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 第386章 简短的词,漫长的一生

第386章 简短的词,漫长的一生


第三百八十六章,简短的词,漫长的一生

“竟然又写到了岳飞……还是意难平。”

“这个时间段,岳飞已经冤杀风波亭了啊。”

“到了辛弃疾的时候,似乎宋朝在南方也还算是安稳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延续国祚。”

“显然不算!岳飞明明都能打过去,为什么非要跪着求呢?”

“你们忘了赵匡胤的故事了吗?估计赵构也害怕岳飞直接黄袍加身吧,毕竟岳飞的功劳太大,威望也太大……如果直接干掉金人,说不定还没班师回朝,就直接被部下黄袍加身了!”

“这个不是都讨论过了吗,怎么又来……”

“还是看看李清照的这两首词吧,教授来讲讲啊!”

“感觉复来大神这两首词都写重复了。清平乐里面有一句,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浣溪沙里面也有,病起萧萧两鬓华——这两鬓的白发是每次都要提吗?”

“李清照老了啊,年轻时候是个大美女,大才女,现在老了丑了,特别在意这个吧。”

“这首年年雪里,其实我没怎么看懂,还是教授来讲讲吧……”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来了,这首《清平乐》可以说是一首咏梅词,但和歌咏的那种又不一样,这首词写的是梅花在她不同人生阶段的意象变化,写的,还是个人身世飘零之痛与家国兴亡之悲。下面来一句一句讲解一下。”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每年飘雪的时候,常将梅花插在鬓发间,对酒醉吟。这写的是她少女时代和初为人妻的时候,那时候她肆意欢快,无拘无束,生活美满,与丈夫赵明诚共赏梅花、诗词唱和,心境如雪中梅般纯净欢愉。”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揉碎了梅花却无好心绪,只落得泪水沾湿衣襟。这可以理解成李清照中年时期的心境。揉搓的动作透露焦躁烦闷,暗示中年遭遇靖康之乱、颠沛流离,丈夫亡故的悲痛困境。心境从欢愉转变到了悲凉,只落得个泪满衣襟。”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这说的就是现在了。现在漂泊在天涯海角,两鬓已生出稀疏白发。”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这黄昏时分狂风骤起,只怕再难赏梅了。这一句,绝对不是单单的写梅花,写晚风。晚来风急,不单单是风急,也是此时的政局,更是李清照她的人生,她的生命。难看梅花,是无力赏花的现实,更是她对人生希望的彻底幻灭。”

“年轻的时候赏梅花喝小酒,潇洒快活。中年时看着梅花,暗暗垂伤,只能流着泪,揉碎梅花。到了现在,到了晚年,李清照已经两鬓斑白,不敢再去看梅花了。”

“梅花依旧,但李清照,早就不像从前了……”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短短八句,浓缩了李清照从少女到晚年的生命轨迹,并且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亡交织为一体。词中梅花从欢愉的象征渐变为苦难的见证,最终成为不忍触碰的伤痕,令人唏嘘感慨不已。”

“这么一说,感觉这首词还真是很妙啊!”

“这首词挺简短的,竟然写出了李清照的一生……”

“还有另一首词呢,教授一并也讲解一下吧。”

“有些词,我自己看一遍就觉得好,不用讲解也觉得特别好。而有些诗词,自己看感觉一般般,被教授讲一下,立马就有感觉了,这是什么情况?”

“或许是因为,你的文化储备和素养不够吧……好的诗词,可能需要深刻的去理解,去体会作者的那种心境和情感。但是绝顶完美的诗词,就不需要,能直戳戳地戳你心扉。”

“所以李清照的这首词只能算是好,不能算是绝顶?”

“必须的啊,绝顶的诗词,看一眼就知道了,一眼万年啊!就像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首。”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那我再来分析一下《摊破浣溪沙》这首词吧,这首词描绘了她晚年病中生活的凄凉与孤寂,算是李清照晚年的一幅精神自画像。”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大病初愈,两鬓已是稀疏斑白。卧在床榻,凝望着残月的光华映上窗纱。生过病的都知道,一般只要在人清醒的状态下,不管是冷热,都不容易生病。但如果人不清醒,那就很容易感冒,就像李清照,大冬天坐在窗子边,还发愣,这不,立马就感冒了。李清照病了,出不了门,只能卧床看残月。”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用连枝带叶的豆蔻去煎煮养生汤药,因病体未愈,就不必沏茶了。莫分茶,不单单是说不必沏茶了,更是一种,对往日雅趣的舍弃。古代有分茶的雅艺,但此时李清照既无品茶的精力,也无品茶的心境。”

“总感觉这种三个字的词有莫名的高级感,不知道为什么……”

“我也觉得莫分茶三个字挺有感觉的,但具体是什么感觉,又说不出来。”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枕边翻翻诗书,只有在这样清闲的时候才觉得正好。门前的景致,在下雨的时候反而更觉佳妙。这两句就能体现李清照那种倔强,坚强的性格。也能让人感觉到,她试图从苦难中超脱的努力。明明是因为病了卧床,她把这个当作清闲,明明是阴郁雨天,她把这看成是门前风景的提升。这是她历经磨难后,对生活细微之美更为敏锐的捕捉,是一种试图与不幸命运达成和解的、坚韧的乐观啊。”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终日陪伴着我、给我无限温情与慰藉的,是那株桂花。木犀花就是桂花。它不像牡丹艳丽,香气幽微而不张扬,正符合酝藉的气质。在人间倍感孤寂的她,却从自然之花中感受到了温情。下阙词看似转向闲淡,实则将无人问津的孤独反衬得更为深刻,哀婉之至。”

“只有桂花当朋友了,确实哀婉。”

“李清照不是还有两个朋友吗,虚无先生和子虚子,这两人呢?”

“额额,这两人,经常被我们挂在了嘴边,没时间陪李清照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首词记录了一个孤苦老妇的病中日常,更展现了李清照在命运重压下,依然试图保持内心尊严与诗意的努力。词中有对生命衰朽的坦然接受,有深入骨髓的孤寂,也有于细微处发现美、在绝望中寻找慰藉的坚韧。”

“果然,教授讲解完,又觉得这首词妙了。”

“教授不会是复来大神的托吧?”


  (https://www.02ssw.cc/5026_5026281/4364551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