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冷冷清清,完结撒花
第三百八十七章,完结撒花
韩复来打算一口气讲李清照的故事写完。
【时光匆匆。】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元夕佳节。】
【这一年的李清照,更加衰老,更加孤独了。】
【临安的元宵,比记忆中的汴京,更多了几分刻意的喧嚣。】
【空气中浮动着酒香、脂粉香和炭火的气息,街巷间灯火如昼,人声鼎沸。】
【李清照赁居的小院,像喧嚣海洋中一座寂静的孤岛。】
【她婉拒了那些乘着香车宝马而来的邀约。】
【那些还能在节日里寻欢的旧友,他们的世界与她早已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的厚壁。】
【门外的热闹是他们的,与她无关。】
【她独自坐在渐暗的室内。】
【窗外,落日正将最后的辉煌冶炼成流淌的金液,与缓缓升起的玉璧般的圆月完成交接。】
【这景象过于完美,完美到让她感到刺痛。】
【如此良辰美景,该与何人共赏?】
【那个与她志趣相投、共赏金石的人,早已埋在遥远的南方湿土之下。而她李清照,一个北归无望的遗民,此刻坐在这座临时租赁的、充满陌生气息的院落里,又究竟算是身在何处?】
【暮色四合,新柳的嫩芽在薄雾中看不真切。】
【不知何处,传来《梅花落》的笛声,呜咽着,为一个逝去的季节,也为无数破碎的亡魂。】
【春天似乎来了,但她骨子里的寒冬,从未散去。就连这难得的暖和天气,也让她心生疑惧——这虚假的安宁背后,谁又知道会不会转眼风雨骤至?】
【这一连串巨变后,刻入她骨髓的忧患,让她不再相信任何表面的安宁。】
【记忆不由分说地将她拽回那片早已沦陷的土地。】
【汴京的元宵,是真正的盛世华章。】
【那时的她,是汴京城里一颗明亮的星。她会和女伴们耗费整日,用翡翠镶嵌的冠子,以金丝捻成的雪柳,将乌黑的云鬓装点得璀璨夺目,然后怀着雀跃的心,汇入那灯山人海,比一比谁的青春更耀眼。】
【而如今……】
【她的手无意识地触碰到鬓角,指尖传来的,是干枯与斑白的触感。】
【铜镜她早已懒对,那里面是一个被风霜反复蹂躏的陌生老妇。】
【昔日在人前争奇斗艳,如今却连踏入那片灯火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她害怕被人看见这满身的憔悴,害怕自己这副模样,会成为那场盛大欢宴里一个不和谐的、悲哀的注脚。】
【最终,她缓缓起身,挪到窗边,将那满城灯火与鼎沸人声,隔绝在一道薄薄的竹帘之后。】
【她蜷身在帘后的阴影里,偷偷的,窥探着一个人间。】
【外面世界的每一阵笑声,都像一把钝刀,在她心上慢慢地割。】
【她听着,一动不动,将自己巨大的悲哀,沉浸在这更巨大的、与她无关的欢乐里。】
【在这极致的孤寂中,唯有诗词,能为她排解一二。】
【这次第,她也有一腔心绪,想付诸笔墨。】
【这首《永遇乐》,便飘洒而出。】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时间慢悠悠的走着。】
【一年,两年。】
【三年,五年。】
【春去秋来,冬去春又来。】
【窗外,是临安城又一个春天。】
【柳絮飞过矮墙,落在青石井栏上。】
【李清照的眼睛已经看不甚清楚了,但她还是看着那些轻盈的飞絮。】
【人在年老的时候,以前的记忆总是不自觉的出现在脑海中。】
【李清照想起很多年前在汴京,也是这样的午后,她和明诚在归来堂为一句诗的平仄争论,阳光透过槐树的缝隙,在书页上洒下细碎的金斑。】
【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痛楚——青州大火中焚毁的书画,长江波涛里沉没的金石,明诚临终前的嘱托,还有那些流离失所的年月——都渐渐褪色成模糊的背景。】
【它们还在那里,只是不再锋利如初。】
【她站起身,走向那个陪伴她辗转半生的樟木箱。打开箱盖,里面整齐地放着《金石录》的手稿,纸页已经泛黄,边角被摩挲得起了毛边。】
【远处隐约传来市井的喧嚣,小贩的叫卖,孩童的嬉闹。】
【这些声音与她无关,却又真实地存在着。就像这个偏安的王朝,这个她既失望又无法完全割舍的人间。】
【她走到窗前,看着庭院里那株老梅。花期已过,新叶初发,在暮春的风里轻轻摇曳。】
【她固执的在这里,守着这些残存的书籍,守着那些不会随岁月老去的文字。】
【夕阳西斜,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缓缓坐下,没有点灯,任由暮色一点点漫进屋子。】
【在这个寻常的春暮,在江南湿润的空气里,她只是静静地坐着,像一尊被时光打磨得温润的玉石。】
【窗外,柳絮还在飞着,不知要飘向何方。】
【完。】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281/4364551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