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太监无双 > 第108章 三百进士门生!

第108章 三百进士门生!


看着小皇帝被气走的背影,苏无忌嘴角微微翘起,不出意外。

跟我斗,你小子还嫩了点!

自从上次苏无忌出手将这小皇帝短暂的封了穴位后,苏无忌便得知这小皇帝再也没有在后宫翻过牌子了。

那苏无忌便知道,这小皇帝已然成为了精神上的“太监”!心态彻底变态了!

而一个太监皇帝,压根不配当他苏无忌的对手。

说实话,现在的苏无忌早就不把这小皇帝放在眼里了。那所谓的帝党也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堪一击!

之前会试是苏无忌不想节外生枝,而眼下,他只需要微微出手,便直接改写了这殿试的局面!让这小皇帝看清楚,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重!别一天天的真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了。

说白了,那不过是个名头罢了!骗老百姓玩的而已。可别把自己也给骗了,真以为自己天命所归!抛开这个名头,你就是个啥也不懂的小屁孩,白眼狼!

苏无忌现在的敌人,不再是小皇帝本身,而是皇权本身带来的上千年威压,导致废帝无比困难。

是他太监身份带来的各种弊端。

是文武百官和各种祖宗之法!

是各地的藩王和手握重兵的勋贵!

是一切阻碍他大权独揽,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存在!

是在压在普罗大众身上,一座又一座的大山!

这些存在,苏无忌会去一个个对付掉,直至大权独揽!兼济天下!

有句话说得好,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苏无忌一直在践行这条路。

眼下这三百新科进士,便是苏无忌的自己人!

最终,在苏无忌的亲自阅卷下,本次备受争议却也影响深远的科举终于尘埃落定,名次公布:

第一甲,进士及第:

状元:吴居正!

榜眼:陈子壮!

探花:顾宪成!

此三人的文章,皆已在会试中便崭露锋芒,引起苏无忌的关注。

而在殿试中,三人更是大放光彩。

尤其是榜眼陈子壮,其答卷中明确提出“虚君”之论,认为君王当如周天子一般,垂拱而治,享其尊荣即可,具体国政应交由内阁及六部有司,依“天下之法”而行!

其思想之大胆,比之吴居正亦不遑多让,着实惊世骇俗。苏无忌心中暗叹,若非此次他力排众议,改革科举,这等卓见之士,只怕永无出头之日。

可见天下英才并非没有,只是旧有的枷锁太过沉重,一旦打破,思想的火花便如星火燎原,不受限制。

这三人都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在八股文的科举中被埋没,而如今被他苏无忌一手选拔而出,对其感恩戴德!

“学生,谢过座师!”一甲三位进士激动的上前,冲着苏无忌行礼道。

而且,三人竟直接行了跪拜大礼,可见他们对苏无忌的感激!

毕竟都是考了几十年的人了,谁也没想到有今天!

“快快请起!”苏无忌连忙将他们扶起,勉励了一番。

随后,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名单也依次公布。

二甲第一陈滔!

二甲第二马良!

二甲第三冯会明!

……

三甲第一周铭

三甲第一百八十名赵双!

最终,三百名新科进士的名字被苏无忌一一报出。

三百名新科进士,无论名次高低,此刻心中都充满了对座师苏无忌的感激与崇敬。若非这位权势滔天又敢于打破常规的座师,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依旧在科场的泥潭中挣扎,难以冲出!

等所有名次公布完成后,在这金銮大殿之上,三百名新科进士竟不约而同,齐刷刷地向苏无忌行叩拜大礼,大声的喊道:“学生,拜谢座师!蒙座师不弃,学生以后必誓死报效!”

三百人的声音合起来声震屋瓦。这庄严的一幕,也标志着这三百名未来的官员,在政治上与苏无忌彻底绑定,成为了他名副其实的“苏党”门生。

苏无忌终于在前朝有人了。

放榜结束后,接下来便是盛大的传胪大典。

俗话说得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便是如此。

新科进士们个个披着大红花,骑着白马,在京城里威风凛凛,好不快活。

最终在金銮殿,接受授官。按照朝廷规制:

一甲三名: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正六品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从六品翰林院编修从六品。此为清贵之选,乃未来阁臣的摇篮,是直通中枢最快的路。

所以为什么这么多人想中状元,就是因为如此。

二甲进士:需参加“馆选”,考取庶吉士,入选者入翰林院深造,未入选者则按名次,前列者分发至中央六部担任主事等职,名次靠后则外放地方任知县。

三甲同进士:无资格参加馆选,直接外放各地担任知县或府州佐贰官。

这三甲进士,苏无忌早有安排,他要借此机会,将这张由新科进士织成的大网,撒向整个大昭的前朝与地方。

对于外放任职的进士,苏无忌并未因为他们名次靠后而轻视,反而格外重视。在众人离京赴任前,他特意召见,温言勉励,并宣布了一项“恩典”:

“尔等初入仕途,赴任地方,恐有不便。本官特从东西二厂抽调精干人员,作为尔等随行护卫,保尔等路途平安,亦可在地方助尔等震慑宵小。”

名义上是保镖,实则为与苏无忌的联络官。这还没完,苏无忌继续抛出诱饵:

“此外,若有愿为朝廷监察地方、通达民情者,本官可额外奏请,授予尔等正五品锦衣卫千户或从五品东西厂掌刑千户之武职虚衔,仍在地方任文官,但可额外领取一份武职薪俸。职责嘛,便是将地方吏治民情,异常动向,定期密报于本官即可。”

此言一出,这些原本因外放而有些失意的进士们顿时眼前一亮!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有了实权知县的位置,还额外获得了一个高阶武职身份,更能多拿一份丰厚的薪水!

更重要的是,这等于直接进入了苏无忌的核心情报体系,成了“自己人中的自己人”!日后升迁考核,岂能不占优势?

“学生愿意!谢座师栽培!”几乎无人拒绝,纷纷感激涕零地应承下来。

毕竟,朝廷有人好做官嘛!大家已然是师生关系,自然要多多相互帮忙,相互提携!

而苏无忌也可以借此,就自己的人马安插于地方各县之中,真正的深入地方!

而对于进入六部任职的进士,苏无忌同样亲自过问,利用其影响力,帮助他们挑选了油水丰厚或职权关键的部门如户部、吏部、刑部,而且无需经历漫长的候补,直接实授主事等职。

同时,也同样给予了锦衣卫千户或厂卫等武职虚衔及额外薪俸,要求他们留意部中动向,关键时刻需为“苏党”发声。

众门生对此安排无不感恩戴德。他们不仅得到了理想的官职,更获得了额外的实惠和强大的政治靠山,对苏无忌自然是千恩万谢,忠诚度飙升。

通过这一手,苏无忌巧妙地将自己的触角,借助这批新科进士,深深地扎进了中央各部。

而对于一甲三人,吴居正、陈子壮、顾宪成:

苏无忌则没有特别安排。并未给予他们任何厂卫武职,只是按照惯例,让他们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编修。

“翰林院乃清要之地,养望之所。”苏无忌对他们三人寄予厚望,语重心长地道:“尔等之才,不在区区庶务,而在经国之大略。入翰林后,当好生读书修史,更要密切关注朝局民情。定期来我府中,与本官探讨时政,将尔等胸中沟壑,化为可执行之方略。未来之改革大计,需赖尔等擎画!”

三人明白,这是座师对他们有更高的期望,要他们成为改革的思想库和未来的决策核心,而非仅仅是执行者。他们肃然应命,心中充满了使命感。

之后,三人经常来苏府与苏无忌谈论时政,俨然成为了苏无忌的三大智囊!

至此,科举风波彻底平息,而苏无忌则借着这三百门生,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势力扩张。他的影响力,不再局限于后宫和东西二厂,而是如同无形的罗网,通过这批新鲜血液,正式的冲击整个大昭王朝的中枢与地方!

同时,有了三大智囊和几百名举人的帮忙,苏无忌整合东西二厂和内禁军也变得方便许多,在里面安插了不少自己人,控制力大大增强!

至此,这朝廷之上,不光光只有帝党和后党两党争雄了!

更有一个新的党派诞生!

谓之:苏党!


  (https://www.02ssw.cc/5040_5040602/426439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