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 第224章 保守派竟还嫌朕不够激进了【求月票

第224章 保守派竟还嫌朕不够激进了【求月票


说起夏言来,朱厚熜对他也是又爱又恨。

    他爱夏言的理政能力。

    这老东西才回来没多久,便已经将翟銮、许赞和张璧三人此前料理不了的朝政,处理不了的事务收拾了个七七八八。

    使得朝堂重回了井然有序的稳定,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令人安心不少。

    他恨夏言的恃宠而骄。

    自他在十年前将这老东西光速拔擢为礼部尚书之后,这老东西便开始逐步奔着杨廷和的方向变质。

    后来待其入内阁参与机务,直至升为内阁首辅之后,这老东西已经越来越像不知进退了。

    他在朝中沽名钓誉,操纵舆情、排除异己、拉帮结派也就算了,甚至已经敢对他这个天子指手画脚,指使下面那些人与他这个天子唱反调,给他这个天子出难题了。

    之前有那么几年,朝堂几乎成了这老东西的一言堂,无论是内阁首辅和其余阁臣,还是六部尚书,竟无一人敢与其相争。

    也是因此,当他看出严嵩有不甘居于夏言之下的心思之后。

    才会立刻垂青于严嵩,对其委以重任,对外明示宠幸,为的就是敲打一下夏言这个老东西,好教他知道进退,学会收敛。

    可惜短期内严嵩还是很难制衡夏言,此前的效果一直都不太明显。

    不知这回革职闲住,这个老东西是否能够吸取一些教训,自此学会在朕面前夹着尾巴做人……

    心中想着这些。

    朱厚熜命黄锦将关杰山的那道银印密疏递到了夏言面前,望着其撅起的屁股说道:

    “起来吧,你先看看这道密疏,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谢君父。”

    夏言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接过密疏谢恩之后,慢慢的从地上爬起,随后带着一丝好奇打开密疏认真查看。

    如此只过了短短三个呼吸的功夫。

    “君父,这?!”

    夏言亦是身子一僵,老脸上浮现出前所未有的惊疑之色,下意识的抬头望向朱厚熜。

    他自然不会不知道关杰山是谁。

    阁臣翟銮和兵部尚书张瓒越发是他的老熟人,不说是知根知底,此前也来往不断。

    至于那个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杨博,则是这两年在朝中已经展现峥嵘之姿的后起之秀。

    千万不要小看职方清吏司郎中这个正五品官职。

    这官职品秩虽不算高,但却主管军功升迁之事,而且定员只有一人,属于那种职位较小但权力极大的实权官职,全天下的武官边将都不能轻易得罪……

    可惜鄢懋卿没有看过这道密疏,尚不知道关杰山在密疏中揭露的朝中重臣。

    否则在翟銮、张瓒和杨博之间,他也会格外在意这个杨博。

    因为翟銮虽是阁臣,但却是一口明哲保身的不粘锅,基本上不揽事,甚至还有些怕事。

    既不与夏言相争,后来出任内阁首辅,也同样斗不过严嵩,还被严嵩收拾到了削职为民的地步。

    张瓒虽是兵部尚书,在兵部十年,蓄财帛百万计,媚结中贵,但据史书记载,他阳寿已尽,最多再有一年就会一命呜呼。

    甚至就连翟銮也已经接近灯枯油尽,再过个四五年也就要入土了。

    两个即将落幕的人,实在没什么好关注的。

    而杨博这个人则将在不久之后进入朱厚熜的视线,并很快成为朱厚熜最为重视的左右手,地位甚至尚在严嵩之上。

    后世电视剧里虽然几乎没有提到这个人,以至于人们对他的了解不多。

    但是读过史书的人一定知道,杨博才是嘉靖这一朝官场上真正的传奇人物。

    他不但屹立官场四十年不倒,兵事功勋卓著,甭管谁当了内阁首辅都对他恭敬有加。

    不用怀疑,这里的内阁首辅,指的就是严嵩、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些个史书留名的大人物,竟没有一人敢与其交恶。

    有一次严嵩曾因仇鸾案试图攻讦弹劾杨博,当场就被朱厚熜用一句“杨博治理边境的本事你们谁也无法替代,以后不准再说杨博的坏话”挡了回去。

    只这一句话,便足以证明杨博在朱厚熜心中的份量。

    而杨博没有入阁,没有成为内阁首辅,也不是没有这个威望。

    光是朱厚熜便曾数次欲让他入阁拜相,只不过全都被他婉言拒绝了而已。

    不如瞧瞧那些历史名臣对此人的评价吧。

    徐阶:“出入将相,文经武纬,天下倚以安者,则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杨公实第一。”

    张居正:“公在本兵久,又遍历诸镇,躬履戎行,练习兵事,故自余在政府,所措画兵事,盖得之公为多。”

    就连肩上扛着两京一十三省的小阁老严世蕃都对他如此评价:

    “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

    由此不难看出,杨博还是个在朝堂上少数做到了黑白两道通吃的人。

    而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简单用忠奸二字来评判,亦绝对不能只相信史书中的一面之词。

    因为他们通常都极为复杂,而且都藏得极深,并且一定掌握着黑白两道都不得不忌惮的力量。

    仔细想想就知道,朱厚熜这一生宠信过的大臣多了去了。

    张璁、桂萼、郭勋、夏言、严嵩……这些人哪怕是在最受宠信和重用的时候,哪一个能够做到黑白两道通吃,哪一个在朝中没有一群欲除之而后快的政敌?

    ……

    “呵呵,朕还以为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什么是能令你吃惊的事了。”

    似是很受用夏言此刻的表情,朱厚熜嘴角勾起一个享受的弧度,却又故作平淡的道。

    “君父高看微臣了……”

    夏言微微垂首,脑中正在飞快将这道密疏与最近发生的事联系起来,寻求一个最为合理的因果。

    然后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

    ——鄢懋卿!

    鄢懋卿领兵去了太原,然后关杰山就上了这么一道密疏……

    所以,是鄢懋卿!

    一定是鄢懋卿的手笔,除了鄢懋卿这个妖孽之外,夏言想不出天下还有谁能够办成如此诡谲的事情!

    他连严嵩都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收拾,令其直到被一撸到底都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何况区区一个山西布政使?

    只不过鄢懋卿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夏言一时之间也毫无头绪……

    不过这在他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他能够看透鄢懋卿这个人,能够识破鄢懋卿的路数,如今又怎会心生惶恐,生出回乡养老的决心?

    “旁的事你不必理会,只单看这道密疏提及的事,与朕说说你欲如何处置。”

    朱厚熜见夏言始终面带思酌之色,接着又道。

    如果说夏言之前心中还略微有些许眷恋的话。

    如今再看到这道密疏,立刻又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使得他瞬间彻底坚定了回乡养老的决心。

    于是略作沉吟之后,他再抬起头来时,那双老眼又比此前清澈了许多:

    “回君父的话,微臣以为,此事事关重大,不必等待关杰山押送到京之后再办。”

    “当立即以雷霆之势将密疏中提到的翟銮、张瓒与杨博三人停职羁押,着内阁、三法司协同锦衣卫联合查办,命詹事府介入监督,以彰君父整饬吏治之决心!”

    “另外,如今天下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此乃国匮民穷之根源。”

    “微臣以为君父正可借这回山西在朝中没有了代言的时机,下令在山西试点,重新丈量土地,清查漏税田产,整治卫所乱象,考成不职冗官。”

    “此举若能在山西试点成功,便可顺势向全国推行,或可解国家社稷之困!”

    “呃……”

    朱厚熜听罢脑子一时竟没反应过来,满脸诧异的望向夏言,

    “此举会不会太过激进,恐怕引发朝臣反对,甚至是山西动乱?”

    这可不是夏言的行事风格!

    这老东西可人精着呢,他此刻说的这些举措又是一场新政,这么得罪人的事他会跳出来牵头?

    此前这老东西做过什么,朱厚熜心知肚明。

    当初他宠信张璁、桂萼实施新政的时候,这老东西就是凭张璁顶在前面推行新政得罪人,他蹲在后面“礼贤下士”捡了桃子,如此才在朝中逐步站稳了脚跟,最终声望一度超越了张璁。

    所以……

    别看这老东西说的好听,到头来肯定不会扮演张璁的角色。

    莫不是打的又是把某个政敌强推在前面顶雷,自己则蹲在后面捡桃子趁机坐大的主意吧?

    “君父,乱世当用重典,沉疴当下猛药,如今国家吏治、税赋、土地之事如同一团乱麻,唯有快刀才可厘清!”

    夏言紧接着又道,

    “这回形成如此局面实属不易,正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若君父依旧保守行事,恐怕治标不治本,一如君父此前新政那般无疾而终!”

    呦呵?

    这老东西装的挺好,竟还蛐蛐起朕不够激进来了……

    真当朕不知道你是个什么东西,朕若命你去办,你恐怕立刻便又要推三阻四,给朕推荐旁人了吧?

    心中暗骂着夏言,朱厚熜冷笑一声,故意问道:

    “那么此事由你去办,你以为如何?”

    夏言当即叩首拜道:

    “微臣当仁不让,请君父降旨!”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50/111109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