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不速之客!
第一百二十九章不速之客!
“张老好”是八里堡村的村长,原名叫:张大宝,他原也是本本分分的农民,后来因为军阀混战的时候被人抓过壮丁,在外面闯荡过几年有些见识,也念过几年私塾认两个字,而且人缘还不错,所以就被村民们推举成了八里堡村的村长。
但与别的那些仗着身后有日本人给撑腰,而鱼肉乡里的汉奸不同的是,张老好从来都不干那么欺负同村人的事儿,他之所以会答应日本人当维持会长,原因是他明白,就是自己不当,日本人也会在村子里再抓出一个人来当,而且那样的话,自己也活不了,所以他就违心的当了这么个维持会长。
其实维持会长的职责也很简单,就是按时把老百姓打的粮食,及时的给日本人收缴上去,而且与此同时,一旦发现有抗日份子进村,就及时的报告给日本人。
这活看着挺简单,但其实是个两头都得罪人的活。
第一按收缴粮食这条来说,谁家的粮食不是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种出来的,谁能舍得给小鬼子交上去,但好在张老好这人在村子里的人缘挺好,乡里乡亲的也明白他的难处,所以在上交粮食这上面,村民们虽然打心里不愿意交,但碍于情面上的莫不开,还是按时的把粮食给日本人交了上去。
而在给抗日份子报告这方面上,张老好对处理这事儿上,还是很有心计的,因为他心里非常明白,这中国只要一天没彻底向日本投降,那这仗就没打完,那也就是说:谁输谁赢还不一定,这抗日份子也得罪不起,所以张老好对处理向日本人报告村里有抗日份子这事儿上,他还是怀着非常谨慎的态度处理的。
用他的话说:那些什么抗日份子,大都是些亲人被日本人祸害了后,被逼得没法了才和日本人玩的命,那帮玩意儿可都是些亡命徒啊,得罪了他们那可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不过好在因为清水镇附近、以及村口有炮楼和八路军还没有渗透到这里的原因,八里堡村还真就一直都没来过什么抗日份子。
而与之相反的是,自从自己把粮食按时的交到日本人手里后,日本人就很少再进村搜查了。
另外炮楼里的那些日本兵也很少进村骚扰百姓,而且因为村口有炮楼的原因,原来那些总爱骚扰村里人的土匪,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让村里人还难得的过上了太平日子,这是让张老好怎么也没有料到的。
这不、早麦下来了,在村里统计完各家的收成后,天就已经黑了下来,张老好夹着账本就打算回家算算,今年该给日本交多少公粮。其实张老好打心里感觉还是很庆幸的,让他感到庆幸的原因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日本人在发现八里堡村的百姓都很老实和听话后,今年竟然要以市场价收购他们打下来的麦子,而不是像去年那样不给钱的直接收了。
这是让张老好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另外日本人还特地给八里堡村开了个“特列”,那就是鉴于“八里堡村”和“麦子村”每年向皇军上交的麦子质量都很好而且也很主动积极,日本人决定让两个村可以以细粮作为口粮作为奖励。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掠夺中国的战略资源,以充其军用来维持旷日持久的战争,特别下达了一条禁令:那就是凡是在其占领区内(包括满洲国),所有的百姓不得以吃“细粮”只能吃“粗粮”,大米白面只能供应给日本人。
那老百姓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打下来后只能把好的都孝敬给日本人,而自己吃那些粗糙的粗粮,这还不算,如果被日本人发现谁家偷摸的吃了大米和白面,那就以经济犯论处。
那往轻了说就得是:男丁被抓进劳工营当劳工,那女眷就得被送进“慰安所”去当慰安妇。
而最为可笑的是,日本人为了向世人显示他们统治下的地方是“王道乐土”和鼓励一些听话的地方更老实,还对一些地方个别开禁这种政策…以资鼓励。
当时在中国的东北,日本人对长春和几个相对治安好的城市开禁过这种政策,不过后来因为战事吃紧,物资供应出现了紧张,马上的又禁止了这种做法。
所以说当亡国奴那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如果再发生战争的话一旦中国再打败了的话,你就会想到现在你这叫外卖,点一份蛋炒饭,那将是多幸福的事儿了。
那个叙利亚的外交部长的背影,给我们展现了什么叫弱国无外交,游戏规则从未改变过,列强还是那几个列强,只是咱们的中国,已经不是当初可任人欺凌的弱国了,这一切得益的都是老一辈先烈的努力和付出的结果。
所以说社会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平这些词,更多的是来自于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一个政府的热爱与信任。)
张老好一边心里这样想着,一边就往家走,结果在他前脚刚要踏进家门口的时候,就闻到了一股炖小鸡和煮白米饭的香味………
“哎呀…家里的啊,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怎么还开了荤了啊,哈哈……”这张老好一边往家里走着,一边笑着向屋里喊道。
“当家的你回来啦,咱家里来客人了,老刘三哥领着他的远房表弟来窜门来了。”
回答他话的人,是他后续贤取回的婆娘“张大兰”,这张大兰是东北人,虽然也快50岁了,但容貌却是很显少性,一般人不知道的以为她也就不到四十多岁,显得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而且为了还非常的热情豪爽。
她是张老好的亲戚在人口贩子那里给他买的,据说这张大兰原来还是东北军一个军官的老婆,后来那个军官在9.18的时候在北大营里被日本人给打死了,她无亲无靠的就逃到了关里,后来又被人贩子给骗了卖到了这里。
但这张大兰因为也是穷苦人出身,所以尽管是被人贩拐卖到这来的,却一点也没有不适应的地方,反而还认命的和张老好还死心塌地的过起了日子。
而这张老好自从自己的婆娘死了后,就一直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过日子,他原来怕后取个老婆会对儿子不好,原以一直都没有动着念头,后来在亲戚们的劝说下,他的心就活了,然后就把大兰子娶进了家。
结果让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新取的老婆,是给了他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先是这东北老婆基本把家里的活都给干了,然后对儿子照顾竟然和亲妈差不多,而最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他这个老婆竟然还会说日本话,没事儿她总教两个儿子日语不说,在自己和日本人碰面的时候,竟然还能给当翻译,把日本人都给惊的不轻。
这让张老好更是对这新娶的老婆是喜爱有加,老两口子是相敬如宾,来了个黄昏秀恩爱,让全村的人赞不绝口。
而唯一让张老好闹心的,就是他的那个不争气的大儿子。
唉、人活着那有那么多顺心的,想到这里后,张老好又叹了一口气向他老婆说道:
“是嘛,老刘三哥来啦,那我们老哥俩得好好的喝一顿了,哈哈哈……”
这张老好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的,但他的心里却打起了鼓,心说话了,这刘老三他家的那几个亲戚那个我不认识,他他妈那来的什么表兄弟,看来这八里堡村是怕啥来啥了呀…唉!张老好进屋后,先是低声和他老婆耳语了几句,然后抬脚就向里屋走了进去。
在里屋里的炕上坐着的刘三叔,在听见屋外张老好喊的那一嗓子后,先是紧张的看了一眼,正背着手在屋里看着摆在箱柜上的一个东洋座钟的高明阳一眼,然后就扭头又把目光投向了里屋的门口。
良久……
“哎呀…是老刘三哥,这是那阵风把您给吹来啦,来了就好…今天咱们老哥俩好好的喝一顿,哎,这位是……”
这张老好进屋后,满脸带笑的先是和正坐在炕上的刘三叔客气的来了这么一堆客套,然后又看着正回头看着自己的高明阳向刘三叔问道。
“哎呀…大宝哥您回来啦,这位是我的远房表弟,他说有事想找您商量一下,嘿嘿嘿……”这刘三叔面带一脸尴尬之色和勉强装出来的笑脸向张老好说道。就他这一笑啊,那让人看了是比哭都难看。
那张老好也是曾经走过南闯过北的人物,从他进屋的那第一眼看见高明阳的背影的那一刻,他就立刻断定那位绝对是个行武出身的主。
而且他经过和刘老三的对话中,察言观色其的表情和刘老三的表情后,他也立刻就明白了,自己在院门口的那个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但他心里明白,这刘老三绝对是没有害自己的意思,这小子应该是被胁迫来的。
然后他就给刘老三使了个眼色后,又向高明阳问道:
“哎呀…那这么说都是一家人啊,敢问您的尊姓大名啊?”
这刘老三看见张老好给自己使的那个眼色后,立马就明白了,这个张老好明白自己今天带来的这位不是个善茬,而且他也明白自己是被胁迫来的,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因此他既羞愧又惭愧的低下了头。“啊,老好啊……”
“嗯…我明白,这不怨你!”
二人低声说道………
高明阳听见声音之后,慢慢的转过了头,结果他发现进屋的这人和他原来设想的有些不太一样,他原来以为能当鬼子维持会长的人,不是獐头鼠目就得是一脸的胆小怕事的衰相。
可他没想到进屋的这位虽然从面相上看和普通的庄稼汉没有什么区别,可如果要是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位的眼睛里的瞳孔里泛着阅历丰富才会有得那种精明的光,而且这位的气质也不是普通的土里土气的庄稼汉可比的,竟然透露出一身的正气。这倒是让高明阳感到有些意外了。
哎呀、这个人…不简单哪!
高明阳一边心里这样想着,一边面带笑容的客气的向进屋这位说道:“啊…您好啊张大哥,我常听我表哥说起您,他说您为通情达理,而且还深明大义,我……
”
“哈、哈、哈…这位兄弟抬举了,我这都当了汉奸了,还讲那门子深明大义呀!
哎…敢问阁下是我刘老弟的那门亲戚,尊姓大名啊?”张老好还没等高明阳把后半截话说出来,直接就把他的话给客气的给撅回去了。
等听完张老好的话后,高明阳心里暗暗想到:哎呀…还真是茬子啊。看来今天没嘴儿我还可能得白来一趟哪。不行…既然这货儿是个茬子,那我就怎么的也得把他给收了,让他为我所用才行,我得好好探探他的口风………
正在高明阳在那琢磨该怎么探张老好的口风的时候,那女主人张大兰就面带笑容的抱着个炕桌就从外屋走了进来,她把炕桌放到炕上后,回头向站在她身边张老好说道:
“哎…当家的,你别让老刘三哥和那大兄弟在那干唠了,这菜都好了,来、来、把桌子放上,边喝边唠……”
“哎呀…弟妹啊,麻烦噢啦!”这刘老三可算找到话插上了这么一句。
“哎…老刘三哥您这么说就见外了,也没弄啥,就弄了几样家常菜,当家的你快让老刘三哥和那大兄弟上炕上坐着,我这就给你们端菜去。”张大兰说完后,用手在她腰上扎的围裙上擦了擦手后,转身就向外屋走了去。
“啊、啊对…这位兄弟叫什么来着?”张老好。
“鄙人姓高,字:明阳。”
“啊…高兄弟请坐,请坐……”
过了一会儿……
张大兰把一盆炖得香气喷喷的小鸡炖土豆和一盘油炸花生米、还有一盘辣椒炒肥肠摆到桌子上,接着她又把一个酒壶和几个酒盅放到桌子上,然后她又笑着向做在炕上的三人说道:
“你们先吃着,我还有道凉菜马上就给你们上来。”说完转身她就向外屋走了出去。
“哎呀…老好啊,你看我这弟妹多好啊………”刘老三看张大兰走出去后,笑着向张老好说道。
“啊、嘿、嘿…是挺好的!
哎…老刘三哥,高老弟吃、吃、吃……”张老好还难得的脸红的不好意思说了这么一句。
高明阳拿起筷子低头往桌子上一看,心里暗暗想道:哎呀…这家的女主人做的菜,无论是从摆盘的形状,还是菜肴的色泽与香味上,以及摆餐具的方位上来看,这女主人……更不简单啊!
(无论现代还是古代,无论一个人家穷与富,只要看这个人家在吃饭的用具和睡寝的整洁规整化上,就能窥探出这个人家的主人的阅历与能力。往往睡寝整洁的人,喜墨守成规做事一丝不苟,而邋遢的人有创新意识富于冒险精神。
而在餐具上讲究的人,往往有很高的传统家庭素养,当然那些穷装的除外。)
铛、铛、铛、铛………
高明阳的思绪刚想到这里,突然就被外屋传来的一阵菜刀在菜墩上的快速的切菜声打断了………
“来、来、来…老刘三哥,高兄弟,咱们喝一盅!”张老好端起酒盅向二人说道。
“好、好…老弟!”
“谢谢…张大哥!”
二人也马上端起酒盅,三个人一饮而尽。
良久……
“哎…高老弟,你说当今这是什么世道,头些年咱们中国军阀混战连年的打内战,后来可算消停了些日子吧,这东洋人又来了,这世道可怎么让人活呀……”
干完了一盅酒后,张老好叹了一口气后向俩人说道。
等正手拿一个鸡腿啃着的刘三叔,听见从张老好嘴里说出的这些话后,他立刻的就警觉了起来,然后他偷偷的瞥着眼向正在拿筷子往嘴里送一块炒肥肠的高明阳看了一眼。
等高明阳听完张老好的话后,心说话了:果然是老狐狸啊,看见没有,先把话头子给递出来了,先他妈的探我的底来了。
想到这里后,高明阳嘴里一边嚼着肥肠一顺风接话的说道:“嗯…可不是吗,实不相瞒张大哥,我原来也曾经是行伍出身,后来是厌倦了军营里成天打打杀的生活,才领了帮弟兄改了行的。”
张老好:“啊呀…是吗,那听兄弟这口音,应该原来当兵的时候,是在陕北当的兵吧。”高明阳:“啊呀…张大哥好耳力啊,我原来还真在陕北那一带当过兵。”
“耳力好什么呀,只不过当年我在那一带也当过兵,有点耳熟罢了。”张老好一边用酒壶给高明阳喝空了的酒盅里满着酒,一边笑着向高明阳回答道。
高明阳听完他的话后,先是笑了笑看着他给自己倒的酒,然后又向他问道:“是吗…那张大哥,那您后来怎么又不当兵了哪?”
“哼…还他娘的说哪,一说到这我就来气,我那些年当的都是他娘的什么兵,刚开始我觉得当兵还挺好的那,不用种地就能有饭吃,后来我才反应过来,我那当的那他娘的是兵,就是他娘的穿军装的土匪,除了抢老百姓就是祸害老百姓,那是他娘的什么他妈的兵,我一来气就拎着枪………”
他的话刚说到这,那张大兰就端着一盘拌好的凉菜走了进来,张老好一看老婆进屋后,马上就收住了声儿,开始低头吃菜了。
张大兰把凉菜放到桌子上后,笑着向张老好说了句:
“你吃饭就好好吃呗,你发什么驴呀,你看多让老刘三哥和高老弟笑话!”说完她转身就要往外屋走。
张老好:“你知道个啥…你就瞎搭话!”
“就你知道!”张大兰在外屋回了他一句。
“哎…大妹子,你也过来吃呗!”刘老三一手拿着酒盅,一手拿着鸡腿抻着脖子向外屋喊道。
“不啦,我不打搅你们唠嗑了,一会儿吃吧一口就行。”
“哎呀…你看,你这媳妇娶得…多识大体呀!”这刘三叔就在这话茬子上转悠。
“唉…可不是嘛,军阀混战完了,这日本人又来了,要是不把小日本子打跑,这日子还有个过。”高明阳冷不丁的冒出了这么一句后,一抬手把刚才张老好给他倒的那杯酒给一饮而尽了。
“哎…这也不能这么说,那东洋人是可恨,可你想想那东洋人,那么好撵走的,人家武器好,训练的也好不说,那蒋委员长的正规军都被它们给打得一溃千里了,那是那么好撵走的。
再说了,虽然都说东洋人杀人放火没有人性,可你看那清水镇让东洋人给治理的多好啊。
哎…别说清水镇了,就说我们这八里堡村和那麦子村吧,那要是放到往年,那早麦子下来后,那土匪、官兵就都得来抢来。
可那东洋人来了之后,只收走了三分之一麦子不说,今天还要花钱收购。
而且自从小鬼子在村口建了那两个炮楼子之后,那往年骚扰村子的土匪就都没有了影,还真别说,在咱们这村,我从小到大还头一次过了这些日子的太平和舒心的日子。我觉得啊…只要我们按时把粮食交上去,日本人就能让我们接着过太平日子。
你说就咱们的从满清亡了到现在经历的这几个政府,那个是好东西了,那个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了。
那袁世凯、曹锟、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黎元洪谁当权了不是往死的搜刮地皮,坑老百姓,那有一个是好东西。
话又说回来了,咱们中国有那么句老话:天下本无主,有德者居之!”老百姓图个啥,管它谁当皇帝,谁当总统哪,能让咱们过安稳日子就行呗,高老弟你说是不是?”
“哎呀、张老弟这话说得…也有那么点道理是哈!”刘老三听完张老好说完的那套词后,一边手拿着鸡腿,一边愣愣的说了这么一句。
高明阳听完张老好说的这番话后,让他顿时感到了意外,自己见过那么多当汉奸的,能把自己给一下整的,没了词反驳了的,还真是头一回遇上,然后高明阳的脑袋里就又开始琢磨自己该用什么词,才能说服面前这位。
结果,就在这时候那位就又说话了………
“要说抗日,那确实是每个中国人该干的事儿,可用那句老话说,那蒋介石领着军队和朝廷都跑了,让留下的老百姓拿着木棍粪叉去和鬼子玩命送死,那是不是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我只是个小人物,平常的小老百姓,我不想关心什么国家大事,我也干不了什么大事,只要能让我们这俩村子的人都好好的活着,让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好好的活着…我就满足了,再我什么也不想去奢求了。”
张老好说完这些话后,一抬手就把酒盅里的酒给一饮而尽了,然后他扭头向外屋说道:
“哎…家里的啊,再拿两壶酒来,今天我要和高老弟和老刘三哥喝个痛快。”
良久……张大兰一手拿着一个酒壶就进了屋里,不过心细如发的高明阳发现,这张大兰这次进屋里后,她那脸上已经没有了刚才的那种笑模样,取而代之的是:她的脸上浮现的是一脸的带着哀悲的阴郁之色。
嗯…难道这个女人是因为听到了我们的谈话才变得这样的么,高明阳的心里暗暗的这样想着。
嗯…看来突破口在她这里,如果我能说服这个女人,让她帮着我天天的在枕头边给这个张老好吹“枕边风”我想总有一天应该能说服他。
不过我今天这话不能接着往下唠了,得先撂到这才行,否则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看来只能用慢慢感化这招了。那我今天就跟他喝个痛快,让他对我失去戒心培养培养出点感情才行。
想到这里后,高明阳向张老好说道:“好、张大哥的见解和阅历果然不同凡响,小弟佩服,来老弟我敬您一杯。”
然后,屋里的人就推杯换盏的开始畅饮了起来,结果那曾想,你看用酒盅喝酒,看着是一小盅一小盅的没多少,等到连喝了几盅后,那后劲儿比那用碗喝来的都猛。
不久之后,这刘老三和高明阳就各靠着窗台和柜子的醉睡了过去。
直到第二天中午日上三竿了,俩人才各捂着自己的脑袋,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
“哎呀…我地娘啊,这是啥酒啊,这酒的后劲咋这老冲哪!”刘老三醒过来后,一边用手捂着自己的太阳穴,一边嘟嘟囔囔的说道。
而高明阳醒过来之后,立马的警觉了起来,然后他把他腰间别着的那把枪牌撸子给拿在了手里。
让他警觉起来的原因是,他发现屋里现在就剩下他和刘老三俩人了,那张老好和他的老婆张大兰已经没有了踪影,如果张老好是去找日本人了,那自己就危险了。
可很快,他就把自己的这个想法给否决了,因为他发现虽然自己昨天是喝多睡着了,但张老好他们夫妻俩,却没有把昨天摆在炕上的炕桌撤走,而现在那炕桌上摆着的,竟然是几个盘子和碗,那盘子和碗里分别放的是雪白的大馒头和米粥,另外桌子上还有几盘小咸菜。
高明阳伸手试了试,结果发现那馒头和粥还都热着,看来是自己想错了,张老好和他老婆并不是去日本人那告密去了,是有什么急事出去了。想到这里后,高明阳就慢慢的把手里的枪又插回了腰间。
刘老三在看着高明阳把枪从腰间抽出来的时候,把他吓得就是一哆嗦,那心是顿时的就提到了嗓子眼,可当他后来又看见高明阳把枪又收回去了后,他的心就渐渐的又放了了。
他的心是放下了,可从他那膀胱里传来的尿意却来了,然后他就一边俩手支炕席的往炕下出溜,一边回头向高明阳说道:
“那个高队长啊,您先坐着啊,我出去解个手……”说完,他就遢拉着鞋走出出了屋子。
看着刘老三走出去后,高明阳也突然感觉自己的肚子也有些难受了,然后他就像刚才的刘老三那样,手支着炕席下地遢拉着鞋打算出去解个手。
等高明阳走出内屋,穿过外屋打开房门,往外一看的时候,他就愣住了,这回让他愣住的原因是,他发现张老好和他老婆张大兰,还有那刘老三此时竟然都站在院里,愣愣的向东南方向看着。
高明阳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发现他们仨人看的方向,竟然冒起了一股冲天的黑烟。
高明阳走到正站在那发着愣的仨人跟前后,疑惑的向张老好问道:“啊…张大哥,那冒烟的地方是啥地方啊?”
高明阳问完这句话后,才猛然间发现,此时刘老三和张老好竟然都体如篩糠般的浑身颤抖………
良久……
“不可能啊,这个时候那不可能冒烟啊,就算冒了也不能冒那么大的烟啊!”刘老三突然跪在地上一边两手捶胸的,一边带着哭呛的说出了这些话。
张老好扭头眼含热泪的,看了一眼站在他身边的张大兰后,又转回头向高明阳说道:“那冒烟的地方是麦子村,我家原来都是从那搬到这的!”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956/2292261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