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桃李芬芳
【永安十年,秋】
十年,足以让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长成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郎,也足以让一个刚刚从血与火中获得新生的王朝,在一位铁腕帝王与一位“明镜皇后”的共同治理之下,迎来史书之上都从未有过的……黄金盛世。
京郊,西山皇家别院。这里早已没了当年的肃杀与阴谋,只有一片岁月静好的宁静。
年仅三十五岁的“太上皇”萧决,一身玄色常服,正悠然自得地坐在那早已被秋霜染红的枫树之下,手持一卷兵书,看得专注。而他身旁那个同样风华不减当年的“皇太后”苏晚璃,则懒洋洋地靠在他的肩上,手中正翻看着一封从千里之外的江南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家书”。
“……母亲大人亲启:见字如面。江南已入秋,然风景甚好,儿臣一切安好,勿念。
月前,儿臣奉母后之命,巡查江南刑狱。于杭州府遇一棘手悬案。一绣娘于密室之中被杀,现场无任何外人闯入痕迹,当地官府初判为‘恶鬼索命’。儿臣谨记母亲教诲,以‘现场重建法’,于房梁之上发现第二套滑轮绳索之痕迹,又以‘微量证据分析法’,于死者指甲缝中寻得一丝不属于死者本人的金丝线……
三日之内,此案告破。真凶乃是与死者有宿怨的另一名绣娘。其利用自己对绣楼结构的熟悉,布置了完美的密室,却终究逃不过母亲所传的‘明镜之术’。
另,儿臣擅作主张,将那名只知装神弄鬼、屈打成招的杭州知府,就地革职,打入大牢。新任知府已从儿臣带来的、提刑司第三批毕业生中择优选拔。望母亲大人……恕儿臣自专之罪。”
信的末尾,是两个清秀,却又带着与其母如出一辙的锋利风骨的署名——“女儿,萧念,叩上。”
苏晚璃看着那封写满了传承与希望的信,那双曾看透过无数死亡与罪恶的清亮眼眸,在这一刻,终于不受控制地红了。她的女儿,她和萧决的女儿,年仅十五岁的长公主萧念,如今早已是名动天下的大雍提刑司第二任“司正”。而她的儿子,同样年仅十五岁的皇太子萧明,则早已能在金銮殿之上独当一面,将这万里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
“你看,”萧决将她轻轻拥入怀中,那双早已褪去了所有杀伐、只剩下看尽了繁华与血腥后的无尽温柔的眼眸里,是再也无法掩饰的骄傲,“我们的女儿,比你当年更甚。她,才是这天下真正的‘明镜’。”
苏晚璃靠在他的胸口,听着他那沉稳有力的心跳,嘴角的笑意温暖了整个深秋。
就在这时,一名早已两鬓斑白,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老者,拄着拐杖,在小桃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过来。是早已被新皇追封为“国士无双”的……赵仵作。
“陛下,娘娘,”他颤颤巍巍地将手中另一份同样来自千里之外的信件呈了上来,“这是……这是安平县送来的。”
苏晚璃一愣,她接过信,缓缓展开。
信,是当年那个在安平县被她从“活死人”状态中救回来的小男孩“石头”写的。如今,他早已是安平县最年轻,也最受百姓爱戴的……县令。
信上没有说任何公事,只写着——
“……学生石头,叩见恩师。
今日,是安平县第五个丰收年。家家有余粮,人人有新衣。学生,与安平县十万百姓,于城外,为恩师立长生碑一座。
学生,与十万百姓,日夜为您与太上皇祈福。
恩师之德,学生,与安平十万百姓,永世不忘。”
苏晚璃看着那封朴实无华,却又重如千钧的信,那双清亮的眼眸,终于再也无法抑制,缓缓滑下了两行滚烫的热泪。那不是悲伤,是喜悦,是一个来自异世的孤魂,在终于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这个时代之后,最深沉、也最满足的喜悦。
“你看,”萧决将她拥得更紧,声音轻得像是在耳边的呢喃,“你,真的,改变了一个时代。”
苏晚璃靠在他的胸口,看着那漫天飞舞的红叶,和那夕阳之下壮丽的万里河山。她知道,她这一生,再无……遗憾。
(https://www.02ssw.cc/5031_5031637/233634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