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自行斟酌
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原本欢迎大军凯旋武昌的武昌百姓聚集在武昌城前街,甚至是北王府附近请求彭刚为他们做主,严惩肇事鬼佬,以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彭刚原本大好的心情一扫而空,比吃了一只印度小蜜蜂还膈应难受。
彭刚开放汉口,许法美两国商民在汉口经商、传教,并准予法美两国在武昌开设领事馆并非完全没有压力。
当初火轮船第一次开到武汉三镇,吓死了两个老儒生,便有部分武汉三镇的年长儒生聚集在武昌前街抗议。
彭刚是凭借着新兴政权历史包袱小,彭刚本人在武汉三镇军民眼中享有极高的个人威望,加之汉口部分商人已经从同法兰西、美利坚洋行签订的贸易订单中获利。
汉口主动开埠一事,才得以顺利推进。
法美两国使团的成员比英吉利使团还着急,甚至早于英吉利使团的代表,顶着武昌百姓的谩骂和五花八门的投掷物来到北王府求见彭刚。
毕竟彭刚只是允许英吉利使团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汉口进行商业考察。
而彭刚与法美两国的合作已经敲定,签订了贸易订单,法美两国使团的成员不仅可以自由出入汉口,在武昌的领事馆甚至已经开始了施工建设。
敏体尼和马沙利都不希望因此事影响到他们两国同彭刚的合作,更不想失去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内陆市场。
彭刚已经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三名英吉利使团麾下的印度马德拉斯士兵,混入汉阳门码头调戏原本在汉阳门码头附近浣衣的妇女,言语污秽,动手动脚,还扒了人家的裤子,欲行不轨,致使两名妇女不堪受辱寻短见。
“此事同我们我国没有任何关系,我国使团人员,无论是到大冶考察的考察队成员,还是在汉口活动的商务代表、传教士,都从未做出滋扰贵国百姓的逾矩行为,还望殿下能够明辨是非。”敏体尼拍了拍粘在身上的土块,说道。
“我自然是会明辨是非的。”彭刚先是表明了他对法美两国使团诉求的态度。
敏体尼、马沙利等人听彭刚这么说面色稍缓,长舒了一口气。
他们正欲开口向彭刚致谢,彭刚不等他们开口,便继续说道:“同样的,我也希望诸位在此事上,就事论事,同样能明辨是非。
此事的前因后果诸位已经知悉,两位女士因不堪受辱寻了短见,武汉三镇群情激愤,民意汹汹,为保障你们两国使团成员和商民的安全。
在此事得到妥善解决之前,为避免你们两国的人员受到波及,法兰西、美利坚的人员暂时就不要再去汉口了,也不要出现在武昌街头,我会择一安全的地方安置你们,保障你们的安全。”
“这”史密斯闻闻言眉头一皱,关切地问道。
“敢问北王殿下,这件事情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他们旗昌洋行已经在汉口相中了一块地皮用于建设旗昌洋行的大楼,如果他们旗昌洋行的人员无法前往汉口,必定会耽误旗昌洋行大楼的建设工期。
“何时能够妥善解决不取决于我,而取决于英吉利人的态度,英吉利外交代表的外交姿态,想必诸位比我更了解,更有发言权。如若他们仍旧秉持同清廷官员打交道的方式同我交涉,最糟糕的结果不排除关闭汉口口岸。”彭刚说道。
“我必须考虑到当地百姓的民意,以及为诸位的人身安全所考虑。武汉三镇的百姓,可分不出你们是英吉利人还是法兰西人、美利坚人。”
敏体尼、马沙利等人已经领会了彭刚的意思,彭刚无非是希望他们法美两国的使团成员能站在他这边,早日妥善解决此事,平息舆情。
“殿下,英夷英吉利领事阿礼国求见。”
正说间,承宣刘思进压抑着心中愤怒的情绪向刚刚回到北王府的彭刚低声禀报道。
彭刚缓缓看向刘思进,脸上看不出喜怒:“告诉阿礼国,我正与法兰西、美利坚领事商谈要事,让他先去偏厅候着。”
彭刚决定先晾阿礼国一阵子。
刘思进离开后,彭刚又与法兰西、美利坚使团交谈了一刻钟。
彭刚故作遗憾地道出,如果此事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为保持同法兰西,美利坚两国的正常商贸往来与已经达成意向的合作。
彭刚愿意以九江开埠取代汉口开埠,给法兰西、美利坚使团的成员吃下一颗定心丸。
当然,彭刚并不是真正地想以九江开埠取代汉口开埠,而是给法兰西、美利坚使团一个希望寄托。
以免法兰西、美利坚使团彻底倒向英吉利使团一边。
交谈毕,彭刚让人带法兰西、美利坚使团的成员到客厅休息用茶。
待法兰西、美利坚两国使团的成员离开大殿后,彭刚这才在大殿接见了英吉利领事阿礼国。
不多时,阿礼国在一脸嫌弃的北殿承宣官刘思进的带引下来到了北王府大殿面见彭刚。
阿礼国竭力维持着大英帝国使节的仪态,但眼底深处不安难以完全掩饰,阿礼国手中精致的手杖不住地轻轻点地,以掩饰内心的焦躁不安。
冲突虽暂时缓和,但那三个印度马德拉斯兵引发的风暴远未结束。
阿礼国不喜欢中国夏天的潮湿闷热,更不喜欢眼下这棘手的局面。
他对那些殖民地士兵的劣行并不意外,这种事情在上海时有发生,并且闹出人命也不是一次两次。
唯一的区别是,武昌当局并未给予他们领事裁判权,无论是英吉利本土的士兵雇员还是印度的士兵雇员,在武汉三镇没有超国民待遇。
他无法像在上海和广州时那样,向地方官施压,让清廷地方官出面轻松地平息此事。
过往在上海和广州,无论是英吉利本土的士兵同本地华人产生冲突,还是英印士兵雇员同华人产生冲突。
清政府似乎很怕当地人聚集在成群,会毫不客气地驱散当地民众,哪怕是在战时。
十一年前的那场对华贸易战争期间,马德拉斯步兵团的英印士兵强暴广州三元里的妇女,开棺搜掠陪葬品,被上万当地民众包围在四方炮台。
最终居然是广州知府余保纯和番禺、南海两县令出面,替英军解了围,遣散了当地团练民众,让英军从四方炮台从容撤出。
此事一度让阿礼国很费解,似乎比起外敌,鞑靼政府的官员更害怕治下的百姓自发地集结在一起,哪怕他们的自发集结是为了抵抗外敌。
“领事先生,请坐。”彭刚没有客套寒暄,直入主题。
“今日我愿意见领事先生,是为两件事。其一,关乎我们之间的贸易问题;其二,关乎人命公道。”
言毕,彭刚示意亲卫将一个樟木小盒放在阿礼国身旁的茶几上打开,并揭开油纸,油纸里头赫然是几块黝黑发亮、质地均匀的烟土。
阿礼国瞳孔微缩,他自然认得此物,但不明白彭刚给他看烟土的用意,感到一头雾水:“殿下,这是何意?”
“此物,想必阿礼国领事不陌生。”彭刚缓缓说道,“这是本王麾下将士在湖南缴获的烟土。产自云南、贵州,皆是上品。领事先生不妨仔细看看,与贵国东印度公司出产的那些沿途有何不同。”
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几年,清廷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场禁烟与弛禁的激烈争论。
时任太常寺少卿许乃济甚至在1836年上奏主张解除烟土禁令,并提出允许烟土贸易合法化来增加税收,禁止官员和士兵吸食而允许民间吸食,在内地广泛种植烟土以替代进口,防止白银外流的主张。
尽管许乃济以土烟代洋烟两难自解的荒唐主张在十几年前未能被采纳。
然而十几年后,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云贵地区烟土种植面积呈指数级增长,并且质量不逊色于同等级的进口烟土,价格还更便宜,物美价廉的本地烟土已经占据了部分国内烟土市场。
彭刚在广西时便已发现部分收缴的烟土并非进口至英国东印度公司,而是来自云南、贵州。
虽说本土烟土已经开始崛起,但许乃济预想的上述三种情况并未发生。
清廷的财政收入并未显著增加,官员和士兵吸食沿途的情况更甚于民间,白银的外流也并未停止。
阿礼国微微蹙眉,他是个烟土贩子,从中获利甚多不假,但他也深知其害,阿礼国本人不碰烟土,他心中一凛,他强自镇定,谨慎地回答说道:“殿下,我不太明白……”
“你会不明白?”彭刚嘴角露出一丝讥诮。
“那我不妨说得更明白些。我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以往是清廷吏治腐败,渠道不畅,才让贵国烟土得以横行。如今我已控制湖南湖北,疏通云贵烟土渠道易如反掌。
领事先生是英国人,应当深谙市场经济之道。试问若我云贵烟土,质量优于东印度公司所产,而种植成本、运输成本乃至最终售价,都远低于你们飘洋过海运来的烟土,结果会如何?”
彭刚顿了顿,语气愈发凌厉:“结果就是不仅你们休想再向两湖、乃至其他中国内地倾销一箱鸦片。我若真想像你们一样做烟土这等肮脏的生意。假以时日,凭借价格与品质的优势,我可以将云土、贵土反销至东南亚、南亚,甚至是运抵你们英吉利本土。领事先生,想象一下,当物美价廉的中国烟土充斥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街头,损害你们英吉利国民的健康,掏空你们国家的英镑时,不知道贵国议会和女王陛下,会作何感想?”
阿礼国听着听着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嘴硬道:“殿下,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演,国际贸易涉及诸多复杂因素。”
“复杂因素?”彭刚冷笑一声,“只要利益足够丰厚,再复杂的问题都会被唯利是图的商人想方设法化解。”
“殿下,我能否验一验这些烟土?”阿礼国请求道。
近几年开埠口岸确实出现了一种来源不明的烟土,挤占了小部分英国东印度公司烟土的市场,只是阿礼国一直没有查明这种烟土的具体来源产地。
阿礼国想让人试一试这些烟土,确认一番彭刚所言到底是属实还是在诈他。
彭刚爽快地答应了:“无妨,你且一试,真伪立辨。”
看着自信痛快的彭刚,阿礼国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不过阿礼国仍不死心,叫来了两名南亚相貌的扈从试烟土。
阿礼国试烟方式十分简单粗暴,直接让这两个南亚老毒虫抽。
阿礼国的做法让彭刚心下稍宽,英伦绅士不把南亚殖民地的人当人,说明此事还是有解决的可能的。
两个南亚老毒虫拿着烟土,被带到殿外试片刻后,两人用咖喱味的英语向阿礼国确认:“阁下,这,这确实不是我们东印度公司的产品。味道.很醇厚,是上等的货,不亚于我们东印度公司的公班土。”
阿礼国不耐烦地将表示知道了,心烦意乱地端起彭刚为他准备的红茶喝了一口。
眼见已经打乱了阿礼国这个烟土贩子的思绪,掌握了谈判节奏,彭刚切入第二件事:“阿礼国领事,现在我们来谈谈第二件事,关于汉阳门码头两位无辜女士的人命。”
阿礼国试图将话题拉回他更能掌控的轨道:“殿下,此事关乎重大,我需要时间向我国在华的公使阁下汇报,再者,此事纯属意外,我对此事感到抱歉遗憾。”
“意外?”彭刚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冷声说道。
“两位含冤受辱自尽的武昌女士,在领事先生口中,竟只是一场意外。”
阿礼国感到压力陡增,他调整了一下坐姿,以让自己更加舒服一些:“殿下,对于那两位女士的不幸,我深表遗憾和哀悼。
对于士兵的违纪行为,我保证回去后一定严加惩处,鞭笞、关禁闭,甚至遣返回印度服苦役都可以。并且,我会下令严格约束所有使团人员,绝不容许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沿海五个开埠口岸的洋人享受十几年的超国民待遇,汉口开埠,会有越来越多的西洋商人来到汉口经商,长期居住,彭刚不希望洋人把在清廷治下被惯成的臭毛病带到武昌来。
彭刚有借此事立个典型,方便日后管束汉口洋人的打算。
对于阿礼国这样的处置结果,彭刚自然是不满意的。
“这里不是你们印度和非洲的殖民地,这里是武昌。恕我直言,你的处理方式,我很不满意。
这不是你们内部军队纪律的问题,乃是在我天国疆土之上,戕害我天国子民的公案。必须依我此地之法度,给武汉三镇百姓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那三名肇事的印度马德拉斯的士兵,是在我们的领土下犯下的罪,我们拥有属地管辖权,必须交由我们来处理。
武汉三镇民意汹汹,已如沸鼎。若不交出肇事凶徒,在武昌明正典刑,给百姓一个交代,本王无法安抚民心。届时,若发生任何冲击贵国人员的过激行为,一切后果,由你自负。
阿礼国领事,如果你们愿意交出三个肇事的殖民地士兵,我们之间的外交贸易事务,仍旧有的谈。
三个殖民地士兵重要,还是英吉利的商业利益重要,阿礼国阁下自行斟酌衡量,我给你们两天的时间考虑,这两天之内,我会暂时安抚住武昌民众的情绪,保障你们的安全,两天之后若不给出明确答复,恕我无法再保障你们在武昌汉阳门码头的安全。”
彭刚虽然派兵控制了英吉利船队所在的汉阳门码头,不过彭刚并未驱散聚集在汉阳门码头怒气冲冲的武昌民众。
如果彭刚将汉阳门码头的北殿士兵抽调走,会发生什么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鱼死网破,英军舰船处于汉阳门附近城墙上的重炮射程之内,彭刚尚有五艘武装蒸汽船可用。
真到那一步,谁死谁破还不一定。
阿礼国心劳意攘,彭刚在司法主权上寸步不让。
继续僵持下去,失去打开内陆市场的机会是肯定的,甚至可能真的引发局部军事冲突,法美两国已经在彭刚这里获得了足够的利益,大概率是会袖手旁观。
国内的那些政客,远东内战的局势尚不十分明朗之前,绝不会为了三个无足轻重的印度马德拉斯士兵而支持他与一个很有潜力的地方政权轻易开战。
回到百合花号上没多久,法美两国使团的代表敏体尼和马沙利便前来拜会阿礼国。
敏体尼和马沙利口径惊人地一致,皆希望阿礼国能慎重处理此事,避免事态扩大,影响所有国家与武昌政权的关系,毕竟确保内陆市场开放才是他们三国此行的首要目标。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8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