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和老婆都是穿越的 > 第11章 热闹的菜市场

第11章 热闹的菜市场


天还没亮,周继业和林莹就被外面的动静给吵醒了。

    他们住的地方靠近菜市场,菜场那边凌晨四五点就开始喧闹。

    附近的居民也早早起床,大家全要赶在上班前去菜场把今天的菜买好,一来是这年代物资贫乏,二来鸡鸭鱼肉包括副食品什么的都需要票证,假如去的晚了,不少东西就卖完了,就算有也是别人挑剩下的。

    至于等下午下班后再顺路去买?别开玩笑了,这根本不现实,因为这个时代的菜场别说下午,等到了七八点钟后就陆续打烊了,你还以为是几十年后的菜场或者超市呀?哪有那么多琳琅满目的货物供你随意挑选?

    所以说,菜场一天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这个时候,再加上六点左右各个弄堂里收马桶、刷马桶的人也来了,各家各户都把放了一夜的马桶拎出来摆在门口清理,这叮叮当当的声音再夹杂着弥漫在空气中的那怪股味儿,怎么可能睡得着?

    马桶周继业他们没买,一来地方小阁楼摆不开,二来收马桶刷马桶可是要马桶票的,他们没票自然也享受不了这个服务。昨天买了个痰盂摆床底下应急,至于上厕所什么的,已打听过了,弄堂西边过去不远就有一个公共厕所,虽然出去跑公厕要麻烦些,但现在也不是讲究这个事的时候。

    穿了衣服,叠了被子,在楼下水龙头前刷牙洗脸后,周继业往口袋里装了两张草纸就拔腿往公厕跑,到了地方公厕虽然不小,里面整整齐齐有三排蹲坑,可因为是早上的缘故早就蹲满人了。

    一个个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前面机关枪扫射,后方炮火连天,场面极其壮观。

    夹着腿在一旁忍着,没一会儿终于有了空位,周继业三步并成两步冲上去填补了战斗位置,加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斗中。

    十来分钟后,周继业舒坦站起,一身轻松走了出去,等到了外面深吸口气,似乎觉得刚才弄堂里弥漫着的气息也没那么难闻了。

    回到蜗居,林莹已从菜场那边买了些菜回来,还带回了早点,今天的早点是两个粢饭加一锅豆浆,拳头大的粢饭团里面夹着油条还特意放了糖,配着豆浆简直就是享受。

    三下五除二吃完后,周继业和林莹分头出门,他们昨晚早就商量好的,今天分开出去走走,仔细看看这个时代魔都的模样,顺便找寻可行的事做。

    林莹去了哪里,周继业也没细问,两人在弄堂口就分了手。周继业朝东,林莹朝西。

    东边的方向就是菜场的方向,说实话周继业以前很少逛菜市场,毕竟他是男人嘛,在魔都打工的时候一个人做饭不便,基本都是靠叫外卖或者直接在外面解决,就算难得周末时间买菜做饭改善一下生活,周继业不是去附近的超市就是直接手机叮咚下单让小哥送上门来,对于菜场这种场所一年都不一定去一回。

    但现在可没什么超市,至于叮咚更不知在哪里呢,如今的人们生活是离不开菜市场的,衣食住行,吃饭可是刚需,而且魔都的气候原因空气潮湿再加四季分明,在还没电冰箱的年代老百姓蔬菜、肉类这些食物根本放不了,所以大家每天都要买新鲜菜,要不然根本没办法开火。

    现在已是七点多,菜场最热闹的时候马上就要过去了,大部分人都已买完了菜回家准备上班(上学)去了,而且现在菜场的供应无论品种还是数量都有限,来的晚些摊位上基本剩不下什么。

    菜场的摊位都是国营的,一个个固定摊位全规划好了,而且这些摊位不仅挂着牌子,从摊位的模样也能看出是卖什么的。

    菜市场的前一段,分别是卖副食品和蔬菜的摊位,再进去些是水产、禽类、蛋类的摊位,尤其是卖鸡蛋的摊位最为显眼,因为摊位上摆着一个大木箱子,这个木箱子上面有横四竖五的圆格子,每个格子大小正好放下一个鸡蛋。

    木箱中间是空的,里面摆着个灯泡,灯泡点亮后光线正好从圆格子里透出。如果把鸡蛋一个个摆在圆格子里,这样木箱里的灯光就能照出鸡蛋内部的模样,这个办法能用肉眼直接分辨出鸡蛋的好坏。

    周继业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瞧见这种设备,好奇地站在一旁看了半天,虽然现在鸡蛋已经卖完了,摊子也在打烊收拾,可问了后搞明白这玩意干嘛的后心里也不由得感慨这时代人的智慧。

    兴致勃勃瞧了一会儿,周继业继续往前走,虽然菜场的人已少了许多,可依旧还有人陆续进进出出,再加上菜场的特殊原因,地面凹凸不平还湿滑油腻,走路还得小心别踩着水坑,要不溅一裤腿污水难受的很,周继业一脚高一脚低,到了前面一瞧,就见到了卖肉的摊位,不过摊位上的肉基本都卖完了,就剩下几根没半点肉的大骨头什么的,瞧着营业员收拾家伙什的架势,应该准备下班了。

    过了卖肉的摊位,再往前就是卖鱼的地方了。

    魔都位于江南,又靠近东海,海产品(水产品)从来不缺,而且有些海鱼是不用票的,所以相比其他菜品,菜场里的水产品种是最多的。

    一股腥味扑鼻而来,卖鱼的地方空地上堆着一大堆的鱼,周继业居然还看见条一米五长龇牙咧嘴的大鲨鱼。

    几个穿着胶鞋,戴着胶皮手套的男女坐在那堆鱼边上忙活,身边摆着几个箩筐,抓起一条鱼来就和撕东西一样两三下就熟练把鱼皮给撕了下来,然后把撕去鱼皮的鱼丢进身边的箩筐,撕下来的皮往另一个方向随意一甩,然后继续重复前面的动作。

    “这是什么鱼?”

    周继业还是头一回瞧见这么弄鱼的场面,瞧着很是纳闷。

    上前仔细一看,根本认不出这鱼,从来都没见过呢。

    “阿姨,这什么鱼呀?”周继业忍不住对身边蹲着正挑鱼的一个中年妇女问道。

    “小伙子,你外地人?”一开口,对方就知道周继业不是魔都人,虽然他之前在魔都生活了好几年,也勉强会几句简单的魔都话,可未来的魔都早就是普通话的天下了,就算是土生土长的魔都人出门也是一口普通话,至于魔都话都是在家里或者魔都人在外和其他魔都人对了暗号后私下才会说。

    但现在不同,整个魔都全说魔都话,反而说普通话的才是另类,周继业不开口则罢,一开口就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虫一般极其显眼,哪怕他特意用魔都话询问也掩饰不住生硬的外地口音。

    “呵呵,我是从西北刚来的,我爱人是你们魔都人,魔都话说的不好,还在学呢。”周继业笑着解释道。

    “哦哦,阿拉魔都的女婿呀,小西北有福气的。”中年妇女笑着说道,这话让周继业一愣,怎么转眼自己就多了个小西北的外号?难不成这中年妇女看不起自己?不过瞧对方的模样又不像,分明很是热情。

    “这是橡皮鱼,一种海里的鱼,你们西北是内地当然见不着了,你来看,这鱼的外面有一层皮,这层皮剥下来就和人身上穿了层橡皮衣服一样,所以叫橡皮鱼。”中年妇女指着这些鱼为周继业介绍道。

    “这鱼能吃?”周继业好奇地问,这鱼模样怪怪的,尤其是剥下外面厚厚一层皮后,露出里面肉不像肉皮不像皮的白色脂肪,一条条堆在箩筐里瞧着样子渗人。

    “怎么不能吃?味道还不错呢。”中年妇女笑道:“橡皮鱼红烧很好吃的,味道一只鼎!而且这个鱼便宜也不要票,你要么买两条回去烧了试试?”

    “这鱼多少钱?”周继业问。

    中年妇女说了个价格,周继业听后承认的确不贵,但中年妇女也说了,橡皮鱼虽然便宜也不要票,但大骨头多肉少些,而且这海鱼是发物,吃的时候要注意点,如果身体不好有病可不能乱吃,不过像周继业这样一看就身高马大的壮小伙肯定没问题,既然没吃过,尝尝鲜是很不错的。

    面对热情的中年妇女推荐,周继业摆手拒绝,说自己就是随便问问,而且这个鱼会不会做还要回去问了老婆才知道,反正住的近,明天再来买也是一样。

    见周继业这么回答,中年妇女更热情了,一口一个小西北有福气的,脾气好的,疼老婆的之类赞誉脱口而出,说的周继业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借着聊天的机会,周继业倒和这个中年妇女混熟了,从对方口中知晓了不少关于菜场的情况,甚至包括一些菜品的价格等等。按照她的说法,现在的菜场要比前几年好不少,物资也丰富了许多,不过东西还是不多,再加上定量的缘故,许多东西都要靠抢,来晚了就没了。

    “阿姨,你刚才说有现在有农民来卖菜的?”周继业问了这么一句。

    “有是有,但不多,郊区的农民这么远的路进一趟城不方便,而且他们最多也就卖点自家种的蔬菜什么的,东西虽然新鲜可量少。”中年妇女笑着说道,接着伸手朝前一指:“小西北你看,那边几个摊位就是农民平时来摆摊的,今天人早就卖完走了。”

    顺着手指方向望去,的确不远处有几个摊位,但这几个摊位都收拾干净了没了人,只有几个筐和板凳用链条锁锁着,还有地上一堆烂菜叶子。

    “菜场里可以随便摆摊了?”

    “可以是可以,但要摊位管理费的,这也是今年刚开始的,放以前可是不行。”中年妇女说道:“现在政策宽松了许多,允许在菜场私人摆摊了,一天一毛摊位费,有专门的管理员来收。”

    “一毛钱,这可不少啊!”

    “呵呵,可不是,要一毛钱一天呢,要是光几个农民卖菜的话肯定不划算,不过每个摊位都是几个人合用的,早上农民卖了菜就走了,等九点后这里就换人了。”

    “换人?也卖菜?”

    “卖什么菜呀,做其他生意的,卖菜篮子、泥鳅鳝鱼什么的,还有专门帮人划鳝鱼知道不?”

    中年妇女比划着告诉周继业,管理员对摊位是一个摊位一天一毛收管理费,但摊位可以公用,所以聪明人就想出了这个办法,几个人合租一个摊位,做好时间管理,早上一批人卖菜,卖完菜后再换其他人做其他生意,比如她刚才说的卖泥鳅鳝鱼、划鳝鱼,又或者卖自制的菜篮、竹筐、竹凳什么的,甚至还有修鞋、修伞、配钥匙之类。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43/111111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