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隐患
王徵,写下《新制诸器图说》,自行舟的发声明者。
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的蒸汽机模型与1679年制造,而史料记载王徵的自行舟则是1644年制造成功。
而1644年也正是崇祯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九崇祯在煤山自缢。
所以说崇祯是没看到自行舟的,如果自行舟能早出现几年或许结果就会变的不一样。
但也有人说自行舟根本不存在,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王徵。
不管现在王徵是否能造出蒸汽机的雏形,他都会不顾一切的支持他让蒸汽机提前问世。
一旦有了蒸汽机,改变的将不止是大明的未来,而是整个世界的未来。
最早的蒸汽机结构并不复杂,对于这一点前世他看过相关文献。
而大明如今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后世无法相比,但在此时也是领先全世界的存在。
这一点从大明现有的火器装备上就能得到印证。
大明的火器之强是傲视全球的,明初便有大炮,在隆庆年间便是成批量装配了五雷神机。
枪管有五,长一尺五寸,重五斤,枪口有准星,柄装总照门和铜管可旋转,转瞬间可流星射。
听到五雷神机的介绍你能想到什么?
没错,这就是左轮手枪的雏形。
嘉靖初年,海道副使汪鋐干掉一批葡萄牙船队,缴获一批没见过的船载大炮,研究后命名弗朗机。
之所以叫弗朗机,是因为大明管所有洋人都叫弗朗机人。
原本这玩意不好用,又笨又重不然也不可能被大明轻易干掉。
但大明本就是玩火器的祖宗,所以开始着手改进,而且越改越邪乎越改种类越多。
大弗朗机长两米,有准星,且可左右旋转调整炮口,俩人就能操控。
小弗朗机长九十厘米,炮身铸有钢环能提着走,随时随地都能架炮(简直就是迫击炮和掷弹筒的雏形,北京军事博物馆里还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
最邪乎的是还有马上弗朗机,骑兵在战马上快速奔驰期间发射的微型火炮。
而大明最强兵种关宁铁骑的制式武器,叫三眼神铳(这东西北京博物馆里也有)
有三根枪管可连发,最神奇的是这玩意三枪打完之后竖起来就是铁榔头。
势大力沉之下,一榔头下去对方连脑袋带头盔一起变形扭曲,非常变态。
不单单陆地军种配有火器,水军更是种类繁多。
水军火器有一种名叫火龙出水,竹筒制成中填火药弹丸,尾有火药引信,射程可达两百步专打敌方舰船,点燃后可在水面滑行。
这就是最初始版的鱼雷。
更有如神火飞鸦,这他妈是火箭炮的雏形,而大小弗朗机的种类更是多达数十种。
以上这些火器并非杜撰,这一点丰臣秀吉就能作证。
当初丰臣秀吉带领大军进攻朝鲜时,李如松就是用这些火器把本子赶到海里喂鱼的。
当时本子最怕的火器有两样,一个是大将军炮。
这是一种重炮,因为过于笨重且经常炸膛大明用的比较少,而李如松在朝鲜用这个轰的本子哭爹喊娘的同时,也开创了以马拉炮的先例。
而另外一种让本子又恨又怕的东西,叫水雷。
大明时期就有水雷。
丰臣秀吉时期日本有贱岳七本枪七名大将,很强很强,强到被李如松干的跟傻逼似的。
其中水军大将岛津毅弘对大明水雷最有发言权,而用水雷覆灭本子的猛人叫邓子龙。
而这其中还出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乌龙。
大明以为弗朗机炮是葡萄牙人发明的,但其实这玩意产自濠镜民间出口创汇的产物。
而濠镜,就是今天的澳门。
所以说这所谓的弗朗机是出口转内销了,只可惜大明当时没有工业大摸底,不然指不定还能整出什么其他吓人的玩意来。
而且大明初期就有了地雷,这玩意朱棣就曾亲身体验过它的威力。
当初以清君侧之名南征,被铁铉和平安打的不要不要的,地雷更是让朱棣吃足了苦头。
所以那些说中国人制造火药只知道放鞭炮,而人家外国人却知道建造枪炮之类的千万别怀疑。
能这么说的要么本身就是个文盲,要么就是满清后裔。
因为大明同时期断崖式领先世界的火器文明,就毁在满清之手。
是满清为了统治防止汉人作乱抹除了火器的进展,更将大明火器的制造之法全部毁掉。
意难平,每每想起这些都会让人意难平。
而大明末期火器的制造已经跟不上了,贪腐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天启大爆炸伤了大明火器制造的根基。
那一场大爆炸,死伤两万余人且大部都为火器制造的工匠。
如果没有天启大爆炸,或许战场形式会完全不同。
因为天启的心思在权术布局上,更因为天启没有那么多银子重建和追加投入。
而到了崇祯时期就更不可能恢复产能了。
所以气运一说,也并非空穴来风。
所有的糟心事全部堆积到了崇祯时期集中爆发,天灾民变在加建奴不停扣边大明积重难返,灭亡也在情理之中。
看着自己自己写下的名单,崇祯的双眼也是微微眯起。
这些人全是宝贝,只要让他们动起来大明的军事实力将发展到真正无敌的状态。
但这些人的背后也藏着一份巨大隐患。
信仰。
无论是孙元化还是徐光启亦或者王徵,他们都是天主教徒。
而这些人成为天主教徒全和一个人有关。
利玛窦。
这是一个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万历十年进入大明。
这个人最厉害的在于他十分精通中国文化,熟读四书五经更懂入乡随俗,身穿儒家深衣以西儒自称,通过士大夫交际圈在大明站稳脚跟。
获万历特许居留北京建立南堂传教所,突破传教士不得在京安葬的禁令,成为首个皇帝赐葬的西方传教士。
指导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建立三柱石信徒体系。
更和徐光启共同翻译首部中文版的《几何原本》,信徒颇众。
后来徐光启官至兵部尚书,推荐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进宫见到了崇祯。
而汤若望更是在当时担任大明钦天监监正一职,更有传言崇祯也被洗脑成了天主教徒不信玉皇大帝了。
这简直细思极恐。
而集中国上下数千年文化瑰宝于一体的永乐大典,也是这一时期流传海外。
想到这里崇祯放下手中御笔,他知道这等隐患必须除掉。
而他更知道,在如今的开封。
还生活着一支数量庞大的犹太裔族群。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538/4386665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