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42章 战俘营乐,不思绿营

第142章 战俘营乐,不思绿营


紫荆山大冲的战俘营地。

    前浔州协绿营千总陈南山随同一百二十名彭刚攻袭武宣县城期间被俘虏的绿营兵、三十六名武宣团练从红莲村战俘营转移至大冲战俘营。

    来到新的战俘营,陈南山惊讶地发现,新的战俘营人数足足有上千人之多。

    陈南山不由得感慨,彭刚他们打仗有一手。

    才短短八个月的时间,居然已经能够做出俘虏上千名绿营兵和团练的壮举。

    陈南山隐隐觉得,这伙成日给他们灌输要赶走满洲鞑子、恢复汉俗,均田免粮的“逆匪”没准真能成事。

    陈南山是俘虏生涯长达八个月的成熟老俘虏了。

    对于俘虏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他早已轻车熟路。

    作为经过严选的武宣俘虏头头,陈南山现在肩负有部分管理俘虏的职责。

    待武宣俘虏安顿停当,陈南山吹响竹哨,喊道。

    “各组集合!”

    清脆的竹哨声一响,一百五十六名俘虏小跑着围拢到陈南山周围。

    见人来的差不多了,陈南山分别举起左手和右手说道。

    “老规矩,一到四组,站我左手边,五到十三组,站我右手边。老规矩,一到四组劈柴,五到十三组,舂米。”

    看着眼前集合比在绿营当兵时还快还积极,站得比绿营年校秋检还整齐的俘虏。

    陈南山不禁暗自腹诽,他娘的,要是这些家伙在绿营的时候也能拿出这股劲,他早提守备啦。

    可转念一想,当守备也没什么好。

    他的老上官黄灿就是守备,还不是被铳决了。

    集合完,陈南山带着俘虏们到战俘管理处领稻谷的领稻谷,领柴刀的领柴刀。

    领完东西在组长的带领下各自干活去了。

    陈南山提着柴刀正要去劈柴的地方劈柴,半路上瞅见一名气场比浔州协副将还足,穿着得体,埋头舂米的战俘。

    陈南山忍不住驻足,多看了这几名俘虏几眼:“这位兄弟新来的啊?以前当官的,官还不小吧?”

    “贵州古州镇总兵李瑞。”听到有人搭话,李瑞不由得抬头忍不住瞅了一眼找他搭话的人。

    “哟!还是位总戎!”得知对方以前居然是一镇总兵,陈南山有些诧异,诧异之余,也做起了自我介绍,“前浔州协千总陈南山。”

    战俘营里终于有官比他还大的俘虏了。

    陈南山是聪明人,他明白外省客兵的总兵都当了俘虏意味着什么。

    以前他总觉得彭刚打武宣靠的是偷袭,不服气。

    可随着和彭刚的部队接触越来越多,愈发了解。

    陈南山现在越来越觉得,绿营的那帮虾兵蟹将,确实不是彭刚的对手。

    眼前和他同处战俘营的这位李总戎,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瑞目不转睛地盯着陈南山手里头的柴刀,上下打量着无病无伤,一身还算干净,面色红润的陈南山,压低声音带着不解的语气说道:“你也是俘虏?他们怎么给你发刀?你有刀,怎么不逃?”

    陈南山跟看傻子似地看着李瑞:“这里管饭,下午还有小先生来教我们识字算术说书哩,有时候还有戏看,可比在绿营有意思多了,我为什么要跑?

    再说,跑回去不还得被赶上战场和他们打仗?我们又打不过彭将军,等着被打死或者再被抓俘虏么?”

    战俘最的工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舂米,一种是劈柴。

    劈柴由于要配发柴刀或者斧子,只有经过考验筛选,比较受信任的俘虏才能获得这份工作。

    劈柴能换到的工分也比舂米高,柴劈得好,劈得多每天还能吃上半斤精米饭。

    这工作可是陈南山可是好好表现了三个多月才争取来的。

    陈南山倒没觉得在这里当俘虏有什么不好的。

    以往在武宣县城的时候,他的上司黄灿动辄对他非打即骂,脏活累活要命的活全丢给他干。

    剿匪的时候让他冲在前面,论功行赏的时候让他排在后头。

    战俘营多好,做了俘虏后,陈南山只因为嘴硬挨了罗大纲的一回打,打完还给治了,其他时候压根没挨过打。

    每天结算工分的时候,管工分的小先生处事也很公道,该多少就多少,绝不克扣。

    他现在每天都有盼头,盼着吃上自己劈柴换来的饭,盼着下午战俘管理处的小先生来给他们说书,盼着晚上在篝火旁和兄弟们打上几把斗地主去睡觉。

    陈南山感觉在这里比绿营舒坦有意思多了,没那么怄气,更没什么糟心事。

    “也是,打不过他,也跑不过他。”李瑞想了想,觉得陈南山说得有道理,继续闷闷不乐地埋头舂米。

    “想开点,在哪儿过不是过?你识字么?”陈南山问道。

    “我正儿八经考过武举的。”李瑞对这个问题感到莫名其妙。

    “既识字,这些东西给你看着解闷,等下工的时候,我再来教你打斗地主,有意思的很。”说着,陈南山翻开随身携带的土布包,掏出一沓书页,挑了些不带插画的塞给李瑞。

    一脸疑惑的李瑞接过书页,饶有兴致地看起这些短篇故事解闷,《给旗爷道声吉祥叩个头》、《仗归绿营,功归旗营》、《兵不如奴》、《百战一赏,一跪半升》、《没门路没银子还想提拔?》。

    下午,彭刚带着八个营连长和二十五个二期的学员来到战俘营。

    莫村一战、台村-彰钟桥一战的伤亡减员,彭刚决定从战俘营里挑十五个老俘虏补充。

    负责管理战俘营的是一期的老学员刘正浩。

    得知这次彭刚要从战俘营挑十五名俘虏补充进常备部队,刘正浩有些惊讶:“先生,咱们还有很多年龄和条件都合适的预备役人员,怎么挑人挑到战俘营来了?”

    “我总不能一直白养着这些俘虏吧?”彭刚问道,“就要十五个人,十五个人能挑的出来么?”

    起事以来,彭刚大规模俘虏过三次清军。

    一次是攻袭武宣县城。

    一次是大藤峡战役。

    最后一次,就是近期的莫村一战。

    老实说,三批俘虏中,质量最高的是大藤峡战役俘虏的桂柳兵,这些桂柳兵很多都是标营的标兵,广西绿营的精华。

    只是桂柳兵在武宣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彭刚的队伍里有四分之一的武宣人,思量再三,没有接受这批俘虏。

    不过彭刚倒也没觉得多可惜,桂柳兵的这些老兵油子虽然能打。

    但很多都是绿营军官的亲兵,他们平时的待遇不差,也更加滑头,改造策反的难度比一般的绿营兵和团练大得多。

    “能。”刘正浩拿出武宣战俘的花名册,如数家珍地介绍了十五个人。

    彭刚让刘正浩吹集合哨把武宣的老俘虏集中起来,让八个营连长去挑人。

    得知常备兵要从他们武宣的老俘虏中挑人,陈南山急忙撇下李瑞,收起纸牌,匆匆跑来集合,希望能被选上。

    见战俘营管理处的处长刘正浩不推荐自己,来挑人的营连长也不挑他,陈南山很不服气。

    看到彭刚也在,陈南山当场闹了起来,不服气道:“将军,我在战俘营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不挑我,必是徇私偏心!”

    彭刚笑道:“你识字,在战俘营的这八个月干得不错,再考察你一段时间,就提拔你当战俘管理处的副处长,大小给你个官当。”

    刘正浩不推荐陈南山也有他的道理,陈南山管了五个月的武宣战俘,干得不错,在管理战俘方面有一套。

    随着战俘营的人数从原来的一百五十六扩充至一千二百二十人,战俘管理处原来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用了,想要管理好这么多的战俘,战俘管理处也需要进行扩充。

    其实莫村一战彭刚俘虏了两千五百多名清军俘虏。

    可这些俘虏彭刚也没有全要,而是选择性的要。

    劣迹斑斑,有大烟瘾的绿营军官和团练头目诉苦公审后直接当了人肉靶子。

    太老太滑头的歪瓜裂枣每人发了二钱银子盘缠,打发他们离开了。

    放走这些人,彭刚并不担心放虎归山,莫要说虎,这些人连猫都算不上。

    周天爵和向荣要是接收了这些放回去的俘虏,上了战场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拖后腿。

    况且这些人在战俘营待过一段时间,就算他们重新回到绿营团练,多少也会将战俘营的事情传播开来。

    知悉左军战俘营的事,清军的寻常兵丁乡勇往后和他遭遇,也不会太担心被俘后会被处以极刑,抵抗意志会大大降低。

    被彭刚留下的这一千二百二十名战俘,是经过筛选的精华。

    各营连长陆续挑好人离开战俘营后,彭刚将二十五名二期学员交给刘正浩用于扩充战俘管理处。

    “武宣的战俘基本都是汉人,会说官话,管束起来容易。大冲的这批战俘,有很多壮人、瑶人,不少人只会听官话,不会说官话,还有些连官话听都听不懂。”刘正浩向彭刚诉苦。

    “先生,你还是让我去打仗吧,哪怕让我当个兵也行!我想真刀真枪地上战场和清军干仗。”

    刘正浩大概了解了一下大冲战俘营的情况,这批战俘的情况,要比武宣县城的战俘复杂的多,对此,他感到压力很大,有些厌烦排斥管理战俘的工作。

    “你在战俘管理也是在打仗,而且是在打硬仗,你的工作比营长们的工作都更重要。”彭刚开导刘正浩道。

    “我且问你,杀一个清军容易,还是让一个清军看清清廷的嘴脸,感化他们,变成我们的战士和我们并肩作战容易?”

    “当然是杀一个清军更容易。”刘正浩不假思索地说道。

    在听到彭刚说他的工作比营长们的工作更重要的时候,刘正浩不由得挺起胸膛,感到很自豪。

    “那你觉得,让他们变成我们的战士值吗?告诉我你的心里话。”彭刚继续说道。

    “我说不上来。”刘正浩说道,“不过武宣那些老战俘从管我叫小毛匪,到改口叫小先生的时候,看到那些营连长从我这里把人挑走,补充进常备部队里的时候,我觉得挺值。”

    “杀人容易,得人心难。我们是要改天换地,让天下人都过上我们在红莲村过的那种日子,光靠杀人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争取到人心。”彭刚拍了拍刘正浩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不少一期的学员都有能力当营长、连长,我想从他们之中挑选营长、连长不难。但要挑选出一个人取代你战俘管理处处长的工作,很难,明白吗?”

    “明白了先生!”若有所悟的刘正浩挺直身体,向彭刚敬了一记标准的军礼。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10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