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湖湘时局
左宗棠只说用不了几天就能收到太平军攻占岳州的好消息,没提常德。
彭刚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关键信息:“左先生的意思是,岳州打得下,常德未必能打得下?”
左宗棠三步并两步走到湖南分省舆图前,指着分省舆图上的岳州府、常德府两地详细地介绍说道:“岳州府仅有两营绿营,分别为湖广水陆提督的岳州营、洞庭协水师营,两营经制兵兵额不过八百余人。
刨除空额,实际上岳州的绿营兵仅有五百余人,如果赛尚阿和骆秉章有从岳州调兵充实长沙城城防,岳州的守军只会更少。
莫要说以翼殿一殿之力攻取岳州,北殿派出一两个常备团都能拿下岳州。”
左宗棠常年研究军事地理学,门生遍湖湘,湖湘地区的清军部署他早已了熟于心。
根据左宗棠介绍的岳州清军的情况,北殿确实只需派出一两个团便可拿下岳州。
“常德呢?”彭刚追问常德的情况。
辅、翼二殿的进展,关乎北殿下一步的部署。
彭刚对这两殿友军的进展关注程度甚至要高于围攻长沙城的东、西二殿。
杨秀清、林凤祥、李开芳等人已经围攻了长沙十几天。
冯云山的南殿算日子,现在胡以晃带领的先头部队应该也已经抵达长沙城下。
太平军主力部队围攻长沙十几天,仍旧没有传来积极的消息。
说明杨秀清等人攻打长沙城并不顺利,有重蹈桂林覆辙的隐忧。
如若长沙不克,全军,包括北殿的后勤压力将陡增。
辅、翼二殿的进展和表现说是关乎整个天国存亡都不为过。
但愿韦昌辉和石达开不会让自己失望。
“不是左某看轻辅殿,相较岳州而言,常德没那么容易打。
常德乃湘西北的陆防中枢,扼川黔之咽喉,镇苗疆之门户,负有弹压土司、防堵黔滇苗变之责。
此外常德也是鱼米之乡,产粮重地,岁输漕粮十万石。
康熙年间平西王吴三桂便是从湘西入境湖南,湘西素来是清廷在湖南的重点布防地区,湖南绿营,大多驻防于湘西地区。
湘西地瘠民贫,湘西本地的物产养不活那么多绿营兵,多赖常德协济。
故而常德府有湖广水陆提督中前左右四营陆营,一营洞庭协水营驻守,且这些营都是七百人的大营,本府绿营兵少说也有两三千,当地的团练常年到湘西协剿土司,亦更为剽悍。”
左宗棠的手指从岳州府向西,滑向常德府,略一停顿,继续说道。
“这是左某在白水洞的时候所了解到的常德的情况,辅殿能不能拿下常德,一看辅殿自身的实力,二则是要看骆秉章和鲍起豹抽调了多少常德的营勇充实长沙的防务。”
“即使未下常德,能下岳州,也能解燃眉之急。”听完左宗棠的详细介绍,彭刚心里已经有了底。
“殿下此番北上,可是要攻打尽全力攻打长沙?”左宗棠转过身,看向彭刚问道。
罗大纲已提前护送童子营、女营、翁叟营出发前往长沙。
永、郴两地的清军已经被打退,彭刚带领殿后的部队启程前往长沙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
左宗棠想知道彭刚对长沙的态度。
说句实在话,彭刚不是很想打长沙,而是更想直接越过长沙打武昌。
同样是省垣,位于九省通衢十字路口的武昌不仅防御空虚,比长沙更容易打,也比长沙更为富庶。
无论从军事层面还是经济层面考量,打武昌的性价比都要比打长沙高得多。
至于从政治层面考量,杨秀清此番打长沙打出的旗号是为西王萧朝贵复仇,攻打长沙的政治理由要比攻打武昌更为充足一些。
这些天通过和左宗棠、郭崑焘的交谈中得知。
长沙府的士绅阶层和主流民意无论是对“长毛”还是“短毛”,都很不友好。
长沙士绅对清廷的忠诚,长沙百姓对左军的误解,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消融的。
当然,具体打不打长沙,还要看杨秀清在长沙攻城战中的表现。
如果杨秀清有拿下长沙的迹象,彭刚的北殿不介意助杨秀清一臂之力,拿下长沙。
“以先生对我军和长沙清军的了解,先生以为我军能否拿下长沙城?”彭刚没有直接回答左宗棠的问题,反问道。
左宗棠纠结凝思良久,苦涩一笑,回答说道:“如果是在两三个月前,倒有几分希望能强攻血战拿下长沙。
长沙的守御力量本就不弱,不然当初西王也不致命丧妙高峰上。
现在赛尚阿又引北方精锐进驻长沙,长沙兵多粮足,长沙百姓又对太平军成见敌意很深,长沙当地的大士绅贺瑗、欧阳兆熊、黄冕、孙观臣等人又鼎力支持骆秉章。
地利、民心、钱粮、军力,骆秉章和赛尚阿都不缺。要打下长沙城唯有一途,那便是长期围困长沙,耗尽长沙城内的粮草。
然而长期围困变数太大,以我之短击敌所长,和清军拼消耗,无疑自寻死路。”
左宗棠是长沙府人,湖南乃左宗棠桑梓地。
就个人情感而言,左宗棠当然希望彭刚能够拿下长沙,继而以湖南为基业之地。
可个人情感和客观现实往往存在冲突。
权衡再三,左宗棠还是保持理智,给出了一个客观的答复。
“先生收拾行装,随我北上吧。”彭刚赞许地点点头,左宗棠能割舍下桑梓之情,给出理智客观的建议,难能可贵。
“无论是取长沙为霸业之基,还是入洞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总要先北上,亲眼看看长沙城的情况再做决定。”
让左宗棠回内宅收拾行囊,彭刚喊来彭毅,打算当面问问彭毅北殿的后勤状况。
彭毅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去年彭毅的个头还没到彭刚的下巴,现在彭毅的头顶已经能够到彭刚的鼻梁了。
就连气质方面,彭毅整个人也变得沉稳了许多。
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无助爱哭鼻子的半大少年了。
“个头长高了不少,这袍子也有些短了。管理圣库忙归忙,莫要委屈了自个儿,寻匹好布,做几身得体的衣裳。”
彭刚比划了一番彭毅的个头,拉着彭毅一起坐下。
比之他殿国宗,北殿的国宗在衡州府的风评是最好的。
不仅仅是因为北殿的国宗少,只有三人。
关键还是北殿的国宗不扰民,不耽于享乐。
彭刚和彭毅、彭敏虽然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实际上自1848年以来,彭刚担任的角色更像是父亲,而非兄长。
彭勇由于相处的时间很短,其为人秉性彭刚不十分了解。
彭毅和彭敏两人与彭刚长期相处,他们二人的心性彭刚还是了解的。
受彭刚的管束熏陶,他们两人心思都较为单纯,对物质方面的享受暂时还没有太大的追求。
“阿敏和二嫂、三娘给我做过长袍子,我嫌长袍子碍事,没有穿。”彭毅落座后开口说道。
“穿惯了短衣短褂,长袍子穿在身上反而不自在,不方便,袖子和下摆短些挺好,正合适。”
彭刚点点头,问道:“圣库那边可还缺人手?要是缺的话,再去三期学员那边挑聪明伶俐,品行端正的学员给你当帮手。”
“刚来零陵那会儿圣库没有接收过如此之多的钱粮,有些手忙脚乱,现在已经习惯了。”彭毅一脸轻松地说道。
“目下圣库只出不进,用不了太多人手,更何况现在还有税警营能搭把手。”
彭刚问及圣库的情况:“阿毅,我们圣库的存粮,能支撑多少天?目下圣库之中,又有多少银钱?”
“存粮还够咱们北殿的十五万多张的嘴吃上三十三天,我们北殿的粮食配额要比其他殿高,遇到紧要关头,让老弱营伍省些口粮,供给常备部队,撑个四五十来天还是不成问题的。”彭毅如数家珍般地说道。
“银钱方面,把铜钱折银算的话,目下圣库内有两百三十九万两银钱,此外还有四万三千五百两黄金。”
彭刚心里有了数:“这些钱粮是咱们的立业之基,不容有失,务必要看紧了,缺人手尽管告诉我。”
“此番我们在衡阳得了很多书,尤其是那位王佺、王先生的藏书,以及从衡阳常家抄没得来的书,怕是要用四艘大船才能装得下。”彭毅突然想起一件事,说道。
“书虽然轻,不过战地方,怕水,三哥能否批四艘船况好的大船用于装书?”
“王先生和原来常家的那些藏书多古籍孤本,需多加小心,用好船装。”彭刚点点头说道,“从我的船队里调五艘船况好的漕船用于装载书籍。”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6/1111090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