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和老婆都是穿越的 > 第15章 桂林大队

第15章 桂林大队


聊了好些时间,老阿姨和林莹说了个畅快,刚才买鸡蛋受的气也渐渐消了。等回过神才发现时间不早了,赶紧说自己得回家去了,家里儿子儿媳妇都要上班,孙子孙女还要上学呢。

    说着话,老阿姨挥手和林莹道别,跨着菜篮子就匆匆走了,等老阿姨走后,在不远处等着许久的周继业这才笑嘻嘻走了过来。

    “看不出来呀,你这演技不去拍电影实在可惜了。”

    “你懂什么!”林莹白了周继业一眼:“这是策略,要不这样打听,阿姨能和我说的这么清楚?”

    “佩服佩服!”周继业半真半假朝着林莹竖起大拇指,还别说就凭林莹刚才和老阿姨那顿闲扯还有她装出来一幅可怜兮兮的模样,要换成周继业是肯定不行的。

    “走!”

    “继续逛?”

    “不逛了,回家!”林莹笑着道,既然从老阿姨那边掏到了想知道的东西就没必要继续逛下去了,而且前面临时摊位就那么几个农民挑着菜在卖,过去看也没这个必要。

    两人顺着来路往回走,等到了弄堂口正巧碰上去上班的房东王阿姨。

    “小林小周,你们去菜场了呀?”王阿姨见周继业他们跨着菜篮子满载而归的模样,笑着和他们打了个招呼。

    “王阿姨早,刚买了点菜回来。”林莹笑着说道,同时问了一句上班去呀?

    王阿姨说是上班啊,特意脑袋探过来看了一眼他们菜篮子里的菜,笑着说小夫妻会过日子的,今天的菜买的很新鲜,接着因为要赶时间,王阿姨也没再多聊,急急就先走了。

    到了家,提着菜篮子上了阁楼,把门关上后,两人坐了下来。

    “情况差不多清楚了,那阿姨说的明白,鸡蛋这个买卖可以干!”林莹正色对周继业道。

    “我就说嘛,这买卖肯定能干。”周继业略有得意,这个点子还是他想出来的,现在得到了验证自然很高兴。

    “不过干能干,具体怎么干还得商量。”林莹继续道。

    “你说。”

    周继业不傻,既然林莹都这么讲了自然有了主意,听听她的想法也好。

    林莹道:“这鸡蛋得去乡下收才行,所以我们得往郊区一趟,而且这鸡蛋怎么收,收来后又怎么运回来,这个要考虑好。”

    林莹的意思很简单,无非就是定收购价和去郊区哪里,另外怎么运输的问题。

    对于这点周继业提了个建议,可以先按照目前供销社的收购价来。

    林莹虽然还没打听到供销社的鸡蛋收购价是多少,但这个按理来说不难,毕竟郊区供销社收购鸡蛋都是有明码标价的,这个只要跑一趟郊区就知道了。

    另外无论是用钱还是票证收购,先把比例定下来即可,等搞明白收购价格后直接算就成了。这点得到了林莹的认可,至于去郊区具体哪里也不是难事,目前的魔都还没到后来九十年代大开放的时候,现在魔都市区仅限于中山环路的内环线,出了内环基本就是郊区了,内环外全大片大片的农田和村庄,这些在四十年后早就不复存在,市区的范围也从内环扩大逐步到了中环,甚至外环内。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离着内环并不算远,两者距离也就四五公里而已,如果有车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就算骑自行车充其量不过二十分钟而已。

    可问题在于他们现在哪来的自行车呀,自行车在这个时代可是大件,一辆全新的二八自行车等于现在普通工人四五个月的工资,还得要票呢,家里有辆自行车是很有脸面的。

    周继业他们手里只有四十元出头,这么点钱别说买新自行车了,就算二手的也买不起,何况哪里来自行车票?

    所以去郊区收鸡蛋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靠走着去,另外一个是坐公交车去。前者去还成,回来根本不可能,鸡蛋可是易碎品,就算挑着担子慢慢走也容易碰碎,而且这么长的距离来回人也吃不消。

    所以唯一可行的就是坐公交车了,林莹找出地图和周继业仔细研究着,最终选择了位于西南方向漕河泾一带的郊区,也就是现在魔都县所属的梅陇公社。

    这个地方在后世早就属于市区范围,而且很是繁华。但如今这地方还是郊区,更重要的一点从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去那边很方便,向南几百米坐公交车就能抵达,中途根本不需要换车。

    “走?”

    “走!”

    两人都是行动派,既然确定好了方向也不迟疑,当即就决定去梅陇公社瞧瞧。

    等他们从蜗居出来,朝着公交方向去的时候已是过八点了,这个时候上班的高峰已渐渐过去,路上的行人也少了。

    到了公交站,等了一会儿公交车就来了,上车买了票,公交车就朝着西南开去。

    两站后,先到了徐家汇地段,这里很是热闹,最醒目的就是位于公交车站右边的第六百货和左边的工人文化宫,不过相比后世的气派,现在的徐家汇还没印象中的那么繁华。

    车过徐家汇,继续往前就显得萧条起来,等过了体育馆后,道路两旁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片的农田取代了低矮的建筑,时不时还能看见几幢瓦房孤零零在农田远处。

    再坐了两站路,等公交车向右转弯,路过一个破破烂烂的旧碉堡后,前面就是梅陇公社的地盘了。

    途径三号桥,再往前不远就是桂林生产大队,这个名字还是来源于那边的黄家花园,黄家花园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黄金荣,1934年黄家花园在这建成,成为了黄金荣的私宅庄园。

    解放后,黄家花园收归国有,后来被改造成公园。因为里面种满了桂花树,每到农历八月桂花盛开的时候,这里飘满了桂花香,就此被命名为桂林公园。

    这个地方周继业和林莹之前在魔都的时候来过几次,但和几十年后相比,现在桂林公园附近完全就是农村。

    桂林公园向北过去不远是一片工人新村,这就是魔都有名的田林新村,最初这里是魔都仪表工业区配套建造的工人新村,目前只有五十年代建的一村和二村,至于之后的三村、四村甚至一直到十四村如今还没半点影子呢,依旧是一片片农田的模样。

    在路口下了车,周继业和林莹茫然地环顾四周,试图从记忆中找出熟悉的影子。但他们很快就放弃了,因为除了路口保持原貌的桂林公园外,其余地方完全和记忆中没半点关联。

    “往哪走?”周继业忍不住问道。

    林莹皱眉看了看四周,辨认了下方向后朝着南边一指:“我们去那边?”

    “行!”

    反正哪个方向都无所谓,这里已经是郊区了,附近都是农田。

    两人沿着路朝着南边走,过了桂林公园继续往前走了一段,就看见路边有几个农民打扮的人在歇脚。

    上前问了问路,这才知道他们的方向没错,沿着脚下的土路继续往南不远过条河就是桂林大队的所在。继续走了大约两里路后,他们抵达了桂林大队所在,魔都的农村设施可比大西北那边好多了,说是生产大队但比大西北农村的公社丝毫不差,甚至比有些小镇还好些呢。

    在村子的路口,一眼就瞧见了供销社的牌子,周继业和林莹大喜过望,交换了下眼神就先去了供销社。到了那边逛了一圈,找到了收购农产品的手写牌子,其中里面就有鸡蛋的收购价格,等暗暗把价格记下来后,两人就离开了供销社,来到了供销社外的路边商量。

    “六毛五,这价格空间不小啊!”周继业扬眉高兴道。

    林莹也很高兴,现在鸡蛋零售价是八毛,供销社的收购价是六毛五,中间有着百分之二十三的利润,这个利润的确不少了。按照他们手上的资金来算,可以在农村收大约六七十斤鸡蛋,只要能卖出去一斤鸡蛋可以赚一毛五,六十斤鸡蛋就是九元钱。

    别小看了区区九元钱,要知道在三十六元万岁的年代九元钱可不少了,假如每天都有这个利润的话,一个月下来就是足足二百七十元呢,这已是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了。

    至于成本和损耗什么的,可以忽略不计,公交车来回也就一毛钱而已,其他人工什么都是自给自足的。

    两人交换了下眼神,都从各自神情中看到了兴奋。刚才约莫着一算就可以确定这买卖能干,这还是他们本钱少的缘故,假如本钱多些呢?等赚了钱再投入,滚雪球似的以后一次性采购一百斤?甚至两百斤?三百斤?这利润还不得翻上好几番?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43/1111113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