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君心
诚然四公主无辜,但萧玥一刻也不敢忘当年郑皇后是如何死的,且她生母亦丧于萧玥之手,不过这并不代表有人可以在后宫兴风作浪。
回了立政殿后,萧玥让人传了宋尚宫前来。
不过一盏茶功夫,宋尚宫便匆匆赶来,神色恭敬更甚从前。
萧玥虽不再直接掌管宫务,但其威势与帝宠,远胜从前。
“臣参见公主殿下。”宋尚宫敛衽行礼。
萧玥并未立刻叫她起身,而是端起手边的温茶,轻轻呷了一口,方缓声道:“宋尚宫,如今贵妃娘娘统摄六宫事宜,诸事繁杂,辛苦非常。尚宫局协理宫务,可不能马虎。”
宋尚宫心头一紧,愈发低下头去:“臣愚钝,不敢言辛苦,唯尽心尽力辅佐贵妃娘娘,为陛下和殿下分忧。”
“尽心尽力?”萧玥放下茶盏,发出一声轻微的磕碰声,目光淡淡扫过宋尚宫的发顶,“本宫怎么听说,近来宫中颇有些不安分的风气?竟有奴才敢非议主子身世,嚼些陈年烂谷子的舌根,搅得人心惶惶?”
宋尚宫脸色一白,连忙道:“臣失职!臣一定严加查办,绝不容此等歪风……”
“查办?”萧玥打断她,语气不疾不徐,“光是查办几个碎嘴的奴才就够了?尚宫局掌宫廷戒令、纠禁谪罚,防患于未然才是根本!贵妃娘娘仁慈宽厚,有些事或许不便过于严苛,但你们尚宫局,难道也不懂规矩了吗?帮不上忙就算了,若是反而拖了后腿,这失职之罪,该当如何论处?”
这番话可谓极重,宋尚宫吓得立刻跪伏于地:“殿下息怒!臣知罪!是臣管束不严,疏于督察,致使宫规松弛!回去立刻彻查整肃,绝不再让流言蜚语污了宫廷清静!定当竭尽全力辅佐贵妃娘娘,不敢有丝毫懈怠!”
萧玥看着她惶恐的样子,知道敲打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才语气稍缓:“起来吧。记住你的本分。后宫安宁,关乎天家颜面,更关乎前朝稳定。若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本宫唯你是问。”
“是!是!奴婢谨记殿下教诲!谢殿下开恩!”宋尚宫这才颤巍巍地起身,后背已惊出一层冷汗。
“去吧。”萧玥挥挥手。宋尚宫如蒙大赦,躬身退了出去,脚步都有些虚浮。
章嬷嬷在一旁低声道:“殿下,如此敲打,宋尚宫应当知道轻重了。”
萧玥揉了揉眉心:“但愿如此。明日父皇想必还要召见重臣商议西北善后之事,早些准备吧。”
翌日,甘露殿。
萧玥一身鹅黄色宫装,坐在一众紫袍重臣之间,十分惹眼。
兵部尚书秦国公率先禀报:“陛下,叛臣浑惟明已然伏法,其党羽亦按律处置完毕。其所辖陇右军经过整肃,汰弱留强,现已暂由副将代管,军心渐稳。”
弘德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浑惟明伏诛,陇右节度使一职不可久悬。诸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陇右地处要害,节度使手握重兵,人选至关重要。
楚国公率先开口:“陛下,陇右新经动荡,需一位老将坐镇,方能安定人心,震慑宵小。臣以为,郭老将军堪当此任。”
郭老将军乃开国元勋,军功赫赫,且年事已高,最重要的是不会形成新的藩镇势力。
此议得到多数人附和。
弘德帝看向萧玥:“承平,你以为如何?”
萧玥起身,略一思索,答道:“儿臣以为舅父所言甚是。郭老将军忠勇体国,经验丰富,足以稳定陇右局势。然,老将军年事已高,恐难以长期承担边陲辛劳。可另选派一年富力强、通晓军务之人为副使,佐理军务,亦可为将来做准备。”
“嗯,思虑周全,准奏。”弘德帝眼中露出满意之色,“即日起,授郭崇韬为陇右节度使,加镇西大将军衔。”
“陛下圣明!”
弘德帝又道:“韦远此次于鄯州立下大功,稳定后方,揪出叛臣,其才干与忠勇,朕已深知。吏部尚书一职空缺,朕意调韦远回京,出任吏部尚书,诸位以为如何?”
韦远本是能臣,只因先前得罪权贵被贬出京,如今立下大功回调,执掌天官铨选之职,无人能提出异议,且此举亦可平衡崔氏在吏部的影响。
“陛下慧眼识人,韦使君确是不二人选。”众人皆道。
“如此,鄯州刺史出缺,”弘德帝沉吟道,“朕记得鄯州别驾郑栩,在此次风波中协助韦远稳定局势,颇有功绩?”
弘德帝看着楚国公笑道:“文谨,你可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楚国公接口道:“多谢陛下赞誉,小儿年轻,还需历练。”
“无妨,怀鸣年岁不大,可却是难得的沉稳,又是状元郎出身,便擢升他为鄯州刺史。”
重要人事大致商定,接下来便是关于陈宁及铁勒部的处置。
“陛下,铁勒王庭精锐尽丧,各部离散。臣等议,可采纳宇文将军建议,择其部分愿归附之部落,迁入河套地区,分而治之,使其渐习农耕,归于王化。另择一部,扶持其新首领,使其居于漠北,为我朝藩篱,牵制其他草原部落。”
“可。具体事宜,兵部与鸿胪寺会同办理,务求稳妥,勿再生乱。”弘德帝一锤定音。
此时,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紫袍的老臣缓缓起身,此乃掌管宗正寺的汝阳王,论辈分是弘德帝的堂叔。
他面容清癯,神情肃穆:“陛下,叛首陈宁现已羁押,其罪滔天,万死难赎。然,其身份终究特殊,乃前朝公主。如何处置,关乎礼法,亦关乎后世史笔。老臣愚见,其罪当诛,然可赐其全尸,不必明正典刑于市井,以存前朝最后一丝体面,亦显陛下仁德宽广,不与一覆亡之族女子过于计较。”
诸事商议已毕,众臣告退。弘德帝却独独留下了萧玥。
弘德帝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了两下,显然在权衡。
“皇叔所言,有其理。然,仁德是对子民,非对叛贼。其身份特殊,更应严惩以儆效尤!不过……”他话锋微转,“公开处刑,倒也确实抬举她了。罢了,就依皇叔所请,赐白绫吧,留个全尸,成全前朝皇室的最后一点体面。”
“陛下圣明!”汝阳王躬身一礼,退回了座位。
善后事宜已商讨完毕,群臣依次告退,殿内一时只剩下父女二人。
内侍悄无声息地退至殿外候着。
弘德帝并未立刻开口,只是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拂着茶沫,目光落在袅袅升起的热气上,似在斟酌言辞。
良久,他才缓缓抬眼,看向静立下首的女儿,语气听起来颇为随意:“长乐,如今你参议军政,手握权柄,更胜以往许多。感觉如何?可还适应?”
萧玥心中微凛,她垂眸,恭敬答道:“回阿耶,儿深知责任重大,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幸得阿耶信任与诸位大臣辅佐,尚能勉力为之。”
“嗯。”弘德帝微微颔首,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后靠,目光变得深远了些,“权力是柄利剑,用得好,可安邦定国,护佑黎民;用得不好,则会伤及自身,甚至动摇国本。朕给你这份权柄,是信重你的能力,也是望你能替朕分忧。”
他的语气始终平和,甚至称得上温和,但萧玥始终不敢懈怠。
“朕知道,你心中有抱负,有不同于寻常女子的见识和胆魄。这是好事。朕的承平,自然当得起这份与众不同。”他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目光重新聚焦在萧玥身上,“然,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天下有天下的纲常。朕能给你的,你便可放手施为;朕未曾允准的,便需谨守界限。如此,方是长久之道,对你,对朝廷,都是如此。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他没有提及陈宁,没有直接斥责女子干政,但每一句话都在划定着边界。你可以拥有权力,但这份权力的来源和范围由帝王决定;你可以施展才华,但必须在帝王允许的框架之内;帝王欣赏你的不凡,但这不凡不能挑战固有的秩序。
萧玥立刻深深一揖,坚定答道,没有丝毫犹豫:“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儿臣一切所有,皆源于父皇恩赐。儿臣之志,在于辅佐父皇,稳固我萧氏江山,福泽天下百姓,绝不敢有丝毫僭越之念,必当时刻谨守本分,恪守朝廷法度!”
弘德帝凝视着她。
“很好。朕就知道,你从未让朕失望过。”
他挥了挥手,语气轻松了些:“去吧。近日朝中事务繁杂,你既领了参议之职,便多用心。若有难决之事,随时可来问朕。”
“是!儿臣告退。”萧玥恭敬地行礼,一步步退出了甘露殿。
直到走出殿门,感受到室外明亮的阳光,她才轻轻吁出一口气。后背的衣裳已被一层薄汗微微浸湿。
帝王那看似温和的叮嘱,实则是再明确不过的警告。
她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目光逐渐变得坚定。
路,确实还很长。
(https://www.02ssw.cc/5038_5038024/1111110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