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君王不朝,祸起万历
随着朱高爔那句意味深长的话音落下,“大明帝王聊天群”的光幕之上,一个“时空巡查”的选项悄然亮起。
朱元璋与朱棣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确认。
他们倒要亲眼看看,这个被后世无数人诟病的万历朝,究竟烂到了何等地步!
嗡——!
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时空扭转的眩晕感传来。
当朱元璋、朱棣、朱高爔、朱厚熜等一众帝王再次睁开眼时,已然身处一座宏伟的宫殿之内。
此地正是万历朝紫禁城的文华殿,本该是帝王经筵日讲、批阅奏章的勤政之所。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偌大的殿宇之内,空无一人,死气沉沉。
殿梁和廊柱之间,结着厚厚的蛛网,宛如盘丝洞一般。
御案之上,奏折堆积如山,甚至比一个成年人还高,每一本都覆盖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已是许久无人碰触。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纸张腐朽与尘埃混合的霉味,令人作呕。
这哪里是帝国的中枢,分明就是一座废弃的鬼宅!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激烈无比的争吵声,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
“……军饷已经拖欠了整整半年!辽东的将士们连冬衣都发不下来,再不想办法,他们就要哗变了!”
“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国库里耗子都饿死了!你们倒是说得轻巧!”
“哼!国库没钱,江南的士绅们有钱!为何就不能向他们征税?!”
“放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乃是祖制!向士绅征税,岂不是要动摇国本?!”
一群身着绯色官袍的大臣,正围着一个看似是户部尚书的官员怒声嘶骂,唾沫横飞。
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却无一人提及该如何解决问题,反而都在互相推诿、攻讦。
朱元璋看着殿内这腐朽不堪的景象,听着殿外那无休无止的党争之声,一张老脸早已是铁青一片。
一股源自于开国帝王的滔天怒火,在他胸中疯狂燃烧!
“混账东西!”
他猛地抬起一脚,狠狠踹在一旁的案几之上!
“哐当——!”
红木案几应声翻倒,上面积满灰尘的笔墨纸砚碎了一地。
“这就是你给咱治理的朝堂?!这就是你引以为傲的‘制衡之术’?!”
朱元璋的咆哮声,如同炸雷般响彻整个文华殿。
殿外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大殿深处的紫檀木屏风后,一个身影明显地哆嗦了一下。
“给咱滚出来!”朱棣的脾气比朱元璋更爆,他几个大步上前,一把便将那道身影从屏风后揪了出来!
被揪出来的,正是这座宫殿的主人,大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
只见他脸色苍白,眼神躲闪,身上穿的却并非龙袍,而是一件绣满了仙鹤祥云的宽大道袍。
他被朱棣拎在手中,那手里,竟还死死地攥着一把小巧的、用来添弄药材的黄铜药勺。
“炼丹?求仙?!”
朱棣一眼便瞥见了他身旁那座一人多高的紫金炼丹炉,炉下还燃着微弱的炭火。
他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遏制,一把夺过那座精美绝伦的炼丹炉,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砸在了坚硬的金砖之上!
“砰——!!”
价值连城的紫金丹炉瞬间四分五裂,里面那些五颜六色的丹砂药石,混杂着瓷片,溅得到处都是。
“你可知萨尔浒为何会败?!啊?!”
朱棣指着朱翊钧的鼻子,怒声咆哮,“我大明的将士们在前线连饭都吃不饱,兵器锈得连铁甲都砍不动!”
“你这个皇帝,却躲在深宫里炼你这狗屁丹药,求你那虚无缥缈的长生?!”
万历皇帝被吓得浑身发抖,脸色惨白如纸,但他依旧梗着脖子,嘴硬道:
“那……那是文官欺朕年幼!自张居正死后,他们便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朕若非以不上朝来怠政,又如何能制衡他们?!”
“制衡?”
一个冰冷而平静的声音,从那堆积如山的奏折前传来。
朱高爔不知何时已走到了御案之前,他随手从那奏折山中抽出一本,轻轻掸去上面的灰尘,缓缓念道:
“万历二十年,河南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户部尚书上奏,请求从内帑拨款二十万两赈灾。”
“你的批复是——‘内帑空虚,暂缓执行’。”
朱高爔顿了顿,目光如同利剑般刺向万历。
“同年,你为最宠爱的福王朱常洵举办婚礼,一次便耗费白银两百万两。”
“朱翊钧,这就是你所谓的‘内帑空虚’?所谓的‘制衡文官’,不过是你贪图享乐,懒政怠政的借口罢了!”
他又从袖中,仿佛变戏法一般,取出另一份奏折的幻影。
“这是张居正的临终奏折。”朱高爔的声音愈发冰冷,
“他死前,曾含泪上奏,恳请你务必延续‘考成法’,澄清吏治,严惩贪腐。”
“可你是怎么做的?你默许朝臣反攻倒算,在他尸骨未寒之际,便抄了他的家,废除了他呕心沥血推行的新法!”
“自此,党争再无束缚,东林党趁势坐大,将大明朝堂变成了他们的名利场——这,便是你所谓的‘治国’?”
字字句句,如同一记记耳光,狠狠抽在万历皇帝的脸上。
他被说得哑口无言,冷汗直流,目光慌乱地在人群中扫视,忽然,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看到了那个同样身着道袍的朱厚熜。
“世宗爷爷!”万历帝急忙辩解道,“您当年也曾修道二十余年,为何……为何他们只说朕的不是?!”
“呵。”
朱厚熜闻言,发出一声满含鄙夷的冷笑。他一甩袖袍,一份战报的幻影便甩在了万历的面前。
“睁大你的眼睛看清楚!”朱厚熜的声音里,带着一股已然脱胎换骨的帝王威仪,
“朕如今每日临朝,亲自批阅奏章!朕斩杀了严嵩父子,整顿了海防,为祸数十年的倭寇已然肃清!”
“朕推行新法,清丈田亩,如今的嘉靖朝国库充盈,百姓安乐!”
“你呢?你若真有制衡文官的本事,为何会让大明,落到这般田地?!”
最后一句话,如同雷霆万钧,彻底击溃了万历皇帝所有的心理防线。
他双腿一软,瘫坐在了那张布满灰尘的龙椅之上,双手痛苦地捂住了自己的脸,口中发出了梦呓般的喃喃自语:
“朕……朕非亡国之君……朕真的不是……朕只是……只是不想管那些烦心事罢了……”
是啊,他只是不想管。
不想管那些没完没了的党争,不想管那些天灾人祸,不想管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奏章。
他只想安安稳稳地,待在自己的深宫里,当一个富贵闲人。
看着他这副模样,朱高甔的眼神中,没有愤怒,只有一丝深沉的冰冷。
他缓缓走到龙椅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将“逃避”刻在骨子里的后辈,一字一句地说道:
“帝王,没有‘不想管’的权利。”
“你今日的每一次‘不想管’,都在为日后的崇祯,掘下通往煤山的坟墓。”
“你若再不醒悟,大明的亡国之祸,便从你——万历,而起!”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803/111110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