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32章 何王掌西殿

第232章 何王掌西殿


湘南主要的城池已克,除了西殿、南殿两殿人马未占据中大型城池,粮秣军需较为紧缺之外。

    太平军其余诸殿的粮秣军需皆较为充盈。

    总的来说,现阶段太平军的后勤问题得到了缓解,没有当初撤围桂林时那般紧张。

    在占据了湘南地区的主要城池后,太平军各殿兵马都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招兵买马,征粮拷银之上,军事上的攻势暂缓。

    太平军与清军,由此陷入了短暂的相持阶段。

    比之太平军三路进军顺利,各路人马目的明确。

    这一时期清军的部署可谓是杂乱无章,目的不明。

    就战略大局而言,这一阶段的清军对太平军仍旧处于包围的态势。

    太平军控制的湘南周围主要清军兵团有三支。

    一支为目前屯兵长沙,正在聚拢兵马的赛尚阿,骆秉章兵团。

    一支为从桂林一路追击太平军至全州城下的周天爵,向荣兵团。

    最后一支则为存在感、参与感很弱,但又确实存在的两广总督徐广缙的粤军兵团。

    尽管清廷派出的钦差大臣赛尚阿已经抵达长沙,负责统筹各路兵马会剿太平军。

    由于地理上的阻隔,加之各路统帅各怀心思。赛尚阿虽持遏必隆刀,又系旗人,咸丰对赛尚阿进行大胆的放权,赛尚阿获得了节制湘桂鄂粤四省兵马的大权。

    然而赛尚阿并不能做到对各路人马的如臂使指。

    清军各兵团,仍旧是各自为战。

    实际上自林则徐之后,无论是李星沅还是赛尚阿,或受制于客观原因,或受限于个人能力,都未能够做到对各省兵马的有效整合,统一指挥调度。

    赛尚阿本人在长沙城坐等各路人马前来长沙集结,以希冀完成兵力集结后同太平军进行决战。

    周天爵、向荣兵团则是态度较为积极的一支清军兵团。

    湘南局势糜烂,全州城又久攻不克。

    向荣担心咸丰怪罪迁怒,再拔了他的顶戴,将他编为记名提督。

    同周天爵商议后遂派遣秦定三、和春、张国梁、向继雄等将领,引一支五千人的偏师东进,装模作样地追击袭扰杨秀清的东殿兵马。

    周天爵和向荣两位主帅则继续死啃全州城。

    至于徐广缙,仍旧是老样子,听宣不听调,自扫门前雪,坐镇粤北的韶州府,不动如山,以防范太平军南下广东,并无主动北上出击太平军的意愿。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内部亦是暗流涌动。

    萧朝贵死时正值壮年,又死的太过突然,其生前压根没有考虑过继承人的问题。

    太平天国名义上的第二大殿,实际上的第三大殿,由此陷入了短暂的权力真空。

    杨秀清获悉萧朝贵于长沙城下阵亡,大为惊诧。

    惊诧之余,杨秀清心急如焚。

    西殿核心将领俱在北殿控制之下的衡州府。

    如若彭刚将西殿的核心将领拉拢至北殿,等于是吸收了西殿的大部分实力。

    北殿实力本来就强,再吸纳本就实力不俗的西殿兵马,于东殿而言,是一场灾难。

    杨秀清片刻不敢耽搁,迅速以天父的名义下旨,暂管西殿兵马。

    罗大纲已经和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西殿核心将领接触过。

    西殿的这些将领都对萧朝贵很忠诚,没有投效他殿的想法。

    彭刚要比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人还要更早收到由东殿暂管西殿兵马的旨意。

    自从被陈兴旺带离大墟,刘炳文已无回头路可走。

    这段时间,刘炳文除了写信给往日的学生,邀请他在浔州府教授的那些学生来给一起创业,共襄盛举。就是了解天国的政治架构,给彭刚充当幕僚智囊。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刘炳文带着他的儿子来衙署面见彭刚。

    既然九族已经绑定在了彭刚这条造反大船上,他也只能跟着彭刚一路走到黑,不如卖个老脸,为自己的儿子刘思进也在彭刚这里谋个差事。

    彭刚于西花厅内接见了刘炳文父子,并给刘炳文赐座。

    彭刚看到刘炳文带着他的儿子一起来,已经明白了刘炳文的用意,给刘思进安排了个文书的工作,旋即屏退众人,只留刘炳文在西花厅,并给刘炳文看了杨秀清下达的天父圣旨。

    “东王独断擅专,暂管西殿兵马不过是权宜之计,早晚要吞并了西殿兵马。”刘炳文阅毕天父圣旨后轻手放下,说道。

    “东殿若并了西殿,北殿的日子不会好过,你可有破局之策。”

    “有倒是有,我想请立西王之子萧有和为西王,请天王监摄西殿,奈何萧有和不仅无早慧之才,反质纯如初。天王似乎对西殿的兵权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彭刚说道。

    “再者,东王有天父附体之能,又有节制诸王之权。只我一人请封立新西王,东王断不会采纳。”

    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等西殿核心将领没有依附他殿的想法,这个他殿,自然也包括东殿。

    天国各殿人马,除了南殿之外就数西殿和洪秀全关系最近最亲。

    彭刚无法理解洪秀全的脑回路,萧朝贵战死,洪秀全完全有希望趁此机会名正言顺地将西殿兵马倚为亲信。

    杨秀清已有专擅的迹象,再退一步,洪秀全也不应该什么都不做,让杨秀清轻易肢解吞并西殿。

    “此举名正言顺,可行。我听说东王在全州城当众打了辅王和翼王的板子作为惩戒,名为惩戒,实为立威罢了。”刘炳文说道。

    “撤退途中辅王和翼王虽然有些过失,可也不全是他们的错,罪不至此。全军顿兵桂林城下,徒耗钱粮,难道东王一点责任都没有?是留是撤,决断权可不在辅王和翼王,而在东王。

    东王当众打他们板子,不打自己板子,有些过了,辅王、翼王明面上认罚,心中未必没有丝毫的芥蒂。”

    “先生愿意为我充当说客?往宝庆府府城邵阳走一遭?”彭刚问道。

    如果能说服韦昌辉和石达开站在他这边一起请立萧有和为西王,为西殿之主。

    杨秀清即使再专断,一位王的意见他可以不在乎,三位乃至四位王的意见,他也不得不审慎考虑。

    “翼王能说的动,辅王我可没什么把握。”刘炳文笑道,“不过要办成这件事,有辅王和翼王的支持可不够,还要得到西殿大将们的支持,最好.”

    “最好弄到西王的临终遗命。”彭刚替刘炳文把没说完的话说了。

    萧朝贵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他的遗命,只能是口头遗嘱。

    最后见到萧朝贵的人是曾水源、林凤祥、李开芳他们,只要他们三人咬死萧朝贵临终之前说过让萧有和继承西殿,其他人也不能说什么闲话。

    次日,中午时分,林凤祥疾驰至零陵拜访彭刚。

    林凤祥此番来零陵,一是代表西殿厚脸皮向彭刚借些粮草,二则是当面探一探彭刚对西殿的态度。

    西殿人马不仅仅只有三千精锐,还有四万余其他营伍的成员。

    这些人已经渐次进入了衡州府地界,被安置在了衡山县城以南四十里处的雷家市镇。

    萧朝贵太过莽撞自负,没有考虑过一旦未能奔速下长沙之后,西殿四万多张嘴吃什么。

    长沙未克,目前西殿四万余口的口粮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虽说从长沙撤回衡州府境内,曾水源、林凤祥等人也没闲着,分兵出击打下了一些市镇,得了些粮秣。

    可衡州府境内存粮多的主要大型城池都已经让北殿捷足先登了,曾水源、林凤祥等人所能获得的粮秣较为有限,面对四万多张嘴巴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林凤祥等人也想在湖南招兵买马,需要更多的粮秣。

    “西殿检点林凤祥,拜见北王六千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来到彭刚办公的西花厅,林凤祥纳头便拜。

    彭刚虚抬了抬手,径直问道:“起来吧,林检点骤然登门,所为何事?”

    “西殿即将粮秣不足,特来买粮。”林凤祥回答说道。

    早先林凤祥向罗大纲买过粮,不过林凤祥所要买的粮食实在太多,罗大纲做不了主,遂让林凤祥直接来见彭刚。

    “单单只是买粮这么简单?”彭刚漫不经心地问道。

    “北王殿下目光如炬,东王殿下的天父圣旨,北王殿下可曾收到?”林凤祥问道。

    “东王颁发的天父圣旨颇多,不知林检点指的是哪份天父圣旨?”彭刚打算吊一吊林凤祥,明知故问道。

    “就是东王暂管西殿兵马的那道天父圣旨。”林凤祥已经显得有些焦急。

    “收到过。”彭刚微微点头,表示收到过杨秀清的天父圣旨,但并未急着就此事表态。

    杨秀清欲并西殿之心昭然若揭,现在林凤祥、曾水源这些西殿大将可是要比他彭刚着急。

    当然,杨秀清也很急,大伙都急不可待。

    和历史上不同,杨秀清这次直接跳过了封立幼西王,以天父的名义要求暂管西殿兵马。

    想来北殿的迅速壮大让杨秀清有了更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西王殿下子嗣尚在,西殿兵马由东殿暂管,似不合规制。”林凤祥踌躇良久,还是咬牙开口把事情给挑明了。

    虽然杨秀清地位超然,比已故的西王都高。

    西殿兵马由东殿暂管,看着似乎不是什么糟糕的选择。

    但杨秀清的厚此薄彼是不加掩饰的。

    指望杨秀清把一碗水端平,无异于煎水作冰。

    假使西殿真的并入东殿,对于西殿的大头兵而言不是什么坏事,但对于他们这些西殿大将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

    作为出自他殿的外来户,不仅杨秀清,连杨辅清、陈承瑢、林启荣等人都未必会接纳他们进入东殿核心圈层。

    再者,在西殿,林凤祥这些人是地位仅在西王萧朝贵之下的实权人物。

    并入东殿,他们不仅要仰人鼻息,看人脸色行事,杨秀清会不会削夺他们的兵权都还两说。

    杨秀清麾下不缺将才,杨秀清要的是西殿的兵,而不是西殿的将。

    “话虽如此,但这是天父爷火华他老人家的意思,我们这些凡间的儿子,也不好忤逆天父他老人家。”彭刚不紧不慢地说道,“除非.”

    “除非什么?”林凤祥赶忙追问道。

    “天兄携西王回天堂之前,有什么特别的交代嘱托吗?”彭刚抬眼盯着林凤祥说道。

    林凤祥迟疑片刻,很快反应了过来:“有有有,西王回天堂前特地嘱咐过,西殿交由西嗣君执掌。”

    太平天国的礼制较为繁缛,按照太平天国的礼制,各王长子称“嗣君”,西嗣君便是西王萧朝贵的长子萧有和。

    “西嗣君年幼质纯,西王没有交代别的什么?”彭刚追问道,“西嗣君常陪同天王左右,天王对西嗣君甚为喜爱,西王没让天王照顾照顾西嗣君?”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林凤祥即使是直肠子也能听的明白。

    林凤祥长舒一口气,他原来还以为北王和东王的想法一样,也要染指西殿。

    毕竟此前彭刚让罗大纲探过他们的口风。

    林凤祥为自己以东王度北王的想法感到羞愧,北王的风节要比东王高亮的多。

    天王是各王的共主,麾下又无嫡系兵马,西殿由天王暂管和由东王暂管,境况完全不一样。

    林凤祥唯一的顾虑是,天王未曾掌兵,东王又对西殿兵马虎视眈眈,面对东王的压力,天王能不能接的住西殿的兵权,顶的住东王的压力。

    “交代过,交代过。”林凤祥点头如捣蒜。

    管他天王能不能接得住,当务之急是先保全西殿,其他的事情,往后再作计较。

    林凤祥既已表态,不希望西殿由杨秀清暂管。

    彭刚遂找来刘炳文,让刘炳文跑一趟宝庆府府城邵阳,同韦昌辉和石达开计议此事。

    不希望杨秀清吞并西殿这件事情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韦昌辉以前本就是靠萧朝贵罩着,萧朝贵一走,韦昌辉等于是少了个靠山。

    西殿兵马再让杨秀清给吞了,于韦昌辉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韦昌辉绝不会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石达开和彭刚同为贵县人,都不是太平天国核心的桂平帮,他们二人本就是报团取暖。

    至于冯云山,与洪秀全一体。

    冯云山太佛系,又喜欢当老好人,故而南殿的实力和其他殿相比要稍逊一筹。

    洪秀全若能暂管,哪怕是只是名义上代掌西殿兵马,也是对洪冯二人的加强。

    冯云山没有理由反对。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92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