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00章 三方会攻武宣

第100章 三方会攻武宣


“昔日攻打王家围堡,王家族人、护院和上帝会素有仇怨,王家人保围堡即保自己一家老小。所以能够上下戮力同心,殊死抵抗。

    武宣的绿营团练,和我们上帝会没有这么大的仇,况且绿营团练不堪一用,只要破了城门入城,守城的绿营团练必将士气崩溃,立时作鸟兽散。”

    为打消杨秀清和冯云山的疑虑,彭刚耐心地向他们阐述了武宣守军的情况。

    武宣县县城的情况和当初他们攻打的王作新围堡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区别很大。

    “为保桂林,闵正闵妖头腊月就从武宣抽调走了一百精锐绿营,现在负责驻防守卫武宣县城的绿营人数不到两百,且多为老弱,团练的人数大抵和绿营相当。

    我的兵力虽然不阔绰,攻打武宣有些勉强。可勒马附近的艇军已经答应同我一起攻打武宣,所以我有把握拿下武宣县城。”

    “艇军?可是罗大纲所部的艇军?”杨秀清问道。

    彭刚和勒马附近的艇军部署,尤其是罗大纲所部的艇军走得很近,关系很好。

    这在上帝会高层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正是,苏三娘、邱二嫂的艇军部署也答应派遣艇军精锐参战。”彭刚微微点头说道。

    “罗大纲是条好汉,艇军也是骁勇善战,有他们配合,我就放心了。”杨秀清沉吟片刻后对彭刚说道。

    “艇军不比其他天地会毛匪,值得我们拉拢,若能将艇拉入伙,定能极大地壮大咱们上帝会的力量。”有罗大纲等部的艇军配合,彭刚准备又比较充分,不是一时脑热要打武宣,杨秀清稍稍感到安心。

    罗大纲此人杨秀清了解,也派人接触过。

    杨秀清对罗大纲以及艇军的印象不错,希望彭刚能将罗大纲拉入上帝会。

    “我自当尽力而为。”彭刚回答说道。

    “攻城需用重炮,蒙冲有两门八百斤重的大炮,都先调拨于你用。”杨秀清仔细思虑斟酌了一番说道。

    “为了万无一失,我再调拨两百名精悍的教众交由你指挥调度。”

    彭刚虽然有十四门炮,可都是中小型的劈山炮,重炮却是一门都没有。

    整个上帝会也只有三门六百斤以上的“重炮”,杨秀清一口气调两门“重炮”给彭刚使用,出手相当阔气了。

    “我也调拨一百名老教众给你。”冯云山不甘落后。

    虽说冯云山主要负责组织宣传工作,麾下的兵力远没有负责练兵的杨秀清那么多。

    可冯云山还是挤出了一百精锐给彭刚。

    此时的上帝会正处于草创的上升期,尽管冯云山有意平衡上帝会的最高决策层,试图压制权力过大的萧朝贵和杨秀清,尤其是萧朝贵。

    不过总的来说,大家还是能以大局为重,精诚团结。

    含碧滩汛、上垌塘的兵马在内,彭刚有七百八十多号精心训练的悍卒,杨秀清和冯云山又挤出三百精锐给他,还有艇军的助战。

    彭刚从来没有打过如此富裕的仗。

    彭刚谢过冯云山和杨秀清,返回红莲村点兵。

    七百八十多号兵,不可能全部点走用于攻打武宣,红莲村需要有人留守管理。

    尽管彭刚没有刻意宣传,可他早已名声在外,听说到平在山的红莲村能有饭吃,每天都有人向红莲村聚集。

    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彭刚所控制的人口由原来一千人出头,骤增至四千人。

    对面河谷地一年半之前还是不毛之地,现在已变得人烟稠密,形同闹市。

    附近的茂密的山林,也快被薅秃了,现在连打柴都比以往费事。

    由于贵县是近两年来浔州府匪祸兵燹最严重的县,流离失所者甚多。

    近九个月来投奔彭刚的多是贵县的同乡。

    同乡自带乡党忠诚加成,贵县民风又剽悍,这些人是极佳的兵源,彭刚总不可能将他们拒之门外。

    日后杀出广西,不要说同县,就是同省之谊都显得弥足珍贵。

    这便是为什么天国中后期的将领们都很喜欢,很倚重广西老兵,有金田老兵,紫荆山、平在山勋旧说法的原因。

    一路跟着队伍从广西杀出来的广西老兵,基本没有出现过成规模的叛降事件。

    哪怕是天京事变后韦昌辉的弟弟韦俊叛降清廷,也不是韦俊主动有意降清,纯粹是洪秀全这个政治白痴自己作,自斫羽翼,逼得韦俊降清。

    人口暴涨,后勤压力剧增,是这次彭刚攻打武宣县城的最大诱因。

    只要能养活这些人,带着他们跟随自己杀出平在山,杀出一片广阔的天地,以后这些人就是他的“平在山勋旧”!

    彭刚现在有六十三个组,每组仍旧是十二人,除了三个炮组之外。

    余下的六十个组,以十组为单位编为一个连,总共编了六个连。

    当然,连的单位是彭刚自己编的,还不是上帝会武装的编制单位。

    由于团营令只是刚刚发出,蒙冲总部之外上帝会分部人马都还尚未抵达预定的金田团营地集结。

    上帝会还未正式开始大规模整编武装力量,目前各地的编制十分混乱。

    天国早期的军政制度,主要是由核心决策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冯云山负责制定。

    彭刚已经把他的编制建议提交给了冯云山,希望冯云山能够采纳。

    只是编多少人为军,怎么编,定什么单位,目前冯云山还在研究。

    彭刚点了四个步兵连,收拾好行装弹药,会同杨秀清、冯云山拨给他的三百精锐前往勒马。

    领头的两个人彭刚都比较熟悉。

    杨秀清调拨给他的两百精锐由杨秀清的亲信陈承瑢统带,冯云山调拨给他的的一百精锐由卢六统带。

    两人在上帝会的资格都很老,尤其是卢六。

    历史上的卢六和冯云山一同被逮捕后遭严刑拷打致死。

    这次或许是彭刚早早地把冯云山等人捞了出来,卢六因此捡回了一条命,活到了现在。

    太平天国成立后,卢六被追封为嘏王,是最早跟随冯云山的元老级人物。

    卢六是道光二十四年就追随冯云山的,论资历,卢六比萧朝贵、杨秀清都老。

    杨秀清和冯云山派来的人都很有分量,足见他们这次对攻打武宣县县城的重视。

    途经红莲坪,彭刚一行人在红莲坪稍稍歇了歇。

    彭刚喝着萧国伟递上来的茶水,不由得多看了一眼最初在平在山扎根的地方。

    前年他在每个棚屋前钉的木牌子都在,木牌上厨房、食堂、宿舍、仓库、教室、厕所之类的字迹依然清晰能见。

    每个棚屋除了教室之外基本保留了原来的职能。

    最大的区别是周围多了很多棚屋。

    这里仍旧有人居住,去年夏天重新来投奔彭刚二舅萧国伟一家子在红莲坪管着一群蔑匠。

    红莲坪周围竹子多,便于就地取材,彭刚由此将这里规划为竹器生产基地,生产些竹篮、竹筛、筲箕、竹蒸笼、竹畚斗、竹耙、箩筐、竹扁担、竹扫帚、竹笠、竹背篓之类的竹器。

    彭刚望着满地满仓的竹制品,感慨竹子真是个万能的好材料,啥东西都能做,甚至还能用来刮屁股。

    参加此次攻打武宣县县城另一支重要武装力量,艇军的罗大纲、苏三娘、邱二嫂所部人马早已在勒马等候彭刚多时。

    “兵贵精不贵多,这些汉子都是我们艇军最精悍的汉子!足足三百六十人!有一百二十人还是我在广东时就结识的好兄弟!”

    见到彭刚的人马翻山越岭来到勒马,罗大纲非常激动。

    张嘉祥起事时他在忍,往日的艇军旧友陈亚贵都称王了,现在都快要打到桂林府了,他还在忍着埋头练兵。

    现在终于能够一展拳脚,洗刷江口圩兵败的耻辱,罗大纲焉能不激动?

    “好啊!有艇军兄弟相助,何愁拿不下小小的武宣县城!”彭刚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眼前的三百六十人身强体壮,杀气腾腾,显然是艇军的精华。

    为了拿下武宣县城,罗大纲和艇军,这次也是豁出去老本了。

    “这位便是平在山的彭相公?竟生得如此高大英俊,貌比潘安。”一名二十八九岁,江湖气与风尘气兼具的,腰间挎着一把雁翎刀的女子笑盈盈地于罗大纲身后迎了上来。

    彭刚由于没有去桂平城赴鸿门宴见李孟群,他的团董早已经让李孟群名正言顺地给撤了,现在已经没人再叫彭刚团董。

    两年来彭刚的身高继续往上窜了有三厘米的样子,现在估摸着有一米七五的裸高。

    在这个时代的广西,他确实称得上是高大。

    至于英俊,彭刚五官周正,不考虑后脑的那根辫子,他自认为不丑。貌比潘安确系言过其实。

    “这位便是邱二嫂吧。”彭刚和邱二嫂打了个照面,“素来听说二嫂和三娘是艇军中的两支花,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以前只是听说过邱二嫂,却一直没有见过,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邱二嫂。

    邱二嫂同苏三娘,也是孀居于勒马的寡妇。

    苏三娘的苏姓是亡夫的姓,苏三娘本姓为杨姓。

    邱二嫂的邱姓亦是亡夫邱二之姓,至于本姓,邱二娘被送人当童养媳的时候太小,早就忘了,只记得自己原来是贵县湛江云柳村人。

    苏三娘的身世虽较为凄惨,可还是比邱二嫂要幸运得多。

    至少苏三娘的亡夫苏三深爱着苏三娘,苏三娘现在又与罗大纲互生情愫,苏三娘不怎么缺爱。

    邱二嫂的亡夫邱二则是一个富农出身的地皮无赖,未满十八岁就因吸食鸦片败光家产,欠下一屁股印子钱。

    邱二是邱二嫂落草之前亲手杀死的。

    邱二嫂虽然只有二十九岁,却已是从业十四年的资深水匪。

    广东海寇为逃避广东水师和英印海军的剿杀沿珠江水系进入广西后。

    广西当地的水匪头领被兼并的被兼并,被火并的被火并,十不存一。

    邱二嫂是为数不多能存续到现在的本地水匪。

    “已备好宴席为上帝会的兄弟们接风洗尘,请~”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10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