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告别农场!夫妻俩携手闯荡省城大院
第五十章 告别农场!夫妻俩携手闯荡省城大院
回到农场的第三天,姜知夏就感觉到了不同。
“听说省里要搞什么承包制了。”王大妈压低声音说,“以后地可能不是集体的了。”
“真的假的?”梁晓慧瞪大了眼睛。
“我也听人说起过。”姜知夏点点头,“省城那边确实在讨论这些事。”
晚上,陆砚舟回到家,脸色有些严肃。
“怎么了?”姜知夏给他倒了杯水。
“部队那边也在传,说要精简编制,鼓励转业。”陆砚舟坐下来,“知夏,我觉得是时候了。”
“什么时候?”
“申请调动的时候。”陆砚舟看着她,“这次的变化不是小打小闹,是真正的大变革。我们不能错过。”
姜知夏心跳加速。她早就在等这句话了。
“你想好了?”
“想好了。”陆砚舟的语气很坚定,“省军区那边我已经打听过了,他们正需要有基层经验的干部。”
“那我呢?”姜知夏问,“农场这边……”
“农场以后会有新的发展模式。但你的技术,在省城能发挥更大作用。”陆砚舟握住她的手,“知夏,我们不能一辈子待在这个小地方。”
姜知夏沉默了一会儿。她想到了空间里那些先进的技术资料,想到了李副厅长说过的话。
“好。”她点点头,“我支持你。”
第二天一早,陆砚舟就去了部队驻地。姜知夏则找到了场长。
“场长,我想跟您聊聊农场未来的发展。”
老场长抬起头,“什么意思?”
“我听说上面要推行承包制。”姜知夏直接说道,“如果真的实行,农场需要提前做准备。”
“你有什么想法?”
“首先是品种改良。”姜知夏拿出一份资料,“这些高产品种我们可以试种。其次是加工。光种粮食不行,得有附加值。”
老场长仔细看着资料,“这些品种真的行?”
“我可以先在试验田里种。”姜知夏说,“还有,我建议农场建个小型加工厂。粮食深加工,利润会高很多。”
“这得不少钱啊。”
“可以分步骤来。”姜知夏已经想得很清楚,“先从简单的开始,比如面粉加工,然后逐步扩大。”
老场长点点头,“你这想法不错。不过……”
“不过什么?”
“你不会是要走了吧?”老场长突然问。
姜知夏愣了一下,“您怎么知道?”
“你这么急着给农场规划,肯定是要走了。”老场长苦笑,“砚舟是不是要调动?”
“还没确定。”姜知夏有些不好意思,“但如果真的调走,我希望能给农场留下点什么。”
“你已经留下很多了。”老场长叹了口气,“行吧,这些建议我会认真考虑的。”
下午,王大妈找到了姜知夏。
“丫头,听说你们要走?”
“大妈……”
“别瞒我了。”王大妈拍拍她的手,“我活了这么多年,什么看不出来?砚舟那小子昨天去部队,脸上写着"要调动"三个字。”
姜知夏不知道说什么好。
“走就走吧。”王大妈笑了,“你们有本事,不该困在这小地方。就是舍不得你们。”
“大妈……”姜知夏鼻子有些酸。
“别哭。”王大妈拍拍她,“以后常回来看看就行。还有,到了省城别忘了我们这些老朋友。”
“不会的,永远不会。”
晚上,梁晓慧和张玲也来了。
“真的要走?”梁晓慧问。
“还没确定。”姜知夏说,“但可能性很大。”
“那我们怎么办?”张玲有些失落,“好不容易有个知心朋友。”
“你们也可以申请调动啊。”姜知夏说,“等我在省城站稳脚跟,就想办法帮你们。”
“真的?”梁晓慧眼睛一亮。
“当然真的。”姜知夏握住她们的手,“我们是好姐妹,怎么能分开?”
“那就这么说定了。”张玲激动起来,“等你的好消息。”
小念夏在一旁听着,突然问:“妈妈,省城是什么样的?”
“很大,很繁华。”姜知夏抱起儿子,“有很多高楼大厦,还有很好的学校。”
“我能去上学吗?”
“当然能。”姜知夏笑了,“省城的学校比这里好多了,你能学到更多东西。”
小念夏拍手,“太好了!我要去省城!”
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姜知夏心里也充满了期待。是啊,省城不仅对她是新的开始,对孩子也是。
第二天晚上,陆砚舟回来了,脸上带着笑意。
“怎么样?”姜知夏迫不及待地问。
“申请递上去了。”陆砚舟说,“领导的态度很积极,说省军区那边确实需要人。”
“那什么时候能有结果?”
“快的话一个月,慢的话两个月。”陆砚舟坐下来,“不过基本没问题。”
姜知夏长舒了一口气,“太好了。”
“你那边呢?农场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
“我给场长提了一些建议。”姜知夏说,“希望能帮到农场以后的发展。”
“你啊,总是这么为别人着想。”陆砚舟摇摇头,“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不会有人说我们忘恩负义。”
当天夜里,姜知夏进入空间查看情况。黑土地依然肥沃,泉水依然清澈,但她总觉得有什么不同。
仔细观察后,她发现泉眼周围多了一些她从未见过的植物。这些植物叶片厚实,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这是什么?”她蹲下来仔细观察。
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些植物,会不会对城市生活有特殊作用?
她小心地采摘了一些叶片,准备带出去研究。也许,这是空间给她在省城发展的新助力。
一个月后,调令下来了。
陆砚舟拿着那张薄薄的纸,脸上满是激动,“知夏,我们要去省城了!”
姜知夏接过调令,看着上面的红色印章,心情复杂。激动,期待,还有一丝不舍。
“什么时候走?”
“下个月底。”陆砚舟说,“正好赶上孩子开学前。”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忙碌的准备。收拾东西,办理手续,还要安排农场的工作交接。
王大妈每天都来帮忙,嘴里念叨着:“这些都带走,那些留下就行。省城什么都有,不用带太多。”
梁晓慧和张玲也来帮忙,一边收拾一边说着不舍的话。
“记得我们的约定。”梁晓慧说,“等你站稳脚跟,一定要帮我们。”
“放心吧。”姜知夏拍拍她的肩膀,“好姐妹,说话算话。”
老场长也来送行,手里拿着一个包裹。
“这是什么?”姜知夏问。
“农场的土特产。”老场长说,“到了省城,也别忘了家乡的味道。”
姜知夏接过包裹,眼眶有些湿润,“谢谢场长。农场的事情,您多费心。”
“放心吧。”老场长点点头,“你留下的那些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
临走前一天晚上,姜知夏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熟悉的景色。
这里有她太多的回忆。初来时的忙乱,适应时的艰难,还有后来的成长和收获。
“舍不得?”陆砚舟走过来。
“有点。”姜知夏点点头,“毕竟住了这么多年。”
“我也舍不得。”陆砚舟搂住她,“但是知夏,我们必须往前走。时代在变,我们也要变。”
“我知道。”姜知夏靠在他肩膀上,“省城,我们来了。”
第二天一早,送行的人来了一大群。王大妈,梁晓慧,张玲,还有很多社员。
“到了省城别忘了我们。”
“有空常回来看看。”
“在外面好好干,别给农场丢脸。”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祝福的话,姜知夏一一应答着,心里暖暖的。
汽车启动了,姜知夏透过车窗,看着渐渐远去的农场,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
小念夏趴在窗边,兴奋地挥着手,“再见!我们去省城了!”
陆砚舟握住姜知夏的手,“新的开始。”
“新的开始。”姜知夏重复着这句话,心中涌起无限豪情。
省城,那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她来了。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64/111111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