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北影厂上门求剧本
刘一民没有直接回四合院,而是来到了人艺转了一圈,人艺还是老样子,没见到几个熟悉的人儿,转了一圈儿就出来了。
话剧剧组准备回来了,燕京京剧团和一些歌剧团的人也准备把舞台还给人艺了,京剧团里面唯一熟悉的汪曾琦也不在。
刘一民顺着地安门大街往南锣鼓巷里面走,又在几个胡同里面转了几圈,看有没有要出售的四合院。
随着改革开放,八十年代物价开始上涨,自己的存款放到银行里面,不花就是在缩水,光靠那点利息,根本不够。
还是将钱换成房子或者其它能够增值的东西比较划算,转了一圈,来到了鼓楼附近,没发现什么要出售的房子。
关键是自己人生地不熟,这样找也不是一个事儿。
刘一民坐在鼓楼下面的阴凉处,嘴里面含着雪糕,看到眼前一个带着红袖章的大妈走过,立马想到了办法。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嘛!
想到这里,骑上自行车,吹着热风就跑到了胡同里面,找到了盯梢过自己的街道大妈。刘一民看到后,远远地冲着她招了招手。
街道办的大妈警惕地说道:“小同志,我这次可真是路过,你不要多心。我这也是为你好,怕你们年纪轻轻走上犯罪的道路上。你不知道,现在治安没以前好了,没工作的不说,就是那些有工作的青工也有很多走上犯罪的道路上的。”
刘一民无奈地看着大妈,自己这也没有说什么,这算不算不打自招?
不过街道办大妈说的事情确实属实,无业的就不说了,那些有工作的青工因为偷工厂的零件拿出去卖被抓的事情确实时有发生。
刘一民笑道:“梁大妈,我真没有多想。有您在旁边督促监督,在你的一身正气的感染下,我肯定能像向日葵一样,时刻跟着太阳走。”
“这就对了,小同志,革命人就要行得正坐得端!”街道办梁大妈冲着刘一民举起了正义的拳头。
“梁大妈,我是非常佩服你这种革命精神的,永远散发着勃勃生机!”
梁大妈是街道办的,不是主任,但是个街道的活跃分子。刘一民去街道办登记的时候,跟她打过几个照面。
梁大妈得意地叉着腰,浑身的充满了力量:“刘一民同志,想不到你还是一个有革命精神的年轻人!”
“梁大妈,你还记得我的名字!”
“那当然,你可是我重点.”梁大妈急忙将舌头打了一个结儿,止住了话头。
两人聊了一会儿,越发的走心。于是直接坐在了胡同的树下面,谈起了各种事情。梁大妈也不是燕京人儿,以前家里穷,没办法她跟着人贩子走了,中途跑了,遇到了现在的丈夫。
丈夫是燕京人,她也就成了新燕京人儿。
两个人都是外地人,聊起来就亲切多了,她是鲁省人,自古鲁豫一家亲,口音还差不多。说到高兴的地方,拉着刘一民就要去她家吃饭。
“梁大妈,最近老是听到胡同里面有人家吵架,咋回事儿啊?”刘一民问道。
“哎,不是房子不够住嘛,也有的是一个院里住了好几家,上牙还经常碰到下牙呢,你说住了这么多人家,能不打架吗?”梁大妈说道。
“也是!”
“不少人想搬走换个地方,可房子又没人买!”
刘一民趁机说道:“梁大妈,你有没有认识想卖四合院的,当然我想买的是个人的,单位住的宿舍啥的,可不要。”
又仔细地讲了讲,梁大妈不断地点头,
讲完后,梁大妈拍了拍大腿:“你这也是帮我们做工作啊,我给你留意一下。看有没有腾退的房子,原房主回来的,有的话,我帮你问问!”
“得嘞,我就住在这儿,不过可能有时候不回来,见面咱们聊。”刘一民握住大妈的手说了一句再见。
“放心吧,一民,我这也是做好人好事儿,既帮助了你,也帮助了那些想走的。”
刘一民转身回到四合院,他目前除了银行里面的五千之外,手里面还有不到一千块钱。欠四合院原房主的两千五,到年底才还。
《收获》发表《追风筝的人》长篇按十元千字的话,稿费得有两千一百块钱。李晓林在信里面没提稿费标准的问题,但刘一民相信,肯定会按照十块钱的标准给的。
一声师姐,那是白叫的?
估计稿费单子快要来了,那他手里就有了八千左右的资金,再买一座房子的话问题不大。
除了这些单行本的稿费和转载的稿费,正在未来的几个月内都等着刘一民呢!
刚买四合院的时候,崔道逸给他介绍过一个两进的,可惜对方现在已经卖了,要不然也不用再去找了。
到了院子里面,刘一民从冰箱里拿出一块雪糕叼在嘴里回到了书房里。对昨天夏言和茅盾给出的修改意见,对照之后,开始一边修改一边写。
下午沪影厂的人来了一趟,他们到电影局汇报工作,顺便带来了上次徐桑楚承诺他的沪市特产。粗布袋子用线封上了扣子,刘一民用剪刀剪开后,里面一堆东西映入眼帘。
里面装着大白兔奶糖、还有四瓶玻璃瓶装的酒,红白色的标签上写着“参桂养荣酒”。参桂养荣酒作为大陆第一条电视广告,凭借着电视的宣传,现在成为了手里面的抢手货。
好像卖的还挺贵的。
刘一民不需要这玩意儿,自然没关注过这玩意儿的价格。
一脸别扭地看着手里面的养荣酒,刘一民哼哼道:“你们特娘的看不起谁呢?我用得着喝这玩意儿?”
我就算不喝,那实木床都受不了!
将大白兔奶糖和酒一块放在了身后的架子上,不过参桂养荣酒被刘一民放在了不起眼的角落,顺便将标签朝着墙一侧放。
放好后,继续趴在桌子上写了起来,争取在曹禹回来之前,将第一部给写的差不多。
当在四合院门口见到在夏言的办公室谋面的那个人时,刘一民才知道他是北影厂的。刘一民热情地将大门打开,将对方迎了进去。
对方是北影厂的副厂长朱得熊,还有导演王严。会客室里,刘一民给两人倒了茶,询问他们是为哪个本子来的。
朱得熊高兴地说道:“刘一民同志,你还真是快人快语。我们两个本来还想在这里寒暄几句,既然如此直接,那我们就说了。我们看中了你的《驴得水》。”
“怎么?有电影厂抢先了?”王严下意识地问道。
刘一民表情恢复了正常,摆手说道:“那倒没有,只不过你们说是北影厂的时候,我还以为你们要拍《狼烟北平》,没想到你们选的是《驴得水》。”
北影厂不拍《狼烟北平》,偏偏跑过来要《驴得水》的本子。
刘一民觉得,他们选片选的有点烂。他觉得《驴得水》拍出来,肯定是没有《狼烟北平》效果好。当然,也可能是他这个外行人不懂。
王严跟朱得熊对视了一眼苦笑道:“我们当然想拍《狼烟北平》,可惜啊!”
“可惜什么?”刘一民问道。
“可惜我们仔细算了一遍,《狼烟北平》所用到的人力和物力,最后花费的经费,远远超过我们现在能拿出来的拍摄经费。我们一部只有五十万左右,拍《狼烟北平》这种大时代的电影显然是不够的。
《驴得水》这部剧本,用到的人少,场景也少,仔细算了一下,成本很低。而且《驴得水》拍出来,说不定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反响。”
王严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旁边的朱得熊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看来他们内部是已经讨论过的。
“《狼烟北平》里面涉及到的时间跨度之长、人物之多,光靠目前的拍摄经费来说实在是难以支持。而且,我认为,若是把剧情压缩成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会损失里面的很多故事性内容。
我们内部讨论过,增加这部剧的经费,可惜我们也有自己的拍摄任务,暂时还没办法集中一笔经费,专门来拍这部电影。”
他们内部《驴得水》的拍摄成本,甚至算下来只需要十万左右就可以。主要场景就是一间小学,剧组不需要乱跑,几个演员,工资算下来用不了五千块。
刘一民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没异议。甲方拿钱,甲方说了算。
《狼烟北平》这部电影要是拍出来,以现在的演员演技风格来讲,拍出来还不一定好看。
“你们确定要拍《驴得水》?”
“确定,包括可能引起的反响或者是审核问题,我们都想过了。我们相信你的本子,相信人艺的眼光,也相信我们自己的眼光。你的《庐山恋》就不错,可惜被我的老东家给得手了。”朱得熊笑道。
朱得熊原本是上影厂的,地下党时期就干电影,后来为了组建上影厂,来到了燕京。又作为15名电影青年工作者之一到了莫斯科学习,为了弥补国内美工的缺口,从导演转行成了美工师。
后来自立门户和另外一名副厂长还有其余人一起组建了电影技术开发公司,1990年他们研制的70毫米立体声制片工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他们在燕京游乐园内建成国内第一座环幕电影院。
1993年拍摄出2分40秒的中国第一部动感电影试验片,并成功研制动感座椅,摆脱了中国动感电影依赖外国的历史。
《驴得水》本来就有话剧剧本,虽然话剧跟电影有区别,但不需要推倒重来,只需要修改修改就行。
对刘一民来说,这还省了不少的事儿。
“那行,朱厂长,王导。等我把剧本改好,直接送到咱们北影厂!”
朱得熊和王严高兴地伸出了手,跟刘一民达成了电影剧本的合作。
“一民,你这个院子被你打理的不错啊,在首都的心脏附近,闹中取静。你这个房子,是不是修过?”
“看出来了?刚买下来的时候找人修缮过。自己种了点花,算是有了点生机。”
“好啊,好地方,看你这个样子,我都想在燕京买套四合院住了……”朱得熊说完一想到自己一个月一百出头的工资,立马噤声,止住了这个话头。
刘一民笑着将以前《驴得水》的话剧剧本递给了朱得熊,询问他们有什么修改意见没有?
朱得熊是老导演、王严是导演,两个人拿着在旁边商量了起来,刘一民又切了点西瓜和其余的东西招待他们。
两个人看的很认真,时不时地讨论讨论,跟厂里面开审本会议一样。
讨论完,认真地写下自己的修改意见,最后单独整理在了几张稿纸上面,并仔细地标下来修改意见分别对应着原剧本哪里。
朱得熊和王严将整个剧本过了一遍后,已经度过了接近四个小时。他们本以为这是一次短暂的出来谈个剧本,没成想都要快下班了。
走出会客室,三个人疲惫地伸了一下懒腰,看着远处即将落下的太阳。朱得熊诗意大发,念了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刘一民带着他们吃饭,朱得熊主动说道:“这顿饭应该我们来请,放心吧,吃了那么多冰西瓜和绿豆汤,也该轮我们表示表示。”
几个人坐在国营饭店里面,朱得熊好奇地问起来在庐山拍摄的事情,刘一民将自己知道的全都给他们讲了讲。
“那亲吻是借位拍的啊!”朱得熊和王严反应过来后,暗道自己怎么看的时候没有发现。
“哈哈哈,一民也给咱们来了一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啊!”
“只缘身在此山中!”
“来,喝点啤酒。”朱得熊让服务员上了点啤酒,是店里面的散啤,一斤要两毛五分钱。三人一人喝了一斤左右,啤酒的口感比较清爽,感觉酒精的浓度稍微高一点,有点像疆省的乌苏。
“朱厂长,你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刘一民看着朱得熊欲言又止的样子,举了举啤酒问道。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6_5036057/1111095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