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 152章 第一窑准备启动

第 152章 第一窑准备启动


谢广福拍了拍手上的灰,目光扫过几口窑,“咱们一个一个来,先从结构相对简单的馒头窑开始。”

他看向姚大姚二:“姚大姚二,你俩有烧炭的经验,这第一窑木炭,就交给你们来主理。”

两人立刻挺直了腰板,神情严肃起来:“广福叔,您吩咐!”

谢广福指着旁边两个已经完成改造的馒头窑,详细交代步骤:

“第一步,井字码柴。挑那些粗细适中、已经完全干透的松木、杂木,顺着窑膛的方向,一层横一层竖,像搭井字架那样码放整齐,中间要留出足够的空隙,让火和烟能顺畅通过。一定要码实,但不能太瓷实,透气是关键。”

姚大点头:“俺明白!就跟俺们以前垒炭窑差不多,保证码得又透气又满当!”

“第二步,点火观察,这个我上次就和你们说过的,我在强调一次,从下面进风口点火,一开始会冒出浓黑的烟,这是正常的水汽和杂质。你们要盯紧烟囱口,等到黑烟逐渐转淡,变成白色的烟,再等到白烟变得很淡,隐隐透出点青色,像那种淡淡的青烟,这就是信号!”

谢广福强调,“看烟色是关键,火候不到或者过了,都出不了好炭。”

姚二紧张地咽了口唾沫:“俺们一定瞪大眼盯着!白转青,记下了!”

“第三步,封孔闷炭,一旦看到那种淡淡的青烟持续冒出,立刻、马上,用准备好的湿泥巴,迅速把进风口和烟囱口全部堵死!一定要封严实,不能漏进一丝空气!然后就让窑里面的炭火自己慢慢闷烧,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到三天。”

谢广福用手比划着封堵的动作。

“最后一步,冷出黑金,封窑之后,你们都不要心急,等到窑体完全冷却下来,摸着一点都不烫手了,才能打开窑门。到时候,你们看到的,就是一窑乌黑发亮、敲起来有清脆声响的上好木炭了!”

姚大姚二把每一个字都牢牢刻在脑子里:“井字码柴→白烟转青→封孔闷炭→冷出黑金!广福哥叔!我们记下了!保证完成任务!”

安排完这边,谢广福转头看向早已急不可耐的谢铁匠,谢铁匠搓着手,眼巴巴地看着他,仿佛在说“俺呢俺呢?”

谢广福笑了笑:“铁头,别急,你的活儿更重要,也更费功夫。木炭是燃料也是原材料,咱们的蟹壳炉,可是要出真家伙的!”

他指着那个最大的、像倒扣螃蟹壳的炼炉:“你的准备工作得同步进行。首先,带人把咱们之前收集的那些铁疙瘩、废旧铁器再仔细分拣一遍,去掉杂质太多的。然后,按照我之前教你的配比,把炭粉、黏土还有石英砂混合好,调制出足够的耐火泥。”

谢铁匠连连点头:“嗯嗯!黏土和石英砂都准备好了,就差碳粉了,等姚大姚二他们炼制出木炭,我再把木炭碾碎,筛出粉末就行。分拣俺懂!耐火泥的配比俺也记在小本本上了,保证错不了!”

“好。”谢广福继续吩咐,“等耐火泥准备好了,你要仔细地把蟹壳炉的内壁,特别是之前清理出来的鼓风道和炉鼻子周围,再加固涂抹一层,确保没有裂缝,足够耐高温。这一步至关重要,关系到咱们能不能顺利把铁疙瘩化成铁水!”

“放心吧广福书叔!”谢铁匠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俺就是不吃不睡,也得把这炉子弄得结结实实!保证一滴铁水都漏不出去!”

“嗯。”谢广福最后看了看充满干劲的三人和他们身后的汉子:“记住,木炭一出,铁炉备好,咱们就开炉试炼!两边同时进行,抓紧时间!能不能让咱们桃源村尽快用上自己打的铁器,就看这几天的了!”

“是!”所有人异口同声,声音洪亮。

阳光下,原本废弃的窑洞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即将燃起改变桃源村命运的第一炉工业之火。

谢广福站在窑洞前的空地上,目光扫过空地上堆得满满当当的各种材料,心中既是欣慰又隐隐有些担忧。

这几日,姚大姚二和谢铁匠他们显然没闲着,一边烘烤窑洞一百年收集原材料,几乎发动了所有能动员的力量。

只见空地上小山似的松木枝、杂木干,都是汉子们从后山砍伐、拖运下来的,粗细不等,但都按照要求劈成了合适的长度,正晾晒着以减少水分。

另外一堆是当初平整宅基地收集的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铁疙瘩和色泽暗红、质地坚硬的铁矿石,估计是当年军器监废弃矿坑里找到的。

再旁边就是质地细腻黏性足的高岭土以及石英砂粒,都按比例初步混合好了,就差碳粉混进去了,而且还用破旧的草席盖着一边。

最边上是编好的草绳、搓好的麻绳、修补窑洞剩下的石块和黄泥等等。

姚二见谢广福打量空地上的材料,颇有些自豪地介绍:

“广福叔,您看!这高岭土和石英砂,后山那条沟里多的是!还有这些铁疙瘩,好家伙,咱们这地方以前到底是给朝廷干大事的,除了当初在宅基地挖出来的,好多犄角旮旯的地里随便扒拉扒拉,就能找出这些玩意儿!省了老鼻子劲了!”

姚大也凑过来补充:“是啊,广福叔!这满山的石头木头,以前觉得这里是鬼见愁的地界,现在看这里头全都是宝啊!就是兄弟们这几天跑断腿了,一个个都累趴下了,嘿嘿。”

谢广福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感慨这军器监旧址果然底蕴深厚,但随即眉头又微微蹙起。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虽然眼下晴空万里,但夏季天气说变就变。

“材料是备得不错,”

他开口道,语气带着一丝严肃,“但这么露天放着,万一……我是说万一下场大雨,可就全完了。”

他指向那堆混合好的耐火材料:“这耐火泥要是被雨水一泡,比例就全乱了,黏性也会大大下降,根本没法用。”

又指向那堆辛苦收集来的铁疙瘩:“这些铁疙瘩看着结实,但很多本来就锈蚀得厉害,再经雨水反复浸泡,锈蚀加剧,到时候还能炼出多少好铁,可就难说了。还有这些柴火,淋湿了就没法烧炭,还得重新晾晒,耽误工夫。”

他的话让姚大姚二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后怕起来,他们光顾着收集,确实没考虑到天气这茬。

“哎呀!还是广福叔您想得周到!”姚大一拍脑袋,“俺们这就想办法!马上就叫几个人去跟里正叔申请些竹子过来,先搭个简易的棚架顶上!”

姚二也急忙道:“对!棚架搭起来,上面先铺一层厚厚的芦苇顶应急!晚上俺们就去跟里正叔申请支点银子,赶紧派人买些油布回来!这材料可千万不能糟蹋了!”

另一边,谢铁匠已经带着两个汉子开始叮叮当当地分拣、敲打那些收集来的铁疙瘩,去除上面过多的泥土,为即将到来的熔炼做准备了。

谢广福看着他们迅速行动起来,稍稍放心。

他这些天村里村外、桃溪村和窑洞几头跑,确实也有些疲惫了。

索性走到旁边一棵大树的树荫下,找了个树根坐下,拿起腰间的水囊喝了几口水。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他心里暗自嘀咕:‘还好这身体虽然不算壮实,但至少年轻,瘦溜,没原来那身肥膘。不然,光是每天从村头走到村尾,再从村里走到这后山窑洞,估计都得累瘫了……换做现代他那具亚健康的身體,可真扛不住这么造。’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628/2286881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