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真假美猴王,你不是我徒弟!
西行路漫,风霜雨雪,寒来暑往,不知几度春秋。
唐僧于马上默坐,常执笔记录沿途见闻、民生百态,乃至心中所悟。
笔下文字,渐脱经卷桎梏,多了一份对世情的理解与深沉思索。
这一日,行至一处荒山野岭,忽生事端。
化斋途中,悟空与一妖猴骤然争执起来,那妖猴竟与悟空一般无二。
同样神通广大,同样手持金箍棒,连言行举止都别无二致!
两个猴子从地上打到天上,从云端战至洞府,直杀得天地失色,日月无光。
八戒、沙僧皆看得眼花缭乱,难辨真假。
八戒抡起钉耙欲助阵,却不知该打哪个;沙僧挥动宝杖,亦是进退两难。
那真假猴王一路纠缠打斗,互指对方为妖,言辞激烈,手段尽出。
竟连观音菩萨的紧箍咒也试了,谛听神兽也听了,皆难以分明。
最终,只得一路闹至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求佛祖慧眼辨明。
大雄宝殿之上,金光万道,瑞气千条。
如来佛祖端坐莲台,慧眼遍观三界十方。
两个猴子跪伏殿下,仍自争吵不休,皆言自己为真,对方是假。
佛祖目光垂落,缓缓开口,声如洪钟,震动寰宇:“汝等且住争执,我观这假悟空,乃六耳猕猴所化。”
“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故能模仿悟空,一般无二。”
言罢,屈指一弹,一道金光射出,罩住其中一猴。
那猴身形一晃,现出原形,果然是六耳猕猴,毛脸雷公嘴,与悟空极其相似,却自有细微差别,眼中尽是狡狯惊惶。
悟空见状大怒,掣出金箍棒,劈头便打!
佛祖亦不阻拦,只道:“合该如此。”
那六耳猕猴如何挡得住盛怒下的悟空?不过三五回合,便被一棒打杀,形神俱灭!
殿中诸佛、菩萨、罗汉皆合十称颂:“佛祖慧眼,善辨真伪。”
悟空泄了心头之恨,亦向佛祖叩首:“多谢佛祖明鉴!替俺老孙除了这祸害!”
随即转身下界。
走到唐僧跟前。
对着唐僧笑道:“师傅,妖怪已除,咱们可以继续上路了!”
然而,唐僧却立于原地,一动不动。
他目光沉静,深深看着那打杀了六耳猕猴后,满脸嬉笑走回来的悟空,缓缓摇头。
“不,你不是我徒弟。”
此言一出,八戒和沙僧都惊呆了!
那悟空脸色一僵,强笑道:“师傅,您这是吓糊涂了?”
“俺老孙货真价实,佛祖方才都辨明了!”
唐僧却不看他,而是转头对八戒说道:“为师知你神通广大,能腾云驾鹤。”
“你且带为师去一趟大雷音寺。”
“这猢狲,并不是你真正的猴哥,我要去找佛祖当面问个清楚!”
八戒虽然被吓到了。
但对于师傅的话,他还是愿意听的。
当场带着唐僧去了灵山。
被唐僧认定为假的悟空也跟着去了。
大雷音寺内。
唐僧直面诸佛双手合十,躬身一礼,声音清晰而坚定,回荡在庄严大殿之中。
“佛祖恕罪,弟子并非质疑佛祖慧眼。”
“只是,此人纵有悟空之形,神通之术,却无我徒悟空之心。”
“这一路西行,贫僧与悟空历经磨难,师徒之情,非外人可替代,亦非形貌神通可模仿。”
“贫僧只认那个与弟子一路相互扶持、虽有顽劣却心地赤诚的孙悟空。”
“若非他归来,这经,不取也罢!”
他目光灼灼,竟毫无惧色地直视佛祖。
“恳请佛祖明示,贫僧之徒孙悟空,此刻究竟在何处?”
“若不得分明,弟子愿请八戒护送,就此折返东土,这真经……不求也罢!”
掷地有声,满殿寂然!
诸佛菩萨皆面露诧异,未曾想这金蝉子转世的唐僧,竟有如此胆魄与洞察!
如来佛祖默然片刻,眸光深邃,仿佛穿透万古。
最终落在那跟来的悟空身上,骤然一声怒喝,声震雷音!
“孽畜!竟连我也瞒过了!”
袖袍一拂,无边佛光化作擎天巨掌,轰然压下!
那悟空尖叫一声,身形扭曲变幻,在佛光照射下竟再次现出原形——赫然又是一只六耳猕猴!
只是气息比方才打杀的那只更为深沉晦涩,眼中充满了怨毒与不甘!
双眼,直直看向佛祖!
“原来方才打杀的是你的化身?李代桃僵,好算计!”
佛祖怒容显现,巨掌毫不留情,瞬间将那真正的六耳猕猴本体也碾为齑粉!
随即,佛祖指间光华再闪,虚空裂开一道缝隙。
一道金光自其中踉跄跌出,毛发略显凌乱,眼神却依旧桀骜如火,不是那真正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又是谁?!
“俺老孙憋屈死了!”
悟空一出来便跳脚大骂。
“如来!你这老……你这佛祖怎么当的!竟让那厮把俺老孙关在你这西天的什么犄角旮旯里!害得俺好苦!”
他骂骂咧咧,转头看到唐僧,顿时一愣,火气消了大半。
挠头道:“师傅……您……您怎么在这儿?”
唐僧见他无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却只是微微颔首,再度向佛祖合十一礼。
“多谢佛祖救回劣徒。”
语气平静,听不出喜怒。
如来佛祖面色已恢复慈悲庄严,缓声道:“此乃魔障波旬,趁机作乱,险些误我大事。”
“悟空,你受委屈了。”
悟空哼了一声,虽不再叫骂,脸上却明显写着不满。
唐僧不再多言,只是深深看了一眼那宝相庄严的佛祖,心中寒意渐生。
六耳猕猴纵有通天本领,又如何能瞒过佛祖慧眼?
又如何能将悟空困于灵山之地?
方才那李代桃僵之计,是真的未能察觉,还是……有意纵容?
这取经之路,这佛法东传,究竟是一场普度众生的大愿,还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
他不再追问,只是淡淡道:“悟空既归,我等便告辞了。”
领着三个徒弟,转身步出大雷音寺。
身后佛光万丈,梵唱依旧,却仿佛隔了一层看不见的纱,再也照不进他的心底。
回归西行路,山水依旧,磨难仍多。
但唐僧却比以往更加沉默。
他依旧记录所见所闻,笔下却多了许多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剖析。
他开始思索,这万千磨难,是定数,还是人为?
那诸天神佛,是慈悲,还是算计?
自己所求的真经,真能度化世人,还是…… 用来控制、算计世人?
取经的意义,在他心中,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路,还在脚下。
但终点的那卷真经,似乎已不再如最初那般光芒万丈。
他抬起头,望向西方天际,目光悠远而迷惘。
这经,取得真有意义吗?
PS:数据下滑比较严重啊,你们能不能多留言、评论、看到最新点下催更,多多互动下,数据涨了,这样后面才有爆更的动力啊!
磕头!磕头!磕头了!
(https://www.02ssw.cc/5035_5035901/4432916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