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21章 我的弟弟是王爷

第221章 我的弟弟是王爷


耒阳县练总彭玉麟,即后来湘军水师的缔造者。

    为安徽安庆府怀宁县三桥镇巡检彭鸣九之子,籍贯湖南衡州府衡阳县查江,生于小富之家。

    然其父彭鸣九常年于安庆任职,久未归乡,归乡后发现其故乡田产已被亲党霸占,彭鸣九气愤而死。

    父亲病亡,年仅十八岁的彭玉麟为避免继续遭亲朋乡人欺凌,听从母亲王氏建议,避居石鼓书院,后游学四方。

    后为生计所扰,投衡州协标营充任司书养家糊口,聊以度日。

    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彭玉麟才得遇贵人时任衡州知府高人鉴赏识,招其入署读书,并于次年获得生员功名。

    道光三十年,湘南天地会首领李沅发于宝庆府新宁举事,起义波及湘南、桂北。

    彭玉麟随衡州协绿营兵前往镇压李沅发所部天地会,表现亮眼,由此崭露头角,得授外委,赏戴蓝翎,推辞未受。

    辞去军职后,彭玉麟前往耒阳投奔开设当铺的朋友,给朋友做管账先生。

    及至咸丰元年年初,太平军有北上入湘的迹象,湘南天地会蠢蠢欲动。

    前番剿李沅发所部天地会初露锋芒的彭玉麟受耒阳知县多次邀请,出任耒阳县练总,组织训练耒阳团练弹压耒阳县各矿场摩拳擦掌、伺机而动、准备起事的湘南天地会,同时防备所谓的上帝会教匪入寇耒阳县。

    衡州府天地会原本机会乘着太平军入湘,清军顾此失彼之际,攻打耒阳县城举旗起义。

    在彭玉麟的弹压绞杀之下,衡州府天地会攻袭耒阳县城的计划由此破产。

    彭玉麟在担任耒阳县团练练总期间,弹压天地会的任务确实完成的很漂亮。

    至于抵御太平军,彭玉麟完全无法适应左军的高强度打法,仅仅只是坚持了三天,便突出耒阳县城北窜。

    彭姓在湖南广西不是特别罕见的姓氏。

    湘桂两地彭姓之人不少,太平军北王姓彭,彭勇并没有往别处想。

    他不认为天底下会有这么凑巧的事,更不敢相信成日抱着四书五经苦读,性格偏文弱的弟弟有成王之姿。

    彭勇自道光二十五年失手打死本村乡绅周老爷的爱子,犯上了人命官司,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湘南山区谋生,以躲避朝廷的搜捕。

    他几经辗转来到耒阳,因其好勇斗狠,特别能打,脑子还活络,逐渐在耒阳的矿工中闯出了些名堂,被当地天地会相中,成为泗门洲煤矿场的天地会小头目。

    王一南骤然提起彭勇的家人,想到已经整整六年没能够见过亲人,彭勇不由得感觉鼻子一酸,视线变得模糊。

    另一名矿工罗邦宜凑上来说道:“头儿,你是浔州府人,北王也是浔州府人,没准你们还真是亲戚哩。”

    耒阳县的矿工大都举家投效太平天国左军,以后他们就都是北王殿下的人。

    彭勇的跟班们心存幻想,巴不得彭勇能和传闻中的北王攀附上关系,他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正说间,负责在耒阳矿场征兵官陈敢吹响铜哨,这是新兵们集结的信号。

    听到哨声,泗门洲矿场上的矿工们三三两两地汇聚到陈敢周围,在征兵官们的疏导下站好队伍。

    耒阳县泗门洲附近的矿场所招募的八百矿工质量很高,多是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壮,连年过三十的矿工都不多。

    陈敢照着墨迹未干的花名册清点了一番人数,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对这八百青壮完成分组编连,纳入耒阳营。

    完成最基本的整编工作,以陈敢为首的征兵官们带着这些八百耒阳的新兵乘船顺耒水而下,前往耒阳县城的武库领取武器,将他们武装了起来。

    领到绿营武器的八百耒阳营将士还没来得及把玩刚刚到手的武器,陈敢、李严通等人继续喝令他们上船。

    准备带着这群新兵蛋子到攻城正酣的衡州府府城衡阳见见世面,看看左军的常备部队是如何攻城,听听密集的铳炮声,以便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高烈度的战事,跟上左军的作战节奏。

    顺便也能够壮大左军攻城部队的声势,给衡阳城的守军施加压力。

    坐船前往衡阳的途中,陈敢翻看着花名册,瞅见彭勇的名字被画了个醒目的黑圈,一旁备注有籍贯广西贵县,粗通文墨,不由得眼睛一亮,命随行的卫兵找来彭勇。

    经过一番考察,发现彭勇确实粗通文墨,是矿工中不得多得的人才,且还是广西浔州府的同乡,根骨很正。

    陈敢心下狂喜,准备将彭勇调到他的暂九营,好生培养。

    “陈营长,听您的口音,您也是浔州府贵县人?”

    交谈中,彭勇觉得陈敢的口音有些亲切,旁敲侧击地问道。

    “我原是覃塘墟人,家中本有几亩坡地田,耕种薄田聊以度日。只是后来遭了灾,卖了田都没能扛过去,不得不四处乞讨。苍天有眼,我在奇石墟乞讨的时候遇上了北王,幸得北王收留栽培,才有了今日这般成就。”面对眼前的同县老乡,陈敢有耐心攀谈上几句。

    言及于此,想到全家就他一人活到了现在,想到受彭刚收留后重获新生的点点滴滴,陈敢的声音不由得有些哽咽。

    如今他终于出息了,混出了些名堂,手底下管着七百来号人,可却没有一个亲人能够亲眼见证他的成功。

    “北王殿下可是大墟人?”彭勇顺着话茬问道。

    “不是,北王是庆丰村人。”陈敢摇了摇头说道。

    陈敢是一期的二十四名学员之一,是被彭刚从庆丰村带上红莲坪的,故而知道彭刚是庆丰村人。

    一期的二十四个学员由庆丰村、临近村落的贫苦少年,奇石墟的流民少年所组成。

    彭勇的运气不是很好,如果来耒阳县泗门洲煤矿场的征兵官是庆丰村及临近村落的一期生,大概率是能够认出彭勇的。

    庆丰村,听到这个熟悉的地名,彭勇的浑身都在颤抖。

    还真被王一南和罗邦宜说中了,他确实能够和北王攀的上亲戚关系。

    只是关系请疏远近的区别而已。

    彭勇尚不清楚,这位北王是他的亲兄弟还是来自本家那边。

    “小人斗胆问上一问,北王的名讳是?”彭勇问道。

    “北王讳刚。”陈敢回答说道。

    从陈敢口中打听到北王的籍贯地和名字,彭勇呆愣在原地,感到十分地不可思议。

    贵县庆丰村彭刚。

    此时此刻,彭勇已经可以笃定这位北王就是他的三弟彭刚。

    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喜悦,彭勇思绪流转。

    他恨不得立马前往零陵城和彭刚相认,只是一想到弟弟已贵为王,自己却还是个小头目,彭勇内心五味杂陈,总觉得就这么去和彭刚相认太丢份。

    思虑再三,心潮澎湃的彭勇请求陈敢道:“承蒙陈营长抬举,我感激不尽,我愿为陈营长效力,只是我寸功未立,甚感惭愧,此番前往衡阳,陈营长能否给我和我手下那帮矿工兄弟们一个机会?让我们也攻打衡阳城?”

    陈敢还没看穿彭勇的身份,不知道彭勇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见彭勇求战态度如此积极,陈敢对彭勇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眼前这个矿工头目有血性。

    陈敢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不愧是我贵县男儿,够胆量!有血性!攻城的事我会向罗副军争取。”

    太平军主力围困广西的当口。

    广西巡抚周天爵已经意识到太平军能从一股蜷缩于紫荆山的山匪在短短一年之内发展成为有实力围困一省省垣的武装力量。

    朝廷举南方之力,湘、黔、滇、粤、闽五省精兵悍将尽数驰援广西,仍旧未能剿灭上帝会教匪,反为教匪军所挫,实力大损。

    眼下仅凭八旗绿营之力无论如何是没办法荡平教匪的。

    思虑再三,周天爵还是上奏咸丰,直言不讳地向咸丰皇帝说明了此事,并大肆鼓吹夸大各地团练武装的表现,希望咸丰能够放开团练的限制,只有多办团练才有可能剿灭教匪。

    同时周天爵还在奏折中说明教匪肯定会北上入湘就食,让湖南的清军多练乡勇、加以防备。

    平心而论,这份奏折是素来抽象的周天爵所上呈的奏疏中最为正经,最富远见的一份奏折。

    除了未在奏折中提及周天爵本人面对太平军不堪入目的战绩,周天爵的这份奏折挑不出什么毛病。

    只是清廷对放开地方团练一事的态度素来十分谨慎。

    毕竟团练皆系地方汉人乡绅自筹自办的武装,朝廷难以掌控,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咸丰本人,乃至京师的八旗官员们都不愿意放开对地方团练的限制。

    比起放开对团练的限制,他们更愿意祈祷八旗绿营以及现有的团练能够在钦差大臣李星沅的带领下创造奇迹。

    寄希望于八旗绿营创造的想法无疑荒唐至极。

    咸丰和京中的文武大员确实等来了奇迹一般的消息,只是他们等来的是粤西教匪以区区短毛偏师全歼李星沅湖南清军主力,连李星沅本人都命丧黄沙关,粤西教匪不日就将进入湖南的消息。

    这则炸裂性的消息传到紫禁城,整个清廷中枢都为之震动。

    就连咸丰皇帝本人,都被这则消息气得天旋地转,一度昏厥。

    咸丰实在想不明白,为何连续派出两位钦差大臣,糜饷逾千万之巨,还是不能够消灭粤西教匪这个心腹大患。

    两位汉人钦差的表现让咸丰失望不已。

    这一次,咸丰启用了蒙古正蓝旗出身的首席军机大臣赛尚阿为钦差大臣,赐遏必隆刀,给银八百万两急赴湖南督剿粤西教匪。

    咸丰给予赛尚阿的权力、军饷支持远大于前两任钦差大臣。

    足见咸丰对赛尚阿报以厚望,希望赛尚阿能够一举荡平粤西教匪,永绝后患。

    周天爵恳请解除团练限制的建议,经过再三权衡,咸丰最终还是决定部分采纳,解除了粤西教匪活动猖獗广西、湖南两省对团练的限制。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9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