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 第177章 学术斗争

第177章 学术斗争


周硕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是有点懵逼的。

最近周硕并没有得罪什么人,出道以来,也没有和谁有什么过节。

按理说,以自己目前的知名度,和在武侠界的地位,只要是没有动谁的蛋糕,是不会有人费力不讨好的搞自己的。

也就是说,自己肯定触及别人的利益,才会被搞。

那么问题来了,写个历史题材小说,又是动了谁的利益呢?

周硕思来想去半天,还是没有找到结果。

不过他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马给他的粉丝团下了通知:

可以有理有据的辩论,但不允许胡搅蛮缠,更不允许去冲人家评论区或者去爆人家的私信。

尤其是冲评论区和爆私信这类网暴或引导网暴的行为,三申五令,绝对不可以出现。

作为前世5G时代的冲浪少年,周硕太清楚网暴对人的伤害了,也更清楚,粉丝的网暴行为,会对偶像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

好在周硕的颜粉毕竟只是少数,他的粉丝大部分都是来自《滕王阁序》的才华粉,和来自武侠界的书迷,这些人的基本素质要比后世蓝星上的追星少女们高得多。

周硕响了半天,还是没啥头绪,最后还是跑去历史论坛看了看那些文章。

在普通人看来,这些文章写得确实还算中肯,但在周硕这样玩弄文字的高手看来,这些文章的用心极其险恶。

表面上看,文章里都是对周硕这个后辈的敦敦告诫,实际上,字里行间都在暗示周硕因为年少成名,心态浮躁、急功近利。

不明真相的群众们被这些言论所引导,现在网友们对涉足史学,多是评判和劝诫劝诫。

周硕在网络上仔细查找了这几个作者的名字,看了介绍才知道,写这些文章的都是一些史学界的大牛、小牛。

这些人中,有专家,有教授,有学者。

但没有特别厉害的巨犇。

其实到了巨犇这个级别,已经不是随意可以请动的。

所谓巨犇,就是一个行业的前沿大佬、泰山北斗,他们既不缺钱,也不缺名。

能让他们亲自出来站台的,要么是很难还的人情,要么是很深的交情,要么就是自己真心乐意。

否则,作为德高望重的前辈耆老,居然不顾身份去针对一个小辈,必然被天下人耻笑!

这也正是为什么张子良不愿意亲自下场的原因。

——他已经老了,开始爱惜羽毛。

周硕从这些写文章的人的身份当中,很容易就可以圈定背后搞风搞雨人的范围。】

首先,这些人的能量并不算大,只能请动一些小牛、大牛,请不动巨牛、巨犇。

其次,这些人多半是学术界的人物,否则他们绝不可能如此精确的找到这些史学界的大小牛——即便不是学术界的,至少也有学术界的牵桥搭线。

而周硕几乎是在圈定学术界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老师跟他说过的张子良教授这个学阀。

不过,在周硕的认知里,自己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冲突,完全是他们单方面认为和自己结了梁子。

“不至于这么小肚鸡肠吧……”

周硕虽然不太敢相信,但他作为经历过后世体验服版本的人,对于人类的多样性,有着深刻的认知。

于是他带着疑惑给老师打去了电话,刘清澜教授一听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场就断定:“不用怀疑,这些在背后搞风搞雨的就是张子良的徒子徒孙们。”

刘清澜虽然入行比张子良晚了几十年,但他也勉强可以说是和张子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对于张子良的霸道和狠辣,他早有耳闻。

刘清澜教授立马就找到了问题的核心:“你对自己的新作品有信心吗?”

不管网上怎么打嘴仗,不管对方怎么黑他,归根结底,作品的质量才是一切的根本,只要作品质量够硬,一切的谣言、一切的质疑,都将不攻自破。

周硕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在看到网上的讨论之后才能如此淡定。

周硕肯定的说:“除去几首诗词、几篇文章之外,这部作品,将是我创作以来,最有深度的作品,在销量上,它绝不会比《射雕英雄传》差。”

周硕并没有夸大其词,作为通俗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的受众群体,要比《射雕英雄传》广泛得多。

《射雕英雄传》虽然在武侠界地位非常之高,也非常受到读者们的喜爱,但它毕竟是消遣性质娱乐小说,不但阅读起来需要一定的门槛,而且被一些家长和老师们视为“不务正业之书”,受众群体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想要消除这种局限性,还是得靠影视化。

《明朝那些事儿》则大不相同,这本书的语言浅显易懂,即便是连小学生都看得懂,可以说是没有阅读门槛。

而且这本书作为通俗历史读物,并不会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排斥,学生们阅读时,不但能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还能积累历史知识,老师和家长们巴不得他们多读这样的书呢!

幽默诙谐的叙述方式,才是这本书最大的优势!

因此,实体书上线之后,《明朝那些事儿》的销量,绝对要超过《射雕英雄传》许多。

刘清澜教授听到周硕这么说,顿时放下心来:“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我先找几位专家学者在网上为你说话,让网络上的舆论不至于一边倒;等你的书出版了,我请找一两位史学界权威的前辈为你作序。到时候对方的手段便可不攻自破。”

对付这种见不得光的跳梁小丑,只需要用堂皇正大手段。

只要周硕的作品质量过关,再加上权威巨犇愿意为他作序背书,即便对方手段再多,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那就麻烦老师了。”

“说的哪里话?”刘教授笑了笑,“这本来就是两个学术派系之间的斗争,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

挂了电话,周硕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丝冷笑:“好一个张子良!好一个学阀!看样子你比郭先生还要霸道得多!你最好有郭先生一样的本事才好!”

“来而不往非礼也!”

周硕的准则,向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敢犯他,他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于是周硕叫来了孟思齐,对他吩咐了一番,准备给张子良这个学阀团体一个惊喜。


  (https://www.02ssw.cc/147_147994/236783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