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 第125章 土地

第125章 土地


上君积德安民,凭什么让他们格局打开?

    答:上君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公、私的道理,丞相的公孙弘都讲了,如果听不懂,旁边绣墩上那位大将军还略通些拳脚。

    几乎所有的两朝公卿、列侯、宗室大臣都察觉到深深地危机感。

    老相国话里话外的意思,以民为本,恢复民生,君臣一心,共赴时艰。

    再简单点,接下来的新政,要让利于民。

    而能让老相国兜了这么大的圈子,将所有人都装了进去的新政,能是什么呢?

    不会是……聪明的朝臣望向宣室殿内,阳光透过门窗,老相国的脸颊半晴半阴。

    “我朝承袭秦制,《治秦九论》中的《田论》,也是其中之一,立定废井田、开阡陌、田可买卖之法令,然时过境迁,已经到了要改变的时候。”公孙弘的声音庄严而又恢宏。

    宣室殿内外立时哗然。

    何谓井田制。

    是从夏朝而始的封君所有制,也就是天子拥有天下所有的土地,将土地分封给了诸侯,诸侯控制土地,再把土地分配给大夫,大夫再让农民耕种,农民在自己那块土地之外还要给朝廷多种一块土地,而这块土地,即公田,产出完全归封君所有。

    但井田制太过于理想化了,标准的“井田制”,是将土地分成一块块九百亩大小的正方形区块,再在每个区块中横画两道,竖画两道,如同一个“井”字,将土地分成大小均等的九块,周边的八块分给八户人家,中间的一块则是公田,公田的收成归属于封君。

    这天底下哪里找这么一块块九百亩的正方形土地去?

    即便有,在分配与再分配上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有一户人家劳动力少,种不过来,有一家一大堆儿子,地不够种,怎么办?

    儿子们长大了,分户口单过后,新地如何安排,旧地又怎么解决,都是此制下的弊端。

    井田制曾把散落在华夏大地零散无序的农人们编织在一个框架里,使他们同心协力耕种,抵御灾害,和谐相处,收获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堪称伟大。

    作为华夏贤君表率尧舜禹汤中的大禹,也曾坚决捍卫井田制,就在会稽山大会诸侯时,公然杀了不守井田规制且会盟迟到的防风氏,宣布建立永远不解散的军马,专门对破坏井田秩序的部族进行讨伐。

    《诗经》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正是井田制世代的人地关系。

    所有平民农夫分得的井田,只能耕种,不能买卖或做任意处置。

    三代过后,周天子失九鼎,大争之世的到来,导致了长期的动荡、连绵不断的杀伐征战,新兴的王侯将相贵族,逐渐认识到武力的重要性,旧有的思想被打破,“民得买卖”的土地私有制正式登场。

    不过,在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井田制之前,真正动手实现新田制的,仅有魏国李悝变法所推行的半新半旧的“五成田制”。

    秦国作为首个践行者,农人纷纷搬出田野,以里为单元集中居住,田中的车道、地界、庄基场院和废弃渠道统统开垦出来,恢复成了良田,增田数万顷,阡陌相连,以此富强。

    但是,“开阡陌”之“开”为开买卖之禁,当田地允许百姓任意处置、随意买卖后,一个更大更顽固的问题产生了。

    土地兼并!

    庶民是脆弱的,凡有天灾人祸,就会生活艰难,为了活下去,变卖土地、沦为佃农也在所不惜。

    生死关头,大地主往往可以通过极低的价格拥有更多的土地。

    如果说风调雨顺、天下大治,就如孝文帝、孝景帝年间,百姓生活较为富足,抗风险能力较强,土地兼并的问题尚不严重。

    但在陛下即位,尤其是亲政以来,天灾人祸不断,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地方上的豪强,无需多少钱粮,甚至不需钱粮,就能获得大量土地。

    十数年来,地方上的势力纷纷崛起,陇西李氏便是代表之一,而朝廷之上的衮衮诸公,又哪个没有通过权、钱摄取故乡、故乡以外的大量土地。

    新的太常卿,大汉平曲侯,开国名将周勃之孙,周建德急了,道:“敢问相国何意?”

    在所有朝廷势力中,开国功臣集团的底蕴是最深厚的,没有之一,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发展自身势力,虽然整体的没落不可避免,但靠着食邑和“偷匿吸纳”的田地,依然维持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如果田地有了变化,很多列侯可能连当下的体面、遮羞布都没了。

    “恢复井田制。”公孙弘立刻说道。

    结束阡陌土地私人占有制度,所有土地收归朝廷,禁止土地自由买卖,瞬间就能解决时下很多问题,捎带手的还能从根源上解决日渐膨胀的地方豪族势力和土地兼并问题。

    大殿内外前所未有沉寂下来。

    帝国要转向,上君要新政,出让己族和势力些许利益,是能够接受的,也不枉老相国适才一番口舌。

    恢复井田制,这就不是些许利益了,这是要囫囵把他们都吞了。

    老匹夫,欺人太甚!

    “我意如此,上君却未答应。”公孙弘继续道。

    谁能懂才做下拼死一搏的打算,转眼就被人一句话击穿了所有防线的感觉,死里逃生,很是近似。

    中、外朝臣望着御座,少君,竟是如此的仁慈?

    “上君曰:‘当开荒’。”

    公孙弘转了转身,完全面对群臣,缓缓说道:“凡开垦荒地者,所垦之田,免除五年赋税,奴籍者,为主家垦荒十亩,便可除奴籍,归于自由之身。

    地方荒地不足,自愿前往朔方等边郡为国开荒者,无论黎庶、奴隶,均不得阻拦,黎庶于边郡所垦之地,照免赋税,奴籍者于边郡所垦之地逾十亩,朝廷补其主两万钱,除奴籍,归于自由之身。

    此制,为大汉皇太子诏令,凡有阻碍,当弃市!”

    公卿、列侯、宗室大臣神情俱是一变,原来老相国想要更改的,不是阡陌制,而是奴隶制!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45/111110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