朱文奎则与陆准率领中路大军,朝着卧虎山的正门进发,刚走到山脚下的小河边,便见河对岸设有数道关卡,关卡上的匪徒正手持弓箭,严阵以待。

陆准看向朱文奎,轻声道:“殿下,河水不深,我们可以涉水而过,趁匪徒不备发起进攻。”

朱文奎点头,随即拔出腰间的佩剑,高声道:“将士们,随本王涉水过河,拿下关卡!”

说罢,他率先跃马冲入河中,冰冷的河水虽没过了马腹,却丝毫没有影响他前进的速度,明军将士们见状,也纷纷跟着冲入河中,朝着对岸的关卡冲去。

关卡上的匪徒见明军涉水而来,连忙拉弓射箭,箭矢如雨点般朝着明军射去,却被早有准备的明军将士用盾牌挡住,仅有少数几名士兵中箭受伤。

很快,朱文奎便率领大军冲到了河对岸,他手持佩剑,纵身跃下马背,朝着关卡上的匪徒砍去,一名匪徒躲闪不及,被他一剑劈成了两半,鲜血溅了他一身。

明军将士们见状,士气大振,纷纷朝着关卡发起猛攻,关卡上的匪徒本就军心涣散,哪里抵挡得住明军的进攻,不多时,关卡便被明军攻破,匪徒们死伤惨重,剩余的纷纷朝着山上逃窜。

朱文奎率领大军一路追击,沿途又攻破了匪徒设置的数处暗哨和陷阱,眼看就要抵达山顶的聚义厅,却见一群匪徒手持火把冲了出来,为首的正是前汉王的部将张彪。

张彪手持长枪,怒视着朱文奎,吼道:“朱文奎!你竟敢坏我大事,今日我定要取你性命!”

朱文奎冷笑一声,道:“张彪,你身为前汉王余党,不思悔改,反而勾结匪徒残害百姓,本王今日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说罢,他手持佩剑朝着张彪冲去,张彪也不甘示弱,手持长枪迎了上来,两人瞬间便战在了一起,剑影枪光中,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陆准在一旁看得清楚,张彪的枪法虽然精湛,但久战之下,气息已有些紊乱,而朱文奎则越战越勇,显然占据了上风。

果然,没过多久,张彪便露出了一个破绽,朱文奎抓住机会,一剑刺中了张彪的肩膀,张彪惨叫一声,手中的长枪掉在了地上。

朱文奎乘胜追击,一剑架在了张彪的脖子上,冷声道:“张彪,你服不服?”

张彪咬牙道:“我不服!我乃汉王麾下大将,岂会向你这黄口小儿屈服!”

朱文奎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正欲一剑将张彪斩杀,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呐喊声。

原来是李将军和王将军率领的东西两路大军已经赶到,将剩余的匪徒团团围住。

陆准走上前,对朱文奎道:“殿下,张彪乃是前汉王的重要部将,留着他或许还有用处,不如将他生擒,带回荆州审问,说不定能问出前汉王的下落。”

朱文奎点头,收起佩剑,对身旁的将士道:“将张彪绑起来,严加看管!”

将士们立即上前,将张彪五花大绑起来,张彪还在不停地挣扎怒骂,却被将士们堵住了嘴,再也说不出话来。

随后,朱文奎率领大军进入聚义厅,将聚义厅内的匪徒全部抓获,又派人在卧虎山上仔细搜查,确保没有遗漏的匪徒。

夕阳西下时,卧虎山的匪患终于被彻底平定,明军将士们押着俘虏,带着缴获的物资,浩浩荡荡地朝着荆州城返回。

荆州城内的百姓得知朱文奎平定了匪患,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明军凯旋,有的百姓还提着茶水和点心,递给明军将士们,脸上满是感激之情。

朱文奎骑在马上,看着百姓们的笑脸,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再苦再累也值得。

回到王府后,朱文奎立即召集荆州的官员,商议安抚百姓和战后重建的事宜。

随后他下令:“即刻统计受灾村庄的人数和损失,为受灾百姓发放粮食和衣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同时,加强荆州各地的治安巡逻,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官员们齐声领命,随即各司其职,开始忙碌起来。

陆准则留在王府,与朱文奎商议审问张彪的事宜,他道:“殿下,张彪性情顽劣,恐怕不会轻易招供,我们需要想个办法,让他开口。”

朱文奎点头道:“太傅放心,本王自有办法让他开口。明日一早,我们便亲自去大牢审问他。”

次日清晨,朱文奎和陆准来到大牢,此时的张彪已经没有了昨日的嚣张,头发凌乱,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仍带着一丝桀骜不驯。

朱文奎坐在张彪面前,轻声道:“张彪,本王知道你是条汉子,但你勾结匪徒残害百姓,已是罪无可赦。不过,本王可以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如实交代前汉王的下落,本王可以饶你一命。”

张彪冷笑一声,道:“朱文奎,你别白费心机了,我是不会告诉你汉王的下落的,你杀了我吧!”

朱文奎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道:“你以为本王不敢杀你吗?不过,在杀你之前,本王会让你亲眼看到,你所效忠的汉王,是如何被本王擒获的!”

说罢,他起身对身旁的狱卒道:“将张彪带下去,好生看管,不许给他饭吃,也不许给他水喝,本倒要看看,他能坚持多久!”

狱卒领命,将张彪拖了下去,张彪一边挣扎,一边怒骂,却无济于事。

接下来的几日,朱文奎没有再去审问张彪,只是命狱卒严格按照他的吩咐,不给张彪饭吃,也不给张彪水喝。

到了第五日,朱文奎再次来到大牢,此时的张彪已经虚弱不堪,嘴唇干裂,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桀骜,见朱文奎进来,他艰难地抬起头,眼中满是哀求。

朱文奎坐在张彪面前,轻声道:“张彪,现在你愿意说了吗?”

张彪艰难地点了点头,道:“我…我说…汉王他…他逃到了北方,投靠了蒙古部落的首领脱脱不花,他还说…说要联合蒙古部落,再次南下攻打大明…”

朱文奎闻言,心中一凛,没想到前汉王竟然逃到了北方,还投靠了蒙古部落,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必须尽快将此事禀报给朱棣,让朝廷早做准备。

他当即下令:“将张彪的供词记录下来,然后将他押入死牢,听候发落!”

随后,朱文奎立即提笔,给朱棣写了一封奏折,详细说明了张彪的供词,以及荆州目前的情况,写完后,他命人快马加鞭,将奏折送往京城。

做完这一切后,朱文奎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荆州的战后重建、百姓的安抚、军队的训练,每一件都至关重要。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文奎全身心地投入到荆州的治理中,他时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为百姓排忧解难,百姓们对他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都称他为“贤王”。

陆准则按照之前的计划,在荆州设立了武学馆,招募了一批勇武之士,加以训练,为大明储备军事人才。

同时,他还对荆州的城防进行了进一步的修缮,使荆州的防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一个月后,京城传来消息,朱棣收到朱文奎的奏折后,非常重视,当即下令,命兵部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御。

同时,派使者前往蒙古部落,斥责脱脱不花收留前汉王的行为,要求他将前汉王交出来。

此外,朱棣还在奏折中对朱文奎大加赞赏,称他“心系百姓,智勇双全”,并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还将他的封地增加了两个县。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716/503430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