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瑞龙抱怨
深秋的汉东裹着料峭寒意,刚刚正式摘去“代”字的京州市委书记赵立春处理完一天的公务,推开9号院的铁门时,厨房飘来陈知夏熬的莲藕排骨汤香气。
客厅里,赵瑞龙正趴在茶几上写作业,校服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台灯将少年的影子拉得很长。
“爸,您回来啦!”赵瑞龙头也不抬,笔尖在物理试卷上沙沙作响,“妈说今天有糖醋排骨?”
“就知道惦记吃。”赵立春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瞥见作业本旁摆着的不锈钢饭盒,盒盖边缘还沾着几粒冷硬的米饭,“对了,你最近总说在学校吃不饱,京州一中的食堂......”
“别提了!”赵瑞龙突然扔下笔,眉头皱成一团,“早上的馒头硬得能砸核桃,中午的菜永远是白菜炖豆腐,肉丁比蚂蚁还小!最离谱的是晚上,居然给我们吃隔夜的炒饭,米粒都黏成坨了!”
他越说越激动,“那可是京州最好的高中啊!结果就吃这个?同学们私下都在抱怨,说还不如普通中学的伙食!”
陈知夏端着汤碗从厨房出来,闻言微微一怔:“瑞龙,是不是你挑食?咱们家平时也吃得清淡......”
“妈,真不是我嘴刁!”赵瑞龙急得站起来,“我们班好多同学都在外面订外卖,要不是您和爸不许,我......”
他突然意识到失言,慌忙捂住嘴。赵家一直教育他低调行事,在学校里,没人知道他父亲是市委书记,他也从未以此谋过半点特权。
赵立春夹菜的手顿了顿。正式担任市委书记后,他正全力推进京州的高质量发展,却怎么也没想到,连京州教育质量顶尖的一中,竟会在学生餐食上出问题。
这些年赵家始终保持朴素作风,可孩子在学校的遭遇,显然不是“口味挑剔”能解释的。
“先吃饭。”赵立春不动声色地放下筷子,眼神却透着凝重。儿子藏得很好,没在学校透露身份,这说明学生们的抱怨绝非个例。
当晚,赵立春处理完公文,翻开京州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档案,一中的食堂承包合同显示承包商是“京盛餐饮公司”,服务评价却大多是“一般”“有待改进”。
他又调出市场监管局的抽查记录,最近一次检查是三个月前,结果显示“合格”。这些看似正常的文件,此刻在他眼中却疑点重重。
“李达康,帮我查一下京盛餐饮公司的背景。”赵立春拨通了秘书的电话,“另外,准备一套普通工装,我要去一中暗访。”
挂了电话,他望着窗外的夜色,想起白天儿子说起饭菜时委屈又无奈的表情。
作为父亲,他心疼孩子;作为市委书记,他更明白,学生餐食问题背后,可能藏着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链条。
接下来的几天,赵立春一边处理政务,一边默默筹备调查。
他特意让教育局提供了近期学生家长的匿名反馈,其中关于一中食堂的投诉竟有二十多条,内容与儿子描述的如出一辙。
看着这些文字,他拧紧了眉头——如果连京州最好的学校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他学校又会是什么情况?
“陈市长、王局长,周一中午有个临时调研。”周五下班前,赵立春在小范围会议上轻描淡写地布置任务,“具体地点和内容等通知。”
教育局王局长推了推眼镜,习惯性地掏出笔记本记录,笔尖在“临时调研”四个字上顿了顿,却没敢多问。
周一清晨,京州一中的铃声划破晨雾。赵瑞龙背着书包走进校门,特意绕开了校门口的“优秀生源榜”
他的名字赫然在列,照片下却只标注着“模拟考试全市第三十名”,绝口不提父亲的身份。
赵家向来教他低调,在学校里,他只是个成绩不错的普通学生,没人知道他的父亲是这座城市的“父母官”。
十一点五十分,距离学生午餐时间仅剩十分钟。
赵立春的黑色轿车停在一中对面的巷口,他摘下西装外套,露出里面的深色夹克,转头看向后座的陈天华和王局长:“今天去一中,突击检查食堂。”
王局长的脸色瞬间变了:“赵书记,这......是不是提前跟学校打个招呼?”
“打招呼就不是突击检查了。”赵立春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学生反映饭菜变质、分量不足,甚至有过期食材。如果情况属实,这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对教育事业的亵渎!”
轿车缓缓驶入校园,门卫刚想拦截,陈天华递过来一张工作证,上面写着“京州市市长”门卫无奈只好放行。
此时正是下课铃响的时刻。学生们背着书包涌向食堂,赵立春一行人混在人群中,径直走向打饭窗口。
不锈钢餐盘在传送带上堆叠,几个工人戴着沾油的手套,正将成盆的菜往窗口的铁盘里倒。
“同学,今天的菜怎么样?”赵立春拦住一个端着餐盘的男生。
男生咬着牙摇头,餐盘里的“香菇滑鸡”只有零星几块鸡皮,白菜叶上还沾着黑点:“根本没法吃,上周我还在饭里吃到过头发!”
王局长的额头渗出冷汗,刚要开口解释,却被赵立春的眼神制止。
他顺着书记的目光看去——操作间的玻璃后,一个工人正从纸箱里拿出速冻包子,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已经模糊不清;墙角的面粉袋斜靠在墙边,标签上的“2xxx年6月”早已过期半年。
“把食堂负责人叫过来!”赵立春的声音陡然提高,引得周围学生纷纷侧目。
保安慌忙跑去办公室,几分钟后,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匆匆赶来,看到赵立春的瞬间,腿一软差点摔倒:“赵......赵书记?”
“你是京盛餐饮的负责人?”赵立春指着操作间里的过期食材,“这些东西,是给学生吃的?”
男人支支吾吾说不出话,额头上的汗珠滴落在锃亮的皮鞋上。
此时,纪委和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也赶到了现场,执法记录仪的红灯在食堂里闪烁,吓得几个正在收拾麻将桌的食堂管理员脸色惨白。
“赵书记,我们查了账目,发现京盛餐饮通过虚报食材价格、克扣分量,半年内侵占学生餐费近百万!”
纪委工作人员低声汇报,“而且,他们还向学校教导主任行贿,拿到了承包权。”
赵立春的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走到学生中间,看着孩子们手里几乎没动的餐盘,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他想起儿子那天抱怨时的样子——赵瑞龙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小声说“同学都在偷偷订外卖”,那时他就知道,这绝不是个例。
“陈市长,立刻组建专项整改小组。”赵立春的声音响彻食堂,“第一,查封问题食材,对全校学生进行健康排查。
第二,全市学校食堂启动‘明厨亮灶’工程,家长可实时监督;第三,王局长,你停职配合调查,教育局要全面自查!”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赵瑞龙站在不远处的柱子旁,看着父亲严肃的侧脸,突然眼眶一热。
他终于明白,父亲那天没有立刻追问,是在等待一个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时机。而这个时机,不仅为他,更为京州所有在食堂里委屈吃饭的学生,带来了改变的希望。
当赵立春带着一行人离开时,学生们自发让出一条通道。他回头望去,看到食堂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过期食材,市场监管局的人在认真记录,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洒在崭新的不锈钢餐盘上,泛着温暖的光。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196/4365094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