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白衣卿相,黑甲修罗 > 第226章 无声的战场

第226章 无声的战场


那一声"警世钟"鸣,像一颗投入了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整个京城都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寻常的贩夫走卒或许还不明所以,只是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但在京城的另一个圈层——那由成千上万的文官、士子、大儒所构成的"士林"之中,这无异于一场八级地震!

国子监,这代表着天下文脉正统的最高学府,在用这种最古老的方式向全天下宣告——

——有"贼"在动摇国本!

——圣人之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个"贼"是谁?

不言而喻。

一时间,整个京城官场,尤其是文官集团,暗流汹涌。

……

翰林院,一间堆满了故纸堆的清冷官署里。

年轻的编修陈敬之正对着一卷刚刚从国子监传抄出来的、宋濂祭酒今日开讲《春秋》的讲义,怔怔出神。

他是寒门出身。

十年寒窗,一朝中第,才侥幸在这京城里有了一席之地。

对于那位行事酷烈却真正在为百姓做事的摄政王殿下,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充满了敬佩,甚至是一丝不敢言说的崇拜。

他觉得王爷杖毙那两个贪官,杀得大快人心!

然而,昨日,他那视若恩师的掌院学士却将他叫到了书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了一番让他彻夜难眠的话。

"敬之啊,你还年轻,不懂这朝堂的险恶。"

"摄政王杀贪官固然是好事。但他千不该万不该绕开三法司,以'私刑'杖杀朝廷命官!"

"此例一开,我等士大夫的脸面何存?国朝的体统何存?"

"今日他能杀两个侍郎。明日他是不是就能凭喜好杀掉你我?"

"这是'道'的崩坏!是对我们整个文官集团的挑衅!"

最后,恩师将一份早已写好的、弹劾摄政王"以酷吏之术,乱我朝纲"的联名奏疏放在了他的面前。

"签了吧。"

"为了圣人的教诲,也为了我们读书人最后的体面。"

陈敬之看着那份措辞激烈、几乎将摄政王比作前朝权阉的奏疏,再看看那讲义上宋祭酒用朱砂笔重重圈出的"君弱臣强,国之将亡"八个大字。

那颗还未被官场完全腐蚀的心,第一次陷入了"忠"与"义"的痛苦挣扎。

……

与陈敬之的纠结不同。

在城东一座早已没落的世家府邸里。

须发皆白的老学究赵明德则兴奋得如同枯木逢春。

他一边高声吟诵着那篇不知从何处流传出来,痛斥顾长歌为"国之权贼"的檄文,一边将上好的徽墨研得飞快。

"好!好啊!写得好!!"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将那饱蘸了浓墨的笔在宣纸上奋笔疾书!

"此贼名为摄政,实为国贼!上无君父之念;下无体恤同僚之心!以军中悍卒为爪牙,以酷烈之法为圭臬!此风若长,则我大夏将再无'礼义廉耻',只剩'刀枪剑戟'!国将不国矣!!"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这篇文采飞扬的雄文在士林中广为流传,而自己也因此成了一个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当世大儒"!

至于那个被他痛骂的摄政王到底做了什么。

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他重新回到主流士林视野的机会。

……

而在这场属于读书人的"狂欢"之外。

京城的底层百姓们对此却是一脸的茫然。

"听说了吗?国子监的相公们好像要跟王爷对着干了。"

"为啥啊?王爷不是刚帮咱们把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贪官都给抓起来了吗?"

"谁知道呢?好像是说王爷杀人的法子不对。不合他们读书人的规矩。"

"嘿!我算是听明白了!这帮人就是吃饱了撑的!贪官把咱们往死里逼的时候,他们在哪儿呢?现在王爷帮咱们出了头,他们倒跳出来了!我看啊,他们就是一伙的!"

最朴素的言语往往蕴含着最真实的道理。

……

镇北王府,书房。

夜已深。

夜霓裳将一份份由"天罗"从京城各处收集来的情报,分门别类地放在了顾长歌的面前。

有御史台的弹劾奏章。

有士林中流传的各路檄文。

甚至还有从茶馆酒肆里记录下来的民间议论。

顾长歌看得很仔细。

看着那些将自己描绘成"霍光再世,董卓重生"的文采斐然的文字,脸上没有丝毫的怒意。

反而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冷笑。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那在夜色中依旧灯火通明的国子监方向,轻声自语。

"赵辰……"

"你真的以为,这天下还是由你们这些只会空谈'之乎者也'的人……"

"说了算的吗?"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858/2245006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