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安家
日子一晃三月过去,梁家也算在甘霖街安下家。
贺福宽找了个码头抗包的活,别人都是肩膀扛包,独他不同用马扛包。
一日下来除去草料,也能富裕二百文钱。
贺珠怜自那日被梁平山教训过后,不知怎么跑去了苏家,求苏遇白收留。
把她生病的老娘留着贺家,病好了也不走。打量着众人拿她没办法!在贺家白吃白喝仿佛有在这儿养老的想法。
另一边梁红玉怀孕八月有余肚子大得吓人。前来诊脉的大夫劝她少食多动,不然娃娃太大,对大人来讲是件要命的事!
这话燥得梁红玉脸红,她本也不想多吃。可这段时间贺瑾儿总折腾一些新鲜吃食,那香味儿勾得馋人。
再加上爹娘、大哥在帮他们赁下租屋,采买好家具、搭好草棚的第二日便走了,至今了无音讯。
孕中多思的她只要一想起这事儿,她就忍不住吃点东西转移注意力,吃着吃着肚子便越发大了起来。
再加上赵丽娘赖着不走,她越发心烦。一不小心便越吃越多!
送走看诊大夫后,贺瑾儿打着帘进来瞧见梁红玉又在炕上摸板栗。
脸色立时不好:“娘!从今天起您必须清减几分了,宵夜、零嘴通通没有了!我会请隔壁梁婶子过来坐坐,陪你走走!”
说着炕上的红枣、板栗、瓜子通通收走,不给梁红玉贴秋膘的机会!
隔壁梁婶子与东哥家相邻,屋主周氏从不见客!她又天生爱说笑,自贺家搬来她便常来做客。
梁红玉板着脸叫苦:“我不要她来,她一来便朝我诉苦!讲她和她男人的事,我听着心烦。好了,我绝对管住嘴不吃总行了吧!”
贺瑾儿挑挑眉:“还要多动!”
梁红玉闷闷地答应。她觉得自已一大把年纪了,还被大女儿训,心里很不爽。语气变得有些胡搅蛮缠起来。
但她一点也没意识到,反而缠着贺瑾儿问她,关于贺野阔入学的事情办得如何,实在不行就去求求苏郎君好了。
连贺珠怜这个什么手艺都没有的人,苏郎君都能请她当管家婆,请人教她管家。
那做派整得像待字闺中的小姐一样,他们家的关系比贺珠怜可近多了,没道理只帮贺珠怜不帮贺野阔呀!
“苏家那位女先生说白了也只是教人使唤人而已,贺野阔要学的是四书五经,不是给钱就能上的。
还要看天赋,尤其是他都这么大了,百家姓还背不下来!私塾勉强收了也是拿钱不办事,让他在那混日子,对他来说不是好事!”
贺瑾儿一脸恹恹地回应,关于贺野阔学习这事儿其实她比梁红玉上心多了。
家里若是能出个读书人,什么赋税、劳役通通不用管了!
定下房屋的第二天她便协同贺野阔带着拜师礼前去私塾,可私塾先生却不是个见钱眼开的,他直言:“世人口头皆为读书明理,但那个不是为了求官发财!我既为师当仁不让,自是只教这道。
但求官第一步,需向内求,乃记性要好!笔顺要直。
四书五经暂且不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倒背如流,或善用笔锋写得流畅不流墨!方可入我学堂,授以大业!
否则勉强读来,活到七八十岁还在童子试打转,既费了银钱,也枉渡了光阴。”
说完仔细问了贺野阔的年龄、学识,得知他大字不识,只认得自己的名字,便借了他一本百家姓。
若三月之内,他能熟读全篇,并倒背如流。他可以破格录用,毕竟他门内的弟子最差也能通晓上五百年的人文历史。
贺野阔与他们相比,起点着实有些低了!
私下里私塾先生与贺瑾儿讲得明明白白,读书不是有钱就行的!还要靠天赋,但也不能只靠天赋。
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五个关卡,那个不是百里挑一、优中选优。
每年报考人数足有十万人之多,但仅录取前三百人,这样严苛的条件下,天赋只能帮你到一半,考到最后拼的是全是家世、人脉。
换言之如果贺野阔的天赋差,家世更差时。读书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挖根绝基把一家人推向深渊。
贺瑾儿上辈子好歹是混互联网的,她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她一点都不贪心!贺野阔能得个秀才就成!
不用去跟金字塔上的人比,他只要能免除自家的劳役问题就成!
可现实往往先一步打脸,私塾先生借的百家姓。贺瑾儿找了东哥教学,三月来孜孜不倦、朝乾夕惕。
一个教得很认真,另一个学的很努力。但结果却很是残酷,隔壁梁婶子日日听着,连百家姓都被她编成了歌谣!
雪雁不仅会唱还会认,但贺野阔的进度仍停留在前五十字卢姓上过不去了!
每次都能把卢认成芦!或者把芦认成卢。东哥不承认是自己的教学出了问题,毕竟连陪着上课的雪雁都会了。
贺野阔学不会完全是他脑子有问题,含泪退回了一两的束脩。
贺瑾儿经过这茬也明白了,她家贺野阔不是个读书种子。三月之期一到,她便拜托东哥帮着把书还了回去。
她是没什么脸去见私塾先生了!她家雪雁算是天才,可她不是男的考不了科举!免不了赋税劳役。
这年头也不兴男扮女装!读书这事儿算是告一段落。
她和贺野阔都把这当成一次失败性的尝试,贺野阔更是因为不用坐着读书,每天兴高采烈地挎着篮子出门卖馒头!
贺瑾儿一天总共只能蒸三百个馒头,每天卖得银钱也有数共计七百九十文。贺野阔拿个零头,一天天为了攒那九十文干得起劲!
但梁红玉却不乐意,在她眼里贺瑾儿已经有了一万两银子当嫁妆,日子怎么过都不会差。
但贺野阔不同,他总不能整天在贺瑾儿屁股后面混着吧!
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买馒头,哪有当官的坐在大堂上来的清闲!
梁红玉再三斟酌还是开口:“你弟弟总跟着你后面卖馒头也不是个事!他总得有份产业不如你出点钱买个铺面!”
贺瑾儿也是这么想的,镇上的钱庄兑不开一万两交子,外面流民作乱,贺瑾儿也不敢孤身一人去府城。
她打算等时节好点再雇人陪同,眼下只好慢慢攒钱,先把苏遇白入城银还了才是正事!
“前街没有合适的铺子,我找铁匠打了口煎锅。准备在坊市门口摆个小摊卖煎包,到时弟弟在旁边帮我揉面拌馅,一个月赚三两银子不是问题,我们很快就能把苏家的钱还上!”
贺瑾儿信心满满的开口,但梁红玉拉下脸阴沉地厉害,女人果然天生外向,半点不为家里人作打算。一个路边小摊能有什么富贵可言。
罢了!既然当姐姐的不为弟弟考虑,那当娘的必须得管!不过她现在身子沉,大着肚子上苏家的门不好看,只能等肚里的娃落地再说了。
这孩子来的也不是时候,太耽误事了!
梁红玉阴沉的脸色没有被贺瑾儿瞧见,她忙得很。能抽空找大夫过来帮梁红玉诊治已经耽误了不少事了!
家里的灶台上还蒸着两屉馒头,贺瑾儿进来之后先把竹帘放下,正值九月中旬秋蚊子扰人厉害。
白皮松软的大馒头蒸得刚刚好,再晚一刻钟陶锅的水怕是要干了。陶锅干了有开裂的风险,这陶锅也不便宜是东哥家的,弄坏了,怕是遭人嫌弃。
贺瑾儿回来的及时挽救了一口陶锅,心想等再攒够十两银子她一定要去打一口大铁锅,这样才能钱生钱!接着赚更多的钱。
贺瑾儿正深想着,雪雁从王巧姑那屋跑了出来。闻着味跑来要馒头吃!
只见她踮起脚尖扒着灶台,使劲地吸鼻子,大眼睛一眨不眨:“大姐儿,我饿了!中午的鱼汤没喝饱!”
这话贺瑾儿信,因为她也同样没吃饱!
梁红玉的嘴比下雨天还磨人,邻居梁婶子家做什么,她就吵着要吃什么。
今儿中午梁婶子家做了鱼,贺瑾儿十分有先见之明的买了两尾大白鲢,共计六十文。
足有十斤重,一条清蒸、一条用鱼肉做馅,蒸了七个鱼肉包子做午饭。
这次梁红玉自己干掉了一盘鱼,剩下七个包子中有三个被贺野阔拿走当新品去售卖。
剩下的四个就不够吃了,贺瑾儿把自己那份让给了王巧姑,她自己则躲起来偷偷吃牛肉干。
饿谁也不能饿厨子不是么!
雪雁自从生活安定后,心思也活络起来!有样学样她把自己的包子分成两半,一半给了贺富宽。
刚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但不到半刻钟,她便饿得头晕眼花。
闻着味找来了厨房。
贺瑾儿既心疼又觉得好笑,摸摸雪雁顺滑的头顶:“以后可别装大方了,吃亏饿出个好歹,亏得是自己,富得是别人!”
雪雁眨巴眼:“可是爹爹不是别人!”
贺瑾儿不可置否,但贺富宽在外做工,一日三餐是全包的,他吃得不比在家差。
之所以跑回来还不是怕贺瑾儿在饮食方面亏待赵丽娘,让他没面子!
不过这些话,贺瑾儿不好对雪雁直说,她掰了个新鲜出炉的白面馒头分出一半,往盘子上一搁,这样凉得快些!
“爹爹确实不是别人,孝顺也是没错的。但你才五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若是吃不饱将来长成一个小矮子,想孝顺爹娘都做不到!雪雁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雪雁点点头,今儿的鱼肉包子很好吃。但是只有四个,奶奶吃了两个,二婶吃了一个。
所以她才会把一半分给爹爹,毕竟只喝剩鱼汤是喝不饱的!她怕他会饿晕!
可如果自己吃不饱,长不高的话,似乎更可怕,雪雁不想一直当个小矮子,雪雁忍着烫,把馒头往肚里塞。
贺瑾儿趁机塞了片红烧肉进去,雪雁的眼睛亮了又亮:“大姐、好次!”
好吃到烫嘴,话都说不清楚了。
贺瑾儿警告雪雁不许把吃肉的事说出去,否则以后都没有了!
雪雁点头保证,接着又问:“大姐,今晚家里也有红烧肉吃吗?”
贺瑾儿没法保证,家里每天的菜钱都能靠卖馒头的利润来支撑,更何况贺野阔这几天交回来的钱,数额越来越没个准头。
要知道,她给馒头定的价、每天做的数量都是固定的,贺野阔也从没把卖剩的馒头带回来过,如此一来,真相便只有一个。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040/111111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