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农女开荒:我带全村卷成皇商! > 第35章 科学种植初遇阻

第35章 科学种植初遇阻


青石板路被日头晒得发白,苏婉儿踩着自己拉长的影子往村里走,竹篮里装着从县城带回来的豆种,布巾下还压着半块用草纸裹的麦芽糖——是给阿牛家小闺女带的。

风里飘来灶房的炊烟味,她却嗅出一丝不对劲——村口老槐树下,赵大爷的烟袋锅子正明灭着,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围在石桌旁,说话声比往日粗了几分。

"婉儿回来了!"纳鞋底的王婶先喊了一嗓子。

苏婉儿应了声,脚步却没停,竹篮在臂弯里轻轻晃。

她惦记着周文昌在县城新盘下的粮行,听说那家伙正四处收粮,可青山坳的稻子才抽穗,这时候囤粮......

她抿了抿唇,把心思压下去——眼下更要紧的,是村东头晒谷场的村民大会。

日头刚过头顶时,晒谷场的石桌旁坐满了人。

苏婉儿站在老槐树下,指尖摩挲着袖口的补丁——那是昨夜补的,针脚歪歪扭扭,倒像她此刻的心思。"各位叔伯婶子,"

她提高声音,晒谷场霎时静了,"我打算把科学种植的法子全面推广。"

话音未落,赵大爷的烟杆就"咚"地敲在石桌上。

他叼着旱烟,皱纹里全是火气:"科学?

咱种了几辈子地,靠的是看云识雨、摸土知墒!

你那什么测土配肥,去年那片地倒真长好了,可万一今年闹虫灾?

你担待得起?"

几个上了年纪的村民跟着附和。

李婶搓着围裙角:"可不是?

我家那亩地,我男人拿粪水浇了三十年,比谁不清楚?"张二叔吧嗒着嘴:"去年试一小块就算了,这要全改......"

苏婉儿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望着台下,阿牛坐在最前排,眼睛亮得像星子;小孙抱着砚台和毛边纸,正往本子上记什么,笔尖在纸上游走如飞。

她深吸一口气,从竹篮里掏出个布包,抖开——是两株稻穗,一株颗粒饱满,穗子压得弯了腰;另一株瘪瘦稀疏,穗尖还沾着虫蛀的痕迹。

"这是上个月在邻村收的。"她举起饱满的那株,"用传统法子种的,虫灾一来,十亩地收五成。"

又晃了晃瘪瘦的,"这是用科学种植的,测了土补了肥,又撒了草木灰防虫,十亩地收八成。"

台下有交头接耳的声音。

阿牛猛地站起来,黑红的脸膛涨得更红:"我去年跟着婉儿姐试了半亩地,麦穗比咱家老法子的大两圈!"他挠了挠头,"就是......就是我娘说我疯了。"

李婶的声音弱了些:"那......那要是今年天公不作美?"

"所以我打算先小范围试。"苏婉儿往前半步,阳光透过槐叶洒在她肩头,"村东头那片荒坡,我和阿牛翻了三遍土,测过酸碱度,最适合种新稻子。

先种五亩,等抽穗扬花时,大家天天来瞧。"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赵大爷,"要是不成,我把这五亩的收成都赔给村公库。"

晒谷场静了片刻。

小孙突然举起手,眼镜片反着光:"我可以记日记!

每日辰时测温度,申时看虫情,连土块的颜色都记上。"他晃了晃本子,"等收稻子那天,拿数据说话。"

赵大爷的烟杆在石桌上敲得更快了。

他"呼"地站起来,烟锅子的火星子簌簌往下掉:"光耍嘴皮子顶个屁用!

要真有用,咱们比划比划!"他指着村南头的两块地,"我那块和你那块,一般大,一般肥,你用你的新法,我用老法。

收稻子那天称称分量,谁输了谁在祠堂跪香!"

苏婉儿盯着赵大爷发红的眼尾。

老人的手背上爬满青筋,烟杆柄被磨得发亮——那是他爹传给他的,跟了三十年。

她忽然想起前世在试验田,老农民蹲在地里摸土的样子,和眼前这老头一模一样。

"成。"她笑了,"就比这个。"

日头西斜时,晒谷场的人散得差不多了。

阿牛蹲在田埂边抠泥巴,捏成小土团往河里扔;小孙抱着本子往祠堂走,嘴里念叨着"明日要带量尺测日照";

赵大爷的烟袋锅子还在村头飘着,火星子一明一灭,像颗不肯熄灭的星。

苏婉儿站在村南头的两块地中间。

左手边是赵大爷的地,土块砸得瓷实,垄沟直得像用绳子拉的;右手边是她的地,土松得能插进三根手指,垄沟间还撒了层细碎的草木灰。

风掠过田埂,掀起她的裙角,露出裤袋里鼓囊囊的记事本——上面记着两块地的土壤检测数据,还有周文昌粮行新收的粮价。

"婉儿姐!"阿牛跑过来,裤脚沾着泥,"明早我来帮你翻地?"

"好。"苏婉儿摸了摸他的头,目光扫过渐渐沉下去的夕阳。

远处传来牛哞声,混着谁家的晚饭香。

她低头翻开记事本,在"比试准备"那页写下:明日卯时测两块地的日照时长,辰时取土样再测酸碱度。

晚风掀起纸页,露出背面潦草的字迹:周文昌粮行收粮价高于市价三成,意图?

夜渐深时,青山坳的灯火一盏盏灭了。

只有苏婉儿的窗还亮着,映出她伏案的影子——她在画新的农具图,笔尖停顿处,是赵大爷那杆磨得发亮的烟杆。

比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333/111111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