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暴君崇祯:再续大明三百年! > 第十章自行舟

第十章自行舟


崇祯坐在御书房里,提笔在纸张写下数个姓名。

排名第一的就是宋应星。

明末的问题很多,多到跟筛子眼似的数都数不完。

但最大的问题只有一个,粮食。

史书记载明末天灾是从崇祯元年开始爆发的,但实际上西北的天灾从天启七年就已经开始了。

尤其西北之苦令人泣血。

一份奏呈给崇祯的奏章流传到了后世,其上这样记载西北的灾情。

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

即为年年饥荒,年年打仗,天天赈灾平叛无一日得闲。

庚午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犬吠。

大旱让人口锐减,千里无一丝绿意。

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

意思都苦成这样了,还有官差砸门催缴赋税,拿不出赋税的便被鞭打致死,就连停在树上的乌鸦身上都溅满了人血,可见多么丧心病狂。

放眼看去看不见活人,反倒是白骨的磷火在夜间飘荡。

这些百姓已经没有了活路,再这样下去就是逼着百姓造反。

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南北俱大荒。

尤其最后一句,更是让人窒息。

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想到这里崇祯狠狠地握起双拳,天灾苦矣但人祸更甚天灾。

大明,亏欠西北太多。

而造成这等情况的便是从上到下的贪腐,无处不贪无人不贪逼得百姓不得不反。

而西北,向来都是大明官军的兵源之地。

有明一朝,西北之地参军打仗的人数最多,其次便是辽东。

战死沙场的西北人多到数不清,但也导致西北叛乱极难围剿,因为后期参加叛军的已经不止百姓,而是西北官军。

最能打的反了,你就只能用更能打的去平叛,大明根基也就这样被一点点掏空。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意思是老百姓已经没了活路不怕死了,这个时候还用死来威胁,他将再无任何顾虑,因为什么都没有了也什么都不怕了。

造反是死罪,但不造反死的更快。

官逼民反无外如是,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只是其中代表性人物而已。

真正的根源在朝堂,所以想要避免这样的事情肃贪和粮食乃是重中之重。

宋应星,在后世很出名,因为他是大明土豆种植的开创者。

但在眼下的大明,宋应星就是一个毫不起眼没人在意的小人物。

如果土豆被推广开来,哪怕是那即将到来的恐怖天灾大明也能扛得过去,但这并没有出现。

而土豆没有被推广的原因很可笑。

因为大明的税收不收土豆。

大明的税收大部来自土地的税赋,所以上交国库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粮食,有棉花有水果也有各种田里产出的东西,后来张居正改变了这一现象,可以用银子抵赋税才好了一些。

但到了天启年间,大明一年的税收只有一千万两出头。

而这并不全是银子,而是收上来的东西按照市价折算而来,就比如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就有官员领取的俸禄不是白银而是粮食,布匹,棉花和苹果之类的。

朝廷不收土豆自然就没人去种,而土豆和辣椒都被当成观赏植物种在皇田里看着赏玩。

是的,明末的时候不止有辣椒,还有胡萝卜,花生,向日葵,南瓜,西红柿,就连烟草都已经开始进入大明。

但以上这些东西都没有被大面积推广,全部被当成了观赏植物种着玩的。

不是番夷没说这些东西能吃,而是我泱泱天朝地大物博岂会用尔番邦之食。

傲气,来自大国天朝的傲气。

但也只剩下傲气了。

接下来无尽天灾即将肆虐大明,而想要挺过这等天灾避免惨绝人寰的景象出现。

宋应星,极为重要。

而宋应星更是写下旷世名著《天工开物》,但却满清视为禁书封禁两百多年,后来被本子所得。

太多中华瑰宝被满清所毁,该死的的野猪皮误我华夏数百年。

而在宋应星的名字之下,是陈振龙。

这位也是后世出名,在眼下的大明根本没人知道他。

但这个人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宋应星,因为番薯就是陈振龙带入大明并开始种植的。

无论是土豆还是番薯,带入大明后根本不能长的和原生地一样大,一样茂盛。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需要脱毒培育。

事实也正是如此,最开始的土豆和番薯种出来的小如鸽卵,且穷根果无几。

一根秧苗下没几个果子,而且很小很难吃,估计这也是没被推广的原因之一。

而到了天启七年,番薯已经在福建民间开始推广,土豆也完全适应了大明的土壤气候。

只要找到这两个人并大力推广,即将到来的天灾大明扛得住。

而陈振龙之下,是孙元化。

擅长炸药,弹道,玩大炮的,精通物理化学,会葡萄牙语,上过葡萄牙火炮培训班,妥妥的军工专家。

随后是徐光启。

这人也是玩火器的牛人,孙元化的老师,这哥们和孙元化喜欢在实验室里玩数据不同,他喜欢把打造出来的武器用于实践。

火炮与城墙的防御结合,火器与攻城的步骤结合,火器与步兵和骑兵的结合,历史上最早提出步炮协同的开创者。

总而言之一句话。

他玩的,是怎么用火器在战场上杀更多的人,所以这样的科学狂人比领兵之将更可怕。

因为他更疯狂。

而他也和孙元化一样乃博学大才,写出了农政全书对土地种植十分在行,在他所著的农政全书里就有一段是描写土豆的。

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亦可蒸食,又煮芋汁可得粉。

也就是说,他连土豆淀粉都搞出来了。

如果给他点时间弄出土豆粉条不是事,而这玩意完全可以当做更易携带的军粮。

可能有人会说这玩意当军粮吃不饱,吃多了会有怎样怎样的副作用。

别闹了,再大的副作用还能比饿死更难受?

徐光启之下,是毕懋康。

他著有《军器图说》一书,明末燧发枪就是他研究出来的。

而崇祯写下的最后一个名字,叫王徵。

他玩出的东西叫自行舟,又叫火船自去。

这是蒸汽机的雏形。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38/4386665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