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和老婆都是穿越的 > 第12章 时代见闻

第12章 时代见闻


现在大家的日子都紧巴巴的,魔都虽是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相比其他地方虽要好许多,可这个好也只是有限。

    从去年开始知青政策开始松动,陆续有知青返城。其中有些脑子灵活的人就开始想办法做点买卖补贴家用,再加上三中全会后的政策变动,私人做买卖虽还不合法,不过基本也没什么人去管了,所谓民不举官不究,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着中年妇女的这些话,周继业若有所思。

    继续聊了几句,周继业这才结束了和中年妇女的对话,离开鱼摊继续往前走。前面不远就是几个临时摊位,正如中年妇女所说的那样,这时候有几个做小买卖的人来了,在摊位上摆开了东西,或坐或蹲忙忙碌碌准备着。

    除去卖东西的外,还有做手工活的,周继业见好几人坐在出口处的马路牙子上,他们面前都摆着个书本大小的硬纸牌子,上面用毛笔写了几个大字。

    有的写着“木工”,有的写着“水电”还有写着“油漆”,不过油漆的漆却写得怪怪的,全写成了“油”,但望文生义也能瞧得明白。

    周继业打量了几眼,心中也不由得感慨魔都就是比其他地方开放,在现在这个时候魔都市井就已有民间贸易的气象了。所见的一切,让周继业心中大定,看来和林莹一起来魔都算是来对了,要在大西北那边,恐怕要这样的话还得等上好几年呢。

    所见所闻和打听到的消息,周继业决定把这些先记下来回去再慢慢琢磨,随便找了个角落,点上支烟蹲着,再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来,手里拿着铅笔一笔一划做着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正聚精会神在写着呢,肩膀突然被人拍了一下,周继业吓了一跳,下意识抬头望去。

    “朋友,有烟么?”

    一个陌生的男青年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他的身边,穿着件蓝色打了补丁的工装,不过衣服却洗得干干净净,样貌普普通通,中等个子却很壮实。

    “烟?”周继业下意识反问?

    对方指着周继业手上还没抽完的烟,挤出一个生硬的笑容:“能不能借支烟抽抽。”

    这话一出周继业瞬间就明白了,什么叫借,分明就是讨。

    周继业笑笑起身,从口袋里掏出烟来递了一支过去,对方取出火柴点上,陶醉地深吸了一口,瞧这样子分明就是憋了许久的老烟枪。

    “一支够么?要不再拿两支去?”周继业笑问,大方地从烟盒里再倒出了两支烟。

    男青年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周继业,似乎对他的这番举动略有诧异。但很快,他的目光就落到了周继业又拿出来的两支烟上,想了想手伸手取过一支夹在耳朵上,顺手拍了拍周继业胳臂道:“谢谢你朋友,再拿一支就够了,走了。”

    说完,男青年就转身离开,瞧着对方走远,周继业也没把这个插曲放在心上,继续把刚才还没记完的东西在小本上写完,然后把小本子塞进口袋里,然后朝着前面走去。

    离开了菜场,继续往前走,周继业今天出来也没明确的目的,反正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还特意去了附近的几个弄堂里逛了逛。

    整整一日,周继业就这样漫无目的到处走着,中午见到街头画糖画和捏面人的老师傅,站在一旁津津有味看了好久。别说,现在的老师傅可真是手艺人,这本事完全是几十年后没法比的。无论是画在铁板上的糖龙糖凤还是捏出来的面人全都惟妙惟肖,用京都的话来说简直就是盖了帽了。

    这样一直逛到下午时分,周继业这才依着记忆方向朝回走,等回到住处的时候已是五点过了,一天走下来可不轻松,回到蜗居的时候,林莹也回来了,正蹲在门口捣鼓昨天买的煤炉子呢。

    “哪来的煤饼?”

    周继业诧异,他们昨天就买了这个炉子,可光有炉子还用不了,得烧煤球或者煤饼,可这些东西同样是凭票供应的,需要用煤卡才行。

    原本周继业今天还想着能不能议价搞些来,不过他出去的时候一路上也没见哪里有卖这玩意的,本来还打算回来后问问房东王阿姨打听下消息,谁想林莹已搞来还把炉子给生起来了,在一楼灶批间的角落里多出了一堆叠的整整齐齐的煤饼,估计就是林莹搞回来的。

    “换的!”

    林莹轻声对周继业道,换的?周继业正要追问,这时候附近传来动静,隔壁有下班的人回来了,林莹给周继业使了个眼色,周继业会意点点头也不再问。

    煤球炉子生火有些麻烦,需要先用纸点燃干柴,然后再用柴烧起煤饼,等第一块煤饼点燃后再往下加一块,叠两层后直到上面一层冒出火后才能使用。

    平日里不用的时候可以把火熄了,但这样再点就需要折腾好久,一般来说都只是把下面的通风口关上大半,留个小缝隙让里面的火阴烧,再上面放一壶水什么的,这样一来虽然略微费些煤饼,可却不用重复点燃了。

    亏得有林莹,要是换周继业估计连怎么用都不知道,林莹熟练地捣鼓一阵后拿着把济公版的破扇子扇着扇着就把炉子给生了起来,然后淘米煮饭,煮饭的间隙还把早上买的蔬菜顺手洗摘了一下,周继业在一旁打着下手,两人忙忙碌碌。

    下班回来的王阿姨瞧见这一幕笑呵呵地说小夫妻日子过的不错,还特意凑过来瞧了瞧他们今天的晚饭做些什么,闲聊了几句后,也系上围裙在一旁忙活起了她家的晚饭。

    等晚饭全做完,把炉子封好提到一旁,林莹和王阿姨招呼了一声,就同周继业一起端上饭菜就上了楼。

    “我今天……。”

    关上门,周继业正要说什么,林莹摆手道:“先吃饭,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等吃完饭再聊。”

    “好嘞!”周继业笑着点头,饭菜摆上桌后主动盛了两碗饭,一碗递给林莹,另一碗端起拿着筷子就大口吃了起来。

    说实话,他们有近一周没好好吃一顿正经饭了,自从离开西北那天起到今天,起初吃的都是带着的馍,后来馍吃完了,就随便搞点阳春面或者馄饨什么的凑合了几顿,今天一天早上吃的是粢饭团,中午是在外面买了两个包子随便解决的,正经吃饭现在算是来到魔都的头一回呢。

    一个蔬菜,一个半荤,再加一个简简单单的酱油紫菜虾皮汤,这要在以前周继业根本就看不上眼,可在如今却如同山珍海味一般吃的是畅快淋漓。林莹的厨艺很是不错,或许也是自己许久没好好吃一顿饭了,反正这顿饭周继业吃的很是满意,光是添饭就添了两回。

    风卷残云,周继业摸着肚子直叫舒坦,锅子里还有小半锅饭剩着,可他实在是吃不下了。

    这半锅饭不会浪费,按照林莹的说法明天早上做泡饭当早饭,到时候再买两根油条蘸酱油,另外她今天还特意买了点酱菜,放点香油拌一拌凑合着又是一顿。

    “我今天把全国粮票都给换了。”收拾着碗筷,林莹说道。

    “换了?去哪换的?”

    “还能哪里,当然是黑市了。”

    “黑市?你怎么找到黑市的?我今天逛了一圈也没见,本来想问问人的,可人生地不熟怕问出麻烦来。”周继业好奇道。

    “你傻呀!”林莹白了他一眼:“说是黑市难不成还真会正大光明挂着黑市的牌子?你不是魔都人你不懂里面窍门,其实黑市到处都有,专门有人搞这个,这种人在北方叫黄牛,在魔都叫模子,找黑市不难,只要先找到模子不就成了。”

    “模子?”周继业念叨着这个词,怎么觉得这个词有些熟悉呢?突然想到了自己在魔都的本家那位穿西装梳油头的波波,抬手一拍额头。

    “打桩模子?”

    “算你反应过来了,对!就是打桩模子。”

    周继业恍然大悟,接着问林莹全国粮票换了多少,林莹笑呵呵地让周继业猜。

    他们本来有三十斤全国粮票,前几天用了些,剩下的还有二十七斤,这些全在林莹的身上。

    林莹的神色有些得意,嘴角挂着笑意。

    “换了四十斤?四十五斤?不会是五十斤吧?”周继业也不傻,一看林莹这幅样子就知道她换了不少,想了想试探着问。

    可直到他说到五十斤,林莹却依旧摇头,难不成自己猜高了?正当周继业疑惑的时候,林莹伸出手比划了下道:“实话告诉你,换了足足六十二斤魔都粮票再加十元现金还有楼下的那堆煤饼。”

    “卧槽!”

    周继业差一点就蹦起来了,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么点全国粮票居然能换这么多。

    “真的假的?能换这么多?”

    “当然是真的,说实话我换的肯定略微亏了点,毕竟打桩模子也要赚钱的,而且要放在几年前还能换的更多,现在这价格已经跌了些了。”

    见周继业一副不信的模样,林莹解释了起来,告诉周继业她今天打听了黑市的行情,现在普通一斤粮票黑市收购价是0.28元,要买的话在0.32元左右,而全国粮票的价格是地方粮票的三倍,也就是一斤全国粮票如果换钱就是0.85元左右,要买的话得一元钱呢。

    这还是因为现在知青回城的缘故市场价格跌了些,假如放在前几年,一斤全国粮票最贵的时候可以卖到1.2元,随着知青陆续回城,全国粮票在黑市虽有些贬值,可因为它的特殊用途,却依旧很是抢手。

    所以林莹用二十七斤全国粮票换了六十二斤魔都地方粮票再加十元现金,再弄了些虽然凭票可实际却不怎么值钱的煤饼,其实整体说起来林莹还是略亏了些。

    不过就算这样也亏不了多少,林莹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就和她说的那样黑市的打桩模子也要赚钱,何况她借着和对方接触的机会还打听了不少其他消息,这些加起来也算值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43/111111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