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全都要
当初北殿冲在前头,独占永、衡二府,短短两三个月,北殿营伍迅速得以扩充的成功经验也让石达开很心动。
翼殿若能联合辅殿再下常德、岳州二府,取二府钱粮为翼殿扩充营伍所用,必能迅速壮大翼殿的力量。
宝庆府府城邵阳一战也表明辅、翼二殿有能力合力打下府城级别的城池。
根据洞庭湖渔民水匪提供的消息。
距离洞庭湖很近的岳州府城巴陵、常德府城武陵,由于大部分本地营勇被抽调到了长沙,两城防御较为薄弱,至少不会比他们曾打下过的邵阳城好上多少。
在桂林府元气小伤的辅、翼二殿兵马尚且能够拿下宝庆府。
更遑论现在已经恢复元气,在湖南扩军之后的辅、翼二殿兵马。
石达开有信心联合韦昌辉,打下一两个,乃至更多的州府。
辅、翼二殿人马自从出了宝庆府,一路所向披靡,高歌猛进,进展极为顺利。
韦昌辉也意识到了洞庭湖边上的城池好打。
他未尝没有和石达开同样的念头,只是自从在全州城挨了杨秀清的一顿板子,韦昌辉至今心有余悸,对杨秀清心存畏惧。
“钟意?巴陵、武陵都是湖南的富府,我何尝不钟意?可东王只说让咱们两殿兵马取益阳、沅江、湘阴三县,不曾授意咱们攻略其他地方,是否向东王请示?”
韦昌辉暂时收敛起擅自发兵攻打常德、岳州的想法,颇为无奈地摇摇头说道。
“湘阴距离长沙虽近,可一来一回也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兵贵速,战机稍纵即逝。一两天的时间,够常德、岳州的清妖做不少事情了。待清妖部署完毕,防备加强,常德、岳州可就没现在这般容易打。”
说到这里,石达开顿了顿,继续说道。
“北殿联合我们拥立西嗣君为西王,又在衡阳不知会东王便颁发散阶,东王极为不悦,缘何东王只给七哥甩脸子,不打七哥板子?”
衡州府府衙的那场会议,杨秀清给彭刚甩脸色石达开是看在眼里的。
散阶即北殿衡阳改编所颁布的军衔,石达开更喜欢管北殿颁布的军衔叫散阶。
“许是因为北殿打清妖未曾失手,无甚过错,刚入湘那会儿,各殿多赖北殿接济吧。”韦昌辉想了想,说道。
“北殿是大殿,我们两殿试偏殿,如何能相提并论?况且衡州是北殿的地盘,在北殿的地盘上,东王总是要给七弟几分薄面的。”
韦昌辉的说的都是一些表象,并未触及根本。
正殿大殿也好,偏殿也罢。
杨秀清对彭刚更为客气的根源还是在于北殿太强,北殿实力不比东殿弱。
“比之败于清妖,北殿擅颁散阶是东王更为忌讳的事情。说到底,还是因为北殿实力不逊于东殿,东王忌惮北殿。”石达开凝望着远处如黛一般若隐若现的远山,说道。
“五哥若担心东王怪罪我们擅自做主攻略岳州、常德二府。我们可先斩后奏,军情如火,表面上的功夫做到位了,想必东王也能理解我们。”
石达开决定一面派出快骑将洞庭湖周围府县防御空虚,告知杨秀清,请示杨秀清允许他们辅、翼二殿发兵岳州、常德。
届时他们拿下岳州、常德二府,全军的粮秣要仰赖辅、翼二殿接济,杨秀清没缘由找他们的茬。
除非他们没能够拿下岳州、常德,并且杨秀清速下长沙城。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杨秀清才有充足的理由和足够底气问罪辅、翼二殿。
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也好。”韦昌辉还是被石达开说动了,点点头说道。
“都指望着打下长沙,万一像打桂林一样,没能拿下长沙,天国上上下下几十万口人,总不能喝西北风吧。先打岳州还是常德?”
“我打岳州,你打常德。”石达开不做选择题,选择了全都要。
收到石达开的来信,获悉石镇仑已在湘阴寻到左宗棠、郭崑焘的家人,并派兵将他们两家人保护了起来。
彭刚找来左宗棠、郭崑焘,将此事告知了他们二人,并且将他们家人的家书一同交给了他们。
获悉家人无虞,左宗棠和郭崑焘皆长舒了一口气。
“只可惜佑魁还在长沙城内。”左宗棠唯一的牵挂只剩下长沙城内女婿陶桄,想到陶澍临终前曾把膝下的独子托付给左宗棠,左宗棠忍不住哀叹了一声。
“翁婿非父子,佑魁乃陶文毅的独子,功臣之后,骆抚台不会对他怎么样的。”郭崑焘安慰左宗棠道。
陶桄是陶澍的儿子,陶澍是道光朝的重臣,门生遍湖南。
以陶家在湖南的影响力,骆秉章不至于动陶桄。
“多谢北王护左某家人周全,左某马上便给往日的学生们写信。”
郭崑焘的安慰多少让左宗棠好受了些,左宗棠答应给他的学生们写信,同时问及韦昌辉、石达开他们那支偏师的情况。
“听参谋部的参谋们说,辅王和翼王进展十分顺利,目下他们是打到哪里了?还是说顿兵益阳、沅江、湘阴,没有其他动作?”
从湘西草堂接来王佺一族,处理好祭奠王夫之的事。
左宗棠天天进出设在签押房的参谋部,了解各路太平军的进展。
不过最近收到辅殿、翼殿两支部队的消息,已经是三天前了。
石达开这次加急送来信件,左宗棠料想石达开肯定会向彭刚分享翼殿以及辅殿的进展。
“辅王、翼王已发兵常德、岳州。”彭刚说道。
石达开的来信有告知辅殿、翼殿的进展和动向。
能把曾国藩打成跳水健将,石达开的军事嗅觉是毋庸置疑的。
清廷顾头不顾腚,眼下确实是攻打常德和岳州的好机会。
“高明,我还以为辅王和翼王会舍本逐末,回师助东王攻打长沙,现在想来,是左某多虑了。”左宗棠赞许地点点头,说道。
“殿下用不了几天就能收到攻占岳州的好消息。”
左宗棠自称湘上农人,隐居白水洞不代表他不问世事。
比之左宗棠,隐居湘西草堂,祖辈皆无出仕清廷之心,连清廷的科举都不参加,只是埋首整理钻研先祖学问的王佺一族,才是大众刻板印象中的那种隐士形象。
从柳庄迁居白水洞期间,左宗棠仍旧和他的学生们保持通信往来,以便实时了解各地情况,为日后入幕做准备。
临近湘阴县的岳州、常德两地的情况,左宗棠了若指掌。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9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