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从南美开始速通世界 > 第325章 真 人 真 事

第325章 真 人 真 事


十月的阳光没什么温度,被云层遮蔽,灰白一片。

    独立广场已经变了模样。

    台阶上搭起了简陋的舞台。

    蓝底黄星的欧盟旗和蓝黄相间的国旗挂在横幅上。

    帐篷一顶顶挤在喷泉边,边缘写满口号。

    人流从四面八方涌来,高举着标语牌。

    四五个青年正在摆弄手中的扩音器。

    周奕压低帽檐,手中的望远镜套在黑色布袋里。

    吉姆错后半个身位,拎着一只磨损背包,嘴里叼着烟。

    他们没有急着往前挤,而是沿外围缓慢移动。

    警戒线用铁马隔出缓冲区。

    二十几个乌克兰警察站在那儿。

    广场边缘停着两辆老旧巴士。

    玻璃上贴着塑料膜,隐约能瞧见士兵的头盔。

    “比我预想中的要好。”吉姆吸了下鼻子,低声说道。

    周奕没回头。

    “对乌克兰人来说,这还只算是热闹,称不上混乱。”

    又过了会儿,他们终于自然地融入到人群中。

    学生们席地而坐,手上不停地发着传单。

    周奕瞥了一眼,瞧见了最上方的标题:

    “Украна=вропа”

    一个神父模样的男子在发小饼干,递给经过的记者。

    他旁边的摊贩则摆着茶壶和廉价三明治,生意不差。

    最前方的舞台区域已经开始架设摄像机。

    三脚架、麦克风排成列,明显是给媒体准备的位置。

    “到时候,他们会把这边清空。”周奕如此评价。

    吉姆点点头,眼神懒洋洋地扫视四周:

    “所以,我们才需要拉开近两千米的距离。”

    忽然间,远处传来一阵口号声。

    队伍当即举起横幅往中心挤去,场面顿时乱了起来。

    周奕则趁机向前,假装拍照,确认舞台与广场被的相对位置。

    如果玛德琳出现,最可能的位置就是这里,或者喷泉北侧的台阶。

    光照在下午会从西南打过来,逆光角度能让目标更清晰。

    “车队呢?你觉得他们会怎么进?”吉姆嗽了下嗓子。

    “有两条路线。”周奕思索片刻,才再次开口。

    “北线快,但危险系数高;南线绕远,可控。”

    “广场乱起来,他们大概率走南线,再从东口进。”

    “Advance  Team会提前三天进场。”吉姆咂了下嘴。

    “布置阻车桩、便衣,清理可疑人群。可问题是.”

    “他们没法封掉几公里外的制高点。”周奕替他补充。

    就在他们说话的功夫,有个记者模样的中年人高喊英语:

    “美国人会支持乌克兰走向自由吗?”

    周围立刻有人跟着起哄,扩音器劈啪作响。

    警察往后缩了些,似乎不想让场面升级。

    周奕抬头观察,很快就注意到一幢灰色塔楼。

    二十层的高度,窗户碎裂,用木板封住。

    楼体位于西南方向,正好能覆盖舞台和半个广场。

    距离足够远,几乎没人会把它当成威胁。

    吉姆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摸了摸下巴:

    “我喜欢那栋楼。像是天生的狙击点。”

    几名年轻人爬上雕像,挥舞横幅。

    人群再次爆发口号,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

    “走吧,去看看。”

    周奕轻声说道。

    五分钟后,两人悄然退出人群,顺侧街离开广场。

    喧嚣逐渐消失在背后。

    零散的口号到这里只剩下回声。

    目标大楼并无太多警戒措施。

    充当监控的只有一个安保,此刻正靠在椅子上睡觉。

    两人默契的没打扰他,进入楼梯间后往上走去。

    脚下的混凝土台阶被岁月磨得坑坑洼洼,铁扶手松动。

    爬到顶层时,眼前是一扇铁门,拴着一把老式挂锁。

    吉姆弯腰仔细检查。

    “苏联货,至少三十年,没有新动过的痕迹。”

    周奕闻言,从兜里摸出工具。

    先把撬杠插进锁环间隙,再用扁铲卡住,借力扭动。

    门轴一阵吱呀作响,冷风瞬间灌了进来。

    他们走上天台,视野豁然开阔。

    四周有一道不到一米高的水泥护墙,开裂处长满青苔。

    吉姆蹲下身,掏出测距仪,抵在眉骨,按下按钮。

    绿光一闪。

    “直线一千九百七十三米。”他说。

    “俯角一度二,落差三十八。”

    周奕拿出笔记本,把数字写在预画的射界图上。

    “舞台中心,一九七三。”

    “喷泉北侧,一九八五。”

    “记者区边缘,一九九八。”吉姆接连报出数字。

    风速又起变化。

    吉姆重新抬起风速仪,紧盯屏幕上跳动的数字:

    “地面两点五,上层乱流四到六,阵风七。”

    周奕点头,在表格上写下修正:W  0.8L。

    然后,在旁边画了一个小箭头,表示风向可能的切换。

    “DSS和SBU的主要关注点将在三百米内。”

    “制高点部署观察手和反狙击组。”

    “他们能清多少栋楼?”吉姆随口问。

    “半径三百米内,必须清。五百米以内,选关键点。”周奕回答,“超过一千米,他们没有资源,本地警力又有限。”

    “所以我们在盲区。”吉姆笑了出来,“我喜欢盲区。”

    他们在天台停了近半小时。

    期间楼下隐约传来过脚步声,却始终没有上来。

    周奕换上新的速记卡,把今天的数据分门别类写清楚。

    距离、角度、风速、光照,仿佛是某种学校表格。

    “光照。”他看了眼天空。

    “下午顺光,逆光在上午。最佳窗口是一点到三点。”

    “如果她直接进国会呢?”吉姆问。

    “那就白费功夫。”周奕耸耸肩。

    “没办法,运气也是行动的一部分。”

    此时,广场上几个陌生面孔的安保人员在指挥。

    吉姆叹了口气。

    “你知道这地方让我想起哪儿吗?”

    “巴格达?”

    “黑山。”

    “暴乱前夜总是这种感觉,实在叫人不好受。”

    周奕没回应。

    他把笔记收好,取出地图,标注出撤离路线。

    “正门到地铁站,四百米。”

    “备用路线,从后巷进市场,换装后走。”

    吉姆眯起眼睛。

    “如果Advance  Team来过,路线会被摄像头盯死。”

    “那就提前准备。让我猜猜,你早就找好了备用位置?”

    “当然。”

——

    现实中,乌政府2013年11月21日宣布暂停欧盟协议,进而导致Euromaidan爆发。

    然而,受限于小说的时间线,作者会把这件事提前到10月份。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745/111108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