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赏功罚罪
凯旋的盛宴余温未散,朝堂的焦点便迅速从欢庆转向了次日的大朝会,有功者自然要赏,有过者亦当严惩。弘德帝并未耽于享乐,次日便临朝听政,命有司将战功簿与罪臣案卷呈报御前。
太极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屏息凝神。此番大战,功过交织,牵扯甚广,弘德帝甚至越过三司,直接让楚国公与秦国公查案,人人皆知今日朝会必将决定许多人的命运,甚至影响未来朝局的走向。
弘德帝高坐龙椅,面色沉静,不怒自威。他目光扫过殿下众臣,缓缓开口:“北疆大捷,赖我将士勠力同心。有功者,朕必不吝赏赐;有罪者,朕亦绝不姑息!楚国公、秦国公,将所查案情,奏来。”
楚国公与秦国公应声出列。秦国公身为兵部尚书,率先呈上查证陇右、河西官员通敌叛国的详实证据,条分缕析,铁证如山。楚国公则补充了关于朝中官员与地方势力勾结、收受贿赂的调查结果。
吏部尚书卢永吓出一身冷汗,出列请罪。
弘德帝睨了他一眼,道:“候着去,等会儿再处置你。”
随着两位国公的禀报,一桩桩骇人听闻的罪行被公之于众。陇右节度使浑惟明、太原府尹杜明远、云州守将赵奔、甘州守将许赫等人,或为私利,或怀异志,与陈宁暗中勾结,出卖军情,纵敌入寇,致使边关生灵涂炭,将士枉死,罪证确凿,无可辩驳。
而当楚国公奏报至京兆杜氏一支牵扯其中时,殿内气氛骤然变得更加凝重。
“经查,太原府尹杜明远,暗中效忠前朝余孽,杜明远这一支系多年来一直为陈宁办事,提供钱粮、传递消息,杜明远更是利用职权,为铁勒南侵大开方便之门。”
杜明远乃户部尚书杜陵之堂侄。
户部尚书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叩首不止:“陛下明鉴!臣……臣对此毫不知情!臣叔父一系久在外任,平日往来甚少,臣万万想不到他们竟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臣御下不严,疏于察查,有负圣恩,请陛下治罪!”
杜陵为官谨慎,素有清名,此番牵连,对他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弘德帝看着跪伏在地的杜陵,不置可否。他深知杜陵其人,也知京兆杜氏家族庞大,枝蔓繁多,出一两个不肖子孙并非奇事。且杜家二爷尚了先帝幼女临阳长公主,乃是皇亲,牵扯过深,易动摇人心。
此时,亦有与杜氏交好的官员出列,为杜陵求情,言其忠心可鉴,确系被族人蒙蔽。
良久,弘德帝方才缓缓开口:“杜卿。”?
“臣在!”
?“你身为家主,族中出此逆贼,纵非主谋,亦有失察之过。罚俸一年,降爵一等,留任察看,以观后效。日后若再有不谨,两罪并罚!”
?杜陵如蒙大赦,重重叩首:“谢陛下隆恩!臣定当尽心尽力,戴罪立功!”
虽受惩处,但谋逆乃是诛九族的大罪,能保住官职性命,已是万幸。
“至于杜明远一脉,”弘德帝语气转冷,“罪证确凿,无可饶恕。杜明远及其参与逆谋之子弟,皆按律处斩,家产抄没,其余不知情者,流三千里,永不得返京。”
处置完杜氏一案,殿内气氛稍缓,但随即又因清河崔氏而再度紧绷。
楚国公继续奏报:“另查,清河崔氏多位子弟,收受陇右节度使浑惟明等人巨额贿赂,为其在朝中打点关系,打探消息,虽未查实有直接通敌之举,然贪渎枉法,助长边将气焰,间接酿成祸患,罪责难逃。”
清河崔氏家主、左仆射崔廷面色难看,出列请罪:“臣治家无方,有负圣恩,请陛下责罚。”
崔氏乃百年望族,树大根深,此番虽未涉及叛国,但贪腐之罪亦足以令家族蒙羞。
弘德帝沉吟片刻。崔氏与杜氏情况不同,其罪在贪而非叛,且清河崔氏乃士族之首,关系盘根错节,需权衡处置。
“崔廷御下不严,罚俸半年,降职留用。涉案之崔氏子弟,依受贿轻重,或流放,或夺职,永不叙用。所收贿银,十倍罚没,充入国库!”
对崔氏的处置相对柔和,但亦足以令其颜面扫地。
主犯都已处置妥当,接下来也该轮到其他人了。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了吏部尚书卢永以及三司的主官们。
弘德帝的目光缓缓扫过他们,最终定格在一直跪伏在地、汗流浃背的吏部尚书卢永身上。
“卢永。”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臣……臣罪该万死!”卢永以头叩地,声音颤抖。他深知,自己掌管天下官员铨选考功,出了这么多叛臣贪官,他首当其冲。
“你确实罪该万死!”弘德帝冷哼一声,“浑惟明、杜明远、赵奔、许赫……这些人可都是你吏部考评中的良才,你究竟是如何为朕监察百官的?是年老昏聩,还是收受了好处,与他们同流合污?”
这番话极重,尤其是“同流合污”四字,几乎吓得卢永魂飞魄散。
“陛下明鉴!臣万万不敢!臣只是……只是失察!被这些奸佞之徒蒙蔽了双眼!臣有负圣恩,臣无能!请陛下治罪!”他除了认下失察之罪,别无他路,若被怀疑勾结叛臣,那就是灭门之祸。
“失察?好一个失察!你一句失察,边关多少将士枉送性命?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念你多年勤勉,未有贪墨实证,朕姑且信你只是昏聩无能。即日起,革去你吏部尚书之职,夺其爵位,贬为庶民,永不叙用!回家闭门思过去吧!”
对于卢永的处罚,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杜、崔是罚俸降爵留任,而卢永是被一撸到底,彻底逐出朝堂。且崔、卢两家是姻亲,弘德帝从严处罚卢永,未必没有存了要动崔氏的念头。
处置完卢永,弘德帝的目光转向了三司长官。
三人早已面色如土,齐齐出列跪倒:“臣等有罪!请陛下责罚!”
弘德帝的语气依旧冰冷:?“尔等执掌国家刑名律法,风闻奏事,监察百官。如此大案,若非朕另遣人手,尔等是否至今仍被蒙在鼓里?是无所作为,还是有心包庇?”
“臣等万死!臣等失职!”三人叩首不止。他们的情况比卢永稍好,但监管不力的罪过是逃不掉的。
弘德帝沉吟片刻。一口气罢黜多数官员震动太大,不利于朝局稳定。
?“刑部、大理寺,办案不利,罚尚书、寺卿俸禄一年,各衙门所有官员本年考功列为下等,暂留原职,以观后效。若再有不效,两罪并罚!”
?“御史台,监察失职,耳目闭塞,罚御史大夫俸禄一年,责令都察院内部整肃,朕要看到成效!”
刑部、大理寺还好,可御史台自韦远被贬鄯州后,再不负往日得用。
之后,弘德帝又依功过簿,对一众功臣良将进行了封赏。宇文述等将领皆加官晋爵,赏赐丰厚。阵亡将士得以追封,家属获抚恤。凉州、甘州等受战火波及之地,减免赋税,朝廷拨发钱粮用以重建。
又下旨追封谢翊为冠军大将军,准入忠烈祠享祭。
随后,论及生者之功,弘德帝目光落在谢靖身上:“谢靖,于凉州血战、千里奔袭、截击元凶诸役中,勇毅果决,堪为表率。擢升为左骁卫郎将,另赐金帛宅邸,以彰其功。”?
谢靖的升迁可谓破格,足见其战功卓著与帝心青睐。
谢靖出列,单膝跪地:“末将谢陛下隆恩!必当竭尽忠诚,以报国恩!”
萧玥因功勋卓著,此前已加封赏,今日朝会之上,弘德帝更特赐其参议军政之权。此旨意一出,虽无人敢当面反对,但不少守旧大臣心中骇浪滔天,看向萧玥的目光愈发复杂。
一场朝会,直至午后方才结束。经此一事,朝中官员空缺太多,还需细细商讨。
萧玥走出太极殿,春日阳光正好,洒在汉白玉的台阶上,明亮却有些刺眼。她看着前方谢靖等候的身影,又回想方才殿中种种,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更添沉重。赏罚虽分明,但这朝堂之上的暗流与权衡,远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为错综复杂。
杜氏、崔氏这样的庞然大物,即便犯错,处置起来亦需考量万千。而父皇给予她的权力与荣耀,几乎将她放在火上炙烤。
谢靖走到她身边,低声问道:“累了?”
萧玥轻轻摇头,目光望向远处宫墙之上辽阔的天空,轻声道:“只是觉得,脚下的路似乎才刚刚开始。”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024/111111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