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四合院:开局追讨抚恤金 > 第11章 第11章

第11章 第11章


李怀德回到诊疗室时,账目核查已经结束。两名会计查出王连山的账目有两百多元的亏空,这还只是明面上的问题,暗地里恐怕还有更多。

“王连山,你被开除了!”李怀德气得浑身发抖,“滚出去!不,开除是肯定的,具体怎么处置,还得等领导开会决定。”

“先滚回家等着!”

这是他分管的范围,出了问题他难辞其咎。

“我是工人阶级,还是贫农……”王连山仍不死心。

“再废话就叫保卫科,直接送派出所!”李怀德怒喝,“  这么多,枪毙不至于,牢底坐穿是跑不了的!”

王连山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吓得一哆嗦。

“赶紧滚!记得把钱补上,否则派出所见!”李怀德气得几乎发狂。

王连山慌慌张张地逃走了。

李怀德带着两名会计去找厂长汇报。

另一边,刘伟栋对钳工这门传统手艺一直很感兴趣,只是以前没机会学。如今有了空闲,他溜达到了钳工一车间。

从学徒工拧螺丝,到一级工车螺丝杆,再到八级工加工精密零件,刘伟栋一路看过去。凭借强大的精神力,他将各级钳工的基本操作技巧全部记下。加上对肌肉的精准控制,他完全可以复现这些加工手法。

现在只差一个动手的机会。当然,要成为八级钳工,他还需要补充不少理论知识。

穿着白大褂的刘伟栋在车间里格外显眼,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厂医,没人敢得罪他。

眼看快到午饭时间,刘伟栋心满意足地回到医务室。他托小护士买了两个二合面馒头,配着土豆丝和烧豆腐,就着一杯白开水,简单解决了午饭。

下午听说有大领导来视察,刘伟栋便留在医务室写书。他前世反复看过《亮剑》的电视剧和小说,现在几乎是照着记忆誊写。

在强大精神力的辅助下,他运笔如飞,一个多小时就写了两千字,字迹还工整清晰。

“得买台打字机才行。”刘伟栋自言自语,“虽然麻烦点,但速度能快不少。”

正琢磨着,外面突然有人大喊:“医生!快来看看!”

刘伟栋一个激灵,抓起帆布书包就冲了出去。包里装着针包,是前身留下的。前身的父亲是位中医高手,前身从小苦练中医技法。加上他穿越带来的现代医学知识,如今的刘伟栋堪称中西医结合的顶尖高手。

易中海背着伤者匆匆赶来,地上拖出一条长长的血迹。

他满脸泪水与汗水交织,直到刘伟栋赶到跟前,才将伤者小心放上担架。

“东旭啊,你怎么能就这么走了?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啊!”

易中海瘫坐在地,放声痛哭。

他在轧钢厂多年,见惯了事故,可贾东旭此刻面色惨白,腹部和大腿鲜血如注,这伤势几乎已无生还可能。

刘伟栋迅速抽出银针,顾不得消毒,直接刺入贾东旭上身的几处穴位,血流顿时减缓。

“刘主任,情况怎么样?”

杨厂长快步冲进来,身后紧跟着张书记和李怀德。

“送医院来不及了,只能在这儿手术。我能保住他的命,但尽量不让残疾。”刘伟栋沉声道,“我得进手术室,另外,派人去红星幼儿园接我妹妹过来。”

“这场手术会很久。”

“放心,我安排人去接你妹妹,连幼儿园老师一起接来。”李怀德立刻应道。

他虽气喘吁吁,办事却细致周全,难怪能在厂里步步高升。

“张护士、钱护士,把人送进手术室,你们俩做我助手,赶紧消毒。”刘伟栋吩咐道。

“可、可我们只是实习时进过手术室!”钱护士慌张道,“我们怕不行……”

杨厂长怒喝:“什么不行?这时候你跟我说不行?厂里养你们……”

“别急,我会指导你们。”刘伟栋打断道,“按我说的做就行。”

“可没有  师!”钱护士又提醒。

“我有  师资格证。”刘伟栋淡淡道。

这证书是原主顺手考的。

昏迷的贾东旭被推进手术室。刘伟栋正要进去,忽见门外多了一位威严老者,身旁立着三名精悍男子,隐隐呈护卫之势。

老者凝视刘伟栋的背影,沉声道:“不错,你们厂还有这样的人才,否则这工人的命就悬了。”

“老领导,今天这事真是……”杨厂长满脸愧疚,本想表现,却闹出这般局面。

“意外难免,但教训要记牢,绝不能再犯。”老者严肃道。

这事故与时代技术落后有关,避无可避。

“是,我们一定深刻反省。”张书记连忙表态。

“这刘主任是个好苗子,你们得留住。若他手术成功,恐怕会有医院来挖人。”老者意味深长道。

“不能让他离开。”

张书记连忙点头:“清楚,我们都清楚。”

张书记与杨厂长交换了个眼神,迅速达成共识。刘伟栋的薪资已无法再涨,但可以提升他的干部级别。

“咱们接着去车间转转。”老领导提议,“在这儿也帮不上忙。”

众人呼啦啦散去时,李怀德吩咐秘书去通知贾东旭家属。

转眼间,只剩易中海呆立原地。方才哭得太狠,此刻只能在心里默念:“刘伟栋你可得救活东旭啊,要不我这些年的心血全打水漂了。”

贾东旭是易中海选定的养老依靠,若真废了,这笔投资就彻底亏了。这结果易中海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手术室里,刘伟栋在高度专注状态下双手翻飞,很快缝合了贾东旭腹腔内的动脉。

钱护士已从工人中抽到匹配血液,正给贾东旭输血。

献血通知通过广播传达。工人们都清楚自己血型——这是为应对眼下这种情况做的准备。

献血者还能领到厂里补贴的二斤肉票和两块钱。

贾东旭右腿粉碎性骨折,刘伟栋切开伤口处理碎骨。要想避免残疾,必须进行接骨手术。但手术室缺少专用的不锈钢骨钉等器材。

“你们守着伤者,我去弄些器械。”刘伟栋对两名护士交代,“需要些时间。”

此时手术已进行约一小时。

刘伟栋刚踏出手术室,易中海猛地蹿起来:“刘伟栋情况咋样?你给我说清楚!”

仍是那副四合院一大爷的训话腔调。

“你算什么东西,也配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刘伟栋冷笑,“滚开!”

他急匆匆冲向钳工车间。

车间里,老领导正带着杨厂长等人参观。

“咦,刘主任怎么来了?手术结束了?”杨厂长诧异道,“还是出了状况?”

“缺器械,我来现做。早上看见这儿有人加工不锈钢件。”刘伟栋语速飞快。

“让八级工帮你做,你需要什么规格的......”杨厂长话未说完。

“我自己来更快,病人等不起。”刘伟栋直奔工位,“给我个钳工台。”

老领导与张书记对视一眼,提醒道:“刘主任要做的器械精度要求很高,普通钳工恐怕......”

话音戛然而止——刘伟栋已抄起不锈钢料开始加工,动作娴熟得令人咋舌,转眼间便车出数枚精密螺丝螺母。

做螺丝螺帽的话,一级钳工就能胜任。但那是用专门的工具来完成的。

刘伟栋制作的零件却小得惊人,根本没有现成的工具可用。他硬是靠锉刀、凿子和小铣刀手工一点点打磨出来。

老领导看得双眼发亮,这样的手艺实在罕见。

“八级工,这绝对是八级工的手艺!”

陈老头激动地喊道:“我能看出来,这些螺丝螺帽的大小完全一致,分毫不差。要是有半点误差,我宁愿挖了自己的眼珠子!”

陈老头是轧钢厂六位八级工之一,技术已达八级工的巅峰。易中海也不过勉强够得上八级工的水平。

“啧啧,连测量工具都没用啊。”老领导赞叹道,“如果真如陈师傅所说,那可真是了不得。”

刘伟栋将几颗螺丝螺帽放在一旁,开始制作转子——一种用皮绳拉杆驱动的小型钻头,与螺丝杆相匹配。

木工用的转子通常很大,但刘伟栋做的这个却极小,精致得宛如一件艺术品。

“确实一样,这些螺丝螺帽和螺钉的粗细完全一致,丝毫不差。”技术员测量后惊讶道,“他没用千分尺,是怎么掌握尺寸的?”

“啧啧,这钳工手艺,绝对是大师级别。”陈老头感慨道。

“我先走了,病人还在等着。”刘伟栋匆匆离开。

“我们也去等着,看看病人情况如何!”老领导说道,对刘伟栋的兴趣愈发浓厚。

李怀德的秘书小张骑车赶到南锣鼓巷九十六号,进门一问便找到了贾东旭家。

贾张氏头上缠满白色绷带,远远看去像戴了顶白帽子。

“请问哪位是贾东旭的家属?”张秘书问道。

“我就是!贾东旭是我儿子。”贾张氏瞪着眼睛,“你干什么的?”

秦淮茹正在屋里打扫,听到动静连忙走出来。

“我来通知你们,贾东旭被机器伤到,正在轧钢厂医务室手术。”张秘书说道。

秦淮茹眼前一黑。她听贾东旭说过轧钢厂的事故,每年总有三两起工伤致残甚至死亡的事。贾东旭的父亲老贾,就是因工伤去世的。


  (https://www.02ssw.cc/5041_5041128/4219869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