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边关悍卒:八极镇天下 > 第184章 大势已去

第184章 大势已去


果然,慕容博对此有所防备。他听从了老将建议,在城内沿城墙埋设了数十口大缸,派耳朵灵敏的士兵日夜监听地下动静。

北疆的两条假地道很快被识破,守军向下挖掘,灌入烟水,破坏了地道。但真正的主地道,由经验丰富的工兵小心翼翼挖掘,进展缓慢却隐蔽。

然而,就在主地道即将挖到预定位置时,意外发生了。一名监听士兵隐约听到了极其细微的镐头声。

慕容博得知后,宁可信其有,下令在怀疑区段内侧紧急挖掘一条深壕。

“轰隆。”一声,北疆工兵挖通了地道最后一段,却迎面撞上了守军挖掘的深壕。

双方在地底狭窄空间内遭遇,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最终,北疆工兵全部战死,地道也被守军彻底破坏填埋。

地道奇谋,功败垂成。北疆军又付出不小代价,却未能撼动金城分毫。

围城进入第二个月。金城内,粮草开始短缺,慕容博的强硬手腕,已无法压制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

以二王子慕容胜为首的“西撤派”再次抬头,暗中联络对慕容博不满的将领和官员,密谋发动政变,擒拿慕容博,开城投降,以求保全性命和富贵。

然而,他们的密谋被慕容博的忠心侍卫首领独孤傲察觉。

慕容博先发制人,以商议军情为名,诱捕了慕容胜及其主要党羽,当场格杀,并株连其部下数千人,金城内顿时血雨腥风,人人自危。

这场血腥清洗,虽然暂时镇压了投降派,却也彻底撕裂了西齐最后的力量。

守军将领各怀鬼胎,互不信任,防御体系出现了致命的裂痕。独孤傲本人也在清剿行动中身受重伤。

消息被睚眦细作传出城外。张墨意识到,机会来了。

“守军内乱,主将重伤,军心涣散,此乃天赐良机。”张墨连夜召集众将:“明日拂晓,发动总攻,此次,不留余地,一举破城。”

拂晓时分,北疆军所有火炮进行了开战以来最猛烈、最集中的轰击。

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早已破损不堪的南面城墙,一段近三十丈宽的城墙,在持续不断的爆炸中,终于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彻底坍塌。露出了一个巨大的、几乎无法防御的缺口。

“全军进攻。”张墨亲自擂鼓。

养精蓄锐已久的北疆生力军,如同愤怒的海啸,从缺口处汹涌而入。与此同时,其他方向的北疆军也发起了强攻,牵制守军兵力。

城内守军虽然仍在抵抗,但内乱之后指挥混乱,士气低落,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独孤傲带伤上阵,试图堵住缺口,却被潮水般的北疆军淹没,力战而亡。

巷战异常激烈,但已呈一边倒之势。北疆军逐街逐屋清剿,快枪的火力在巷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守军节节败退,降者无数。

慕容博见大势已去,在皇宫内点燃了熊熊大火,企图自焚殉国。但北疆军动作太快,迅速攻入皇宫,将已被火焰烧伤的慕容博从火场中拖出生擒。

当太阳完全升起时,金城各处残存的抵抗基本停止。北疆的王旗在皇宫废墟上升起,宣告着这座百年王都的陷落,也宣告着西齐王国的彻底灭亡。

此战,北疆虽胜,但伤亡巨大,尤其是攻城阶段。

金城内外,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景象惨不忍睹。西齐军民的顽强抵抗,给北疆上下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墨站在满是焦土和瓦砾的城头,望着这座付出惨重代价才攻克的城池,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未来的深思。

硝烟尚未完全散去,金城街道上仍可见零星的抵抗和清理战场的士兵。

张墨在精锐卫队的护卫下,踏入了曾经象征着西齐最高权力的宫殿群。

昔日金碧辉煌的宫室,如今随处可见刀剑劈砍的痕迹、凝固的血渍以及大火焚烧后的狼藉。空气中混杂着血腥、烟尘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颓败气息。

皇宫内的抵抗早已停止,幸存下来的太监、宫女瑟瑟发抖地跪伏在道路两旁,如同受惊的鹌鹑。负隅顽抗的宫廷侍卫尸体已被拖走,只留下暗红色的血污。

张墨径直走向西齐皇帝日常理政的太极殿。

殿内,被生擒的西齐末帝慕容博,衣衫褴褛,脸上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和烧伤,被两名北疆士兵押着,瘫坐在地上。

他眼神涣散,昔日的一国之君威严荡然无存,只剩下穷途末路的狼狈。

慕容博的皇后、妃嫔以及年幼的皇子公主们,则被集中在偏殿,由北疆女兵看守,哭声隐隐传来,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张墨走到龙椅前,并未坐下,只是用手拂过那冰冷华丽的扶手,目光扫过空旷的大殿,最终落在慕容博身上。

“慕容博。”张墨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慕容博身体一颤,缓缓抬起头,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成王败寇,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他的声音干涩沙哑。

张墨看着他,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反而有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他缓缓道:“西齐立国百年,亦有明君贤臣,泽被一方。然至你父子,昏聩无能,内不能修政安民,外不能御侮图强,致使国土沦丧,生灵涂炭。你,可知罪?”

慕容博低下头,无言以对。

“本王兴兵,非为屠戮,乃为终结乱世,还天下太平。”张墨继续道:“你虽为亡国之君,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本王不杀你,亦不夷你宗族。”

慕容博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张墨下令:“将慕容博及其直系眷属,迁出皇宫,另择宅院严加看管,饮食供应不得短缺。待局势稳定,再行安置。”

这是软禁,但保住了性命和基本的体面,对于亡国之君而言,已是最佳结局。

“至于宫中其余妃嫔、宫女、太监。”张墨顿了顿:“愿归家者,发放盘缠,遣散归乡。无家可归或不愿离去者,暂留宫中,由专人管理,日后另行安排。”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207/442859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