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看望师父
回到泉城第二天,冯正明开车带上妻子和孩子们一起,赶到师父家看望师父和师娘。
师父也没想到,冯正明居然会这么快就回到泉城来了。
打开门看到站在门口的小徒弟,还有跟着小徒弟一起来的妻子和孩子,真的是让师父非常激动,简直是一脸不可思议。
“正明?你,你们怎么回来了?”
冯正明微笑:“师父我们是专程回来看你的啊。”
冯暖悠从爸爸身后探出小脑袋:“师爷爷好。”
师父身后的师娘,看到小家伙那是非常的喜欢。
“哎呦,是悠悠来了,快进来,进来让奶奶看看。”
师父也是微笑让小徒弟一家先进门。
“来吧来吧,快进来。”
冯暖悠进门,非常亲热的被奶奶抱了抱。
“奶奶好。”
师娘非常高兴:“你好,怎么会跟爸爸妈妈回来啦?”
罗晴帮女儿回答:“师娘是电话里,正明觉得是不是师父的身体不舒服,所以就赶着要回来看一看师父。”
师父听了一脸严肃:“我哪有身体不好?我这身体再去后厨做几个大菜都不成问题。”
师娘忍不住笑了笑:“你们师父没有身体不舒服,就是突然想正明了。”
然后师娘又接着说了句:“我就在说,他打了电话,正明肯定要回来一趟的,果然正明这不就跑回来了。”
师父还是一脸严肃:“你在沪城不忙了?就这样跑回来?”
冯正明:“忙肯定还是会忙一些,毕竟沪城还有一家需要我去经营的餐厅嘛。”
师父顿时吹胡子瞪眼:“那你跑回来干什么?”
冯暖悠看到师爷爷发火了,马上站出来。
“师爷爷不要生气呀,爸爸是回来看师爷爷你的,爸爸也想师爷爷和奶奶的。”
被冯暖悠一说话,瞬间就让师父的火气全消了。
“没有没有,师爷爷不生气的,师爷爷没有发火,你们快进门,快点坐,坐下来,让奶奶给你拿好吃的。”
冯暖悠:“嘻嘻嘻,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给师爷爷和奶奶带回来了好吃的。”
说着冯暖悠赶紧拉着妈妈进门,让妈妈把带来的东西拿出来。
罗晴把两个孩子儿童车后面挂着的东西拿出来。
不是什么流行的保健品,更多是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调料,还有一些是冯正明专门买给师父和师娘的吃的东西,顺便也给师父带了几瓶比较养身的红葡萄酒。
冯正明笑呵呵表示:“师父知道,什么药补都不如食补,这些调味料是我专门带回来给师父您的,还有一些鲍鱼、花胶和燕窝。”
师父看了看冯正明带回来的东西,再次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回来就回来,这些东西这么贵,你买它们干什么?”
冯正明:“师父这些是给您,让您有机会可以继续研究一些新菜啊,没有这些干货调味料,您不是就懈怠了?不好好研究新菜?”
师父被小徒弟这个话说的是有点懵。
连师娘也都跟着一起愣住了。
不过很快师父回过神来。
“好小子,你都开始教训起你师父是吧?我看你小子现在是越来越没大没小了,是不是觉得你现在是全球年度十佳餐厅的大厨,是全国烹饪状元,师父就拿你没办法了?”
冯正明笑呵呵:“师父别生气,我这不是跟你说笑吗?”
师父依然是一脸严肃:“说你没大没小吧?跟师父你也敢说笑了。”
冯正明:“这不是在家里吗?”
师父:“在家里也不行。”
冯暖悠眼见师爷爷说话又开始大声了,她立刻站出来要保护爸爸。
“师爷爷不许大声,你要吓到弟弟妹妹啦。”
师娘听到小丫头的话,顿时意识到还有两个小家伙。
赶紧看向被推进屋子里来的婴儿车。
“哎呦,这里还有两个小宝贝呢。”
师父也跟着师娘看到婴儿车里,并排睡在一起的两个小家伙。
“你们怎么把小的也带过来了?”
冯正明微笑:“这不是两个小宝还没有怎么来见过爷爷奶奶吗?所以带过来让他们也都见见爷爷奶奶。”
师娘是真的被两个小家伙萌化。
两个小家伙在婴儿车里睁着大眼睛,忽闪忽闪好奇打量着外面。
看到奶奶的脸,让两个小家伙觉得很陌生。
不过当奶奶对他们笑的时候,两个小家伙也跟着慢慢露出笑容来。
师娘非常高兴:“哎呦呦,笑了笑了,真的好可爱。”
很快师父和师娘注意力都被两个小宝吸引。
两个小家伙也很给面子,没有哭闹反倒是愿意让爷爷奶奶抱一抱。
师父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很明显更喜欢冯正明的儿子。
“男孩子好,有了儿子,以后可以继承你的手艺,可以你那些店都经营好啊。”
师娘也同意:“对,小女孩让她们在后厨太辛苦了,还是男孩在进后厨更好,可以干的活也比较多。”
冯正明微笑:“这个看他们以后自己的选择,我希望孩子们以后都可以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
师娘觉得冯正明的想法很好。
“对对,孩子们要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可师父对这个不是太满意。
“女孩子可以,男孩子还是要学一个手艺的,而且正明你的手艺也需要有人传承下去,男孩子吃的点苦头才能更好的成长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不能说师父说的不对,师父的想法很传统,觉得男人应该肩负更多,要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尤其是有冯正明这样一位父亲,更让师父觉得,冯正明的儿子就应该要学好手艺。
冯正明微笑:“师父说的也对,到时候要好好教育他,让他懂得上进,无论是当不当厨师,也都要学到本事,有本事在身,就什么都不怕。”
这话让师父和师娘都非常赞同。
“没错没错,要学到一些本事,有本事才能什么都不怕。”
“对对,要让孩子学东西,无论是学什么,都要学到一些本事。”
聊到此时,师父说对冯正明突然回来已经不再生气了。
“正明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一些餐馆的老板,他们一起去省里状告你,说你扰乱市场,说你拉高了省内用人成本。”
冯正明:“我已经知道了师父,他们其实也没说错,我确实是故意要拉高用人成本。”
师父顿时皱眉:“你这是什么意思?故意要拉高成本?不想让他们干下去?”
冯正明:“师父您不觉得,现在大部分厨师都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吗?”
师父没有吭声只是静静看着小徒弟。
冯正明就干脆继续说下去。
“在沪城,大部分厨师现在的工资水平,都已经超过泉城这边不少了,这其中有很多还属于滥竽充数的。
我觉得我们鲁菜的厨师,手艺上肯定会比他们更好的,为什么不能拿到足够高的工资?”
小徒弟的话让师父也陷入了一阵沉思。
这些年师父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和几位老师傅他们也曾经谈论过。
毕竟时代已经不同了,现在这个时代,厨师也是需要赚钱的。
现在像是京城和沪城很多大厨的收入,确实都是非常高收入的一个群体。
可在齐鲁各地,明明是鲁菜发源的地方,但厨师并没有多么受到重视。
或者应该说,可能因为全省鲁菜厨师太多,反倒是不被重视。
似乎和其他一些行当相比,厨师还会被视为低人一等。
冯正明所做的,正是要改变厨师的地位。
他就是要让所有人知道,厨师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厨师也是应该获得尊重,厨师也没有比任何人就低一等。
放在以前,师父会让徒弟懂得低调,让徒弟不要过多去彰显自己。
尤其是师父不希望小徒弟去以势压人。
可是现在不同。
现在小徒弟所做的事情,在师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错,反倒是一件对整个行业都好的事情。
思来想去,师父也只能是赞同了小徒弟做法。
“你做的没有错,不过你的办法有些过于粗暴了,现在不说全省,单单是泉城,恐怕也没有多少家能给出你给的那个工资的。”
师父也明白小徒弟能够给出足够高工资的原因。
“你给那么高的工资,是因为你的店多,你每家店都可以少赚一些,那么多家店一起,你也依旧是能够每年赚不少钱。
何况你还有沪城和京城的店,那些店是你最赚钱的几家店了吧?
可是泉城的那些餐馆和酒楼呢?他们背后的老板可能只有那样一家店。
甚至有些小店就是夫妻店,他们又怎么能给出你那么高的工资?”
师父说的这些,冯正明自然也都明白。
“我也有考虑的,所以我没有增加很多,只是给后厨涨得更多一些,对服务人员的工资,我没有给他们涨多少的。”
师父:“这一点确实还行,让小店还能雇佣到服务生。”
冯正明接着把自己想要在省内各地开酒楼的事情说了出来。
师父对此有些惊讶。
“你要在全省各地开一家酒楼?”
冯正明:“是的,就像是我干饭铺的连锁一样,酒楼也在全省各地开一家连锁,这样可以让现在干饭铺里经验足的人员,全部去新开的酒楼后厨。
然后可以让各地实习的人员去接手干饭铺,形成一个人员上的更替。”
听到徒弟这么一说,师父觉得似乎这也是个办法。
现在每年冯正明各地的店里,都会有新的学徒进入实习。
那些实习的学徒里,有一些确实是很用功的人,如果让他们出去找新的工作,可能他们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可如果冯正明在全省各地开酒楼了。
如此一来,让各地干饭铺后厨的人员进入酒楼。
这样各地干饭铺后厨就能空出一些岗位。
然后再让实习优秀的学徒们,补充进干饭铺后厨空余的岗位。
换做其他人,这么去做的话,可能都未必能做的很好。
可冯正明现在去做的话,他确实有资格培养出更多好厨师。
而且他这样的安排,也不会有人对他提出任何异议。
师父想了想:“你这样去做的话,恐怕你得罪的人会更多,你要在省内各地形成一种垄断,各地的一些人对你肯定会有很大意见。”
冯正明:“没关系,让他们有意见,只要我行的正,让我手上的厨师们把菜做好。
我们厨师用手艺说话,我们的手艺够好,能够给顾客更好的美食享受,我们就是能吸引到更多的客人,让大家喜欢到我们的酒楼吃饭。”
对小徒弟这么一番话,师父还真的是非常满意。
看似小徒弟依然是以势压人。
可他这种压迫,是要让大家都能把手艺学好、做好、传承好。
这和老师傅们始终坚持的理念是一样的。
“那你就去做吧,相信你有那个能力去做,记住你的酒楼要保证大多数人都能吃得起,不可以做那种说是高档,却让大多数人都吃不起的酒楼。”
冯正明笑了:“师父放心,那种酒楼不适合我们齐鲁各地,我们齐鲁人讲究一个塌实,我要做就是要做那种物美价廉,让大多数人都吃得起,味道又好的酒楼。”
师父:“对,要让当地人消费起,他们才会愿意去,然后你把口味也要做的贴近当地,自然生意不会差的。”
冯正明:“我明白师父,您还不了解我?我在各地开店,都是要符合当地人口味,还要把当地一些特色菜都要延续下来,让当地人吃的喜欢。”
师父笑了:“这一点我放心,早就听人家说过了。”
师父确实对小徒弟口味上的事情放心。
齐鲁各地的干饭铺生意一直那么好,就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
价格公道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冯正明各地干饭铺都会有当地特色小吃。
并且口味上也会尊重当地人口味偏好。
这么一来,也就让当地很多人都会喜欢去冯正明各地干饭铺分店吃东西。
一旦被当地人喜欢了,那么生意自然也就有了保障。
这也就成为了很多人眼红冯正明的地方。
不少人都觉得,冯正明把优秀的年轻厨师都笼络到自己麾下形成垄断。
可是他们从没想过,那些优秀年轻厨师,在他们还不够优秀,甚至还只是职校刚毕业的学徒时,是冯正明给了他们机会。
更是冯正明整套的培训体系培养了他们。
哪里会有什么凭空冒出来的天才?(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848_848598/1110996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