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薛家登门报喜
李家正堂内,
此刻气氛,寂静无比,屋里尚有李家父子,相对而坐,只有一个老管家,伺候在旁,随着父子二人交谈,从宫里的事,又引入江南一地。
世代膏脂之地,岂能被他人染指。
李首辅轻笑一声,摇了摇头,田亩赋税好弄,但还有一样,就是京城的钱袋子,苏州织造局,已经改了织机的织造局,就是一个聚宝盆,若是这一样拿不到手,王书义去江南,也就白费心思了。
“你想的简单了,那些田赋是最末等的事,你师兄去江南有三件事,一个是稳住江南官场,二是要稳定田赋,最后一个,是要织造局动起来,所以,改田为桑还要走,按照淳阳县路子走,若是你师兄没有筹集到银子,这个位子,坐不长久啊,所以,为父,还给他讨了一个节制织造局的名义,那个沈万和要是聪明,知道该怎么做。”
想到户部那些亏空的账目,触目惊心,新皇登基到现在,连太上皇天宝年间的亏空都没补上,至此,当务之急,就是要为朝廷,为皇上,甚至为太上皇,筹集银子为主。
“这,确实有些难了,想来师兄应该能应付,实在不成,儿子也会出手相助师兄,可刚刚说,宫里的事。”
李潮生指了指皇宫的方向,略有些迟疑,自己和洛云侯的君子之约,在关外种植桑叶,养蚕桑筹备生丝,就是为了苏州织造局准备,到时候,不管是如何弄,一本万利。
“宫里面,现在还没到变化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要从外官笼络那些人,至于你说的刑部定罪的事,无非是一个死罪,批阅与否,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什么时候问斩,若是在秋后行刑,尚有可为,太上皇最重名声,此番那位徐主事,做了天下人不敢做的事,必然名留青史,所以,此事还有得磨,可惜,司礼监的人太着急了。”
李首辅摇了摇头,一脸的可惜,若是说内阁和司礼监争权,也是好事,既能拉拢文官当中摇摆之人,又能以司礼监夺权为借口,收拢人心,可惜,司礼监那几位阉人沉不住气,文火慢炖才是两利的事。
若是操之过急,必然会引起朝中动荡,提前下场去争,就难保那些人真心假意了。
“父亲所言极是,那不知这一回,父亲的意思是?”
李潮生脑中有些乱,他现在手上可用的人不多,就算招揽,也都是那些年纪不大的散官,无用至极。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你自己去想,内阁的人你认识,司礼监的人你也认识,想要下棋,就应该有下棋人的气势,去吧。”
李首辅挥了挥手,大公子李潮生虽然还是一头雾水,但起身拱手拜别,出了正堂。
京城几位主审,都接到了消息,全都收拾一番,带着家仆,乘坐马车前去。
荣国府,
文杏从洛云侯府回来以后,直接回了梨香园内,见到自家小姐以后,赶紧说道;
“小姐,小姐,奴婢见到侯爷,就把这些事说了,侯爷已经点头同意,还说,既然是捐了官,那就不要吝啬,直接捐一个五品,实缺补录六品郎将就好。”
话语匆匆,从进了宁荣街以后,文杏就不敢耽搁,怕走前门惹眼,就进胡同巷里,从梨香园角门而回,所以速度上,快了许多。
正堂西屋,
薛宝钗拿着一个闲暇时候看的画册,有的没的翻看一页,一听外屋传来的话语,美眸之间闪过一丝精明之色,看来,侯爷既然同意,那就说明,兵马司的去处,相对安稳,哥哥也算是有了着落,只是为何捐的官,要高一些,是何道理。
眼看着文杏走进来,发梢之间,还带着一丝汗水,招了招手,就让文杏坐下说,
“你啊,慢慢走就可,急什么,既然侯爷同意了,那也算好事,只是为何要捐官要买的高,侯爷可有说原因,”
若是买了郎将,那不是在兵马司有些“扎眼”了吗,毕竟二嫂子那边可说了,初次入官场,怎可身居高位。
文杏坐在那正在擦汗,瞧见小姐疑惑这事,小丫头咧嘴一笑,
“小姐,此事侯爷虽然没有细说,想来其中自有道理,奴婢可把小姐话带到,说是薛公子捐一个七品的巡检校尉,可侯爷说,既然都要买了,何必买这些,买个朗将合适,奴婢虽然听不明白,但也知道品级不一样。”
“你啊,”
薛宝钗宠溺伸出手指,点了文杏的额头,或许侯爷是想到什么,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就是因为如此,
“行了,随我去荣庆堂那边去一趟,想来二嫂子和老太君也等急了。”
“是,小姐。”
随着主仆二人叙完话,紧接着二人就起身去了堂屋,拿上一些准备的糕点,去了东苑。
此刻,
荣庆堂内,
早已经是欢声笑语一片,东暖阁里,四下窗户大开,屋里略微凉爽的,仿佛与园中闷热泾渭分明,西边镂空紫铜熏笼燃着香薰,清冽芬芳随着暖气弥漫在阔大的厅堂里。
贾母斜倚着那张梨花木的香妃椅,身上盖着墨绿底子金线绣缠枝莲纹薄锦被,正听着邢夫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府上棕哥儿近日闯的祸事,王熙凤穿着织金团花绛红裙,斜坐在榻前铺了锦布的脚踏上,手里剥着松子,一迭声附和着:
“太太说的是,这男人小的时候,总是讨人厌,等以后就好多了。”
嘴上说着,另一只手却不曾停歇,剥松子粒如变戏法一般快而精熟,一边自己吃着,一边给贾母送上几个。
屋子另一侧不远处,也没有帘子做隔断,三春姊妹围着黄花梨大圆桌,正在瞅着贾宝玉在那临摹一副墨宝,惜春凝神的在前头看着,探春替宝玉磨着墨,有时抬头看看,倚在桌前一声不吭的迎春,湘云穿一身海棠红遍地褂子,手里捏着一枚花糕,正想着往宝玉嘴里送,还嚷嚷着:
“二哥哥,尝尝,这花糕是新口味……”
正闹着的时候。
珠帘轻轻一挑,带进一阵细微的风,屋里众人转头,见薛宝钗领着莺儿和文杏,不急不缓地走了进来。
此时的薛宝钗,已经换了一身秋香色云锦面料的长褂,秀色发髻上只别了一支素色木扁簪,更衬得一张脸如初雪般柔和,进来的步履既端方又沉静,连裙摆偶尔碰触的地方,也未发出丝毫声响。
王熙凤心神一动,难道是洛云侯府那边回了话,仔细端详,见薛宝钗眉眼间并无大事来临的急色,唇边甚至还蕴着一缕温婉的笑意,只是这笑意下,隐隐透着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松快,这样看来,宝玉捐官的事,就有了着落。
“老太太、太太们安好。”
薛宝钗向贾母和两位太太行了规规矩矩的礼,声音清和温润。
这场面,
贾母顿感开心,俗话说来的早莫不如来得巧,既然来了,那宝玉的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宝丫头来了,快,快坐下。”
“听老太太的。”
薛宝钗也不含糊,大大方方坐在贾母身边,靠着二奶奶的身后的位子,余光看向西侧的三春丫头,没等薛宝钗给几人打招呼,身边的凤姐,一只手,就伸了过来,
“来得正好,今个下面庄子里,送来了去年腌制好的鹿肉,柳嫂子正在那蒸着呢,回来一起尝尝。”
虽然说的是这些话,但眼神似有问询,薛宝钗笑了笑,知道二嫂子的意思,直接点点头;
“二嫂子,成了!”
最后两个字入耳以后,王熙凤手里的松子,随即落地。
就连大太太和二太太,也都停下手中的茶盏,目光看了过来,贾母也是叹息一口气,
“到底是长进了,薛家丫头,你是说洛云侯府那边回了话?”
宝钗尚未回答,凤姐早已经先一步,把手中的松子扔了回去,一把挽住薛宝钗的胳膊;
“好妹妹,可算是你把话带来了,方才我还想着,这事情说着急也不着急,但也不能真的慢了,我还以为明个才能回话呢。”
目光灼灼,话语里藏着钩子,又裹着蜜糖,能把宝玉的事放在心上,就连二太太见了,也没有一个不好的字。
一时间,
这边的吵闹声,就把屋里众人的视线都聚了过来,宝玉停下手中的毛笔抬起头,探春手里的墨锭停了,倚在桌边的迎春也转过了身,湘云手里糕点早就没了影,也好奇屋里的事。
“二嫂子的嘱咐,妹妹怎敢耽搁,嫂子刚走的时候,我就打发文杏,去了侯府,好在侯爷也在,顺带着传了话,恰好来此先给老太太、太太道喜。”
薛宝钗身子未动,倒是凤姐身子丰润,靠在身边,身子有些侧歪了,屋内,听到侯爷回了话,整个荣庆堂的空气仿佛在这一顿之间被抽得愈发稀薄,就连老太太平常的笑容,也都收敛了许多。
“如何……回的话?”
王夫人捏着腕上蜜蜡佛珠的手指紧了一下,声音倒还维持着平静,只是比寻常略高了一点。
薛宝钗目光扫过周围屏息的面孔,最后停在凤姐身上,起身给二太太道了万福,
“二太太放心,侯爷说,兵马司尚可,并无繁杂的事,若是去了那里补了缺,也好有人照看。”
顺着二太太的话,薛宝钗就把侯爷回的话,略微改动一些,无伤大雅。
“好,好啊,”
贾母这才堪堪松了口气,既然洛云侯同意,依着薛蟠的性子,都没事,这样看来,宝玉去了那边,定然也会没事。
邢夫人面色有些昏暗,撇了一眼还在那装模作样的贾宝玉,不知怎么心底有了一丝厌烦,想到还在族学里的贾棕,还是那般无用,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二太太王夫人第一个长长吁出了一口气,胸口明显起伏了一下,那份紧绷突然松懈,让其脸上显出几分如释重负的疲惫和宽慰,手上的蜜蜡佛珠捻得飞快。
“但不知侯爷可有提点,兵马司补缺的位子,可有说法。”
既然能捐官,可补缺的事,比捐官还重要,若是弄得好了,油水不小不说,手里的权利可不少,想到前几日,贾琏带兵回来的时候,那气势,都已经养了出来,若是宝玉为官,自然不比贾琏差。
“还是二太太问的好,这一点,侯爷确实有了个交代,说是既然捐了官,不如就买个顶的,五品顶子到手以后,补了缺也是六品的位子。”
这些话,薛宝钗倒是没有添加言语,如实传了回来,可恰恰如此,屋里的人全都有些愕然,
就连一直在旁,安静侍立的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这两个得力仆妇,脸上也瞬间露出一丝献媚,彼此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利益攸关的眼神,五城兵马司的实缺,六品已经不小了,对贾府内外的管事婆子们来说,意味着今后行走某些关节会多一条通畅的路子。
“官大一些算是好事,可一个五品的顶子,又加了兵马司六品实缺,也不知这些需要多少银子?”
邢夫人的话,宛如在热气里面,泼了一瓢温吞的水,带着一丝犹豫,都说捐官好买,无非是就那些银子,可实缺的位子,就不是一点两点了。
“这……这些侯府那边倒是没说。”
薛宝钗顿了一下身子,摇摇头,不管多少银子,对于薛家,不成问题,难道是荣国府这边,余光扫过凤姐面目,竟然看到了一些不自然。
一瞬间,
屋子里的喧闹竟然立刻安静下来,众人也知道,若是走宫里的路子,银子不会少一分的。
凤姐反应最快,短暂的错愕后,畅快的笑声瞬间划破了那点微妙的尴尬,笑得前仰后合,头上的凤钗都随之乱颤:
“哎哟,大太太,瞧您说的,捐个五品顶子,也没多少银子,从九品算,五品顶子也不过万八千两银子,至于实缺贵一点,就算是翻倍,也能拿出来。”
王熙凤笑得前仰后合,眼角逼出了泪花,一边笑着,一边用眼角余光敏锐地扫过王夫人的脸。
贾母也忍俊不禁,拍了拍手笑道:
“都说了,不管花多少,都从我老婆这边出,只要能把宝玉的事安排妥当就好成。”
轻描淡写地把邢夫人那不合时宜的话带了过去,目光却下意识地越过众人,落向暖阁旁那张梨花木桌子后面。
贾宝玉一直坐在那后面的一张湘妃竹凉榻上,靠着厚厚的云缎靠枕,手里摸索着桌上的砚台。
刚从薛宝钗进屋的时候,他就瞧见了,满屋子的欢笑,心底竟然还想着林妹妹怎会没来,又听到里面说着捐官补缺的话,心中一阵烦闷,尤其是回头张望一眼,寻见老祖宗意味深长的目光,仿佛一根刺,扎了过来。
迈步走过去,道;
“老祖宗,孙儿不想为官,只想着陪着老祖宗。”
“说什么胡话呢,老婆子我啊,有的是人伺候,你以后可是家里的顶梁柱,不去为官,待在家里,成何体统。”
贾母听得宝玉的话,怎会愿意,出口就是宠溺训斥,只要这官袍穿在身上,那孟家的那位入了门,更是喜上加喜。
有了老太太的训斥,贾宝玉一时涨红了脸,不知该说些什么,悻悻退下,坐在西边椅子上,眼神不由得朝着薛宝那边瞧去,一时间,迷了双眼。
此刻,
王熙凤止住了笑声,宝钗的衣袖因王熙凤的拉扯微微向下滑落了一些,露出了腕上戴着的翡翠镯子。
碧绿圆润,色泽内敛,一看就是老物件,凤姐瞧见,眼里一热,
“老太太您放心,宝玉刚刚只是说着玩笑话,国子监那边,我倒是听说,下月初,郭学政还要考核什么策论的,兰哥儿也说,若是那些考核不过三次的,好像要给退学什么的,既然又有了这条路稳妥,何必多走弯路,刘公公那边,也算是府上认识的老人,只要明日给了准话,时间上定然不会长的。”
刘公公可是浣衣局的老人了,历来勋贵老亲寻门路,都是从他那里寻来的,这也不算什么不能说的。
“那好,既然侯府那边传了信,就按照侯爷说的去办,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或许侯爷就是这般意思,明日里,派个机灵的,让赖大走上一趟,这一回不要舍不得银子,只有把这些人喂饱了,事情才好办。”
贾母虽然看似面上轻松,可心底还有些忐忑,若是别人家办的,还没感觉到,轮着自己的时候,杂念想了许多。
“是,老太太您放心,明个一早,就让赖大拿着帖子,去二十四监衙门口候着,这事我亲自去办。”
王熙凤满口答应,只要谈好了价,后面的都好说,忽然寻见身边的宝钗,问道;
“妹妹,你这边到时候是一起去,还是?”
似是问询,不知薛家要走什么门路,谁知薛宝钗抿嘴一笑,道;
“那还要劳烦二嫂子,一并把名字递上去,银子的事,需要多少只管开口,这里尚有一千两给刘公公见面礼。”
说着,就把一千两银票塞进凤姐手中,顿时,屋里的人面色有些古怪。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783_783302/1143277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