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 第123章 募兵考(补端午加更4k)

第123章 募兵考(补端午加更4k)


夜。

    虑虒县外营帐、

    吕布的两队亲兵得到张显的首肯扎营此处。

    营帐在火光下透亮。

    主帐中,吕布几人围坐一处、

    宋宪快人快语:“将军,今日中郎招揽怎的不直接应下、”

    魏续眼中也有此意,不说别的,就今日张显那武力就足够让他等为之效力。

    吕布微微叹息;“唉,中郎看重某又怎能不知,但某十五岁入军,初入军中便受义父看重,后又被收为义子,若是此时择主岂不是不忠不孝矣、”

    高顺颔首:“将军没有立即答应中郎是对的,此时择主只会让将军名誉扫地,若是中郎果真看重将军,还是待其与丁使君交涉为好、”

    “伯平之意便是某意,今日夜已深,都歇着去吧、”

    吕布有些心烦的挥了挥手、

    众将退去、

——

    十日后。

    吕布一行早早离去。

    同时还带走了张显给他的募兵告示,用以张贴雁门诸县、

    同时在这十日里,张显也派人往各郡张贴的告示,宣扬了一波募兵消息。

    得知是新任中郎将斩首胡骑三千首(正常夸大战功)的张显募兵,几郡青壮倒有些心动,谁不想跟着能打胜仗的将军博一个出路,所以一时入伍之风高盛。

    王氏等豪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使手段吧,他们怕张显新官上任烧他们一把,不使手段吧又眼睁睁的看着其做大,一时两难。

    用了十天时间预热,今日也是正式开始向外募兵了。

    没办法。

    这次张显要募步卒四千,骑卒一千七,虑虒之民肯定是不够的,就虑虒县这不到四万的人口硬凑出这么多兵卒,那今年的农事就别弄了。

    所以,得向外招。

    好在有使匈奴中郎将一职在手,张显的募兵之源可以囊括整个并州、

    虑虒县衙,晨议

    案几上摊开着并州舆图,张显的手指划过太原、上党、雁门诸郡。

    “汉升,云弟。”张显目光灼灼:“此番募兵,非同小可。四千步卒,一千七百骑卒,非一县之力可足、某持节开府,有权征调并州五郡良家子、材官、骑士、然兵贵精不贵多,宁缺毋滥。”

    “末将明白!”黄忠声如洪钟:“步卒之要,在于力足、技熟、令行禁止、某当亲赴太原郡治晋阳及周边大邑设点募选,以虑虒老兵为骨,严加考校。”他顿了顿,补充道:“并州多山民,耐劳苦,擅跋涉,可为劲卒之选。”

    “善、”张显颔首、

    赵云抱拳,眼神锐利:“骑卒之基,首重骑术、胆识,雁门、五原、云中三郡,久处边塞,民风剽悍,多善骑射之家,末将拟带旧部三百精骑,分赴各郡边城、马市招募,以战马、精甲、军功为引,尤其留意那些常与胡商交易、熟悉草原路径的边地健儿。”

    张显颔首微笑:“云弟也成长了,甚好,公至。”

    “下官在。”韩暨立刻应声。

    张显敲了敲桌案,双手撑扶:“粮秣、军械、被服、安家钱粮,务必保障,依汉律《戍卒令》及《度辽营新募兵卒例则》。

    招良家子入募,先付安家钱三千,粟十斛,边郡材官、骑士,依其原有资历、技艺,酌情增补。

    所募兵卒,皆录入军籍,按律免其家赋税劳役一年,所需钱粮,从县库及缴获中优先支取,不足部分,行文刺史府协调,言明此为护匈奴中郎将府奉旨募兵,戍卫北疆!”张显的语气斩钉截铁,摆明了是要将持节开府带来的权威展露并州。

    有一杆大旗不扯白不扯、

    “诺!”韩暨胸有成竹。

    十日前他就在准备了。

    “志才。”张显看向戏忠:“军法、编练章程,务必详尽。

    新兵入营,先明军纪,再习技艺,奸猾、怯懦者,纵有技艺,亦不可录,务必使新卒知晓,入我度辽营、护匈奴营,是为护国安民,扫清胡尘,而非逞凶斗狠。”

    “主公放心,忠已合桃源营法相拟《新训十七条令》及《考绩赏罚细则》,并以桃源开蒙卒为军法官五十人随行各募点,确保募兵公正严明,兵源纯良。”戏忠肃然道。

    “好!诸君即日启程!待尔等好消息!”张显大手一挥。

    “不负主公所托!”

    黄忠,赵云,半跪而应。

——

    太原郡,晋阳城西,募兵大营

    晋阳作为并州州治,人口稠密,消息灵通。使匈奴中郎将张显开府募兵的消息,连同那优厚的安家费和免赋役的条款,早已通过官府布告和往来商旅传遍四方。

    募兵点设在城西之外的开阔地,临时搭建了木台高耸,两面大旗迎风猎猎:一面是“汉”字大纛,一面是“使匈奴中郎将张”。

    黄忠顶盔掼甲,按剑立于台上,不怒自威。

    他身后是数十名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虑虒老兵,如同磐石。

    台下,人山人海,应募者排成了数条长龙,多是精壮汉子,间或有面容坚毅的少年,甚至还有不少眼神桀骜、一看便是游侠儿打扮的人物。

    维持秩序的郡兵手持长戟,竭力保持队列。

    黄忠抚须一笑朝周边随他来的桃源老卒笑道:“主公之威横扫并州,你瞧这场面,说不得光是太原就足够募足新兵了。”

    四周老卒相笑:“辽尉,你看主公给的那待遇,别说他们了,就是我们也想来试试啊。”

    “谁说不是呢,要不哥几个现在脱了戎装,也去排队怎样?要是拿下入伍名额,那可是三千钱跟十石米呢!”

    “那某可不收啊。”黄忠大笑着一人踹了一脚。

    笑后也肃穆了几分:“差不多了,尔等皆去粗挑,某去考艺,都抓紧时间!”

    “诺!”

    黄忠往那临时搭建的校场而去。

    那边排队的相当于面试,只要长得是一副人样,没有明显的病症四肢健全即可通过。

    通过后的考艺才是关键,过了考艺者才能入度辽营。

    考艺这边也是人头攒动,今次晋阳城大募所来者众多。

    黄忠也不耽搁,当即上前主持。

    考核大致分三关,力考,技考跟问核。

    力考场边摆放着数个重量不等的硬弓和石锁,从百斤至三百斤皆有,应募者需能轻松举起百五十斤石锁,并开一石半硬弓便算通过。

    若有力大者尝试三百斤石锁或开三石强弓,则会被黄忠关注,让军吏在其名册上标注“力士”或“强弓手”的字样。

    技考场地则在一旁设有简易木桩阵和草靶。

    应募者可展示自身擅长的技艺,刀盾配合、长矛突刺、投掷短矛或飞石,好待后续安排相应兵种。

    有猎户出身的汉子,三十步外飞石击打小靶,十中七八,引得负责记录的军吏高喊:“善投掷,录!”

    也有游侠儿舞动环首刀,招式凌厉,虽略显花哨,但底子扎实,也会被特别标注善短兵,待入营后主入刀盾营受训。

    而问核查则是张显特别嘱咐要开展的,通过前两关者,需至军法官案前接受询问。

    “籍贯何处?家中几口?可有作奸犯科?”

    “为何投军?为钱粮?为功名?抑或为杀胡?”

    “若临阵,主官令你死守不退,敌众我寡,汝当如何?”

    “若同袍负伤陷于敌阵,汝救是不救?如何救?”

    主要问题就这几种,标准答案张显也给了许多种,只要回答者大致与标准答案的回答路径相似,那便是通过,如果有军法官实在拿不定主意的可送回虑虒由张显亲自决断。

    至于为何要设置这一条,也是为了再筛一次兵源,这么做肯定会让募兵难度艰难几何,但也能让军中的兵卒人品稳定许多。

    至于有用没用,桃源卒已经是给出了答案,肯定是有点用的。

    步卒招募如火如荼,黄忠亲自把持入伍者录选,一批健卒刚录入,他就立即唤道:“下一批!”丝毫不耽搁一丁点的时间。

    黄忠声若洪钟。

    一队约二十余人,衣衫虽旧但浆洗得干净,步伐虽不整齐但也大致同步的青年在募兵官的带领下走来。

    领头者身材不高但异常敦实。

    募兵官上前耳语:“辽尉,他们都轻松通过了力考,皆是能举三百斤石锁跟三石强弓的力卒。”

    “不过技考有些失水准,大多不通武艺,只会些简单把式、”

    “嗯,某知晓了、”

    黄忠颔首,他听出来了这伙青年应该是常年务农者,技艺差点不要紧,这体格确实不错。

    “问核如何?”

    募兵官递上问核竹简,黄忠看了看嘴角露笑、

    问核所记,他们来自太原南部太行山区的同一村寨,皆为良家子,因家乡土地贫瘠,闻募兵优厚,结伴而来。

    “不错、”

    这样的兵源最是符合自家主公的心意。

    “可能吃苦!”他沉声问道。

    “回上官,我等虽然不曾习练高深武艺,但山中多狼豹,我等常结伴狩猎,不怕吃苦,力气活也不怕。”

    领头青年回答不卑不亢,其他人也跟着他的回答一同说着。

    黄忠眼中露出欣赏:“好!尔姓甚名谁?”

    “回上官,草民姓郝名通!”

    “不错!那尔等便入山字营,主重甲!”

    黄忠提笔录下众人信息。

    度辽营下设有四营,以风林山火为记。

    其中风字营主长矛,算是度辽营的主力营,名额给的最多,占了度辽营五千兵卒数额的两千。

    林字营主刀盾,需血勇胆大之辈,占八百名额。

    山字营以重装步兵为主,着重甲,配斩马,是张显以后用来应对突骑与破阵使用的,同时还要担负攻城拔寨的主力。

    山字营待遇最好,但名额最少,仅有六百之数。

    而火字营则是弓营,以步弓为主,占额一千。

    至于剩下的六百名额则是归属传令兵,伙头兵,游哨兵等辅助兵种。

    黄忠这边事事顺利,不过一日,就以募下八百新兵,若不是问核一关拦下了许多人,说不动这人数还要翻个好几倍。

    另一边。

    雁门郡,马邑城,边市马场

    与晋阳的喧嚣不同,雁门郡马邑城外的募骑点,气氛带着边塞特有的粗粝与肃杀,这里靠近长城关隘,不远处就是胡汉互市的嘈杂马市,空气中弥漫着牲畜和皮革的味道。

    赵云一身银甲白袍,跨坐在神骏的纯白战马之上,英姿勃发,格外醒目。

    他身后,三百虑虒精骑盔明甲亮,队列森严,无声地展示着强军风范,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好的招募广告,引得一阵瞩目。

    马邑草场。

    赵云的白袍在隘口的风中猎猎作响。

    草场边缘,胡商卸下满载皮革的骆驼,眯眼打量这群汉家骑士。他们的辫发与银饰在风中摇晃,像极了草原上不安分的野草。

    “嗖!“

    一支箭矢穿透随风大幅度摆动的皮囊靶,钉入后方拴马桩。

    胡商们交换眼神默默挪远了些。

    张辽打马近身与赵云说道:“云哥,马匹都准备好了,吕骁骑那边借来了三百匹马,足够考艺使用了。”

    赵云点头:“那就下令开始,辽弟多注意哪些胡商。”

    “诺!”

    张辽马背上抱拳领命。

    在虑虒好几个月,他也是从一介新卒一路打上了骑卒队正的职位,如今在赵云帐下领五十余骑。

    跟晋阳的步卒考艺一样,赵云这边也同样设置了骑卒考艺。

    骑卒考艺关卡更是繁多。

    骑术乃是骑卒根本,应募者可自带或现场挑选一匹战马进行考核。

    无鞍骑乘,仅凭双腿控马,在划定区域内快速奔驰、急停、转弯,展示人马默契。

    马上控弦,策马疾驰中,开弓射击五十步外固定靶(中靶即可)及三十步外移动标靶(能射中者加分)。

    俯身拾物,策马奔驰,俯身从地上捡起短矛或箭囊,考验腰腹力量和控马稳定性。

    越障,骑马连续跨越数道低矮栅栏或沟坎。

    本来赵云这边前来参加的新卒并不多,但随着一关关的考核,反而是吸引来了不少当地的人物。

    许多声称“善骑”的汉子,在无鞍或高速俯身拾物时狼狈落马,然而回去后不知是气不过还是想看乐子竟然主动动成了宣传员,带来了许多原本无意入伍的汉子。

    几天下来,赵云这边的骑卒招募考核吸引了许多目光,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场外看着那一个个来回冲骑的汉子大声叫好。

    一连几番下来倒也让他募足了四百多骑卒。

    在马邑又待了一阵,赵云他们这才往下一处募点而去。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2_5032217/111110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