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畅想·忠于太子?忠于陛下!
陈稚鱼素来不是拖泥带水之人,一回止戈院,便即刻吩咐下人着手收拾,将自己的物件搬往合宜院。好在合宜院与止戈院相邻,不过几步之遥,倒省了许多周折。
下人们来回奔走,足足忙活了两个多时辰,跑了五六趟,也未能将物件尽数搬完。
陈稚鱼本以为两个时辰,足以将所有的东西都搬过去,可她自己都不知,这一年在止戈与他的痕迹是多么的深刻,意识到今日搬不完以后,便只先让人将当季衣物、换季衣裳,以及日常用惯的器物、趁手的玩件,还有瞧着顺眼的陈设摆件,一一搬了过去,力求将合宜院的内室,复刻出止戈院居所的熟悉模样。
哪怕如此,待陈稚鱼踏入合宜院时,目之所及,院中器物或是她日常所用,或是从库房里寻来添置的,却生生给了她焕然一新的感觉。
这院落虽陌生,却是独属于她的天地。
比起陆曜自小居住的止戈院,那般硬朗开阔,带着几分男子的沉毅与大气,合宜院则处处透着女儿家的柔美温雅——窗棂雕着缠枝莲纹,案头摆着青瓷瓶插着初绽的白梅,帘幔是柔和的月白色,连廊下悬着的风铃,风吹过便发出细碎清越的声响。
止戈院的“硬”,是少年郎挥斥方遒的锐气,是骨子里的沉稳与掌控;合宜院的“柔”,是女子藏于心底的细腻,是独属于她的安稳与自在。
一刚一柔,一主外一主内,恰如院中二人,虽各有天地,却又隐隐相合。
陈稚鱼坐在内室,虽先前久不住人,但人甫一进来,就被这暖气暖住了身心,仿佛是这寂静已久的院子,终于等到了它的主人。
本以为忽然转换住处,或多或少会不习惯,可这个院子,处处都叫她满意,那丝丝点点的陌生之感,几乎是在她一落座的时候就冲散了去。
比她还要兴奋的是唤夏,趁其他丫鬟都不在屋里时,紧张又害羞的问姑娘:“那么大一间屋子,当真是给奴婢一人住的吗?奴婢瞧那屋子大,装的又好,便是再住两人都使得的。”
陈稚鱼看着她,自她保证了,不会将她纳给陆曜后,她就活过来一般,此刻这样小姑娘的样子,看的她怜爱不已。
“你说的也是,就给你一人住,难免空旷,不如叫春月和鸿羽……”
见姑娘又回头的意思,唤夏傻眼,磕磕巴巴道:““其实,其实吧……这是姑娘自个儿的院落,空的房子那么多,便是所有人一人一间,都住得下,奴婢没有别的意思,奴婢只是夜里总是打呼磨牙,先前也害得鸿羽她们睡不好呢。”
陈稚鱼煞有其事的点了下头:“怪道有时候看她们做事总是没精打采的,原来缘由都在你头上啊,即使如此的话,也就不勉强了。”
唤夏抿唇,唇角的弧度却是盖不住的,暗爽不已。
鸿羽她们倒是好性子,也都合得来,但谁会拒绝自己一个人住一间又好看,又舒服的房呢?
她再一次的朝着云麓的方向叩拜,感谢,感谢她原先那位大人心明眼亮,将她给了这么好一位主子,跟着新主子,光在享福了。
春月打门口进来,看主仆二人说笑热闹,也跟着笑了起来,对少夫人说道:“少夫人大方,给下头伺候的人都安排的极好的房子,奴婢四处瞧了瞧,这个院子较之以前改动还是极大的,出了门子极大的空地,等春日雪消融后,还可种些植物、花卉,到时满院子芳香,再扎个秋千,等小主子呱呱落地,长大一些可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值得一说的是,后面还修了小桥流水呢,无论是冬日煮茶还是秋日抚琴,在那凉亭里是绝对的舒爽。”
大户人家善享受,这一个院子,也是费了不少心血,陈稚鱼方进来时就留意了,她说:“到时请木工来,在院子里了做个蒲桃架,种上蒲桃,还可绕着柱子种上蔷薇,待其长成,又是一番美景。”
春月那句“小主子”呱呱落地,也戳中了她心里头的期盼,她开始幻想明年的这个时候,抱着咿咿呀呀的孩子,坐在庭院里,赏花看景,逗弄的模样。
一说起装扮院子,丫鬟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围拢过来出主意——何处种些耐阴的草木,何处栽上喜光的繁花,哪里该放张躺椅,哪里需支把凉伞……个个都为这新院子盘算着、期待着。
连陈稚鱼一时都忘了,方才搬东西时,眼巴巴看着,如今还在止戈急得跺脚、“望眼欲穿”的喆文,也忘了某人今夜回府以后,会有何种反应。
……
宣政殿内,皇帝忽然咳血,殷红溅上明黄锦帕。身旁太监虽眼疾手快,瞬间撤下帕子掩去痕迹,然阶下陆曜目光锐利,早已看得真切。他面上不动声色,只微敛眼眸,垂首继续奏禀沣县旧案。
此案牵涉木家,更查出当年木家二房嫡子木三郎——那位早已辞仕经商的前治水官,昔年在沣县督办治水时,竟与人勾结,私吞了朝廷下拨的赈灾银两。
为掩人耳目,他对外谎称银两遭贼寇劫掠,踪迹全无,更自导自演了一出“遭山匪掳走做人质”的戏码,如今桩桩件件,皆有实证可查。
忆及当年沣县水灾,天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死者无数;赈灾银失踪,又间接致无数灾民殒命,还有经手官员或斩首或贬黜,还有被流放的。
而身为治水官的木三郎,却全身而退,回京后仅以“引咎”为名辞官,赔了些钱财,受了点刑罚,从此不问仕途,却在如今低调着坐享富贵。
真相败露,帝本就积郁难平,更令他气血翻涌、咳血不止的是,此案深挖之下,证据竟隐隐牵扯出孙家,与贵妃母家有所勾连!
稍缓气息,皇帝扶着龙椅扶手,目光如炬,死死盯住陆曜。纵是病体沉疴,那股久居上位的龙威依旧慑人:“搜集这些证据,绝非一日之功。当年沣县水患一案,早已盖棺论定,你为何会突然旧事重提,深挖此事?”
陆曜抬眸,迎上帝的审视,神色沉静如渊,缓缓开口:“民间有冤情,有冤案,当年运输赈灾银的官员中,有人枉死,便有人拼死将这个消息报了上来,只是那时……”
他微顿,目光闪烁,没再说下去。
皇帝却已了然,重重的靠了回去。
那时,天灾已成,所有涉案官员或杀或罚,事情有了结论,不再深究下去。
牵扯上的木家和孙家,一个当时是京中名流木家,一个是深受宠的贵妃的母家,那人冒死将真相告知,可没有证据,如何掀翻定案?
陆曜:“一来当时没有确凿的证据,二来……此事或许牵扯上皇储之争,臣无把握,不敢妄下定论。”
皇储之争四字令皇帝目光锐利直射向他,似是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丝一毫的狡诈算计来,可那张年轻英朗的脸,满眼的正气,一身挺括的站在那里,仿佛让他看到了昔日帝师……亦是他的祖父,皇帝恍惚了一阵,心底里的那点犹疑消散许多。
“你倒是真敢说。”
陆曜俯下身去:“臣乃天子直臣,绝不虚言,更不敢巧言令色。”
皇帝呵呵一笑:“此事太子可知?”
陆曜脸色如常,眼里划过一丝坚毅:“既然涉及皇储,此事便只臣一人知晓,当然……还有张极。陛下当年派他入沣县,此事能查出这些证据来,亦是他的功劳。”
皇帝目光幽幽:“你与张极,可是忠于太子啊……”
陆曜眉心一紧,但并未见任何慌色:“陛下面前不敢遮掩,臣与张家二子年岁相差无几,私下确有往来,与太子殿下私情确近,但臣于朝堂,于公事,问心无愧,也无愧陛下!”
皇帝无言,只静静的看着他。
陆曜说罢以后,长叹了一声,坚毅的脸庞软了几分,他道:“臣虽年轻入朝堂不久,却也深知结党营私的厉害,从小祖父便教导臣,既入朝堂,便要忠心一人,而那人,便是九五之尊。”
皇帝眼眸闪烁,心底里终究是因他的话而动容。
他的老师,纵给他娶了个不合心意的妻子,但于政事,于国事,多良于他,无可挑剔。
老帝师是纯臣,亦是直臣,只是其子颇为圆滑令他多有防备,而其孙……他的目光落在陆曜身上,慢慢的,化开一丝欣赏之意。
“也就是你小子敢在朕面前说这些话,换做旁人,这四个字烂在心里都不敢当面说出来。”
陆曜垂首,无言。
“子挚。”
“臣在。”
“明早起奏折,木万林就交给你了。”
陆曜:“臣接旨!”
待出了宣政殿,他长出了一口气,脸上未见得色,只面色如常的离了宫去,待在宫道上碰见一灰袍太监,隐晦的看了其一眼,大步出宫去,待上了自家马车,才缓缓的露出一个笑容来。
事成,意满。
这连日来的事。终于有了定论。
随即,目光锋利起来,他掀开一侧的窗帘,看着天边的光色,嘴角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弧度。
棋局,要动了。
他走以后未多久,皇帝身边的暗探方回来回话。
“陆参议出宫后一路回了陆府,期间并未接触旁人。”
皇帝深缓了一口气,摆了摆手令其退下。
至此,他心里再多信了几分。
……
(https://www.02ssw.cc/5020_5020846/229440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