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盛唐:我靠挨打改写马嵬坡 > 第二十一章 你去当饵

第二十一章 你去当饵


在与李适之交好的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刑部尚书韦坚、户部尚书裴宽、京兆尹韩朝宗等人先后遭到李林甫的中伤构陷,全部贬官流放后。

李适之感到了无比的慌乱。

由于当初武周时期大量清理李唐皇室成员,导致老李家人丁凋敝,所以神龙政变后老李家重新掌权,第一件事就是开始重新优待“自家人”。

当年他能扶摇直上,固然有才干,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赶上了神龙政变后的那阵东风。

朝廷需要一批“自己人”,而他这个皇室远支、又在地方干得像模像样的官员,自然顺水推舟地被推上来了,整个仕途可以说没遇到什么太多的波折。

从地方一路做到中央来,才干他是有的。

只是他也很明显没参透官场。

李适之的性格,算得上是“直中带憨”。

混官场的大多会变得圆滑,可李适之一直以来都是个大咧咧的粗人性格,甚至有些分不清敌我的意思在。

大家怎么都没想到连李林甫的话他都敢信。

于是就有了华山金矿之事。

他能感觉到此事之后圣人对他那丝毫不加掩饰的厌恶,这种压力让他如坐针毡。

皇甫惟明被贬播州。

裴宽被贬睢阳。

韩朝宗一路遭贬,如今只是个吴兴别驾…………

最惨的还是韦坚,被流放岭南全族被害。

接下来怕是就要磨刀霍霍向自己了。

李适之并非懦夫,但他很清楚,自己斗不过李林甫。硬碰,只有一个结果: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于是,一番权衡后,他做出了一个对自己来说极艰难的决定----自行请辞。

“保命要紧。”

这是他对几个老友的唯一解释。

罢相的奏疏呈上去时,李隆基正闷着一肚子火。

原因不是政务,而是----荔枝。

第一次送来的荔枝坏了,他本就很不高兴,如今第二次送来的依旧是黑水渗出的烂果,剥开果皮,酸味扑鼻,气得他连筷子都摔了。

“堂堂大唐天子,要给爱妃吃个好荔枝竟然都这般难?!废物!都是废物!”

御前几个小黄门看着大发雷霆到处砸东西的圣人,一个二个都屏着呼吸,不敢多言。

也正因此,李隆基根本没心思细究李适之的辞呈。他心里甚至有点松快----一个头脑简单、不懂朕心的左相,走就走吧,免得看得心烦。

“准了。”李隆基很随意地吐出两个字,接着抬手,“陈希烈可堪其位,让他接了左相。”

于是,这桩原本该在朝野掀起涟漪的大事,就这么草草定了下来。

既无流血斗争,也无权臣倾轧的喧嚣,仿佛只是一场日常的人事更替。

长安街巷上的百姓还在聊荔枝的事,至于谁罢相、谁拜相,不过是茶楼里附带的一句闲话,就再没人多关注了。

门下省的权力变动悄声无息地就结束了,靖安司这边也正打算有所动作。

李泌照例批完案牍,便吩咐门吏去请杨昱。

杨昱进门时,正赶上李泌将一封密札投入火盆中,火苗跳动,映得他半边面庞明暗不定。

“坐。”李泌抬手示意。

“李司丞今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杨昱小心地落座,端正姿势。

“你先前去东宫,见了太子。”李泌抬眼,带这些笑意和几分探询,“可有收获?”

杨昱心中一汗。

这人先前跟自己说去见太子“无妨”,可如今东宫那环境,任谁去了都要被那位圣人挂上号。

若是哪天圣人和李林甫一个不称心,这事难免就要被拿出来做文章。

这可无论如何都不是什么“无妨”的事儿,假设那天他真在东宫里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话,那妨害可就大了,严重的话会危及他的脑袋。

他也不敢随便回答,虽说李泌这家伙多半还跟太子藕断丝连,在此间与自己的谈话内容回头肯定都会传回太子那里去,但这靖安司里也不见得全是自己人。

还是谨慎些为妙。

“殿下…………”他顿了顿,挑了个最安全的说法,“是个有才能的,日后定能让我大唐中兴。”

李泌听了,唇角微微一动,似笑非笑。

“中兴…………”他似乎对这个词颇感兴趣,却没深究,“没打算再去跟他坐坐?”

“卑职......”杨昱在心中咒骂这个李司丞,有些话说上一两句说完了就好了,干什么要一个劲地提,生怕他们两人活的够久还是怎的?

“若是殿下再次有请的话,卑职还是去的。”

杨昱当然是乐意去的,他对太子的观感其实很是不错,但他不能表现出那么大的倾向性来。

他是圣人的小舅子,基本立场必须跟圣人一致才行,太子什么的,不论杨雨心中如何想的,明面上总是要往后稍稍。

所以咯,可不是我杨昱上赶子主动去见的太子,是太子请我,我身为臣子不得不去的。

“哈哈。”很是莫名地笑了一声,李泌摇了摇头,却是话锋一转。“好,东宫的事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我们要谈第二桩事。”

杨昱耳尖一动,“第二桩?”

“嗯。”李泌缓缓起身,走到案边,从一堆封好的文卷里抽出一份,轻轻拍在桌上,“这次,有件大事需要你。”

“…………我?”杨昱愣了。

“没错。”李泌看着他,目光如针,“因为这次要动的人,是司里的武家人。”

距离上次因为“厌胜”之事与武家人的冲突也才过去没多久,杨昱还记得,那个武攸皓在离开之前看着他恶狠狠的样子。

他知道,他跟武家之间的矛盾远没有结束。

在靖安司混了这么久的日子,他现在大概也对长安城中的各方势力都有了一点基础的了解。

武则天虽早已作古,但她的家族余脉依旧盘踞在朝廷的各个角落。尤其是长安城里的几家武氏旁支,不仅有钱有地,还有一批愿意替他们卖命的死士。

靖安司中,也不乏武家安插的人。

当初李仙宗劝他不要把事闹大是有道理的。若是真把那厌胜之事给揭发出来,老李家和武家之间又会爆发一轮冲突,到时候整个长安怕是都不得安生。

“要动谁?”杨昱很有兴趣。

李泌指尖在那份文卷封皮上轻轻一敲,吐出三个字:“武攸清。”

杨昱心下了然。

这个名字他不算陌生----靖安司武库署丞,管的是城中几处军械库的出入账册与器械调拨,虽说只是个从六品下,可在兵器、甲胄、弓弩的流转上,有着不小的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武攸清是武家旁支,和武攸皓是堂兄弟,平日里来往密切。

“理由呢?”杨昱眯起眼问。

“理由不重要,”李泌的语气像刀锋一样利落,“重要的是,他手里握着一批不该存在的兵器甲胄。”

杨昱挑眉:“私造军械?”

“不完全是。”李泌低声道,“有人借武库的名义,把一批新铸的制式铁甲‘调拨’到江淮不良人分署去,但......我遣人去对过账,账册上根本没有这些记录。”

“那这些甲胄去了哪里?”

“其中一部分很可能落入了江淮盐帮手里。”

“盐帮?”杨昱愣了愣,“他们还和那些私盐贩子有所联系?”

“正是。”李泌走到窗前,推开半扇窗,让夜风带走炉火里一丝焦灼的气息。

“另一部分,大概就是被他们武家人自己扣了下来,用于供养私兵和死士了。”

“他们胆子倒是真肥。”杨昱耸了耸肩。“这事儿要怎么查,肯定没法像上次那样直接抄家了?”

“这件事,若是大张旗鼓直接去查抄,他们必定有所防备。而且,武家在长安的耳目比你我都清楚,所以不能如此,否则只恐走漏风声......”

“所以需要你去当饵。”


  (https://www.02ssw.cc/5037_5037059/4398731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