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视频共享古代,龙国军演吓傻古人 > 第45章 华佗、孙思邈的“天启”

第45章 华佗、孙思邈的“天启”


谯县,一间简陋的茅屋医馆内,油灯的光晕将一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华佗的手,稳如磐石。

他刚刚用沸水煮过的柳叶刀,划开了一个农夫腿上肿胀如馒头的脓疮。

腥臭的脓血瞬间涌出,病人发出一声压抑的惨叫,身体剧烈地抽搐了一下,便死死咬住了口中的麻布。

汗水,从华佗的额角渗出,顺着他深刻的法令纹滑落。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最凶险的,是接下来几日的“疮毒攻心”。十个这样的病人,能活下来三个,已是苍天垂怜。

他毕生所学,在此刻显得如此无力。

就在这时,天幕之上,那块神奇的青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窗明几净,亮如白昼的房间。

几个穿着蓝色衣袍,蒙着口鼻的人,正围着一个躺着的人忙碌。

“在有效对抗病菌之后,后世的医学,才真正敢于向人体内部的病灶发起挑战。我们称之为,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华佗握着刀的手,不易察er地颤动了一下。

天幕上,一个蓝袍人拿起一根细长的针,刺入了那个躺着的人的手臂。一些清澈的液体被缓缓推入。

“首先,是解决疼痛。一种名为‘麻醉’的技术,可以让病人在整个过程中,陷入沉睡,毫无痛觉。”

毫无痛觉。

这四个字,像四记重锤,狠狠砸在华佗的心口。

他研制【麻沸散】数十年,也不过是让病人神志恍惚,减轻些许痛苦。

可天幕上的那个人,在被推入药剂后,神情舒展,呼吸平稳,仿佛只是睡着了。

这是什么神仙方剂。

紧接着,更让他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

另一个蓝袍人,用一种黄色的液体,在那病人腹部反复涂抹,范围之大,几乎覆盖了整个肚皮。

他们所用的刀、钳、针、线,全都浸泡在一种液体里,或是被一种灼热的蒸汽喷射过。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彻底的消毒,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外部病菌,在手术过程中侵入人体。”

消毒。

华佗的脑子嗡的一声。

他猛然低头,看向自己正在给病人清创的手。手上沾着脓血,还带着些许泥土的痕迹。

他用来擦拭伤口的麻布,虽然洗过,但就在不久前,还晾在满是灰尘的院子里。

他一直以为,伤口流脓,是病人气血虚弱,正不压邪。

原来不是。

原来,是自己。

是自己亲手,将那些天幕上展示的,看不见的“小虫子”,送进了病人的伤口里。

是他,在“救人”的同时,也在“杀人”。

这个认知,像一把烧红的铁锥,刺穿了他的脏腑。他感到一阵天旋地地转,喉头发甜,几乎要站立不稳。

“师傅,您怎么了?”一旁的弟子连忙扶住他。

华佗没有回答。他的双眼死死盯着天幕,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看见,那蓝袍人手起刀落,精准地划开皮肤,一层,又一层。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滴多余的血。

他们用一种奇特的钳子夹住血管,视野清晰无比。

他们从病人腹中,取出了一个已经腐烂流脓的“烂肠”。

那正是导致病人剧痛发热的元凶。

华佗曾经也做过类似的尝试,可病人往往死于无法控制的腹内大出血,或是随之而来的“邪毒攻心”。

可天幕上的蓝袍人,从容不迫地切除、缝合,仿佛在修补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最后,当他们用细如牛毛的针线,将皮肤完美地缝合在一起时,华佗再也支撑不住。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一屁股跌坐在地。

手中的柳叶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他没有去看地上的刀,也没有理会弟子和病人家属惊恐的呼唤。

他只是痴痴地望着天空,浑浊的老泪,夺眶而出。

“道……”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医道……”

他哭了。

像一个跋涉了一生,终于在荒漠中看到神迹的旅人。

他毕生追求的“刮骨疗毒”、“剖腹涤肠”,不再是需要靠着关云长那般神威才能承受的酷刑,不再是九死一生的豪赌。

天幕,为他指明了方向。

麻醉,消毒,精细的解剖认知。

这三者,便是通往那扇光明大门的钥匙。

他颤抖着,伸出满是老茧的双手,仿佛要去触摸那片遥不可及的光。

“苍生有救了……”

“有救了。”

——

长安城,药王孙思邈的府邸,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自从天幕开始讲解“微生物”以来,这位年过百岁,早已看淡世事的老神仙,就陷入了一种近乎癫狂的状态。

他先是把自己关在药房里,将自己亲手炮制的丹药全都倒了出来,放在一种他自制的,类似放大镜的东西下面,一看就是半天。

然后,他又冲出来,命令府上所有下人,立刻,马上,把家里所有的水缸都给我架到火上去煮。

“不煮沸,谁都不准喝,谁喝我打断谁的腿。”

“还有,所有人,去弄皂角来,把手给我洗干净,一天洗二十遍。”

下人们看着平日里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老神仙,此刻双眼通红,状若疯魔,一个个吓得噤若寒蝉,赶紧照办。

整个孙府,一时间热气腾腾,皂角味熏天。

而孙思邈本人,则像一头困兽,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

“病菌,病菌……原来是这个东西。”

“风寒不是风,是菌。痢疾不是湿,是菌。”

“《千金要方》错了,错了,从根子上就错了……”

他捶胸顿足,懊恼不已。

他行医一生,自诩活人无数,可今天才明白,自己过去对疾病的认知,就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在看世界,模糊不清,全靠猜测。

而天幕,一把扯掉了那层玻璃。

当看到“消毒”二字时,孙思邈像是被雷电劈中,呆立当场。

他想起自己曾经治疗过的一个产妇,因为产后高热不退而死。

他当时诊断为“血虚动风”,可现在想来,接生婆那双未曾清洗过的手,那些反复使用的麻布……

他不敢再想下去。

那不是天命,那是人祸。是无知造成的人祸。

“酒,烈酒。”

孙思邈突然大吼一声,冲进了自己的酒窖。

片刻之后,他抱着一坛珍藏了不知多少年的“火烧春”出来。这是他用来做药引的,度数极高。

他舀出一碗,点火,“轰”的一声,蓝色的火焰窜起老高。

“可以,这个可以杀菌。”

他眼神发亮,又命人架起一口大锅,将自己所有的手术刀、金针,全都扔进去,用烈酒和沸水,反复蒸煮。

看着锅里升腾的白色蒸汽,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病菌在哀嚎中死去。

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掌控感,涌上心头。

“对,对,就是这样。”

当天幕上出现那块青霉时,孙思邈的呼吸都停滞了。

“抗生素……”

他喃喃自语,这个词的发音古怪而拗口,却带着一种神圣的魔力。

“霉菌之中,竟藏着克制病菌的神药。”

他立刻联想到了自己药方中的一些“偏方”。比如用陈年的墙灰,用灶台底的黑土来治疗恶疮。

过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他懂了。

那里面,或许就含有类似的神奇之物。

“天道,天道啊。”

孙思邈仰天长叹,老泪纵横。

他感觉自己一生的医学认知被彻底颠覆,却又在废墟之上,看到了一座更加宏伟壮丽的殿堂。

他知道,从今天起,整个大唐,乃至整个天下的医学,都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而他,孙思邈,将是这场革命的执旗人。

——

咸阳宫。

秦始皇的呼吸,变得有些粗重。

他看着天幕上展示的种种“仙术”,眼神中不再是单纯的好奇,而是燃烧着一种近乎贪婪的渴望。

如果病菌可以被杀死。

如果坏掉的内脏可以被切除替换。

那是否意味着,人的衰老,也可以被延缓,甚至逆转。

长生,这个他追寻了一生的终极目标,似乎在这一刻,露出了一丝并非虚无缥缈的曙光。

“传朕旨意。”

嬴政的声音沙哑而威严。

“命太医令,即刻成立‘天医署’,将天幕所示一切,逐字逐句,给朕研究透彻。”

“凡天下方士、医者,能在此道有所进献者,封侯,赏千金。”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若有成果,朕,要第一个用。”

相似的命令,在汉武帝的未央宫,在唐太宗的太极殿,在宋太祖的垂拱殿,在明成祖的奉天殿,几乎同时下达。

对于这些手握天下权柄的帝王而言,天幕所展示的,早已超越了“医学”的范畴。

那是延续寿命的“仙法”。

是强军富国的“神术”。

是能让他们的帝国,千秋万代传承下去的终极保障。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关于医学的“天启”即将结束时,天幕的画面,再次一变。

画面上,出现了一个个排着队的孩子。

一个白衣人,正用一根极细的针,在每个孩子的胳膊上,轻轻刺一下。

旁白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

“对抗疾病,治疗,永远是最后的手段。”

“最高明的医者,是防患于未然。”

“在后世,我们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病菌入侵之前,就让我们的身体,提前认识它们,并产生抵抗它们的力量。”

“我们称之为,免疫。”

“而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

“疫苗。”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244/4422765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