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400章 让刘协有体面退场,入襄阳劝降曹操

第400章 让刘协有体面退场,入襄阳劝降曹操


不论刘备是否同意即皇帝位,有了今日一事,日后刘备必然会即皇帝位,否则刘备死路一条。

    既然刘备终究会即皇帝位,那么开许都城门迎刘备入城的荀衍,即便无功亦会无罪。

    伏完根本不明白,在这个乱世中,不是谁掌控了天子谁就掌控了天下,而是谁掌控了天下谁才能掌控天子。

    更何况,荀衍同样瞧不起伏完这个跳梁小丑,更不愿屈居于伏完这个愚人之下。

    随着刘备大军入城,皇宫很快也被刘备的大军围困。

    看着大踏步而来的荀攸,刘协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道:“荀爱卿,可还记得朕昔日救命之恩?”

    荀攸目光闪动,拱手道:“陛下。太尉本无篡位之心,此番南下也只为助陛下撵走孙权,臣委实不知陛下为何要违背与臣昔日的约定,竟不让太尉入城?”

    刘协急切道:“荀爱卿,是朕胡涂了。还请荀爱卿转告太尉,朕知错了!朕与太尉,皆为高祖后人,焉能刀兵相向?只要太尉肯罢战,太尉便为大将军!”

    荀攸叹了口气:“若陛下不阻太尉入城,尚可如此。如今文武将士恼恨陛下卸磨杀驴而在城外拥立太尉为帝,此举虽非太尉本愿,但太尉如今骑虎难下了。陛下应该很清楚,太尉若不想今后死于非命,只有称帝一途可走!”

    刘协颓然坐地,沮丧而道:“太尉乃汉室英杰,的确比朕更适合当皇帝。若太尉想当皇帝,朕愿禅位。”

    伏完惊道:“陛下不可!若是禅位,陛下必为刘备所害!”

    “闭嘴!”刘协本就心情烦闷,见伏完又在哔哔叨叨,顿时怒火直冒:“若非你谗言太尉,朕又岂会沦落如斯?”

    荀攸静静的看着刘协和伏完的互相推责,等二人消停了,这才徐徐开口:“太尉是绝对不会接受陛下的禅位的。若是接受,史书上必会记载太尉是篡位称帝。所以.”

    见荀攸停顿,刘协登时心头一惊:“荀爱卿此来,莫非要杀朕?”

    荀攸摇了摇头,道:“陛下多虑了,臣又岂敢弑君?臣来此,是想请陛下前往襄阳劝曹操归降。”

    “襄,襄阳?”刘协顿时愣住,随后又惊恐地道:“太尉是想借刀杀人,让朕死于曹操之手?”

    荀攸再次摇头:“陛下无忧,太尉亦无此心。”

    刘协愣了愣:“朕不明白!朕若去了襄阳,曹操又能挟朕以令不臣,太尉何故如此?”

    荀攸淡淡一笑:“太尉仁义,不愿屠戮同宗,还望陛下能以天下苍生为念,大汉已经满目疮痍,经不起战乱了。具体如何做,我会在路上教陛下的。”

    刘协更是惊愕:“荀爱卿也要同往?”

    荀攸点头:“我若不同往,陛下到不了襄阳。”

    刘协见荀攸说得郑重,亦是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如今想让刘备称帝的人很多,刘协在路上死于意外亦有可能。

    “至于伏完。”荀攸眼中寒意一闪:“谄媚天子,陷害太尉,按律当诛。太尉仁义,不愿再多杀伤,请陛下将伏完贬为平民。”

    荀攸是真恨伏完。

    原本按照荀攸的计划,刘备顺顺利利的入主许都当上大将军,荀攸亦可联合颍川士族齐助刘备,不论对大汉还是对颍川士族,都是利好。

    偏偏伏完恨不得将刘备整死,此举直接将刘备麾下文武惹恼了,更是来了个许都城外拥立刘备称帝。

    闹了这一出,刘备即便没有称帝的想法也不得不称帝了。

    刘备不称帝,必死!

    刘备称帝,荀攸无法完美达成最初的意图。

    而刘备又不愿意背上篡位的名头,于是在郭图的提议下,刘备决定将刘协先送去襄阳,同时让荀攸去襄阳与刘备谈条件。

    刘备需要曹操当一回托。

    完整剧本就是:刘备奉刘协的密诏撵走了孙权,刘协为了止战,决定亲往襄阳劝曹操归降;随后刘协放弃皇位带着伏寿隐居,曹操则将消息上报,同时率众归降,刘备则在群臣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中拥立称帝,且以曹操为征西将军,并将曹操及其部将的家眷归还善待,让曹操率众征讨西域。

    如此,曹操既不用对刘备俯首称臣,又可为大汉开疆拓土,威名远震,至于曹操能打到何处,就看曹操的本事;而相对应的,刘备会善待曹操及其麾下文武的后人,并择优录用。

    当然,曹操可以不接受这个剧本。

    若不接受,刘协会“意外”死在襄阳!

    在玩毒计上,郭图亦是不遑多让。

    对于这个剧本安排,刘协没有反抗余地。

    能不死且体面退场,已经是刘备的仁义了。

    刘备还许诺,刘协隐居后可以去徐州寻吴普学医,还会单独为刘协划一处清幽之地研究医术,满足刘协除权力外的任何合理要求。

    随着刘协的南下,中原的战事也消停了。

    刘备一面以太尉身份监掌国事,一面为刘协前往襄阳劝降曹操造势。

    在樊城闻讯的诸葛亮,亦是一路配合荀攸将刘协送到了襄阳。

    同时,诸葛亮亦在樊城整兵,作好渡河作战的准备。

    而当刘协以劝降的姿态出现在襄阳城外时,一直在犯愁今后路途的曹操,惊得头风病都好转了。

    由于刘备南下一路几乎都是望风而降,连许都城门都是荀衍开门,以至于曹操根本来不及准备,也来不及去联络刚刚兵败的孙权。

    降与不降,便成了曹操的艰难抉择。

    尤其是自荀攸口中得知颍川士族全面倒戈刘备后,曹操更难抉择了。

    降吧,曹操不愿屈居刘备之下;不降吧,今后只能苟延残喘。

    见曹操没有决一死战的想法,荀攸这才道出了刘备欲在称帝后以曹操为征西将军率众讨伐西域、且善待曹操及麾下文武后人的承诺。

    更是在最后加了一句:“曹公若不愿,陛下不日会死在襄阳”。

    “何人献此毒计!”曹操闻言,不由气急败坏,一旦刘协死在襄阳,刘备不仅能立即称帝,还能让曹操众叛亲离,上个弑君的还是外戚梁冀!

    荀攸长叹:“是谁献的毒计不重要,重要的是,方今大势已在太尉,且曹公麾下文武家眷,几乎都在许都,以太尉的英雄之气,想策反曹公麾下文武,易如反掌。曹公与太尉皆乃当世英雄,不应鱼死网破,还请曹公三思!”(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5029_5029056/1111074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