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纨绔世子,捡个女帝当老婆 > 第三百六十八章 策论

第三百六十八章 策论


半晌,他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笔走龙蛇,开始在纸上书写。

他写的并非辩驳文章,也不是诗词歌赋,而是一份详尽的……策论。

题目为:《论漕运革新与肃清吏治以固国本》。

他并未直接针对流言,而是将矛头指向了一个更为宏大,却也更为要害的领域,漕运!

这是大景王朝的经济命脉,也是贪腐最容易滋生的温床之一。

他结合自己在江南与漕帮打交道的经历,以及暗中查探到的关于裘半城、刘墉可能涉及的漕运黑幕,引经据典。

数据详实,层层剖析当前漕运体系中的积弊。

其一,冗员贪墨。

他指出漕运各级衙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层层盘剥,导致漕粮损耗巨大,成本高昂,最终转嫁于民,民怨沸腾。

其二,官商勾结。他隐晦地点出,有“豪商巨贾”(暗指裘半城之流)与朝中官员(暗指刘墉等)勾结,把持漕运关键环节,垄断货源,哄抬运价,甚至利用漕船夹带私货,走私牟利,严重侵吞国税。

其三,帮派掣肘。

他客观分析了漕帮等民间运输力量在漕运中的作用与弊端,指出若不能有效引导和监管,极易被不法势力利用,成为危害漕运安全的隐患。

在尖锐指出问题后,他并未停留在批判,而是提出了数条极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革新建议:

一,精简机构,严核账目。

建议朝廷派遣得力干员,成立专门机构,审计近年漕运账目,裁汰冗员,明确权责。

二,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建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度放开漕运准入,允许更多有实力的商号参与漕粮运输,形成良性竞争,降低运输成本。

三,整饬帮派,以帮治帮。

建议朝廷与漕帮中有威望、识大体的首领(如杜振山)合作,给予其合法身份和一定权限,协助朝廷管理漕运秩序,打击不法行为。

四,严惩贪腐,以儆效尤。他最后掷地有声地写道:“漕运之弊,根在吏治!若不能斩断官商勾结之黑手,严惩蠹国害民之贪官,则任何革新皆为空中楼阁!臣恳请陛下,以此为契机,彻查漕运,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位,皆应一查到底,明正典刑,以肃官箴,以正,国法!”

这篇策论,长达数千言,字字珠玑,逻辑严密,既有高屋建瓴的格局,又有细致入微的实操建议。

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直接刺向了以刘墉、裘半城为代表的利益集团最核心的摇钱树!

同时,巧妙地将自己置于“为国建言,革除积弊”的忠臣位置,与那些只知空谈道德、攻讦人品的清流形成了鲜明对比。

写完最后一个字,窗外已是月上中天。

齐枫放下笔,轻轻吹干墨迹,脸上没有任何得意之色,只有一片冰寒。

“阿贵。”

“少爷,小的在。”

“明日一早,将这份策论,以翰林院庶吉士齐枫的名义,直接递送通政司,呈报御前。记住,要走正常渠道,但要让该知道的人,尽快知道。”

“是!少爷!”阿贵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叠沉甸甸的纸张,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

齐枫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的冷月。

匿名信想用道德污点打击他?他就用实实在在的政绩能力和对既得利益集团的致命攻击来回敬!

这,才是真正的装逼打脸!不纠缠于口舌之争,直接掀桌子!

他倒要看看,当这把火直接烧到刘墉、裘半城屁股底下时,他们还有没有心思玩匿名信这种小把戏!

次日,齐枫的《论漕运革新与肃清吏治以固国本》策论,如同一声惊雷,在沉寂的朝堂炸响!

通政司不敢怠慢,立刻呈送御前。

景帝阅后,久久不语,随即在早朝之上,命太监当众诵读此策论重点部分!

策论一出,满朝皆惊!

支持改革的官员如获至宝,纷纷出列附议,盛赞齐枫见识卓绝,忠勇可嘉,所提建议切中时弊,乃利国利民之良策!

而以刘墉为首的一批官员,则如坐针毡,脸色难看至极!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齐枫的反击来得如此迅猛、如此狠辣!这哪里是一篇策论?这分明是一把架在他们脖子上的刀!

尤其是其中关于“官商勾结”、“豪商巨贾”的影射,几乎是指着刘墉和裘半城的鼻子骂了!

刘墉气得浑身发抖,出列反驳,指责齐枫“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妄议朝政”,其心可诛!

可齐枫的策论数据详实,论证严密,岂是刘墉几句空泛的指责能否定的?

更何况,漕运积弊,朝野皆知,只是无人敢像齐枫这样直接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景帝高坐龙椅,冷眼旁观着下方的争论。

他并未当场表态,但熟悉陛下性格的重臣们都知道,陛下越是沉默,往往意味着风暴越大。

退朝之后,关于齐枫这篇“漕运策”的讨论,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其引起的震动,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匿名信风波!

“好家伙!这齐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直捣黄龙啊!”

“漕运!他居然敢碰漕运!那里面的水有多深他不知道吗?”

“知道又如何?你看他这策论,条条建议都打在七寸上!这是有备而来啊!”

“刘侍郎这次怕是踢到铁板了!这齐枫,不仅文采武功了得,这政争手段,也如此老辣!”

“看来之前的匿名信,果然是有人故意泼脏水!若齐枫真是那等无行之人,岂能写出这等利国利民的雄文?”

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齐枫用一篇实实在在、关乎国计民生的策论,轻易地将自己从道德污点的泥潭中拔了出来,并且站上了道德和能力的制高点。

孟文辉等人傻眼了。

他们煽动舆论,本想让齐枫身败名裂,没想到反而成了衬托齐枫“忠直敢言”、“忍辱负重”的背景板!


  (https://www.02ssw.cc/5028_5028998/502820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