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嘎啦
玉门关的"会谈"尘埃落定。
一场盛大到极致的"盟约"仪式,与同样盛大到极致的"授田"大会,在那充满了血与沙的关隘之下同时举行。
当阿史那云与顾长歌共同将那代表着"和平"与"贸易"的《玉门和议》展示给双方数十万将士时,整个戈壁都被那震天的欢呼声所彻底淹没!
而当第一个在西征中立下了"双首之功"的少年兵,从那位如同神明般的摄政王手中亲自接过那份代表着"二十亩江南上等水田"的滚烫地契时,他那早已在战争中被磨砺得坚毅无比的脸上,再也抑制不住地流下了两行滚烫的热泪!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用他那最朴素也最真挚的方式,向着顾长歌,向着这个真正改变了他命运的男人,磕下了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头。
这个充满"冲击力"的画面,被无数早已等候在此的"战地画师"用最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下来。
它们将与那同样由顾长歌首创的"战地捷报"一起,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整个大夏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比任何"征兵令"都更有效的宣传。
三日后,大军正式班师。
顾长歌拒绝了所有将领那"一鼓作气,彻底荡平西域,将其纳入大夏版图"的请战。
他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一个被打残西域,远比一个需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去直接统治的西域,更符合大夏眼下的利益。
他将大部分军队都留给了早已对此驾轻就熟的秦战,进行"屯垦"、"消化战果",以及监督那些西域小国们"体面"地缴纳他们的"战争赔款"。
自己则只带着最精锐的三千玄甲卫,与那三千主动要求"追随"的"苍狼铁骑",以及那堆积如山的黄金、白银与奇珍异宝,还有那数万名被彻底打断了脊梁、却又是最廉价最好的"劳动力"的"苦修士"战俘,踏上了那返回京城的归途。
帅帐之内,秦战在为顾长歌送行。
这位戎马一生的老人看着那早已被重新修订过的、将整个西域都划入了"大夏势力范围"的沙盘,脸上却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反而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充满了"困惑"的神情。
"殿下..."
他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老臣有一事不明。"
"说。"
"神机营固然神勇无敌,但它终究是外物。我大夏军魂,历来都是以士兵的'勇武'、将领的'谋略'为根本。可此战之后,老臣却发现...这一切仿佛都不再重要了。"
他
看着顾长歌,眼中充满了迷茫。
"若日后战争都变成了双方隔着十里地互相对轰铁疙瘩,那我们军人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那传承了千百年的兵法韬略,岂不都成了一堆废纸?"
顾长歌闻言,沉默了。
他知道,这是每一个旧时代的军人在面对"热兵器"降临时都必然会产生的"信仰危机"。
他没有去讲那些关于"时代进步"的大道理。
平静地将一份由孙传庭刚刚才从玉门关的伤兵营里统计出来的"伤亡报告"放在了秦战面前。
"国公爷,您看。"
"玉门关守城战,我大夏新兵对阵十倍于己的'苦修士'军团,血战三日,伤亡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一人。"
"而神机营炮击中军,一轮齐射之后,敌军全线溃败。"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无比清晰:"我方伤亡——零。"
秦战看着那份对比残酷到极致的战报,他那布满了老茧的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了起来。
那因为"旧时代的荣耀感"而产生的最后一点"迷茫",在这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
他明白了顾长歌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也理解了那个全新的战争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转过身,对着顾长歌这位比他孙子还要年轻的男人,一揖到底。
"殿下,老臣受教了。"
顾长歌坦然地受了这一礼。
随即,他却并没有露出丝毫的得意,反而从怀中拿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关于"格物院"最新研究的另一份报告,放在了秦战面前。
"国公爷,高兴得还太早了。"
秦战一愣,有些不解地接过了那份报告。
当目光落到那一行被顾长歌用朱砂笔重重圈出的文字之上,刚刚才因为"新时代"的到来而略显舒展的眉头,再一次紧紧地锁了起来!
那上面写着——
"'神机营'首轮齐射,百门火炮,竟有超过三十门当场炸膛。伤亡的炮手,比正面冲锋的步兵还要多。"
"这...这怎么可能?!"
秦战失声叫道,"如此高的损毁...若是在战场之上..."
"不错。"
顾长歌打断了他,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
"若是在战场之上,我们就已经输了。"
看着秦战那瞬间变得凝重的脸,平静地说道:
"您只看到了炮弹的威力,却没看到它背后那已经开始腐烂的伤口。"
"这份报告就是证据。"
"一百门炮,三十门炸膛。这不是意外。"
"是格物院里那些刚刚尝到了'胜利'甜头的功臣们,已经开始为了争功、为了经费、为了向我证明他们所谓的'价值'...而把人命当成了可以被忽略不计的儿戏。"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858/442286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