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342章 我们打开了内地市场!

第342章 我们打开了内地市场!


英印士兵淫辱武昌浣衣妇女发生在江夏县,在得知了彭刚对英吉利领事阿礼国态度强硬,双方的首次接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江夏县知县郭崑焘非常着急。

    作为本地父母官,此事发生后,联名向郭崑焘施加压力的本地文人士子越来越多,郭崑焘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江夏县,乃至隔壁汉阳县的文人士子本就对汉口开埠,引洋行、洋商入汉口,准予西洋国家在武昌设领事馆一事持反对态度。

    以往没出什么大乱子,这些士子文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有劲无处使。

    如今闹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这些士子文人可算是逮着了机会,巴不得把事情闹大,以绝汉口开埠。

    彭刚今年大婚开恩科的时间定在九月十五。

    眼下已是八月初三,越来越多的有意向参加科考的外地士子会在近期抵达武昌。

    郭崑焘担心若英印士兵淫辱武昌浣衣妇女一事未能尽快善了,会影响到科考。

    郭崑焘满脸愁容,来到北王府求见彭刚,说出了他的担忧:“殿下,英夷素来倨傲,既要里子又要面子。殿下也曾说过阿礼国此人是职业外交官,难以打交道。让此人交出肇事士兵,由我方审判,恐怕短期内难有结果。

    殿下许以阿礼国两日之期,卑职担心两日后若他断然拒绝,局面将难以转圜。恩科在即,如若此事不能尽快解决,平息民怒,会影响到科考。”

    由于治下有西洋人的领事馆,汉口开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郭崑焘作为湖北首县江夏县的知县,英法美三国使团也很重视郭崑焘,不时邀请郭崑焘参加他们的聚会。

    洋务是北殿将来无法绕过回避的重要事务,尽管郭崑焘不喜欢洋人,还是应邀参加了几次洋人的聚。

    通过接触,郭崑焘或多或少对英法美三国使团人员的性格,需求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较之法兰西、美利坚两国使团的成员,英吉利使团的成员,尤其是领事阿礼国,是态度最为强硬,最为自傲,最不好说话的。

    案牍之上,彭刚一面翻阅着已经编订完成的《标准电码本》,一面说道:“郭知县所虑不无道理。阿礼国确实不会轻易答应。

    但在英吉利人眼里,那些印度人,不过是奴仆而已,算不得真正的其子民。为了几个奴仆的死活,损失巨大的商业利益,这笔账,他们自己会算。

    阿礼国作为职业外交官,确实不好相与。但那些商人,比如怡和洋行的马地臣,宝顺洋行的那些所谓商务代表,他们只在乎能不能尽快把货物卖到内地,采购内地的茶叶和生丝运出去。法兰西和美利坚已经和我们建立了初步的合作渠道,阿礼国坐得住,马地臣和那些英资洋行的商务代表可坐不住。”

    “殿下的意思是,利用英夷内部的商贾之力,尽早解决此事?”郭崑焘凝思片刻,问道。

    “自古商不与官争,商贾干政乃大忌,英夷商贾有这么大的能量?”

    “于我们而言是大忌,英吉利以工商立国,他们的商贾能量可比我国的商贾大得多。”彭刚放下书中的《标准电码本》,说道。

    “阿礼国现在承受的内外压力,比我们看到的要大。我已知会法兰西,美利坚的领事、公使去见阿礼国。汉阳门码头也有数千愤怒的武昌民众围着码头。

    我们不需要直接逼迫阿礼国,只需要让马地臣他们自己去给阿礼国上点强度,帮助阿礼国认清现实。

    你私下接触一下马地臣他们,不必提交人的事,只谈生意。可以暗示,如果英吉利使团官方层面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内地广阔的市场,尤其是两湖的市场,敞开大门等着他们,也可以许他们茶叶、生丝贸易订单,甚至是向他们采购些棉布都是可以的。

    让他们自己去权衡,是保住三个无足轻重的印度马德拉斯兵,还是拥抱数不清的金银。”

    虽说阿礼国贵为领事,使团代表。

    但马地臣等人在使团内的地位并不低。

    怡和洋行、宝顺洋行背后的具体英资资本是赫赫有名,被誉为欧洲第六大强权的巴林银行。

    巴林银行资助过英国镇压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资助过反法同盟。也为美利坚路易斯安那购地提供过融资,为英国国债的主承销商。

    19世纪中叶正值巴林银行最为鼎盛的时期,拥资数百万英镑,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银行,实力极为雄厚。

    巴林家族更是如日中天,其家族成员不仅获封多个贵族爵位,并出任驻美大使、印度总督等要职。

    巴林家族不仅主导了颠地(宝顺)洋行的创立,还是怡和洋行的政治保护人。

    该家族是挑起第一次鸦片战争,开阔中国市场的主要推手之一。

    马地臣等人归根结底是在给巴林家族办事,地位和影响力并不比拥有正式领事身份的阿礼国低。

    换言之,阿礼国无法忽视马地臣等人的诉求。

    彭刚本来是打算派遣唐正才去往汉阳门码头走一遭,同马地臣等人接洽。

    既然郭崑焘来了,且郭崑焘也希望尽早妥善解决此事,让郭崑焘走一趟也无妨。

    不出彭刚所料,在马地臣等人看来,三个印度马德拉斯殖民地兵的死活在马地臣等人看来,在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巨大的贸易利润面前微不足道。

    若能重启谈判,争取到与法兰西、美利坚在武昌、汉口的同等外交资格和商业资格,牺牲他们也无妨。

    至于禁止烟土贸易,这一条件在马地臣等人看来也不是不能暂时搁置,先打开内陆市场,不让法兰西、美利坚独占再说。

    毕竟英国商人最早来到广州口岸时,做的也是正经的生意。

    彭刚不是这片土地上禁烟土的第一个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初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搞得不也是轰轰烈烈,如今烟土贸易还不是照旧。

    只要先打开内陆市场,一切都还有机会。

    马地臣等人不相信彭刚会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地对烟土贸易的态度都如此坚决。

    尽管马地臣等人有意给阿礼国上强度,促成外交贸易谈判的重启。

    但见利如蚊蝇见血的马地臣等英吉利洋行商务代表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彭刚能为他们提供一笔五万担的红茶的贸易订单,并要求一年之内交付,价格方面则向旗昌洋行的采购价看齐,作为他们向阿礼国施压,促成英印士兵淫辱武昌浣衣妇女一事妥善解决的前提条件。

    茶叶贸易双方都能受益,即使给英资洋行的茶叶价格与旗昌洋行等同仍旧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签订一份茶叶订单,彭刚自然是乐意的。

    不过五万担的茶叶订单,还要求全部都是红茶,并且一年之内完成交付。

    马地臣等人如此大的胃口着实是让彭刚大吃一惊,他同法美两国洋行签订的所有茶叶订单,总量都还没有这个数目。

    如此不切实际的订单即使是签了,也无法如期履约。

    毕竟彭刚已经和法资、美资洋行签订了茶叶订单,他要优先满足法资、美资洋行,尤其是已经入股的利名洋行、旗昌洋行的需求。

    向彭毅了解了汉口的茶叶市场状况,彭刚让郭崑焘再跑一趟,答复马地臣,可以提供五万担红茶订单给他们几个英资洋行,但交付时间由一年之内更为四年之内,否则他也无能为力。

    得了实利,英资洋行的几位大班终于开始发力,将满腹的焦虑和不满倾泻向阿礼国。

    无比煎熬的阿礼国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反复权衡其中利弊。

    坚持不交人吧,重启外交贸易谈判的想法必将破裂,英吉利被排除在两湖市场之外,法美获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仅是同使团随行的英资商务代表不满,回上海后亦无法向开埠口岸的商人交代。

    届时领事位置难保不说,还可能面临与彭刚的军事对峙,目前在内陆地区同彭刚发生直接军事摩擦,胜算渺茫且得不到任何外援,极难全身而退。

    交人吧,损害了领事裁判权的原则,会遭到部分强硬派的批评。但能立刻换取谈判重启,打开巨大的内陆市场,满足商界需求,稳固他本人在华的地位。

    至于那三个印度马德拉斯的殖民地兵,只要彭刚不强调他们的英吉利雇员身份,而是以印度土兵的身份移交给彭刚也无妨,多少也能挽回些颜面,保住点英吉利人在内陆市场的声誉。

    临近彭刚所给的两日之期,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以及为本人的仕途所计,阿礼国终于走下了百合花号,在北殿圣兵的护送下来到北王府面见彭刚。

    步入北王府大殿,阿礼国整理了一下思绪,打好腹稿,组织好语言,开口说道:“殿下,关于那三名犯下过错的印度籍士兵,我深表遗憾。他们虽受雇于使团,但其行为完全背离了女王陛下的训令与文明准则,我已将他们开除,他们现在不再是我们英吉利使团中的一员。”

    阿礼国刻意强调了三名印度马德拉斯殖民地士兵印度籍的身份,有意淡化其英吉利雇员身份,观察着彭刚的反应。

    彭刚立刻洞悉了阿礼国的意图,无非是想在交出肇事者平息事端同时,保全大英帝国的颜面,回去之后好将此事定性为行为不端的印度人个人行为,尽量撇清关系。

    彭刚要的是给治下百姓一个交代,平息民怒。

    昭告治下百姓洋人犯法,同样治罪,无有偏私。

    至于这些人是英吉利人还是印度人,绝大多数民众并无概念,他们只需要看到犯事的洋人伏法即可。

    “阿礼国领事还是识大体的。”既然双方各自都给了台阶,彭刚也下坡就驴,妥善对此事进行收尾。

    “在我治下,无论来自何方,是何肤色,一旦触犯律法,必依律惩处,至于其具体国籍,秉公而断即可,无关宏旨。”

    随即彭刚又让郭崑焘同阿礼国商谈受害者赔偿的问题,给郭崑焘一个锻炼表现的机会。

    受彭刚指导,郭崑焘一开始开出的价码很高,表示这两天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抽调了很多武昌士兵,开支高昂。

    除却支付受辱自尽妇女家属每人三千两库平银,受调戏妇女一千五百两库平银的赔偿之外,英方还需支付两万两白银的作为这两天保障他们英吉利使团成员安全的费用。

    这个在郭崑焘看来都很离谱的赔偿金,比起另一个时空十八年后天津教案四十九万七千余两白银的赔偿连零头都没有。

    如此高昂的赔偿金阿礼国肯定是不能够接受的。

    双方经过讨价还价,最终敲定的赔偿金额是受辱自尽妇女家属每人三百两库平银,受调戏妇女一百五十两库平银,支付给武昌方面三千两白银答谢这两天武昌方面为英吉利使团成员提供的安全保障。

    阿礼国再想息事宁人,也不敢以官方层面的名义赔付这笔钱,否则他的政治生涯就到头了。

    阿礼国表示这笔钱他只能以他个人同情受害者,体恤这两天保障英吉利使团成员安全的北殿圣兵辛苦的名义支付。

    阿礼国道德标准之低,厚颜无耻之程度令郭崑焘大开眼界。

    郭崑焘想不到在这种情况下,阿礼国居然还能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慷慨的大善人。

    郭崑焘不敢擅自做主,向彭刚请示是否接受这样的结果,如果不接受,他可以再和阿礼国谈。

    彭刚清楚以自己当前的实力想让英国佬以官方的名义支付赔偿金极为困难。

    这已经是当前他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即使是阿礼国以他私人名义支付的“善款”,那也是实实在在的三千七百五十两库平银。

    再者,这笔钱是善款还是赔偿款,不取决于阿礼国的一厢情愿,而取决于武汉三镇民众之口。

    没有人会蠢到相信洋人领事大发善心,三千七百五十两库平银说给就给。

    移交了三个肇事的印度马德拉斯殖民地土兵,阿礼国迫不及待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条约草案同彭刚商定通商条约,在武昌设立领事馆诸事。

    由于此前双方已有过数月的接洽,对彼此的底线都有心理预期。

    《汉口通商章程》与《武昌设立大英领事馆协定》两纸平等条约很快得以签订。

    签订条约,如释重负的阿礼国笑逐颜开地亲自拎着装着两份条约的公文包前往汉阳门码头。

    以三个印度马德拉斯殖民地士兵和他个人三千七百五十两库平银的代价,换来了大英帝国梦寐以求的内陆市场门户——汉口正式对英商开放,允许英商在此居住、贸易、设立货栈,并可在武昌建立常设领事馆,这是重大的突破。

    尽管在鸦片贸易上他遭遇了彻底的失败,但在正当贸易领域,阿礼国自认为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

    阿礼国步履轻快地登上百合花号上的甲板,使团代表、商团成员以及军官们早已等候在此,注视着阿礼国。

    阿礼国正了正领结,走到主桅杆下,清了清嗓子,向众人扬起刚刚签订的两份条约副本,昭示此次外交胜利。

    “先生们,请看我手中条约,就在今天,我们为大英帝国的商业,赢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未来!我们打开了广阔的中国内陆市场,并且将很快赢得这片市场。”

    尽管1842年《江宁条》签订之后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但英吉利对华工业品出口增长缓慢,在烟土贸易的加持下,直到十年后的今天才勉强做到贸易平衡。

    但其中沿途贸易顺差超过五百万英镑,也即是说对华贸易的利润基本上都被烟土贩子给赚了去。

    除了烟土贩子,英吉利其他商业团体,比如纺织商团,并未从五口开埠中获得太大的利益,他们也希望中国这个最大的单一市场能像消化烟土一样消化他们的纺织品。

    他们对五口开埠的现状并不满,认为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开埠口岸仅限沿海,英吉利商品难以深入内陆。迫切地希望打开长江流域,甚至是华北的市场。

    不管怎么说,阿礼国使团此行确实完成了打开长江流域腹地市场的任务,是一件十分值得庆祝的事情。

    使团代表、商团成员以及舰船军官们亦为此欢呼雀跃,庆祝这一外交胜利。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8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