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152章 尴尬的“战神”归来

第152章 尴尬的“战神”归来


北京保卫战的硝烟散去,大明王朝暂时转危为安。但天幕下的洪武君臣们,心情却并未完全放松,因为他们知道,还有一个巨大的难题悬而未决——那位被俘的“大明战神”明英宗朱祁镇,该怎么办?

在绝大多数洪武朝臣的想象中,沦为阶下囚的皇帝,必定是受尽折磨,形容枯槁,能活着回来已是万幸。就连朱元璋和朱标,虽然痛恨朱祁镇败家,但内心深处也觉得,这孩子在外头肯定吃了不少苦头。

然而,天幕上接下来的画面,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当朱祁镇的身影再次出现时,他非但没有半点憔悴,反而面色红润,身体明显发福了一圈,甚至隐约能看到结实的肌肉轮廓。他穿着蒙古风格的袍服,皮肤黝黑,眼神锐利,活脱脱一副草原勇士的派头,哪里还有半分深宫帝王的样子?

“这……这是被俘了?”奉天殿前,有大臣忍不住低呼出声。这模样,说是去草原度假疗养、顺便练了身板回来的都有人信!

画面闪回,展示了朱祁镇在瓦剌营地的生活片段:他与也先等人把酒言欢,称兄道弟;瓦剌贵族们对他似乎颇为尊重甚至亲近;临行前,竟然还有不少瓦剌人围着他,依依惜别,甚至有人抹着眼泪。场景之“和谐”,简直让人怀疑这不是敌国囚禁,而是好友离别。

就在这时,朱及第的画外音适时响起,带着一丝戏谑:“大家是不是很惊讶?别以为瓦剌人对这位明英宗真有什么深厚感情。他们现在可是巴不得他赶紧走,为啥?实在养不起了!”

“在这段被俘的日子里,朱祁镇先生充分发挥了他的‘个人魅力’。瓦剌大汗、太师也先,乃至下面的贵族,几乎都成了他的‘好朋友’。瓦剌人不仅没虐待他,还好吃好喝伺候着,据说还送了一位瓦剌公主给他。在北京当皇帝时,朱祁镇除了太监王振这个‘知己’,几乎没什么真心朋友。但在草原,他凭借出色的社交能力,可谓是左右逢源,朋友遍天下。要不是身份所限,他绝对是个长袖善舞的‘交际花’!”

“交际花?”宝座上的朱元璋,听到这个词,虽然不太明白具体含义,但直觉这不是什么好词,气得牙关紧咬,额头青筋直跳。他能接受子孙战败,甚至能接受子孙有某些缺点,但这种近乎“乐不思蜀”的敌人俘虏生活,以及这个轻浮的评价,让他感到莫大的耻辱。

而在南京城秦淮河畔,一些正在饮酒作乐的士子们听到这个词,先是一愣,随即有人忍不住想笑,又赶紧死死捂住嘴,生怕在这严肃时刻失仪惹祸。倒是旁边一些不太明白朝廷规矩的歌妓,觉得这词新鲜有趣,不禁掩口轻笑出声。

朱及第继续无情地揭露着尴尬的现实:“也先为啥这么急着送他回来?一是确实捞不到更多好处,养着还费粮食;二是明朝这边立了新君,朱祁镇这个‘奇货’已经大大贬值。所以,瓦剌等于是‘白送’,连赎金都不想多要了。”

“而北京城里那位刚刚坐稳龙椅的景泰帝朱祁钰呢?”朱及第话锋一转,“他压根就没准备赎金!因为他内心深处,根本不希望这个哥哥回来。最后,还是奉命前去接驾的几个官员,觉得面子上实在太难看,大家伙自己凑了点钱,象征性地作为赎金,才算把这场面糊弄过去。”

天幕下,朱元璋的脸色已经黑如锅底。他猛地转向站在一旁的朱棣,声音低沉却带着雷霆之怒:“老四,你听听!看看!这就是你后世子孙干出来的好事!兄弟阋墙!不管朱祁镇这混账东西有多该死,他都是大明的皇帝!要杀要剐,也该由我朱家自己动手,由他弟弟在太庙前明正典刑!让他死在塞外,让敌人拿捏,成何体统?!朱祁钰这小子,心思深沉,却毫无担当!”

朱棣闻言,连忙躬身,背后也是一片冷汗。他此刻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皇位之争,绝不能演变成这般丑陋不堪的局面。

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君臣百姓,看着朱祁镇这般“风光”归来,心情复杂难言。

在钱塘江畔,施耐庵放下手中的酒杯,望着天幕怔怔出神。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正在撰写的《水浒传》中,那位同样被俘北国的宋徽宗。“靖康耻,犹未雪……”他喃喃自语,“徽宗皇帝若有大明这般国力支撑,若汴梁城未破,朝廷犹在,他在金人处,是否也能如这明英宗一般,不至受尽屈辱,甚或还能有几分体面?”  历史的相似与不同,让他这个写故事的人,也感到一阵深深的唏嘘。天子之尊卑,竟也与国势之强弱捆绑得如此紧密。

奉天殿前,勋贵武将和文官们则更多是从现实政治角度思考。

“万幸,真是万幸啊!”一位勋贵低声对同僚感慨,“若是北京城没守住,像北宋一样丢了国都,那这位太上皇在瓦剌人眼里,恐怕就连最后这点‘奇货’的价值都没了,下场绝不会比徽钦二帝好到哪儿去。”

“是啊,”旁边一位文官捻须附和,语气中带着后怕,“国力强盛时,即便皇帝被俘,敌人也要顾忌三分,不敢过于折辱,甚至还能当做筹码讨价还价。一旦国力衰微,城破国亡,那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天子亦与平民无异,甚至更为悲惨。”

这番议论引起了众多朝臣的暗自点头。他们清晰地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现实:国力,不仅决定了平民百姓能否安居乐业,更决定了一国之君在敌国眼中的地位和价值。  一个强大王朝的皇帝,即便是俘虏,也依然是“有价值的俘虏”;而一个灭亡王朝的君主,只能是任人宰割的亡国之奴。朱祁镇能在瓦剌营地过得相对“滋润”,其根本原因,在于于谦等人守住了北京,大明国力未崩。这背后的道理,让所有深知权力游戏规则的人,都感到一丝寒意和警醒。

天幕上,画面显示朱祁镇回到了北京。一场程式化、充满虚伪客套的迎接仪式后,这位曾经的皇帝,如今的太上皇,就被弟弟朱祁钰送进了南宫(紫禁城东南角的一处宫殿),随即宫门紧锁,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幽禁生活。

朱及第的声音带着悬念收尾:“这位太上皇回到了北京,在经过一场假情假义的表演后,就被关进了南宫之中。然而,关于这以后七年的事情,史书上却留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这就是我们《大明皇家奇案录之‘大明战神’第二季》的第七弹——朱祁镇南宫七年,到底过得如何?是凄风苦雨,备受虐待?还是依然暗中经营,等待时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天幕下的众人,心思各异。勋贵武将们觉得好歹人是回来了,没酿成靖康之耻那样的终极耻辱,总算保住了最后一点体面。文官们则暗自思忖,这对兄弟皇帝的未来,必将掀起新的波澜。而朱元璋,则在盛怒之后,陷入深深的忧虑:权力的诱惑,大明的未来,究竟还会经历多少这样的折腾?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669/442881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